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深刻认识国有企业职工政治经济地位角色的统一性

发布时间:2016-10-09 10:39

  在我国经济变革转型,企业改制转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市场大潮中,国企和职工的内外部环境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责任感,削弱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如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国企重要亦是重大的课题。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进程,国有企业和职工的社会地位也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变化,社会舆论和国企的经营管理者对职工政治经济地位角色的认知也逐步回归理性。其政治经济地位角色的统一性,决定了国企必须大力发展国有经济,做强做大,承担起更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同时让职工有更大的作为和发展,从而起到稳定团结和谐社会的作用。这不仅是党的性质和国企属性决定的,也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所有制制度特性决定的,更是坚持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所在。

 

  一、国企职工的政治经济地位角色的统一性不可割裂

 

  毋庸置疑,经过30年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国企进入市场并成为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真正主体。职工的身份地位相应地存在着二重性:既是企业的主人,又是企业经营绩效管理考核的对象;既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又可能被解雇清退。

 

  一方面,党和国家赋予了国企职工的主人翁政治地位。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国企更应该带头尊重和发挥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

 

  另一方面,国企和职工存在着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作为企业雇员,职工是企业经营绩效管理考核的对象。无论是增收节支、减人增效,还是经营绩效管理,职工都是首当其冲的管理考核对象。要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果考评不合格或企业经营业绩不好,职工就有可能被“炒鱿鱼”。

 

  然而,国企改革发展的目的不是要割裂职工的政治经济地位和角色,也不是要降低职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和经济利益,更不是降低工人阶级在国家的领导地位。事实上,国企改革的本质是要解决利益和机制的问题,而这种机制是要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协调、统一、一致。

 

  1.宏观层面上国体政体的一致性决定着国企职工政治经济地位角色的统一性。我国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显然,只要我国的国体政体不变,国企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就不会因国企改革发展而发生任何改变。更何况国有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职工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承载者。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因素是建立一种和谐的劳动关系,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2.中观层面上国企改革发展必须依靠广大职工决定着国企职工政治经济地位角色的统一性。在国企改革发展的任何阶段,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都不可动摇。而确保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政治基础。要把广大职工看成是“具有内在的建设性潜力”的因素,当作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殊资源来发掘。为职工提供、创造各种条件,使其主观能动性和自身的劳动潜力得以充分发挥,让职工的努力得到相应的回报,保障广大职工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

 

  3.微观层面上广大职工的政治主人翁地位通过经济地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得以体现。任何一个职工都必须借助企业这个平台实现自身的价值。职工在为社会、为企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中,也得到了经济上的回报,实现了自我价值。同时,通过企业这一平台,职工可以找到自身的定位,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成长,并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深刻认识国有企业职工政治经济地位角色的统一性


  二、深刻认识国企职工政治经济地位角色的统一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确立国家和企业、企业和职工这两方面的正确关系,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内容”。综观国有企业三十年的改革发展,可以说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政府和企业的关系问题,那么接下来要解决好的便是企业和职工的关系问题。即如何捍卫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换而言之,也就是要深刻认识其政治经济地位角色的统一性,这是捍卫其主人翁地位的客观需要,也是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必然要求。

 

  1.深刻认识国企职工政治经济地位角色的统一性有利于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激情和活力,扭转当前因主人翁责任感缺失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的局面。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企职工亦然。在当前的国企改革发展过程中,企业的权利主要是向厂长、经理倾斜,职工民主管理企业的权利在一些企业遭到严重削弱。调查显示,在一些企业的改革中,名义上是企业主人的职工,地位最低、受益最少,甚至成为蒙受改革代价、利益损失最大的群体。据一份东北地区企业改制与工人阶级思想意识调查访问结果显示:85%的受访工人感受不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无法关心企业改革的进程,也不知道自己在企业改制中究竟有什么权力权益,应该通过什么渠道和组织来维护自己的权力权益。一些企业工会形同虚设,甚至成了监督职工委员会,不能有效地发挥维护职工权益的作用……企业忽视职工权益,导致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淡薄,劳动积极性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大打折扣。

 

  2.深刻认识国企职工政治经济地位角色的统一性有利于保证国企改革发展的成果。当前,我国经济的改革发展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压力。从国际眼光看,国企改革发展正面临全球经济市场化的严峻挑战。一是能源等战略资源问题,危及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安全;二是外资控股并购后,企业失去了自主创新的人才队伍和研发投入的主动权,影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整体实力和提高。从国内形势看,一是国有经济结构失衡,涉及国计民生的国家经济安全和产业结构布局存在隐患;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生产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三是随着产权多元化改革,有关经济体制机制制度和法规建设调整滞后于改革发展的实践。从国企本身来看,一是职工利益差异加大分化,职工民主权益不断削弱;二是“官本位”尚未破除,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内部的人力资源没有市场化;三是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仍然没有真正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尚待完善。

 

  从根本上说,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就企业层面的问题有赖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职工深刻认识并确立职工政治经济地位角色的统一性。比如,加强国企的经济技术革新创新的能力,提高产品质量、节能减排、增收节支,以及加大绩效考核、加大人力资源改革等等,无不与广大职工的主观能动性紧密联系、息息相关。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任何一项经济技术创新的奇迹,都是由企业职工创造的,而自主创新能力取决于广大职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深刻认识国企职工政治经济地位角色的统一性有利于确保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国企改革的实质是从根本上保障、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与产权多元化改革并行不悖的。

 

  当前,我国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的优势压力。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没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是不可能的。而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更要做强做大,承担起建设跨国大集团大企业的重任。企业做强做大有赖于广大职工的工作激情和活力,有赖于对职工政治经济地位角色统一性的深刻认识,有赖于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发展国有企业。惟有如此,国有经济才能在产权多元化改革中保持主导地位,更为关键的是,国有企业才能担负起与跨国巨头相抗衡的使命,才能发挥国有经济主力军作用,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结语

 

  中国电信的实践证明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以文化认同从思想上坚持“统一性”,以改革发展从机制上维护“统一性”,以职业设计从价值上发展“统一性”,以提供平台从机会上体现“统一性”,是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

 

  国有企业正面临着深化改革发展和应对全球化竞争的艰巨任务,深刻认识国企职工政治经济地位角色的统一性,将促进国有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更加坚定地坚持相信职工、依靠职工,通过凝聚全体职工的智慧和力量,顺利推进改革,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作者:张 明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8年14期

上一篇: 从社会保障制度看当代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思潮的演变

下一篇:“霍氏风波”与俄国政治经济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