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信息产业经济效益投入产生分析
信息部门可粗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即信息工业部门)、第二信息部门(即直接信息部门)和第三信息部门(即间接信息部门),非信部门可粗分为第一产业(即农业)、第二产业(即工业)和第三产业(即非信息服务业)。在这种粗分类的基础上,第二产业又进一步细分为纺织业等17个部门,第三产业细分为交通运输业等3个部门,第一信息部门细分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2个部门,第二信息部门细分为邮电通信业等8个部门,第三信息部门细分为农业间接信息部门等3个部门,从而形成了34x34的上海信息投人产出表。
上海信息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主要包括产业直接经济效益分析和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二部分。
一、产业经济效益分析
产业经济效益分析是借助一些重要经济效益指标,对投人产出表进行纵向的细分析,这里包括多个层次和多个方面。其选用经济效益指标有:总投人利税率、最初投人利税率、净产值率、物耗产值率、物耗净产值率、物耗利税率、成本产值率、成本净产值率、成本利税率、劳动报酬产值率、劳动报酬净产值率、劳动报酬利税率。计算结果如表1、2、3、4、5、6所示。
根据表1和表2,信息部门与非信息部门相比,除了报酬产值率低于非信息部门外,其余指标均高于非信息产业,有些指标甚至高达几倍,也就是说信息部门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非信息产业。而报酬产值率之所以低于非信息产业,原因在于信息产业生产的活劳动比重高于非信息部门,而非信息产业生产的物质消耗高于信息产业。这种情况的进一步发展,在第一、二产业的比较中可以明显地找到。如从表1看,第一产业的净产值率比第二产业高一倍多,但第二产业的利税率却比第一产业高得多,这一方面说明上海农业劳动生产率仍十分低下,另一方面又说明上海工业消耗偏髙。而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唯一途径是技术进步,也就是说依靠信息产业特别是第三信息产业部门的发展。由此可见,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应成为上海提髙整体變济效益各产业经济效益的长期措施。
然而,在信息产业内部,其经济效益状况又有所不同。首先,从表3来看,除了报酬产值率指标外,第二信息部门和第三信息部门的经济效益均高于第一信息部门,有些指标甚至髙出几倍。考虑到第一信息部门本应属于第二产业,因而这一结果与上面分析的信息产业经济效益髙于非信息产业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因而从提高经济效益角度看,应优先发展第二和第三信息部门。
其次,如果再回到传统产业的划分方法,那么从表4可以看出,属于第二产业的信息工业的各项经济效益指标与第二产业的非信息部门相当,而第二产业内部间接信息部门除报酬产值率外,其余各项经济指标均高于前二者,且大部分指标髙出几倍。这说明,大力发展工业间接信息部门,是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最为有效的途径。而在第一和第三产业内部,间接信息部门的各项经济效益指标不仅均远低于第二产业的间接信息部门,而且出人意料地均低于相应的非信息部门,有些指标甚至出现负值。这说明,这两个间接信息部门的作用没得到应有的发挥,表现为其信息产品的消费过大和利用率过低。而究其原因,在于这两个产业总体上没能摆脱以手工劳动和分散作业为主的传统和落后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再加上僵化的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大而全、小而全等,使信息产业在这两个领域中的应用,没能象用于以专业化、机械化、自动化和社会化大规模.生产为特征的现代化生产和经营方式之产业那样有效,因此,对这两个产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从根本进行现代化的改造,为信息产业的应用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广阔的用武之地,将是上海当前提髙这两个产业及其间接信息门经济效益的最为现实的选择。
此外,如果将信息部门细分到各行业进行比较,则从表5和表6可以看到,在第一信息部门内部,其他信息工业除了报酬产值率略低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发挥战略目标的三个中心之一加以突出强调,是有着充分的理由和现实意义的明智之举。在金融保险业之后,邮电通信业和房地产管理业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应予以大力发展。此后各行业经济效益从高到低的顺序是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文教和广播事业、行政机关、卫生体益分析,主要包括感应度分析和带动度分析两方面,前者的经济意义是指国民经济系统中各部门的最终需求每增加一个单位时,某部门相应增加的总产出,因而反映某部门在经济发展基础作用的大小;后者的经济意义则是指某部门的最终产品增加一个单位时,带动国民经济系统中各育事业、其他直接信息部门,它们的各项经济效益指标均低于第二信息产业的平均水平,其原因在于这些部门带有较强的非经济的社会发展性质,本来客观上就需一定程度地依靠政府的扶持来取得发展的。部门总产出的增长量,因而反映某部门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对其他部门的依赖性大小。根据列昂惕夫系数,计算出各部门的感应度和带动度及其影响系数,如下表7和表8所示。
表7看出,从总体上看,信息部门的感应度和带动度分别为2.21和2.57,均小于非信息部门,后者分别为5.29和3.26。但从表8看,信息部门对经济的影响又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不平衡性。在感应度方面,工业间接信息部门的感应度达23.85,远大于包括非信息部门在内的其他各部门,说明它在上海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最为重要的基础作用,或者说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依然是最有效的经济措施。此外在信息部门中,金融保险业、其他信息工业、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也依次具有较大的感应度,分别为5.70、4.35、3.50、3.37,而其余信息部门的感应度则明显较低。在带动度方面,在信息部门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其他信息工业和其他直接信息部门的带动度处于领先地位,分别达4.67、4.42、4.36,说明这些部门的需求增长将带来上海经济系统的较大增长。此外卫生体育事业、农业间接信息部门和其他间接信息部门的带动度也较大。
如果将感应度和带动度两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可以得出对上海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信息部门是工业间接信息部门、其他信息工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金融保险业和科研与综合技术胆务业,这些邡门应作为上海倌息产业的主导产业,予以重点发展c此外.其他间接信息部门、其他直接信息部门和农业间接信息部门对上海经济也有较大的影响,因而也应给予足够的璽视,邂免这些部n有可能出现的“瓶《r效应。而房地产管理业,卫生体育事业.文教和广播寧业、行玫机关以及邮电通信业相对而窗对上海经济发展影响程度较低,其原因主要有二方面.一是这些邳门相对具有较强的社会版务性成,其产品用于最终消费的比重较大,而用于再生产的比重较小;二是这些部门的装备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前一个问埋可望通过业务发廣与调整得以改轉,如在满足*本业务需求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与生产更为密坊相关的各神增值业务:后一个问題則需要通过提髙邡门的装备技术水平,并相应提高人员素质来改善。
上一篇:论信息产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我国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发展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