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国发展固定移动融合(FMC)业务的问题研究及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14 08:49

摘 要:进入到21世纪移动通信业务对传统固定电话业务的极大冲击和替代,使得固定电话市场萎缩严重,于是很多传统固定电话运营商开始积极探索新技术、新业务运营模式,而固定移动融合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发展方向。目前,北美和欧洲很多国际电信运营商的固定移动融合业务已经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我国的固定移动融合业务却一直没有实质性的有突破性的进展,究竟我国电信业在发展固定移动融合业务上遇到了怎样的困境,而各运营商又该怎样利用政策和自身优势继续发展固定移动业务呢?本文通过对我国固定移动融合业务发展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找到我国固定移动融合业务发展的困难所在,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给出有实际借鉴意义的建议。

关键词:固定移动融合 FMC 小灵通 无线固话 市场竞争 管制政策

一、中国固定移动融合(FMC)业务发展的案例研究
  纵观我国的固定移动融合(FMC)业务发展历史,当属小灵通和TD无线固话的案例最为典型。小灵通的产生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没有移动牌照时为了挽救越来越被挤压的固话市场而发展的“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业务,实际上是仿效了当时国际上很多传统的固定电话运营商采用FMC策略来应对移动运营商的FMS的方法。而TD无线固话则是在电信重组及3G牌照发布后,中国移动为了弥补中国铁通在固话市场的萎靡和TD业务发展的失利而带来的不足,因此发布的利用3G网络和固定网络融合的FMC业务。不管是小灵通还是TD无线固话,都有相同的发展模式:经历了市场培养、发展到繁荣,但却在业务上升期被国家相关政策叫停。以下通过对小灵通和TD无线固话案例的详细分析,得出客观准确的我国发展FMC所遇到的切实的难点。
1.1小灵通案例分析
  1997年12月,小灵通业务首先在浙江余杭开始商用,实行单向收费,月租费20元,每分钟的通话资费为0.2元,不支持数据业务。从此拉开了小灵通在我国电信市场发展的曲折历程。

  图4-1 小灵通历史数据 (来源:百度百科)
  小灵通在2000年前一直处于政策模糊期,因为管制政策迟迟没有明确再加上技术上的不成熟,所以一直发展缓慢。2000年5月小灵通被通知待定,同年6月政府将小灵通定义为“固定电话的补充与延伸”,小灵通于是继续在管制的边缘前进。直到2003年3月份,原信产部给出确定消息,对小灵通“不鼓励不干涉”,中国电信才放开了去做小灵通的市场营销工作。2006年小灵通用户达到定点的1亿用户,之后就持续下降,2008年底跌破7000万,截止2010年11月底,小灵通用户已经跌破了3000万。早在2009年2月份(电信重组之后),工信部就出台了相关文件,勒令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做好小灵通退市的工作。政府一直没有明确对小灵通的鼓励政策,但是清退小灵通的政策却非常明晰,小灵通的问世利用了管制政策覆盖不到的缝隙,也说明了我国电信市场相关法律的缺失。
  小灵通之所以能够发展的如此迅速,即使在各种服务和通话质量不佳的情况下,也拥有了上亿的用户,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小灵通的资费便宜,使用便利;另一方面小灵通开创了新的产业链,并使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有利可图,达到了多赢的发展模式。用户对小灵通的反馈信息证实了,这是一个有潜力有利益可以挖掘的市场。在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之间,创造出有效融合的业务不仅满足了很多用户的需求,还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小灵通算是我国早期的FMC业务,运营商的主要是利用了无线接入技术的创新,制造了可以同时在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间使用的终端。
  小灵通业务被停止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点:
  首先,技术发展的决定:小灵通业绩连年下滑,业务无创新,用户对小灵通已经不再热衷。小灵通的无线网络是中国电信自己重新设计建设的网络,跟传统的移动网络比起来,存在网络容量不足、提供的业务类型单一等缺点,随着移动网络的技术不断创新,使数据业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便捷,再加上各种语音及流量业务资费的下调,小灵通在话费上的优惠已经不那么明显。这说明,固定和移动网络的语音融合业务已经不能再满足用户的需求了。
  其次,市场竞争的决定:电信重组后,我国形成了新的三家全业务经营的电信运营商,并且都拿到了3G牌照。中国移动获得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3G标准TD-SCDMA,以及中国铁通的固定网络经营权。小灵通所在的频段会对TD-SCDMA的3G业务产生干扰,中国移动为了要发展TD业务,为了与其他两家运营商竞争,所以向工信部提出对小灵通实施禁止法令。所以,小灵通的清退始于我国电信市场的3G竞争。
  最后,政府鼓励自主创新的决定:小灵通频段对TD产生影响理论如此,但政府鼓励TD的发展,最后确定颁发了清退小灵通的政策。小灵通从出生到灭忙,政府从来没有正面给予支持过,现在中国电信有了移动牌照,对小灵通的发展也不如以前那么有较大的投入。而政府对我国只有的3G标准充满了期待,所以不管小灵通是真的占用了或影响了TD的频段还是假的,这都是政府关闭小灵通业务的绝好的机会。叫停小灵通不仅鼓励了移动大力发展TD,还促使中国电信专心发展3G网络业务,一举两得。
1.2 TD无线固话案例分析
  在全业务经营的竞争中,固定网络业务一直是中国移动不得不面对的短板,但固网业务的重要客户往往是家庭和政企客户,所以,中国移动巧妙的利用了TD电话的相关功能,推出TD无线座机,并极力发展以弥补固网业务的不足。2009年3月份,TD无线座机就陆续开始在各大城市进行招标并商用试行,同年5月份在全国38座TD城市全线推出。推广TD无线座机的市场策略对广大家庭用户来说非常具有诱惑力,广州、上海等地都采用了预存话费免费送TD无线座机的方式。
  TD无线座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大约发展了500万的用户群体,占TD终端总用户数的三分之一,虽然移动采取的预存话费送手机策略非常优惠,但是其应用和自费的合理设计满足了众多用户的需求,所以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发展了庞大的用户群。TD无线固话业务是基于中国移动的TD/GSM无线网络,从而实现双网络的自动切换,一部机器有两个号码,一个固定电话号码和一个移动电话号码,以保证用户获取稳定的信号。但是TD无线固话这种固定和移动的融合业务,延续了小灵通业务上的局限性,所提供的语音业务资费便宜,满足了广大用户的需求,但是提供的数据业务非常有限。
  但是在2010年11月,工

信部颁布了叫停中移动和铁通的TD无线固话业务的文件。给出的官方原因主要是“一机双号的TD无线座机模糊了固话业务与手机业务之间的界限,不便于相关部门的管理,同时也对号码资源造成了浪费”。有些专家分析,工信部的“资费混乱”的说法并不成立,因为现在运营商都有推出无线、固话、宽带的一体化套餐,移动与固网的资费早已捆绑在一起。
  TD无线固话为什么会被政府叫停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这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相互竞争的结果。中国移动以小灵通干扰TD为由,使得工信部颁发了清退小灵通的通知,之后自己又推出无线固话业务,在中国电信看来,这是在蓄意抢夺小灵通的市场,所以中国电信以中国移动的TD无线业务违反电信相关规定,请工信部给予TD无线固话相关惩戒。两者争锋相对,这给工信部一次机会深刻分析TD无线固话对我国电信市场将会造成的影响。考虑到TD无线固话给结算、网络资源等方面带来的麻烦,工信部最后出台了叫停TD无线固话的文件。
  其次,这是TD无线固话内在缺陷导致的必然结果。TD无线固话“一机双号”是码号资源的浪费,用3G网络和GSM网络双模终端打固话是网络资源的浪费,这违背了TD业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用超豪华的3G网络支持固定电话的发展,是一种极致的奢侈。
  最后,这是由我国电信市场的特点间接导致的结果。我国电信市场特点造就了中国移动在2G市场上的绝对地位,所以当中国移动利用自身优势进军固定电话市场时,就引起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不满。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那么结果很可能是这样的“小灵通”占据了我国固定电话市场的半壁江山,这样就直接宣布了这次电信重组的失败,所以政府为了保持竞争的平衡而不得不做的决定。
二、中国FMC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
  我国两个典型的FMC业务发展似乎都不顺利,最后在市场反响不错的情况下被政府叫停,通过分析不难总结出,我国运营商在发展FMC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没有对FMC业务明确的定位。和国外运营商相比较,我国运营商在发展FMC业务时,并没有长远的规划。比如小灵通业务,在政策不明朗的前提下就开始试运行。但是在近十年内,技术的优化并没有很明显,功能上对多媒体及数据业务的支持也没有达到用户的需求。
  其次,缺乏发展FMC业务的积极性。我国电信市场的管制政策决定了我国电信市场不会出现欧美国家的过度竞争,而导致企业间的生死之战。这就给一些在其他业务领域比较薄弱的电信运营商,利用管制政策限制竞争对手的可乘之机。所以,FMC业务会给其运营者带来利润,但是却不会对其竞争对手产生极大的威胁,因为,只要有趋势表明FMC的发展将破坏我国电信市场的竞争关系,那么就会有其他竞争对手提起控诉,以取得政府对此业务的限制。
  然后,创新与提高的意识不强。从小灵通和TD无线固话不难看出,两者产生的时间相差了十年,但是在业务及功能上却没有明显的提高。甚至后者在有3G网络的支持下,都没有丰富的媒体及视频业务可以应用。
  最后,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是FMC发展的强大阻力。我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各地域各年龄的人对通信业务的需求呈现出复杂的不平衡状态。这就导致了市场无法反馈出及时有效地信息给运营商,一方面使运营商走在错误的方向上,浪费巨大的财力物力;一方面延缓了FMC在我国发展的速度。
三、给固定移动融合(FMC)在我国顺利发展的几点建议
  针对我国市场环境和电信运营商在发展FMC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对我国的电信市场发展FMC业务有些许的帮助。
  首次,政府应适当放宽电信管制,出台完备的《电信法》,促进良好有序竞争的电信市场格局。我国现在的电信环境使各运营商没有足够大的竞争空间,三家运营商只能通过向工信部上诉等政治方法进行相互限制与竞争,在心理上养成了依靠国家管制政策打压对方的依赖性,这就导致了我国电信市场的主体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低下。而常年无法解决的网间结算和互联互通的问题,也给各种融合业务以及FMC的发展造成了诸多的限制,只有营造一个可能发展融合业务的宏观环境,我国的FMC才有蓬勃发展的机会。
  其次,建议运营商细分市场,差异化竞争,明确业务发展目的和方向。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并且分布不均匀,我国的电信化产业也是随地域和人口分布呈现出较明显的不平衡性,所以,建议我国的三大运营商,可以给予各地域的分部门自主经营相关业务的权力,可以让他们因地制宜,针对当地用户的电信业务消费特点,制订相关业务组合和发展计划,才用不同的融合方式和方向。
  然后,建立创新机制,树立长远发展的规划体制。这一点既适用于监管部门,也适用于运营商。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设立机制,鼓励创新、养成有效创新的习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的逐渐提高的过程,所以建设创新机制势在必行。
  最后,注重融合技术的发展,保持FMC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顺利融合。FMC的融合贯彻整个网络的层面,从接入网、到核心网、再到业务应用层面和终端层面,整个过程需要电信业产业链上各个运营商的通力合作,才能保证FMC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 庾志成,《固定移动融合发展探讨》,2008年;
[2] 彭歆北,《FMC的海外样本》,2009年4月;
[3] 刘长安,《全球FMC服务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2006年10月;
[4] 移动通信,《国外FMC市场发展现状及实施策略分析》,2007年7月;
[5] 宋向东,《美日布局FMC 融合战略殊途同归》,2010年8月;
[6] 宋向东,《NTT如何进行移动网与因特网地融合》,2009年8月;

上一篇:简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房地产企业经营必须打造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