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对少数民族世界遗产的认识

发布时间:2015-09-17 11:43

摘 要:

关键词:

  一、与少数民族有关的世界遗产 
  中国41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与我国少数民族有关的世界遗产有18处,占我国世界遗产总数的43.9%,其中自然遗产6处、文化遗产12处、它们分别是:(1)自然景观:黄龙国家级名胜区、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大熊猫栖息地、南方喀斯特以及中国丹霞。(2)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长城、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明清皇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丽江古城、北京颐和园、明清皇家陵寝、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和山西五台山。
  二、民族地区世界遗产面临的问题
  世界遗产并不是一般意义的遗产,也不是一般的资源,从它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起,就成为了世界性的资产,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全人类都有保护世界遗产的承诺与责任。在中国,与少数民族有关的世界遗产占有高达43.9%,这些遗产无一不凝结着少数民族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是因为世界遗产而被更多的人知晓。例如云南丽江古城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但是凭借世界遗产的地位,使它成为了国内外旅游热点城市,地方财政收入的80%来自旅游业。可以说,世界遗产对于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是一块金字招牌。但是,随之而来是这些与民族地区有关系的世界遗产目前面临许多遗产保护与发展的问题。
  1、人口压力。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与该国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关系,会影响到遗产地的保护压力。与少数民族地区有关的世界遗产地,虽然当地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但是由于旅游所带来的流动人口很多,造成遗产地内巨大的人口压力。特别是在节假日,短期内四面八方的巨大人流涌入遗产地,使遗产地的核心区超负荷运转。
  2、商业开发过度。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的客观原因,使得区域的经济发展较缓慢,社会经济等综合水平与一线城市有很大的差距。近些年,民族地区的人们看到了世界遗产对当地旅游的促进作用,把遗产地作为赚钱工具,进行失控的旅游开发,这样也就伴随了超载、超量、错位的旅游开发。民族地区的世界遗产过分的城市化、商业化。有的地方在申报成功后,并没有做好规划和市场分析,就开始乱修旅游设施。在遗产保护的核心区内大修的人造景观、宾馆、饭店,以满足更大的接待量。
  3、人才匮乏。民族地区的世界遗产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现有的管理队伍人才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智能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管理和发展模式。保护的观念淡薄,对遗产地重申报,轻保护;大开发,小保护。由于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民族地区在遗产地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有限,与国际上的保护技术有很大的差距。
  以上这些民族地区世界遗产存在的普遍问题若不加以解决,将会影响遗产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民族地区世界遗产的再认识
       1、民族地区的世界遗产保护不是孤立的
  世界遗产构成了丰富和协调发展当代与未来文明的一种源泉,任何一个国家有责任保护这些人类遗产并将它传给后代。民族地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生态较为脆弱,所以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更具特殊性。民族地区保护技术和意识与发达地区仍有差距,为了更好地对全世界的宝贵财富进行保护,民族地区可以与遗产保护的高端科研机构合作,获得技术上的支持和先进理念的传授,使民族地区在对世界遗产进行保护时少走弯路,脆弱的生态禁不住做出错误行为后再进行更正。
  在保护时目光和着眼点不能就只落在遗产地本身,应该将范围扩大到遗产地周围的环境,使周围的建筑与文化氛围尽量与遗产地协调,不能与遗产地形成大的反差。只是孤立地对遗产地进行保护,长久下去周围的环境必然会对遗产地的保护与发展造成制约。
  2、科学利用凸显世界遗产保护的意义
  世界遗产保护的可行选择是在利用的基础上进行保护,而不是原封不动的保护。世界遗产存在巨大的经济价值,但在市场经济中,价值要通过交换来体现,如不存在交换,那么“遗产”就变成了“遗物”,将会毫无生机,这显然违背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遗产的初衷。我们要为世界遗产这类独有、特有的资源创造价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区每年都会涌入大量的旅游者,这是世界遗产地无法逃避的定数。
  与民族地区有直接关系的世界遗产地,有很多都比较贫困,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比较低。例如处在三江并流的怒江流域的傈僳族同胞,他们仍还在使用最原始的溜索和羊皮筏子过到江对岸。这些民族地区可以把遗产保护与扶贫相结合,并使当地居民成为最先的受益者。遗产管理相关部门,充分利用世界遗产产生的各种效应,吸收遗产地的居民参加遗产保护的工作,甚至参加到对遗产地利用的旅游开发中,带动当地贫困人口,提高民族地区人们生活水平。
  3、遗产地旅游不是洪水猛兽
  之前提到的民族地区遗产地旅游的过度开发,造成了保护和开发的不平衡,但也不能将遗产地所遇到的各类问题都归罪于旅游。民族地区的遗产地要发展可持续旅游,通过可持续旅游达到民族地区遗产地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
  如果不能改善遗产地人们的生活水平,那么世界遗产连最基本的保护都做不到。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最直接的就是遗产地旅游,使群体在发展可持续旅游中获利,那么成员将会有更多的热情投入到遗产地的保护。
  可持续旅游要保证遗产地的生态系统可持续,就必需在适度的容量内进行。遗产地容量的大小往往取决于游客的时空分布、消费习惯,以及相关方面的管理。在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中,可以采用门票预售体系。政府可以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系统控制游客流量,游客只有在网上买到预订门票后才能进入景区。这样,不会有过量的客流量给比较脆弱的遗产地景点造成压力,同时也可以进行客流的分离。
  四、结语
  过去、现在和未来共同构成了文明这个时间轴。对于世界遗产,我们已经接过了“过去”这个接力棒,如何把“现在”做好,与“未来”进行交接,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民族地区的遗产地保护和传承时要将自己民族的文化,成为贯穿整个遗产地的灵魂,提升遗产地发展旅游的内涵。民族地区遗产地旅游发展并不能走流量型的模式,要努力延长旅游者的旅游时间,努力提高旅游者的花费,形成一个收入型的旅游发展模式,使“3×3=9”的思路向“2×5=10”转变。将民族地区的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兼顾,两者相互促进,把世界遗产的接力棒一棒传一棒。

作者简介:杨婧(1986--),女,纳西族,云南丽江人,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民族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经济,旅游管理。

上一篇:浅谈黑龙江省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下一篇:基于文化视界的法语旅游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