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景区开发的文化包装——以重庆市黄葛古道景观

发布时间:2015-09-23 09:17

摘 要:前些年,国内许多景区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并没有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导致产品品味偏低,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因此,在近年国内景区的开发中,文化包装倍受重视。如何正确解读和利用旅游文化资源,将景区的文化因素渗透进旅游主题和项目,以提高景区的文化价值和独特性,对我们这样一个人文资源丰富的旅游大国而言,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旅游开发;旅游文化资源;旅游产品;文化包装
  我国的旅游业,到目前为止已有近三十多年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从初创的数量型、粗放型到横向扩张的质量型、集约型的转变;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也基本由原来的观光型转变为现在的知识型。无论是旅游企业还是旅游者的转变,都表明了旅游业正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对景区进行文化包装,充分利用景区的文化内涵,以提升旅游景区主题和产品的文化价值,是现代旅游景区开发的必然趋势。
1.黄葛古道、黄桷垭正街景观介绍
  黄葛古道、黄桷垭正街均属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南山街道拥有较为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区内有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广益中学、南山植物园、重庆抗战博物馆,以及一大批集考古、宗教、人文、传统文化于一体的自然、人文景观;整体来看,项目所处的整体旅游环境氛围相当优越。
2.黄葛古道、黄桷垭正街景观项目的文化价值
  2.1.抗战陪都文化。南岸区是重庆的南大门,交通发达,历史悠久,山川秀美,名胜古迹遍及全区。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抗战遗址、遗迹众多,是南岸发展旅游经的一笔宝贵财富。
  2.2.黄桷垭正街。黄桷垭正街建于清末,位于黄葛古道上方;古时为驿站,是一条具有悠久历史的老街,以明清川东建筑为特征。街上有吊脚楼、穿斗房、四合院、临街住房等各种建筑形式,至今还存有作家三毛的故居。
  2.3.黄葛古道。黄葛古道历史悠久、古树林立,由海棠溪、敦厚坡、老君坡组成,号称十华里大石板道。古道相传由唐太宗李世民兴建。在古代,黄葛古道一直是通往川、黔、云的主干道。有南方 “丝绸大道”的美誉。
  2.4.马帮文化。追溯历史,黄葛古道上的马帮多由川渝地带的先民组成,他们来往于云贵川藏,源源不断的在各地之间传送物资。在担任着现代物流业的角色,促进各民族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也形成了古道上特有的马帮文化。
3.黄葛古道、黄桷垭正街景观项目的文化利用现状
  3.1.未发挥一个旅游中心节点的功能固有的休闲资源和旅游环境的良好潜力没有得到发掘。
  3.2.社会结构低端化,生产、消费低层次循环。
  3.3.缺少公共空间和人文活动,人们很难进行实质性的文化交流。
  3.4.用于古镇保护、旅游开发的资金缺乏。老街的社会经济、社区人文现状未能与发展文化旅游相匹配。
  3.5.缺乏必要的旅游接待设施。
4.对旅游景区主题和产品项目进行文化包装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 黄葛古道、黄桷垭正街景观项目可以开发抗战陪都文化、古道文化、老重庆怀旧文化这三大产品,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4.1.突出景区的主题
  由于该项目原来缺乏总体规划和品牌思想,因此各旅游景点显得凌乱而分散。笔者认为,今后黄葛古道、黄桷垭正街景观项目的旅游发展,必须贯穿文化是旅游灵魂的思想,对各旅游景点进行梳理,从文化上把旅游景点分成抗战陪都文化、古道文化、老重庆怀旧文化这三大主题板块。通过旅游发展,打造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文化古道和韵味老街,综合运用各种表现手法,集中体现黄葛古道和黄桷垭正街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主题,打造适宜居住、适宜创业、适宜休闲的特色文化老街,以产业化、多元化、人性化、生态化的文化休闲产品和服务促进社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4.2.打造旅游品牌
  4.2.1.黄葛古道、黄桷垭正街景观项目的形象定位——以“抗战的重庆、不屈的重庆”以及优美生态环境为核心宣传古道和正街,吸引投资者、广大市民和游客,扩大古道和老街在重庆市民中的知名度。
  4.2.2.黄葛古道——以“抗战的重庆、不屈的重庆”的历史记忆为文化主题,将黄葛古道打造成一条文化的古道、历史的古道和记忆的古道。
  4.2.3.黄桷垭正街——以抗战时期的老重庆市井生活为背景,综合各种旅游休闲、服务设施,将黄桷垭正街打造成一条具有强烈怀旧风格的,集美食、购物、观光、休闲于一体的老街。
4.3.坚持文化是魂、特色是生命的策划思路
  笔者期望通过有效的景观改造,设计合理的景观节点,达到使古道和老街的主题文化明朗化、特色鲜明化的目标。策划思路为:
  4.3.1.整个项目从文化入手,采用以文化促发展、以发展促保护的理念,深入挖掘重庆抗战文化的内涵,寻求黄葛古道和黄桷垭正街的“复兴”,以求在最少干预、最多保留历史信息的基础上,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化,保证其持续性发展和繁荣,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
  4.3.2.通过文化的挖掘和历史的重现,将黄葛古道(江南体育中心入口至黄桷垭正街段)打造成一条历史小径,完整再现重庆抗战时期的街景。
  4.3.3.作为黄葛古道的延续,黄桷垭正街则将作为重庆抗战陪都文化展示的重点。
4.4.进一步完善完善黄葛古道和黄桷垭正街的基础设施
  将黄桷垭正街和古道的管网系统统一全面升级整改,彻底解决古道和老街的污水排放、电力输送、垃圾处理等基础问题。在完善时要注意旅游景区的定位,各处的设施设备如房屋建筑、环境气氛、室内装饰、景点配置等要注意与主题的和谐。
4.5.进一步改善黄葛古道、黄桷垭正街景观项目的文化环境
  文化作为旅游资源,除了蕴含于景观与活动项目之中的文化以外,还包含了旅游地的服务文化、社区文化和环境文化。它们对游客的决策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应从此出发,进一步改善黄葛古道、黄桷垭正街景观项目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彭华.《关于旅游地文化开发的探讨》.《旅游学刊》,1998(3).
[2]李江敏、李志飞主编.《文化旅游开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秦学颀.《重庆都市旅游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包装》.《经济地理》,2002(1).
作者简介:曾琳,单位:四川大学旅游学院,研究方向:旅游文化。

上一篇:由无锡灵山“过堂”谈佛教饮食市场化开发

下一篇:清代河南土壤分布及水文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