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技术联盟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基于系
摘 要:产学研技术联盟的自主创新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动力学信息反馈系统。本文将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方法,分别构建产学研联盟人才流、资金流因果关系图,分析其自主创新系统内资金与人才的流动路径,探寻产学研技术联盟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最后,综合人才流与资金流的因果关系图,给出关于提升产学研技术联盟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自主创新;产学研;因果关系图
1 引言
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尚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创新成果转移机制不健全等,面对上述问题,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组建的产学研技术联盟作为自主创新的主要路径,越来越受到企业或政府的重视。然而,作为自主创新的主要路径,产学研技术联盟是通过怎么样的方式在进行创新活动,产学研系统内部是如何运作的,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国外学者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对产学研合作进行了研究,而我国则从80年代末才开始逐渐对该领域进行研究。国外一些学者从组织的层面对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活动进行了一些研究,如f(1982)等从大学的角度解释了合作创新行为产生的要素特征[1],r对产学研合作创新行为进行了详细的数理分析[2],邓锐(2007)通过古诺模型,以单位投入要素收益为判别标准,建立模型分析产学研技术联盟的形成动因[3],雷永(2009)认为大学或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行为选择,政府补贴收益政策也可能改变企业、高校或科研机构的行为选择,从而影响产学研联盟的形成[4]。李柏洲,苏屹(2009)构建了一个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指出优化大型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投入比例可以提升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5],综观现有文献,国内外学者很少把产学研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研究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本文将把产学研技术联盟看成是一个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的信息反馈系统,通过研究系统内部的运作方式,分析产学研技术联盟的创新能力形成机理。
2 产学研技术联盟自主创新能力分析
本文提出利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分析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组成的这个系统,找到几个因果反馈回路的关键变量,解决其制约因素,从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系统动力学是基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学科,由麻省理工学院的Jay W. Forrester教授提出。系统动力学极力从系统内部的微观结构入手,主要考察系统中的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变量对整个系统的作用机理。系统动力学以定性分析为先导,以定量分析为辅助,定性与定量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本文着力于研究产学研联盟视角下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所以系统的边界确定为企业、高校或科研机构组成的创新系统,以外部政府、金融机构和消费者行为等作为辅助,借鉴系统动力学中流的思想,并且利用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之间人才与资金所形成的“流”,构建自主创新能力的分析框架
由于企业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对创新将会有原始需求,并且创新成果产业化均由企业完成,因此,无论产学研技术联盟系统内部资金流或是人才流如何流动,自主创新的成果最终将通过企业的行为表现出来。在产学研技术联盟这个系统中,产学研联盟采取什么样的组建模式、利益分配机制或者风险分摊方式,人才流与资金流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人才流与资金流之间,人才流将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企业在与高校或科研机构组建产学研联盟时,除了来自外部环境压力,其更主要的因素是高校或科研机构拥有专业化的人才,能够为企业提供新的生产技术或者新的管理方法等,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资金流作为另一个关键因素,主要是能够辅助高校或科研机构更好的开展科研,对高校或科研机构来说,只有充足的资金来源,才能更大的发挥科研能力,对企业来说,资金流包括为高校提供的资金,以及外部环境政府或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内外部要做到协调一致,才能发挥资金流在自主创新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3 企业自主创新因果关系分析
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给出模型假设:产学研联盟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忽略由于政府重大政策变革或非正常情况下的企业破产等原因对模型造成的冲击;自主创新的成果由创新收益直接反应出来。按照以上假设以及前文所提到的分析框架和系统边界,从产学研联盟的人才流与资金流两个角度,通过构建因果关系图,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形成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因果关系图中,正号与负号定义如下:
,
(1)若增加 使 减少,或(2)若 的变化使 在相反的方向上变化。
图1:自主创新人才流因果关系分析
从人才流的因果关系看(如图1),产学研技术联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增加企业创新收益,创新收益增加将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提高广告宣传力度,进而增加企业知名度,使高校或科研机构更愿意与企业组建技术联盟,从而促进产学研联盟组建。同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将会吸引其他企业进行技术效仿,这种其他企业的技术效仿会降低企业的收益,从而提高企业所处市场环境的竞争压力,催生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这样,企业家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更愿意与高校组建技术联盟,寻求创新突破,从而促进产学研联盟组建。在政府方面,政府为了响应国家关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号召,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产学研联盟的组建。产学研联盟组建之后,高校或科研机构会根据企业对相关技术的需求,进行专项人才培训,政府方面亦会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来激励专项人才培训的实施,最后高素质人才为了能够获得专业技能,将会积极参加专业培训,这就扩大了产学研联盟的人才队伍,进而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人才流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一环,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有效的组建产学研联盟是人才流的决定性因素,从高校或科研机构方面来看,高校或科研机构更愿意寻找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的企业来进行合作,这样不但能够为高校或科研机构提供更好的创新成果应用平台,而且能够使高校或科研机构获得更多的科研资金,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这有利于更好的开展科研项目。
图2:自主创新资金流因果关系分析
从资金流的因果关系看(如图2),产学研技术联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能够使企业的产品拥有更高的技术含量,更具有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企业自身出发,较高的市场占有
率能够使企业获得垄断利润,使企业的自有资金增加,也就是系统内部资金增加;从系统外部的金融机构出发,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同时意味着企业拥有较高的信誉,较强的还贷能力,这也就降低了企业的融资难度,金融机构的投资从系统外部为企业资金量的充足提供保障,拥有充足资金的企业将更有实力投资于创新。从高校或金融机构的主观因素考虑,充足的创新资金投入能够提高高校或科研机构的收益,调动其积极性,从而形成高效的产学研联盟;从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客观因素考虑,较高的创新资金投入有利于高校配备更现代化的基础研究设施,这有利于其科研项目的实施,也能够促进高效率产学研联盟的形成。产学研技术联盟的高效运行,将会提升产学研技术联盟的自主创新能力。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创新投入是资金流的重要因素,它是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资金流动的通道,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激励产学研联盟的高效运行。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产学研技术联盟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分析,从联盟系统的内部与外部提出以下建议:
(1)系统内部。企业领导者要加强竞争意识,提倡自主创新理念,重视与高校或科研机构组建技术联盟,提高创新投入在企业收入中的比例,并且企业要与高校或科研机构积极配合,进行人才专项培训,建立高素质人才激励机制。
(2)系统外部。政府要出台政策鼓励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组建产学研联盟,为高素质人才的专项培训提供便利条件,逐步建立起产学研技术联盟的合作创新网络。政府对积极组建产学研技术联盟的企业要给予信贷优惠,保证企业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在关键领域寻求突破。
参考文献
[1] f and .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Relationship’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USA[J]. Research Policy,1982:12-67
[2] r. Bring Together Industry and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hools in Getting More out for R&D and Technology[J]. The conference Board,Researeh Report,1987:13-67
[3] 邓锐,徐飞. 产学研联盟动因和形成机理的博弈分析[J]. 上海管理科学,2007,3:10-12
[4] 雷永,徐飞. 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的产学研联盟形成机理研究[J]. 2009,8(26):28-31
[5] 李柏洲,苏屹.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12:97-101
上一篇:中国光伏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探究
下一篇:电力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组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