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出路
摘 要: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是“融资难”问题一直束缚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本文根据国内研究现状以及从健全和完善金融市场、健全和完善资本市场、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和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等方面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方案,并加以详细阐述。
关键词:我国中小企业 融资困境 出路浅析
我国中小企业量多面广,根据《中国信息报》援引国家发改委的资料,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8%,其中,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为460万户,个体经营户3800多万户。中小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税收和进出口方面的比重分别占到全国的60%、53%和68%左右。同时,中小企业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岗位,80%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融资难”问题一直束缚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2003年开始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目前我国学术界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存在信息成本、监管成本过高的情况,为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普遍存在惜贷行为,代表文献为徐滇庆等人的《金融改革路在何方》。本文认为这在本质上能够解释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因为受到主流金融的“歧视”,包括观念上、政策上的歧视。于是主张主流金融要转变观念,国家和银行本身的政策要进行调整,要增加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在过去很长时间我国主流金融确实对中小企业持有偏见,至今也未完全消除,代表文献为王昕的《中国 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因为目前缺乏一种与中小企业体制相对应的民营金融体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又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应大力发展非国有商业银行或中小金融机构,提出把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与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联系起来,如林毅夫、李永军(2001)在《中小企业融资根本出路在何方》中提出把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与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联系起来。另一种是认为应积极开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直接融资渠道,诸如鼓励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尝试、开放二板市场和放松行业准入限制等等,如成思危在《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调查与分析》中首倡发展二板市场的“三步走”战略,促进中小企业和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巴曙松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与经济体制改革》中提出拓展直接融资渠道,促进多层次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发展。樊刚在《发展民间金融与金融体制改革》一文中提出发展场外交易市场,构建一个多层次、多种方式交易的资本市场等。
二、商业银行应改进和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明确提出中国民生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要把中小企业作为主要支援对象,逐步改进和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并且要求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两次扩大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浮动的幅度,增强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再贴现,提高其融资能力。据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统计,截至2009年9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14.1万亿元(其中票据融资9102亿元),比年初增加3.08万亿元,比年初增长28%。
1.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银行贷款难的内在本质原因,因此,要在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建立真正的信用关系,一条根本措施就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信用担保体系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工业化国家,是一项针对中小企业的长期服务业务,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对公平的融资环境,激活中小企业,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及管理成本,同时强化中小企业的自我监督功能,促使中小企业本身主动降低道德风险,克服逆向选择的机会主义倾向,变短期负和不均衡博弈为长期正和均衡博弈。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方面拥有信息上的优势,多数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具有地域性的直接依存关系。因此,相对于大型金融机构而言,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较轻冲小金融机构还拥有规模优势,交易成本低、监控成本低。所以中小金融机构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主体部分。
2.拓展相应的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融资租赁业
银行在商业化改革过程中,要积极拓展中间业务,开办信托、委托、保险代理、担保、咨询、保管和投资银行业务等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加大金融业务电子化力度。发展票据业务和贴现业务,对中小企业发行的商业票据提供承兑担保。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可对中小企业开办承兑汇票、信用证等结算业务,并为中小企业的票据办理贴现、再贴现提供方便,使中小企业能迅速筹措到生产经营所需的短期资金。融资租赁是企业进行中长期资金融通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融资租赁,中小企业可以在资金短缺或不动用经营资金的情况下,来添置或更新设备。一般来说,融资租赁的成本比贷款要低,风险较小,而且其方式灵活、方便,比长期贷款和发行股票、债券受到的限制少。
3.积极进行直接融资方式创新,完善资本市场体系
与间接融资相比,直接融资获取的资金无需偿还,有助于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得一条重要途径。对中小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发展风险投资基金:股份制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集资融资,也就是具有通过获得外部所有权的融资,将消费基金转化为生产基金,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投资的功能。而且通过股份制筹集资金的速度、效率也比较快。此外,中小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还可以明晰产权,增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建立起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风险投资基金,是一种以长期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某一产业,以追求因企业成长而获得长期收益为目标的一种投资基金。此类基金最直接的受益者是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小企业。建立风险投资基金
还有助于加快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有助于区域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外部经济性,是一种较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的直接融资方式。如今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开通,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以及风投基金的良性循环创造了条件,也逐步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三、中小企业应改变融资观念,增强内在融资能力
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既有国际共性,又有自身发展特性。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既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又要从我国自身发展的特点出发,深入分析,对症下药,努力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增强其内在融资能力。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不仅是资金缺乏,而且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管理水平低下,企业财务制度不规范等许多缺陷,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必须在提高自身经营管理素质等方面很下功夫。
1.拓展相应的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融资租赁业
公司的运行绩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公司治理结构规范与否不仅影响投资决策和资金筹措,而且也影响公司的管理效率和内部凝聚力。因此,公司治理结构是决定企业的融资能力的必要条件,中小企业一定要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主要取决于经营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为此,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必须加强学习,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熟悉行业发展前景,做好市场分析,把有限资金用活用好,发挥出最大效益,使资金真正循环起来。
2.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遵循诚信原则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资金管理则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前提。中小企业要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诚实信用是一切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有些中小企业没有长远眼光,为了减轻一时债务负担,不还贷款本息,逃债、废债,严重损害了企业的信誉,破坏了银企关系,这就难以得到银行长期资金支持,最终使企业受害。为此,中小企业必须严格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一切实履行借款合同,保持良好的信用,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3.改变融资观念,加强融资管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是多渠道的,同时必须改变融资观念,加强融资管理,拓宽融资渠道。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还很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融资发展的要求,一方面融资机制活,另一方面融资方式单一,中小企业应改变过去完全依赖银行融资的思维方式,改变那种等、靠、要的融资行为。在融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市场观念,效益观念,成本观念,风险观念和法制观念。
四、大力发展民间金融并加强自律管理
民间金融在经济金融运行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借鉴工业化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和意大利等)民间金融和中小企业成功发展的经验,充分地调动和吸纳民间金融的力量来推动金融改革和整合民间金融,适度规范的民间借贷行为,加强司法监管和自律管理,使民间金融健康有序地发展,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1.政府应当更新观念、明确民间金融合法地位,加强制度创新,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民间金融的出现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是我国金融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政府应对民间金融市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摒弃和废止那些与市场经济要求相悖的、束缚民间金融发展的理念、制度与规则,给民间金融市场一个合适的定位,明确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2.对民间金融的组织形式、财务制度、业务范围、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分门别类地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审核已经存在的民间金融组织,凡是产权明确、具备金融资金额度、经营范围合理、符合法规和条例标准的,给予其合法身份。
3.建立借贷登记制度,设立民间借贷登记机关,“抓大放小”,规定限额以上(如单笔借贷万元以上或累计五万元以上)的民间借贷必须到政府登记机关登记、缴纳营业税。限额以下的,由借贷双方自由协议,可由第三方(如协会等)公证与登记。没有通过登记的属于“非法”行为,不但不受法律保护,还要予以处罚。通过借贷登记,使人民银行能准确地掌握民间借贷活动,使于进行宏观调控。
4.民间借贷的利率基本市场化,但民间借贷的利率应该是有适度地管制的,否则将导致市场混乱,引发社会问题。
5.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建立一套统一的科学合理的信用管理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作为金融服务需求与潜在的金融资源供给之间有效连接的纽带。
6.建立民间金融监测通报体系,加强司法监管,降低金融风险。由指定机构对民间金融进行管理、监督,综合运用各种监管手段来增强监管效果。由当地人民银行、银监局、统计局、行业协会等机构,最大限度地获取民间金融活动的相关数据,如资金量、利率水平、交易对象等,通过各种渠道(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披露信息和提示风险。
五、结论
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关键要从问题的本质原因入手,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和特殊的外部环境,从内外两方面优化,来探索适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这正是本论文的重点所在。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建议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以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为基础,创造一个富有效率的、充分竞争的创新金融体系,辅之以必要的政府扶持和引导,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政策、金融支持和多样的融资渠道。同时不断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为其融资打下坚实的内在基础。这种里应外合的策略,将会根本性地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然而,中小企业融资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活动,而且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是不断变化的,因而融资问题的解决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如何更好地完善企业内外部环境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科林·巴露,罗伯特·布朗.小企业三步曲;创立、生存与发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雷蒙德谓·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中译本.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3]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三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林毅夫 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1 (1)
[5]徐滇庆等:金融改革路在何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基于保险公司的平衡记分卡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