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参与养老保障关系探讨
社区是社会转型时期新出现的社会存在,它在养老保障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文章通过社区参与养老保障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优势性分析,认为社区应在养老保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提出推动和发展社区性养老保障的基本思路。
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管理体制中一直没有“社区”的概念和位置,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单位管理体制的淡化,社区凸现在社会管理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在社会转型期新出现的社会存在,社区可以以及应该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呢?本文将主要探讨这一问题。
一、社区应在养老保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必要性分析
国家在养老保障方面作用的局限性、家庭在养老保障功能上的相对弱化、养老院养老的经济制约性和社会排斥性这三方面的挤压,使社区性养老保障安排得以填补其空间,必然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1.政府在养老保障中存在局限性
从国家对养老保障所提供的保障内容来看,政府只为农村的“五保户”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为城镇的退休人员提供一定的现金待遇。而事实上,老年人退出劳动活动后,老人生活中的经济保障需求大大加深,同时,随着年龄的上升,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步下降,完全生活自理和半自理的比重逐步降低,尤其是高龄化老人,他们的生活照料需求也大大增强了。此外,老年人还有精神安慰的需求。相对于老年人的经济保障、生活照顾和精神安慰这三大常规需求或包含更多的其他需求而言,国家所提供的养老金保障在内容上无疑是有其局限性的。此外,由于国力所限,应该说,国家为养老保障所提供的保障水平也是相对较低的。
2.家庭养老保障能力相对弱化
我国的养老保障应该说,主要是建立在家庭照顾的基础上的,即通常所说的养儿防老。随着我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生育率下降,造成子女数量和家庭规模减少,相伴生的另一个现象则是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的增加以及人口负担系数的增加,这一切都造成家庭的保障能力相对弱化,一般家庭夫妇2人,一方面要抚养一个孩子,同时要赡养双方4位老人,家庭养老保障从时间、精力和经济安排上都显得力不从心。如果再考虑到现代社会中面广量大、代际间不同地域内的社会流动以及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能力和机会或愿意搬迁到子女身边,因此子女与父母家庭不在一地的现象为数不少,这类家庭的子女对父母根本是鞭长莫及,他们孝敬父母的最普遍的方式也是资金资助,而钱,并不能解决养老的所有问题。家庭养老保障能力的相对弱化呼唤一种新的社会性保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已突出地表现出来。
二、社区在养老保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可行性及优势性分析
社区具体地说,居住于一定地区的、具有共同联系并彼此交往的人们,就构成一个社区。
1.社区参与养老保障的可行性
从需求方面来看,所有的人当然也包括老年人的福利需求应该说是多元的,除了物质性福利外,还有制度性福利和服务性福利。如孤寡、患病的老人,养老金只能解决吃饭问题,而老年人的行动不便、孤独烦闷、心理焦虑、渴望交流和安抚等问题通过物质性福利并不能解决。如有社会自愿者组织或社区内熟悉成员来提供帮助,对陷入困境的老人和患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利。
2.社区参与养老保障的两种方式
社区参与养老保障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由社区提供的养老保障”,一是“在社区进行的养老保障”。“由社区提供的养老保障”是指在某个社区内,社区本身作为资源配置主体对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养老保障服务,该安排往往是地方性的,在整个社区范围内加以推行,如给社区范围内的所有老年人提供社区养老保障金,或在社区内建家庭式小养老院(一般将6—12位需照顾的老人组成一个小养老院),让老人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社区内,由社区和家庭成员共同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等。而“在社区进行的养老保障”,则是指由以家庭为基础,家庭、邻里、朋友、亲属、社会性团体构成的社区内部关系网络来为老年人养老提供养老资源和服务,并且这种支援往往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一种养老保障方式。笔者认为以上两种方式可由老年人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
3.社区参与养老保障的优势性
首先,社区参与养老保障将受益人的需要放在首位,是比较人性化的养老保障方式。任何一种文化都肯定家庭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家庭应该是老年人生活场所的第一选择。社区参与养老,其实质是重塑家庭养老的方式,让社区和家庭一起来照顾老人的生活。这样,老年人将可以尽可能舒适地长久住在自己家中或熟悉的社区里,在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下得到适当的照顾;生活得以正常化和常态化,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需求得到了重视。因而社区参与养老保障,可以认为是以人为本的、重视被服务对象心理需求的解决方案,比较人性化。
其次,社区参与养老保障依托社区内资源,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养老保障方式。社区性养老保障依托紧密互动的人际网络,能动用更多的社区资源提供对年老者的养老照顾,包括社区内各个机构和个人的援助。这些社区内部资源不仅包括经济资源,也包括社会成员的劳务。对于资源提供者而言,这些成本可能是微不足道甚至是理所当然的,但这些资源聚在一起却能使平常并没有多少效用的资金和服务发挥最大化的效果。
第三,社区参与养老保障,注重激发居民的互助与参与精神,有助于建立关怀性的社区,这是一种具有高外部效益的社会保障方式。社区参与养老保障,可使社区成员为了一个共同事业紧密频繁互动,增加社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使社区整体具有互助的气象。同时通过对社区成员的教育、鼓励和培养,使社区成员互助互帮,通过对社区内老年人的共同援助,使社区成员形成共同参与的合作精神,社区整体因此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和温情脉脉的功能体系。生活在这样的社区中,任何一个社区成员都受益非浅。
三、推动和发展社区性养老保障的基本思路
如何推动、发展和完善社区性养老保障,从而使社区在养老保障中发挥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呢?笔者以为,从认识和实践中做到以下几点是非常必要的:
1.有必要从理论的高度真正认识社区性养老保障是家庭养老保障、国家养老保障之外的又一个必要、可行和具有独特优势性的养老保障方式,从而积极地创造条件,使社区性养老保障在养老保障管理体制中占应有的位置。
2.推动社区经济的发展,增强社区的公共资源积累能力,为社区参与养老保障事业奠定相应的经济基础。社区成员的慈善、捐赠和义举当然是重要的,但公共资源的积累必须要有制度化的形式。比如,可通过推行地方社区税,使社区公共积累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证
3.推动社区建设的进程,真正使社区成为一个人际紧密互动、互助的关系网络,从而为社区参与养老保障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小气候。
上一篇:建设高速公路资金投入的多元化发展
下一篇:3G时代的移动电子支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