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特点及对策
摘 要:如何启动居民消费、增强消费对整个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是目前各方面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从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不同收入水平消费者偏好与约束假设下的消费行为,藉此构建符合我国居民消费现状的消费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刺激消费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关于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一些基本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80-2001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消费、利率等数据; 和1985-2001年城乡住户调查数据,对我国居民整体消费行为进行分析,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居民收入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不同收入层次的居民的消费偏好与所面临的消费约束条件均不相同。因此在制定刺激消费的政策时,不能简单地从理论上制订一刀切式的刺激政策,而必须根据不同收入层次的家庭的具体消费行为特征提出不同的消费刺激政策。
表1 2000年不同收入组的农村家庭消费借贷额
纯收入分组 总收入 平均消费倾向 消费借贷额
100元以下 2356.04 -2.9 2167.24
100-200元 890.6 6.4 831.87
200-300元 914.79 3.2 562.45
300-400元 970.49 2.4 497.31
400-500元 1032.68 1.9 428.96
500-600元 1131.45 1.5 279.81
600-800元 1251.49 1.3 195.99
800-1000元 1510.75 1.1 79.49
1000-1200元 1726.14 1.0 -9.64
表2 2000年不同收入组的城市家庭借贷额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最低收入户10% 181 101 172 198 210 150
其中:困难户5% 250 155 244 221 291 188
低收入户10% 18 -11 70 26 43 -10
中等偏下户20% -48 -84 -43 -65 20 -109
中等收入户20% -212 -213 -110 -256 -178 -279
中等偏上户20% -357 -359 -270 -312 -326 -408
高收入户10% -611 -444 -270 -333 -305 -837
最高收入户10% -1312 -939 -594 -819 -868 -1564
(二)显然,农村家庭和城镇家庭并非根据其借贷能力进行消费借贷决策,而是根据消费计划来选择消费借贷金额,流动性并不显著影响当期消费决策。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基本排除流动性约束会对我国低收入居民消费决策存在显著的整体影响的假设。
(三)约占20%的低收入家庭面临当期刚性消费支出约束。约占20%的中等偏下收入家庭虽不存在当期刚性消费支出约束,但预期将面临刚性消费支出约束。这部分家庭的当期消费水平都取决于当期刚性消费需求,刚性消费需求越大、收入越低则当期消费倾向越高。只是低收入家庭当期消费往往高于其当期收入,超出部分只能通过借贷来满足。
(四)约占55%的中等偏上收入家庭虽然预期将面临刚性消费支出约束,但他们相信未来的刚性消费支出能够得到满足。提高这部分家庭的当期和预期收入、降低其预期刚性消费需求能够显著提高其当期消费支出水平。但降低利率会减少其资产性收入预期,从这一角度看,不利于刺激其当期消费支出。
(五)约占5%的高收入家庭不存在刚性支出约束,也不存在流动性约束。但由于我国居民传统上看重未来福祉,而且存在为后代留下遗产的传统,这使得我国高收入家庭普遍存在较高的储蓄率。
三、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为了达到刺激当前消费的目的,要多管齐下,根据不同收入层次家庭的消费行为特征,制定有区别的消费政策,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
(一)当前启动消费的着力点要放在改善供给上,大力推进供给创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居民并不存在显著的流动性约束,也就是说,当前消费不旺主要不是有效购买力不足。截至10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8.5万亿元,比年初新增1.1万亿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从目前情况看,消费增长潜力仍然很大,需要下大力气继续培育。与此同时,要通过科技创新,改善供给质量,延长消费链条等,着力培育和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二)鼓励理性的消费观念,改善信贷条件,增加居民信贷消费。一方面,我国有传统的节俭美德,居民借贷消费意愿不强;另一方面,银行借贷门槛和借贷成本高,手续繁杂,限制了一部分居民的借贷活动。增加居民信贷消费,一是要增强居民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引导居民树立理性的符合市场经济特点的新型消费观念,鼓励居民适时适度消费;二是随着居民对万元级、数十万元级商品消费的增加,消费信贷工作要及时跟进,要适当降低居民消费信贷的条件,简化信贷手续;适当降低消费信贷利率,特别是住房、汽车等大项信贷消费利率,进一步推动居民借贷消费。
(三)加强最低生活保障,逐步扩大就业,切实改善低收入居民家庭的生活状况。根据我们的研究结论,小幅增加低收入居民家庭的收入,并不能相应增加其消费,增加的收入,可能主要被用来偿还借贷,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对低收入家庭的保护工作。从现实情况看,改善低收入居民的生活境况应当城乡有别,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农村低收入居民而言,应由当地政府出面,组织他们从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其收入;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家庭而言,重点要加强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做到“应保尽保”。
(四)扩大中等收入阶层,解除其后顾之忧,使之成为促进消费增长的主体。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城乡中等偏上收入家庭的收入,能够显著地提高其当期消费支出水平;降低其预期刚性消费支出同样能刺激这部分家庭当期消费。同时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使之逐渐走向透明化、规范化,降低居民预期刚性消费支出,让其放心消费、合理消费。
关键词:统计 居民 消费 行为 对策
参考文献:
(1)袁志刚 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与我国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11
(2)叶海云,试论流动性约束、短视行为与我国消费需求疲软的关系[经济研究]2000.1
(3)尹世杰 我国当前扩大消费需求的几个问题 [经济学动态]2000.5
(4)刘文斌,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制约[经济学动态]2001.9
上一篇:浅析企业管理中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