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双语教学在应用统计学中的实践:问题与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16-10-24 14:16

  双语教学自2001年以来,成为提高教学质量,与国际接轨的一项高校改革措施,在过去几年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双语教学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本文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应用统计学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和传统教学两种方式,对两种教学方式的教学结果进行比较,针对在课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推动双语教学可以采取的措施及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为双语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自2001年教育部发布通知,在各高校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在公共课和专业课程的实施,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新举措,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与国际接轨,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经过12年的发展,使用英语教学在各高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在双语教学的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障碍和问题,因此,对双语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褒贬不一。

 

  一、双语教学的案例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本文将比较双语教学与非双语教学两种方式,在同一门必修专业课程中的教学效果,归纳双语教学在应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2013年春季的统计学课程,开设两个班,分别是金融专业和市场专业,采用统一的中文教材,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方面,两个班级基本一致,平时做课堂练习的频率都是每周一次,最后都是通过闭卷考试来考核。双语班和非双语班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区别:(1)课堂讲解,双语班主要采用英文讲解,使用英文的比例超过60%;而非双语班主要采用中文教学,中文讲解占70%以上;(2)课堂课件,虽然两个班级采用本校近年通用教材,由江华(2008)主编的《统计学原理》,但是双语班的课件制作,主要参考美国工商管理类本科常用课本,由David (2010)等编写的Business Statisticsa first course,课件PPT用全英文表述,个别专业词汇有中文注释,案例练习也是英文表述;(3)考核方式,双语班的考核比例构成为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而非双语班是平时和期末各占50%;(4)考试形式,双语班试卷是单独命题,部分试题是英文,非双语班试卷是中文命题,为全年级统一考试。根据国际流行的双语教学模式的分类,本次双语教学方式基本是介于维持式过渡式之间,在保证学生能够理解专业知识的前提下,逐步引入英文作为第二种教学语言,在学生阅读有困难时继续用母语(中文)维持学生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

 

  首先,选择金融班作为双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是考虑金融专业学生大学入取时分数较高,英语水平普遍较好。但是,在开学第一节课就遇到阻力,用英文进行课程介绍和课程考核时,学生普遍提出英文听力有困难,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只能采用中英文相结合的PPT,中文讲解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否则教学任务很难推进。

 

  其次,课堂练习和课堂讨论,对于双语教学是同样重要的教学手段,但是练习的效果与采用的方式、方法直接的关系。练习的初衷是,让学生能在比考试更为轻松的环境下去思考问题,适应英文的命题。但是,中英文课件交错,学生因为惰性,常常直接看中文,根本没有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

 

  在期末考试时,最后一道回归分析题,采用全英文命题,特别是回归分析报告提供的信息全是英文,50%以上的同学交白卷。虽然在平时课件中出现过相似度极高的内容,而且平时练习的强度是每周一次,但效果很不理想。究其原因,平时练习都有中文讲解,很多学生都是直接跳过英文,到考试时就出问题。个人体会是在准备课件时,尽量少用中文,可以用中文口头讲解;要用全英文布置练习或作业,允许学生查阅英文题意,而不是被动的等待老师的讲解。

 

  用英文教学的效果区别还体现在出勤率和学生的努力程度上。双语班学生明显感到学习的压力,反而更为努力,出勤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而非双语班的出勤率不足75%,从第5周开始,通过每周一次的课堂练习,加上随机点名,出勤率逐步提高到85%以上。

 

  此外,比较应用统计学在两个班级的考试结果:双语班106人参加考试,综合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全部合格,平均分78.6,最高分97分,其中:90分以上占14%。非双语班有83人参加考试,综合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72,最高分95分,其中:90分以上占12.5%,由于部分学生平时成绩不高,且期末考试不理想,最终有9人需要补考,占11.25%

 

  最后,从学生评教结果看,双语班网上递交有效问卷93份,占上课人数的86%,给出的教学评分为91.71;而非双语班网上递交的有效问卷68份,占上课人数的82%,给出的教学评分为87.79。双语班同学相对积极表达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意见,给出的评分高于非双语班同学。当然,评教结果涉及的评价指标多,评教结果产生的原因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仅作为双语教学效果比较的一项内容参考。综合考试结果和评教结果,由于双语教学给学生造成的专业课程上的困难,问题并不突出,反而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正面推进作用,这对进一步推广双语教学的形式和扩大双语教学的应用提供了支持的信号。

 

双语教学在应用统计学中的实践:问题与应对策略


  二、双语教学在应用统计学中的实施对策

 

  为了更好的发挥双语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结合一学期的双语教学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探讨一下今后的发展策略。

 

  1.双语教学对象。采用标准仍是学生的英文基础。双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是重要指标。如果学生因为英文基础过差,无论是课堂听力还是课后阅读都跟不上,会对教学产生抵触,则不能实现双语教学的真正目的,对于英文基础差的学生,不宜仓促推进双语教学;对于有一定英文基础的学生人群,实施双语教学会对学生是一种压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这时,采用双语教学才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国际竞争力的效果。

 

  2.选课自由。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必修课程如果采用不同教学方式,学生有权选择双语教学或中文教学,这样从一开始教学对象的组成就是出于学生自愿,而不是教务处安排某个专业同学选择某类教学方式的课程,打破了按专业分班的惯例;而且不同专业的学生因专业特点的不同,导致思维方式不同,在一起学习统计课程,特别是参与小组讨论,可以互动、互补,有时学生教学生的效果比老师教学生更好。

 

  3.教师资质。能否有效实施双语教学,教师的资质是核心,主要是指教师的英文基础和专业水平。首先,从事双语教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必须过硬,其次是英文水平过关。两个条件都具备,才有条件进行双语教学,否则是误人子弟。如果说教师本身专业性很强,英文一般,进行英文教学时要注意扬长避短。

 

  4.课程性质。双语教学的目标需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而设立。从大方向上看,实施双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与阅读水平,通过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可以目的性更强的实现这些目标。对于公共基础课,如:数学、物理、化学等,更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打好基础,了解基本原理,用母语授课效果更好;如果盲目采用英文教学,特别是在学生和教师都不具备的条件下实施,将是事倍功半。如果强行推进英文教学,只能降低对专业知识上的要求。

 

  5.双语教材。合适的教材是推进英文教学的另一个主要障碍。为了与非双语教学的同一课程在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上保持一致,如果选用统一的中文教材,学生一味依赖中文,很难推行英文教学。如果选全英文教材,大部分学生在一学期内难以适应,严重影响学习积极性。对教师的资质要求会更高,能提供适合本课程的自编教材是最佳选择,教师可适量参考原文,以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为主,列出与本课程内容相对应的专业英文词汇,帮助学生逐步熟悉英文环境,通过一学期的教学,达到比专业英语课程更明确、更有重点范围的教学效果。

 

  三、小结与讨论

 

  评价双语教学的效果,因根据课程的不同,专业的不同,给出不同的标准,不能一概而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实施双语教学时,难度要求不一样。对于必修课,如:统计学,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但学生的英文基础参差不齐,有必要开设双语与非双语教学两种教学方式,供学生自由选择;在设立双语必修课时,需确保专业知识传递无误的前提下,以双语教学为辅助,逐步提高学生专业英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双语选修课程,要求选课学生达到一定英文水平,校内选修课程可打破学院界限,不同专业学生的互补互助,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对于专业性过强或有一定难度的选修课程,在实施双语教学时,参考双语必修课程实施的谨慎原则,首先是保证学生能掌握专业技能,其次才是提高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双语教学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是配角,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切忌本末倒置。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通过传递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任何一种教学形式,只要有助于实现这两个目的,都不失为良方。

 

  当然,本次双语教学实践,没有进行实验控制,教学结果和教学效果没有考虑两个班级学生在数量统计、高等数学等前期课程方面的差异。金融专业的学生可能比市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统计学课程之前的基础不一样,导致教学结果有差异。如果能将同一专业学生一分为二,分别采用双语教学与传统教学,并进行比较,更能突显由双语教学所带来的教学困难与问题,而提出的相应对策更具有针对性。

 

  作者:张振宇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51

上一篇:《医学统计学》与《医学科研方法》内在联系的探讨

下一篇:预防医学专业《卫生统计学》教学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