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新闻期刊需要什么样的深度报道

新闻期刊需要什么样的深度报道

发布时间:

新闻期刊需要什么样的深度报道

报道时,这个题材一般已经有媒体报道。我们可以收集这些资料,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兴趣点——所谓兴趣点就是这件事有什么让你特别有兴趣,特别关注。兴趣点不是对这个事情有什么评判,说谁对谁错,应当从读者的角度去想有什么是媒体没能报道出来、而我特别想知道的。比如这两天本报报道的“滴水茶事件”,说的是这次书市上,几个贫困山区的小学生到北京来摆摊卖茶挣学费,北京市民纷纷解囊。当时报道普遍选择的角度是爱心,并对此事进行了连续报道。一个普通的记者看这件事情,看到的只是它的感人之处——小学生、贫困、自己挣学费,不思考的读者看到的,也会是这些很表面的东西。但是,做深度报道的记者,应该不仅仅看到这一点。让我们首先分析这些资料:有一个让人疑惑的地方是,这些小学生怎么来这里?为什么来这里?以他们的智力和阅历,他们不应该知道用这种方法来筹集学费,也不会知道北京有这样一个书市,能够吸引如此多的民众。是谁告诉他们这个信息的?是什么人知道这样做会吸引普通群众的爱心,于是让他们这样做的?他们这样做的背后,会不会是有人操纵?如果有,操纵的原因是什么,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是什么造成一个好事却不得不用炒做的手段来办到?这应当是我们的入手点之一。根据这一兴趣点,我们去做充分得调查,如果有结果——无论是什么结果,都会是一个很好的深度报道。另有一件事情是可可西里招募志愿者。大家都知道,在可可西里,和盗猎者的斗争非常惨烈,著名的野牦牛队也曾经伤亡惨重。这次居然来大城市招募志愿者,这些来自大城市的志愿者从来没有在那种艰苦条件下生活过,无疑很难去与那些盗猎分子都斗争——这肯定是作秀。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做秀?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这种做秀?找到了这一角度,就可以由此进行深度报道了。不同的问题,找最有能力回答的人回答在采访之前,应当分析选题,做好采访的准备,即列出需要采访的人,和他们合适回答的问题。我发现现在咱们的新记者常常把一些不该由某个采访者回答的问题问给这个人,比如采访一个什么事,就找到当地政府负责人,然后什么都问他,就出来一篇稿子。并不是一个主管领导就能回答所有问题的。比如去年咱们的记者报道那个反腐扑克的事,这件事情至少应该采访发明者、使用者和针对者,可以据此列出他们各自合适回答的问题,然后进行采访。但是那次做这篇稿子的记者就只采访了政府主管部门,就做了稿子。采访中的问题关于采访,我想说3个关键问题,是咱们的新记者常常有混淆的问题。记者的任务是了解事实,不是难倒别人记者不能做被采访者的传声筒,也不是被采访者的敌人,而应当作事件的记录者。你的任务是想要了解事实,你得到的结果是对事实的解答。现在有些人走入一个误区,以为好记者就是能难倒别人的记者,问的问题让别人尴尬,无话可说,就表示你有水平。事实上记者的责任是去了解事实,你和这个被采访人既没有交情,也没有仇,你也不是要去表现自己。你的任务是问问题,并且得到答案,仅此而已。比如当初的东芝笔记本电脑事件中,那个情况说明会我参加了,当时的现场乱作一团,很多记者不是去采访,而是像去吵架,问的都是些概念性的、没有意义的问题,比如“你们是不是在侮辱中国人”,这明显不是一个要求回答的问题,人家会怎么说?说我是?那不可能,说我不是?他又不信。这样的采访是对峙,不是采访,你问的问题并不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在采访中,记者自己要判断什么是有用信息,比如企业政府都在回避缺点宣扬优点,你自己要判断一下哪些是夸大的,哪些是有用的。要明白我想了解什么,我必须得出答案,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观察和阅读也是采访通常采访的情况是:列出很多问题,找人回答。其实在问和听之外,看、观察现场的情况,及问问题得到回答时对方的反应都是采访时获得的极好的新闻细节。采访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仅问,还要用眼睛看,要用耳朵听周围人的议论等等。比如国航空难,记者到了现场,看到救援者们都在做些什么,飞机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遇难者的遗体在什么位置等等,听到的现场的声音,这都是采访。我当初B股开放的时候,到深圳采访,我注意到,在深圳的大街上挂着关于券商挂出的B股开户的条幅,报摊上有许多教人怎么炒b股的印刷品;在深交所,看见很多人在排队,听他们就此事的讨论,观察他们的反应——这些都是采访的结果,而且是十分生动的细节;在外地采访还应当读当地的报纸,当地的报道会有很多细节,即使是服务性信息,也会得到很多有用细节。在你感兴趣的地方追问采访时要不断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判断,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有之前没有涉及到的信息要进行追问。比如这次陈洁报道的台州中学生殴打路人致死的事,陈洁的报道写得很详细,方方面面都采访到了,对事件的描述很清晰。但是在报道中,采访到当事的一个中学生,向他了解当时现场情况及此后情况,学生说他表示后悔,说,“不知道这会不会耽误自己以后的升学找工作”。在这个地方我们应该有点疑问:这些学生居然只担心自己以后升学找工作,他做了这么残忍的事情,居然不去考虑死者家人的情况,不去想想人家的苦难,还是只关心自己。就这个细节追问下去,深入地了解一下他们的心态,就此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报道,那比目前的报道要好得多。如果一则报道只有方方面面的信息,有细节,只是把一个故事讲得更完整,那其实不是深度报道,变成了密度报道。写作中的问题写文章之前先定结构目前的很多东西与其说是深度报道,不如说是长消息——按部就班的讲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发展。新记者们往往驾驭不了长文章,他以为长文章就是把短文章抻长,于是就在写作过程中对每个地方详加描述。长文章有个结构的问题,在你写作之前,你应该想好你要说什么,分几步说,每步要达到什么目的,这就是结构。这个结构非常重要,你把结构确定好了,下一步的内容就是往里边填东西,就很简单了。文章要有信息量我还想说一个信息量的问题,现在咱们的报道很长,但是常常是些无效信息,是注水。在一则报道中,要注意有效信息量:要确定文章中每个地方都有内容要说,没有可删的多余的内容。文章必须精炼才有节奏感,才能成为真正的好的报道。如果到后来由于广告等因素,版面太大,文章字数不够,可以考虑加入背景资料,多加一些图片,而并不是把文章里边注水让他变长。读者读长文章本来就没有什么耐心,如果你的文章没有节奏感,没有信息量,那他就更读不下去了。问:采访之前的提纲,有没有通用的模式答:没有通用的模式。不过有规律可循:在台州中学生打死路人的事件中,肇事学生、公安局、死者家属、教育部门,每个部门可以回答问题。应当去各个现场(学生议论,事件发生地什么样的面貌,事件发生地,来往的人,环境)观察。剩下的就是在采访过程中,要不断分析被采访人的回答,并且找到感兴趣的地方追问下去,然后再在其他采访中丰富这方面的内容。一些最近版面文章中的问题:在采访之前,选点——角度是最重要的要带着观点去采访,所有第一消息是快讯,告诉你事情发生了;我们做的是第二落点,要有追问的精神,比如最近又有事故发生,要追问为什么接二连三掉飞机。在采访之后,采访事实可能验证或推翻观点,但这更有益于新闻的制作,有利于文章主题的延伸。应当力图进行纵深,穿插性的报道,发掘消息背后的价值。问:什么样的是好的深度报道,什么是长消息答:咱们的记者一来就做长文章,没有消息的写作,这是个欠缺。深度报道要有一个切入点就可以。在对消息和既有事实进行判断,有什么蹊跷,如“滴水茶”爱心报道中的疑问。带着观点,实际上是疑问,你在消息中未能得到的解答,没有足够的事实,自己不要跳出来议论。缺乏事实支撑,观点就会站不住脚。一万字的文章,要有十万字的材料,采访量要够。对平时的要求就是对工作特别敬重,自己要特别“厚”。注重日常的积累,不要停留在这个位置不前,努力是最重要的。

《南方都市报》如何做深度报道 今年1月4日,我在“A叠英雄会”的发言中,预计南方都市报A叠将在下半年厚积薄发。令人欣慰的是,随后出现的讨论深圳是否被抛弃、非典系列、孙志刚事件等三大报道使南方都市报的声誉达到空前的高度,为我们的厚积薄发增添了新的支撑和足够的信心。我感觉,南方都市报目前面临一个可进可退的关口——进则可以成为一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报,退则仍然是一张不容小觑的广东地方性大报。是进是退,当然必须顾忌大的背景以及小的环境,但主动权在我们自己手中。深度对话版面的设置,是进的尝试,在报纸内容上具有前瞻性和实验性,其最主要的好处就是我们做出了一种姿态,一种胸怀天下、志存高远的姿态。这种姿态,是对南方都市报“办中国最好的报纸”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进一步延伸和丰富。 因为是尝试,我们得到了诸多肯定,也听到了争议和批评。因为是尝试,我们在总体上应该对深度对话持宽容和鼓励的态度,有道理的争议和批评,也可以提醒我们在一段时期内调校相关思路和实践。而无论如何调校,均将对本报影响力的提升产生令人关注的较大价值。〈〈中国记者〉〉杂志注意到本报这一动向,特向本报约稿,陈志华奉命执笔,以下这篇总结是对近三个月来的深度对话版面的系统阐释,相信大家读后有所释疑有所裨益。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设置甚至强调深度对话版与强化地方性新闻并不矛盾,用程益中的话说,“深度、深刻是鱼肉海鲜,是锦上添花;本地硬新闻是主食,是生活必需品。”地方性新闻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还是将来,甚至永远,都是南方都市报的立命根基,重中之重。除却在新闻版面总量保证以及封面导读一如既往地关注本地新闻外,我们还须在本地新闻资源的拓展、新闻采编的技巧上永不停歇地努力。本地新闻的竞争,才是我们厚积薄发的主战场。《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思路及实践长期以来,都市类报纸都给人以这样的感觉:注重新闻的可读性及贴近性。在体裁上,以消息为主,而少通讯;在题材上,以条线新闻及社会新闻为主,而少纵深报道;在采写上,注重渲染而少雕琢;在包装上,强调眼球效应而少沉着大气。短平快、信息量大、组合报道等等,当然是都市报值得坚持的优点,但随之带来的问题便是:写作上的粗糙、对新闻价值的片面理解及对受众而言的快餐式新闻消费。 随着报纸自身的成熟,责任心的加强,对影响力的进一步追求,深度报道作为弥补以上缺失的一种手段,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各地都市报的重视。而《南方都市报》较早地便认识到这一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目前在深度报道方面已确定了一套基本成熟的思路及操作方法。以4月1日正式推出《深度》栏目为计算起点,至6月20日,《南方都市报》80天内共推出深度报道41篇,全部为自采稿,100%的原创及如此高的频度在全国综合性日报中是没有的。而且,其中不乏上乘之作,如《孙志刚之死》、《吴敏一辞官下海》、“深圳选举风波”系列报道等,均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短短两月内,《深度》的品牌已经奠定,文章的品质得以确立,可以说,《南方都市报》在深度报道方面的努力,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在正式展开论述前,首先要厘清的一个概念是:本文(也即《南方都市报》)所指的深度报道与其他报纸所谓的“特稿”有着较大的区别。一般报纸所谓的“特稿”多为较重大的社会新闻,基本无“深度”可言,在态度上多表现为猎奇及炒作,在写作上则比较粗糙,而《南方都市报》的深度报道从一开始就坚决摒弃这类内容,与它们的区别体现在对新闻价值的理解、选题的确定、写作的风格等诸多方面。1、选题的确定 选题的确定是一篇报道的立足之本,从中也最可看出报纸本身的立场。《南方都市报》目前对选题的一个指导思想是:一切以新闻价值为据。而我们对新闻的价值判断标准是:它能否推动法治的建设、政治的文明、道德的彰显、社会的进步。在这样的前提下,可读性不再是我们最重要的追求。也就是说,纯粹的社会新闻、恶性刑事案件不在我们的选择范围,同其他报纸因担心时政类题材生硬而较多回避的态度不同,我们对时政题材尤其是带有创新和争议性的政府举措、时政人物非常重视。最具代表性的是对五月发生在深圳各区人大代表选举中“新鲜事”的报道。从《候选人张贴海报竞选》、《直击南山麻岭直选延期事件》到《独立候选人当选区人大代表》、《“非选民”当选区人大代表》、《选民上书罢免新当选代表》,系列报道就“深圳选举风云”的发生、发展、争议、意义作了充分的展示,戮力推进基层民主的进程。而关于《吉林榆树千余官员带薪下海》、《江西安义“放逐干部”回归之后》的报道,则对现行干部培训机制、官员下海的隐忧等作了深切思考。温州市原副市长吴敏一辞官下海,就事件本身我们充分剖析,对人物思想我们则配发“对话”给予展示。《安徽试点粮改》则属农村题材,因其对中国粮食购销体制可能起到的革命性变化,我们同样花大力气调查呈现。这些,都可看作《南方都市报》在选题方面不怕“硬”的佐证。 如果是社会新闻,我们更关注事件背后的意义。如《九旬老人死刑风波》,老人为何杀人、如何杀人成为次报道重点,我们对九旬老人判死引发的风波更感兴趣,对人性与法律条文的冲突、对法律本身的反思更加着力;如四川达县《校园系列强奸案背后的隐报瞒报》,我们刻意淡化强奸案的情节、强奸犯的描写,而是质问当事校方出于维护学校声誉而谎报不报的恶劣行径。《专家杀妻偿命还是免死》,探讨的是情与法之间的难题及对死刑制度本身的反思;而《死囚临刑被许与家人合影》,我们关注的则是法律的人性化尝试。 在已发的41篇深度报道中,时政类题材21篇,社会类题材20篇,各占一半,由此可见我们在选题上的多元取向。 同样,以新闻价值为据,作为地方性报纸,《南方都市报》在选题上也早已突破地方局限,而放眼全国(在已推出的深度报道中,省内题材占40%,全国题材占60%)。操作《湖南洪灾五合垸四溃堤》,是想借这个个案拷问目前防洪抗灾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操作《南京“卖”长江二桥》,是想探讨国有资产经营方式,也因为长江大桥、二桥等重大基建项目,一度是国民感情、自信心倾注的焦点,它“东家”更替所引起的人们复杂心态,颇多玩味。操作《海南高考移民遭封堵》,是因为恰逢高考季节,而海南一刀切的做法,用“一种不公平去限制另一种不公平”,既反映了存在多年的高考移民现象及其中的制度成因,更想籍此反思地方行政举措对“少数人”造成的伤害。至于《黄河水荒》、《民勤移民》、《长江全流域禁渔期的渔民》等,更是不折不扣的全国大题目,按道理似乎都应是全国性报纸及刊物的操作项目,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做,就因为它的“国计民生”,而都市类报纸发展到今天,完全应该有如此襟怀。 当然,我们并非就不谈新闻的地域性了,而是说,在深度报道方面,它也已不再是我们追求的重点。不过,很多问题并非如此决然,有些现象类深度报道,各地发生的事件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如我们操作《政府新闻发言人亮相》,京、沪、豫三地在短时间内都推出了政府发言人,其中深层次的背景是群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及政府自身“透明化”的追求,我们将“发言人事件”与广州日前发布的《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联系起来,既在题目广度上有了延伸,深度上有了拓展,在与本地的结合上也有了切入点,是现象类深度报道可以继续尝试的方法。 至于新闻的贴近性,我们的理解是这样的,如《安徽试点粮改》,它看上去与当下都市人的生活相距甚远,然而,第一,“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的热点问题,任何有责任感的都市人都会关注,第二,就其长远的影响来看,它必将影响到所有国人的生活。所以,我们仍然热切关注。当然,即便是深度报道,有些题材仍是可以具备一定服务性的,如“非典”时期,由于这件“天大的事”,做其他新闻很容易被淹没(《孙志刚之死》是个例外),我们就配合时势,借力操作,在动态消息每日播发的同时,推出追踪第一例“非典”病人的《寻找黄杏初》,探究“非典”时期人们非理性心态的《“非典”时期的打狗风波》等报道。结合本省情况,则推出《各省对“疫区”广东旅客的强制隔离措施探讨》、《“非典”让广东交通业蚀晒本》等深度报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在常规新闻与深度报道的结合方面,我们亦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在这里,常规新闻对深度报道的选题确定,并不是简单的提供线索的作用,而是互相配合协同作战的关系。如最近在广东五华地区爆发的乙脑,每天的常规新闻播发病情的最新数据及防疫情况,而我们的深度报道《五华乙脑流行背后》,则揭开了此次病情的成因——防疫不力,而防疫不力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政府投入不够,由此反思农村卫生医疗体系存在的漏洞。点面结合,里外呈现,尽可能全面深入地揭示事物本质。2、采编的理念 选题一经确定,接下来就是采访与写作。除了最根本的“真实性”要求外,《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的文风目前已基本形成,那就是“客观”、“平实”、“理性”。 所谓“客观”,是指坚决戒绝记者任何的主观臆测、主观评价,一切让新闻事实本身说话。这一点可以从《孙志刚之死》的写作上得到最好例证。《孙志刚之死》通篇只陈述了两个事实:孙志刚死了,孙志刚是被打死的。发出了两个疑问:孙志刚是被谁打死的?孙志刚该被收容吗?所有的事例都有据为证,所有的说法都自有出处,而隐藏在这些文字背后的真相,记者因为调查程度所限,并没有给出结论。但是,这已足够。记者陈述已知的事实,没有一句关于孙志刚被谁打死的主观臆测,没有一句指证谁是凶手的断言,事实证明,它规避了失实的风险,无懈可击,然而力量不减。 在采访中,我们要求记者尽可能全面地接触到当事各方,尤其是要让处于对立面的两方都有说话的机会,而不是偏听一面之辞。这一点,在批评报道中已作为一条铁的原则得到确立。如《技校生告赢公安局》,涉嫌猥亵的当事男生否认公安指证,当事女生坚持认为受到男生侮辱,而公安局对案件本身的看法及败诉后的反映,都得到了完整充分的表达,是非曲折,读者自有公断。 即便是一些无关大碍的“专家说法”,我们也要求必须有两人以上观点,以免成为“独断”。在一些争议性事件的解析上,正反两方的观点更是缺一不可。 至于场景、细节的呈现,也要求客观真实,避免因小差错而引起人们对整篇报道的疑虑。如普通雨天,绝不为渲染气氛而升格为“倾盆大雨”,如被打人了几拳,绝不滥用“狂殴暴打”等词汇。《孙志刚之死》一文中曾谈到,孙志刚的伤痕只可能是穿着厚厚的衣服或被人用其他物件垫着打伤后留下的。由于其死亡时间在3月下旬,按照人们印象中广州的天气,孙志刚断无可能穿着“厚厚的衣服”,但我们还是故意查找引证了那几天的气象资料,均在17—25度之间,这在保证文章客观的同时,更成为孙志刚非正常死亡的铁证,且隐含着没有发出声音的质问。 “平实”则是我们对深度报道文字上的要求,要求记者的感情不带倾向,或尽可能地不外露。同样以《孙志刚之死》为例,该篇报道文字冼练干净(以开头为例:孙志刚,男,27岁,刚从大学毕业两年……),通篇白描,几乎没有一句形容词,但由于叙述流畅逻辑清晰,绝无阻障之感,而情感的震撼力却异常强大。 应该说,《孙志刚之死》报道的成功,固然与披露的事件本身惊人有关,但与该文“客观”、“平实”的写作风格所导致的效果亦不可分。与“客观”、“平实”所类似的,“冷静”、“克制”、“内敛”等等,都是《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所提倡的风格,因为我们相信,事实的力量是最强大的,而我们要完成的,只是将事实不添枝加叶、不涂脂抹粉的还原。 当然,“平实”不意味着平淡,而是指一种意在言外的韵味。《孙志刚之死》收尾,“现在孙的家人有点后悔供孙志刚读大学了,‘如果没有读过书,不认死理,也许他就不会死了……”,也是陈述句,但孙志刚家人的哀惋悲痛却跃然纸上而绵延悠长。 “理性”,是《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追求的另一种重要品质。在写作上它体现为“不唯上、不炒作、不媚俗、重思辩”。坚守公平公正,坚守新闻规律,说易行难,但我们的深度报道坚决规避一切宣传八股。如果有时我们不能说真话,但我们至少要保证自己不说假话。不迎合,不扭曲,在做一些本地的重大时政报道时,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剖析问题,提供思路,冷静的叙述,独立但是负责任的态度”。如在报道广州市珠江新城十年规划现况惨淡时,我们用的题目是《珠江新城十年之痒》,对当初决策上的失误、现存的问题并不避讳,但对它现在修订后的规划依然抱以希望。在社会类题材上,我们的态度是坚决杜绝“哗众取宠”的心态。如果说都市类报纸此前在这方面处理上存在失当的话,深度报道恰是扭转受众这一印象的最好载体。不滥施同情,不偏激冲动,不煽情矫情,不流于平面,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引发人们理性的思考,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目的。 以上追求,也正是文首提到的《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与一般意义上的“特稿”的最大差别所在。 当然,除了这三种基本的品质外,深度报道对谋篇布局、起承转合、切入角度等方面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根据题材的不同,我们对文章开头的经营格外重视。有开门见山的,如《黄河水荒》开篇引用黄河水利委员会一官员的话“黄河今年枯水已成定局,而且是个特枯年”,直接切进主题,简洁明了;有悬疑式的,如《吴敏一辞官下海》开头,“吴敏一是谁?”,从而引起人们对人物本身的好奇及关注;有将文章最尖锐矛盾提至最前,制造紧张气氛的,如《九旬老人死刑风波》起始,说“老人今年88岁,眼下看来,他能否等到自己的90寿辰还是个问题”;当然,在处理一些相对“硬”的题材时,我们更倾向于在开头出现一些可感的人物、一些具体的事件。如《吉林榆树千余官员带薪下海》、《安徽试点粮改》等报道,我们都从具体的下海官员及受益农户的为切入口,从而再引出大的事件和背景。在具体的结构上,有渐次推进“堆积情感”的,如《新疆地震灾情故事》;有倒叙回溯层层剥笋的,如《孙志刚之死》;也有迂回曲折参差多态的,如《长江全流域禁渔期的渔民》。时序、地点转移、主题归并等等,因题材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结构安排方法,内在的逻辑关系是第一位的,首先要把事情讲清楚、讲透彻,然后便是对可读性等方面的要求。至于结尾,盖棺定论也罢,余音绕梁也罢,各有各精彩。 细节的运用在深度报道中也非常重要。好的细节能极大地增加文章的感染力,也是使文章“软”下来的最好方法。深度报道的记者不仅要具备清晰的逻辑能力、透彻的思考能力,同时也要善于捕捉细节、描摹场景,要求是比较高的。 承接以上论述,《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的编辑理念已不言而喻,即对“新闻价值”的追求,对“客观”、“平实”、“理性”写作风格的贯彻。而在具体的操作上,我们基本上采用一篇大稿过的形式,绝少拆分,以求文气的贯通及连续的阅读享受。在标题的制作上,与常规新闻的“直接明了”、“新闻要素基本交代”等要求不同,而类似周刊、周报类的做法,多为“通讯题”,不忌讳出现虚词,如《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一个收容站的黑色致富路》、《追问佛山镇长高薪制》等。当然,此处标题的“虚”并非绝对的虚,它首先要担负的还是揭示报道主体新闻事实的作用。其余如图片的运用、背景资料的链接等,属常规编辑手法,在此不再赘述。3、运作的流程 目前,《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小组编辑、记者为13人,担负月均发15—16篇深度报道、13—14篇对话稿件(供稿本报另一品牌《对话》,主要为新闻人物专访)的任务,工作量非常之大。 小组实行编辑负责制。选题由编辑搜集及记者报题两方面构成,获通过后记者外出采访,途中与编辑保持联系,通报采访进度及写作想法,编辑反馈意见,至成稿后再提出修改意见。赶时效的可能两至三天就完稿见报,独家或相对静态的五至七天完成,一些特殊题材,如《长江全流域禁渔期的渔民》等,则采编周期长达半月以上。还有如《黄河水荒》等报道,由于需要分头踩点,则两名记者配合采访写作。一般一篇报道须打磨多次,二稿、三稿为常见。 管理上则相对灵活,广、深两地记者部,驻京记者站均有记者属于深度报道小组,协调基本无碍。 在版面安排上,《南方都市报》将《深度》版安排得相当靠前,在封面、时评、重点(即其他报纸的封二要闻版)之后,置于本地新闻之前,由此可见重视程度。而且,刊发时间基本固定,周一至周五间基本可保证三至四篇。这样的安排出于几方面的考虑,一是想强势地推出和塑造一个《深度》的品牌,二是固定一个阵地,能让深度报道的记者、编辑尽快成熟起来,三是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受众短时间内强烈地感受到报纸在报道方面的变化、新闻理念的转型,使报纸“主流大报”的形象得到进一步确立和强化。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是明显的,尤其在高端读者那获得的赞誉是比较广泛的。4、日报操作深度报道的优劣势 作为综合性日报,操作深度报道,在下面几个方面有着周报、周刊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1、时效性。周报是七天一期,新闻周刊更有印刷、发行方面的掣肘,而日报的优势在此将凸显。众所周知,新闻首发权的重要。同一个选题,可能周报、周刊也采访了,但由于出报、出刊周期的影响,不能及时面世,而作为日报,可以随时调整版面安排隔天见报。这是日报操作深度报道最天然也是最重大的优势。将全国所有周报、周刊也纳入竞争对手行列,是《南方都市报》的策略。事实上,目前《南方都市报》的很多深度报道,绝不逊于很多新闻周刊的封面文章。以2月份吕日周卸任长治时我们刊发的《吕日周这个人》为例(这可视作我们在正式推出《深度》栏目前的一次练兵):七个整版的篇幅,两万字文章,主打文章《山西硬汉铸就吕氏风格》,关注长治独树一帜的舆论监督的《猫和老鼠的故事》,记者与吕日周的长篇对话《父亲是我为官的榜样》,配发记者手记、时评及两个“吕日周泪洒长治”的图片专版。这样的操作方式已完全突破日报的局限,厚度及力度均可与新闻周刊的封面文章相比。 2、采访资源。在本地新闻领域,由于日报都有条线资源,更容易先期获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在采访中,由于人脉关系,也更容易接触到政府各部门。深度报道记者在这方面可获得本部门各条线、各领域记者的帮助。 当然,日报与周报、周刊相比,也存在着一定的劣势。 1、记者的培养。由于周报、周刊长期以来的运作方式,他们的记者在深度报道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而日报的人员体制决定了,这目前还不是它的强项。在这样的情况下,报社就有必要提供一种政策,从版面安排上促进记者的尽快成长,从内部评价上给予记者鼓励,从分配机制上调动记者的积极性。政策改变人,记者培养的问题相信短时间内就可得到解决。 2、读者的阅读期待。订报的群体及读者的阅读期待,决定了一部分人在一开始对都市类报纸出现的“大文章”不太适应。此外,一份周报读者可以读上好几天,而日报的阅读寿命相对较短,这也决定了有些报道被读者错漏的可能。不过,某种意义而言,读者的阅读习惯是培养出来的,随着日报深度报道自身的质量及品牌的成熟,这一问题也将获得很好的解决。5、日报强化深度报道的意义 都市报为何要重视深度报道,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如前所述,这既是与时俱进的要求,也是出于报纸自身发展的考虑,它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都市报理念的调整,品位的提升,严肃、负责任的“主流大报”的形象确立。都市报发展至今,显然已不满足市场上的优胜地位,它开始考虑自身报格的完善、影响力的扩展,而深度报道是改写受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对都市报的“小报”印象、提高报纸的公信力和美誉度的比较好的方式。 2、赋予都市报乃至中国所有综合性日报更多的承担。如前所述,由于日报在操作深度报道上的时效优势,它完全有能力和责任全面介入到与其他周报、新闻周刊的竞争,从而释放人们眼中对日报播发“动态消息”观念的羁绊,完成日报外延的拓展、内涵的深入,赋予日报在新闻竞争中的无限可能性。 3、丰富日报的新闻品种。都市报新闻的“短平快”既是优点,另一方面却又往往被人诟病。而深度报道的推出可以从新闻品种的多元化上解决这一问题。短消息有,长通讯有,家长里短有,“重头文章”也有,给读者多样的选择,也完善报纸的产品样式。 4、在采编上的示范价值、在带动其他记者写作质量上的样板作用。通过对深度报道特殊写作要求的倡导,在报社内部形成一种精益求精、注重遣词造句篇章结构的氛围,从而影响到其他记者的采写态度,提高整个报社的写作水平,将对写作的讲究拓展到所有动态消息的采写上,改变粗糙的采编作风,改变新闻八股习气。 5、培养自己的名编名记。一家报社的人才构成是非常重要的,名编名记也是报社最大的资源。给编辑记者一个更易发挥、更易出成绩、员工更易获得事业成就感的舞台,深度报道比较合适。 不仅是从报社发展而言,为了更实在地介入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为了更强有力地推动中国的法治建设、政治文明、社会进步,深度报道责无旁贷,都市报责无旁贷!

第一步是解析选题。在我们选择一个题材做深度报道时,这个题材一般已经有媒体报道。我们可以收集这些资料,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兴趣点——所谓兴趣点就是这件事有什么让你特别有兴趣,特别关注。兴趣点不是对这个事情有什么评判,说谁对谁错,应当从读者的角度去想有什么是媒体没能报道出来、而我特别想知道的。比如这两天本报报道的“滴水茶事件”,说的是这次书市上,几个贫困山区的小学生到北京来摆摊卖茶挣学费,北京市民纷纷解囊。当时报道普遍选择的角度是爱心,并对此事进行了连续报道。一个普通的记者看这件事情,看到的只是它的感人之处——小学生、贫困、自己挣学费,不思考的读者看到的,也会是这些很表面的东西。但是,做深度报道的记者,应该不仅仅看到这一点。让我们首先分析这些资料:有一个让人疑惑的地方是,这些小学生怎么来这里?为什么来这里?以他们的智力和阅历,他们不应该知道用这种方法来筹集学费,也不会知道北京有这样一个书市,能够吸引如此多的民众。是谁告诉他们这个信息的?是什么人知道这样做会吸引普通群众的爱心,于是让他们这样做的?他们这样做的背后,会不会是有人操纵?如果有,操纵的原因是什么,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是什么造成一个好事却不得不用炒做的手段来办到?这应当是我们的入手点之一。根据这一兴趣点,我们去做充分得调查,如果有结果——无论是什么结果,都会是一个很好的深度报道。另有一件事情是可可西里招募志愿者。大家都知道,在可可西里,和盗猎者的斗争非常惨烈,著名的野牦牛队也曾经伤亡惨重。这次居然来大城市招募志愿者,这些来自大城市的志愿者从来没有在那种艰苦条件下生活过,无疑很难去与那些盗猎分子都斗争——这肯定是作秀。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做秀?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这种做秀?找到了这一角度,就可以由此进行深度报道了。不同的问题,找最有能力回答的人回答在采访之前,应当分析选题,做好采访的准备,即列出需要采访的人,和他们合适回答的问题。我发现现在咱们的新记者常常把一些不该由某个采访者回答的问题问给这个人,比如采访一个什么事,就找到当地政府负责人,然后什么都问他,就出来一篇稿子。并不是一个主管领导就能回答所有问题的。比如去年咱们的记者报道那个反腐扑克的事,这件事情至少应该采访发明者、使用者和针对者,可以据此列出他们各自合适回答的问题,然后进行采访。但是那次做这篇稿子的记者就只采访了政府主管部门,就做了稿子。采访中的问题关于采访,我想说3个关键问题,是咱们的新记者常常有混淆的问题。记者的任务是了解事实,不是难倒别人记者不能做被采访者的传声筒,也不是被采访者的敌人,而应当作事件的记录者。你的任务是想要了解事实,你得到的结果是对事实的解答。现在有些人走入一个误区,以为好记者就是能难倒别人的记者,问的问题让别人尴尬,无话可说,就表示你有水平。事实上记者的责任是去了解事实,你和这个被采访人既没有交情,也没有仇,你也不是要去表现自己。你的任务是问问题,并且得到答案,仅此而已。比如当初的东芝笔记本电脑事件中,那个情况说明会我参加了,当时的现场乱作一团,很多记者不是去采访,而是像去吵架,问的都是些概念性的、没有意义的问题,比如“你们是不是在侮辱中国人”,这明显不是一个要求回答的问题,人家会怎么说?说我是?那不可能,说我不是?他又不信。这样的采访是对峙,不是采访,你问的问题并不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在采访中,记者自己要判断什么是有用信息,比如企业政府都在回避缺点宣扬优点,你自己要判断一下哪些是夸大的,哪些是有用的。要明白我想了解什么,我必须得出答案,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观察和阅读也是采访通常采访的情况是:列出很多问题,找人回答。其实在问和听之外,看、观察现场的情况,及问问题得到回答时对方的反应都是采访时获得的极好的新闻细节。采访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仅问,还要用眼睛看,要用耳朵听周围人的议论等等。比如国航空难,记者到了现场,看到救援者们都在做些什么,飞机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遇难者的遗体在什么位置等等,听到的现场的声音,这都是采访。我当初B股开放的时候,到深圳采访,我注意到,在深圳的大街上挂着关于券商挂出的B股开户的条幅,报摊上有许多教人怎么炒b股的印刷品;在深交所,看见很多人在排队,听他们就此事的讨论,观察他们的反应——这些都是采访的结果,而且是十分生动的细节;在外地采访还应当读当地的报纸,当地的报道会有很多细节,即使是服务性信息,也会得到很多有用细节。在你感兴趣的地方追问采访时要不断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判断,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有之前没有涉及到的信息要进行追问。比如这次陈洁报道的台州中学生殴打路人致死的事,陈洁的报道写得很详细,方方面面都采访到了,对事件的描述很清晰。但是在报道中,采访到当事的一个中学生,向他了解当时现场情况及此后情况,学生说他表示后悔,说,“不知道这会不会耽误自己以后的升学找工作”。在这个地方我们应该有点疑问:这些学生居然只担心自己以后升学找工作,他做了这么残忍的事情,居然不去考虑死者家人的情况,不去想想人家的苦难,还是只关心自己。就这个细节追问下去,深入地了解一下他们的心态,就此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报道,那比目前的报道要好得多。如果一则报道只有方方面面的信息,有细节,只是把一个故事讲得更完整,那其实不是深度报道,变成了密度报道。写作中的问题写文章之前先定结构目前的很多东西与其说是深度报道,不如说是长消息——按部就班的讲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发展。新记者们往往驾驭不了长文章,他以为长文章就是把短文章抻长,于是就在写作过程中对每个地方详加描述。长文章有个结构的问题,在你写作之前,你应该想好你要说什么,分几步说,每步要达到什么目的,这就是结构。这个结构非常重要,你把结构确定好了,下一步的内容就是往里边填东西,就很简单了。文章要有信息量我还想说一个信息量的问题,现在咱们的报道很长,但是常常是些无效信息,是注水。在一则报道中,要注意有效信息量:要确定文章中每个地方都有内容要说,没有可删的多余的内容。文章必须精炼才有节奏感,才能成为真正的好的报道。如果到后来由于广告等因素,版面太大,文章字数不够,可以考虑加入背景资料,多加一些图片,而并不是把文章里边注水让他变长。读者读长文章本来就没有什么耐心,如果你的文章没有节奏感,没有信息量,那他就更读不下去了。问:采访之前的提纲,有没有通用的模式答:没有通用的模式。不过有规律可循:在台州中学生打死路人的事件中,肇事学生、公安局、死者家属、教育部门,每个部门可以回答问题。应当去各个现场(学生议论,事件发生地什么样的面貌,事件发生地,来往的人,环境)观察。剩下的就是在采访过程中,要不断分析被采访人的回答,并且找到感兴趣的地方追问下去,然后再在其他采访中丰富这方面的内容。一些最近版面文章中的问题:在采访之前,选点——角度是最重要的要带着观点去采访,所有第一消息是快讯,告诉你事情发生了;我们做的是第二落点,要有追问的精神,比如最近又有事故发生,要追问为什么接二连三掉飞机。在采访之后,采访事实可能验证或推翻观点,但这更有益于新闻的制作,有利于文章主题的延伸。应当力图进行纵深,穿插性的报道,发掘消息背后的价值。问:什么样的是好的深度报道,什么是长消息答:咱们的记者一来就做长文章,没有消息的写作,这是个欠缺。深度报道要有一个切入点就可以。在对消息和既有事实进行判断,有什么蹊跷,如“滴水茶”爱心报道中的疑问。带着观点,实际上是疑问,你在消息中未能得到的解答,没有足够的事实,自己不要跳出来议论。缺乏事实支撑,观点就会站不住脚。一万字的文章,要有十万字的材料,采访量要够。对平时的要求就是对工作特别敬重,自己要特别“厚”。注重日常的积累,不要停留在这个位置不前,努力是最重要的。

怎样编辑新闻报道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

软文,英文是Advertorial,是相对于硬性广告而言,指由企业的市场策划人员或广告公司的文案人员来负责撰写的“文字广告”。与硬广告相比,软文之所以叫做软文,做软文推广找锦随推,精妙之处就在于一个“软”字,让用户不受强制广告的宣传下,文章内容与广告的完美结合,从而达到广告宣传效果。

一、首先必须服务于企业的中心工作面对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工作局面,新闻宣传工作只有把中心当作目标,把大局当作舞台,坚持把镜头对准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的主战场,工作聚焦不散光,力量集中不分散,才能真正发挥优势,使新闻宣传工作始终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二、掌握“要点”,提高舆论引导力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严格宣传纪律,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为建设更加规范、更富效率的成长型企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三、挖掘“亮点”,提高新闻洞察力善于观察和挖掘是作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有效途径。世界著名的雕刻大师罗丹曾经说过: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我们大多数人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身边不可能经常发生那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情让我们去报道,我们只能通过平常细心的观察和了解,才能在平凡的小事中找出它的与众不同,并且通过挖掘使它产生被报道的价值。四、提炼“特点”,提高宣传感染力有人说,新闻工作者是历史事件的记录者,新闻报道只要求新闻工作者按照事实的面貌进行描述,用事实说话,给读者、观众提供充分的信息。但是,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新闻工作者还需在真实、客观的报道中对新闻的资源进行深度、广度、厚度的开拓和挖掘,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五、打造“精点”,提高新闻品质力作为一名通讯员,我们要树立精品意识,讲求精益求精,千锤百炼,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避免稿件写出来流于形式,缺少内涵。通过打造宣传精品,提高传播力影响力。勤奋学习勤奋学习,多练多写是写新闻宣传报道的基础。作为通讯员,我们一般都是兼职,新闻写作基本上是利用业余时间,加之信息源有限,不勤奋是很难写出好作品的,所以,我们要做到三勤:人勤、手勤、脑勤。同时,新闻又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它不是纯理论性的工作,因此平时还要多写多练,笔耕不辍。我们只有勤奋学习,才能逐步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的洞察力,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新闻作品的思想性、生动性、可读性,不断丰富宣传内容,打造宣传精品。

论文引用新闻报道需要标注吗

参考报纸文献标注格式为:[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如:[1]范增军、高朔,《汽车防冻液质量令人心寒》,中国汽车报,2004-02-10(T0B)。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扩展资料参考文献标示可分著作类、论文类和其它类。其它类指除书籍、论文外,在写作中参考的媒体报道、数据等非研究性的原始资料。参考文献与正文分开列示,即以专页标注。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以注释排序用阿拉伯数字123……连续编码。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标注参考文献时应以“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

引用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1]范增军、高朔,《汽车防冻液质量令人心寒》,中国汽车报,2004-02-10(T0B)。

在论文的脚注标明引用新闻报道选择插入脚注

嗯,是的,而且篇幅不…能过长,

新闻报道的排版

(1)标题 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2)导语 导语是开头的一段话,要求用极简明的话概括消息的最基本内容。  (3)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要求具体清楚,内容翔实,层次分明。  (4)结尾 是对消息内容的小结。有些消息可无结尾。

新闻稿是公司/机构/政府/学校等单位发送予传媒的通信渠道,以公布有新闻价值的消息。通常会用电子邮件、传真、书信(电脑打印)形式分发予报章、杂志、电台、电视台(电视网络)、通讯社的编辑,亦有专业公司提供分发商业新闻稿的服务。不少新闻稿是通知各大传媒有关记者招待会的消息。新闻稿异于新闻,新闻稿是鼓励新闻记者在该题材上撰写的稿件。新闻六要素六要素:包括:“五个W”: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故)“一个H”:How(如何),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明确六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三大作用:第一,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地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第二,有助于记者迅速的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第三,有助于明了的新闻体裁要义。新闻稿的格式有很多,而且都是在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不同时期格式也不一样。 以下有几种新闻的格式:写作要律:具有新闻价值、正确的格式、动人的标题。简洁切要的内容、平易友善的叙述、高度可读性、篇幅以1至2页为宜(一页尤佳)。 写作技巧:清晰简洁、段落分明、使用短句、排版清爽。切忌偏离事实、交代不清、内容空洞。一篇好的新闻稿除了必须具有新闻价值、把握主诉求与正确的格式外,行文应力求简洁切要,叙述应有事实基础,文稿标题则以简要、突出、吸引人为原则,用字要避免冷僻艰深,以提高文稿的可读性。倒金字塔一种是源于美国新闻界的“倒金字塔”式,这种格式由于迎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于是得到了普遍的模仿,现今中国的很多都市报所使用的都是这种格式。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新华体另一种是一个中外结合体——新华体。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以上是比较常见的消息报道的格式。标题对于新闻报道很重要,甚至都出现了一个标题就是一条报道的情况。因而,标题要提炼新闻事件的“精华”,把最吸引人的地方体现出来,同时要简洁。如果需要可以在主标题前加上引题,在其后加上副题。如果要写作比较长篇的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就要注意在文中按照事件叙述明晰的需要,适当加一些小的标题,以概括一个部分的内容,便于受众阅读(针对印刷媒体而言)。华尔街日报体补充一点,很流行一种叫做“华尔街日报体”(DEE)的格式,这个格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文首特写新闻事件中的一个“镜头”,一般是以一个人的言行为主,从而引出整个的新闻报道,比如央行关于房贷要加息的消息,新闻报道就可以从一个普通市民的住房贷款行为写起,比较能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1、新闻要素:不可忽略5W1H。(Who、What、When、Where、Why、How)  2、新闻构成:题、文、图、表。  3、题:简要、突出、吸引人。  4、文:导语100至200字:开宗明义,人事时地物。  5、主体300至500字:深入浅出,阐扬主旨。  6、结语100字:简洁有力,强调该新闻的意义与影响,或预告下阶段活动。  7、图:视需要加入有助于读者理解的图片。  8、表:视需要加入有助于读者理解的表格。  9、写作要律:具有新闻价值、正确的格式、动人的标题。简洁切要的内容、平易友善的叙述、高度可读性、篇幅以1至2页为宜(一页尤佳)。写作技巧:清晰简洁、段落分明、使用短句、排版清爽。切忌偏离事实、交代不清、内容空洞。一篇好的新闻稿除了必须具有新闻价值、把握主诉求与正确的格式外,行文应力求简洁切要,叙述应有事实基础,文稿标题则以简要、突出、吸引人为原则,用字要避免冷僻艰深,以提高文稿的可读性。  此外,篇幅也不宜长篇大论,一般以1至2页为原则,必要时可以加入图表,增加文稿的专业性,切忌内容空洞、语意不清、夸大不实。  倒金字塔结构是绝大多数客观报道的写作规则,被广泛运用到严肃刊物的写作中,同时也是最为常见和最为短小的新闻写作叙事结构。内容上表现在在一篇新闻中,先是把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事实放在导语中,导语中又往往是将最精彩的内容放在最前端;而在新闻主体部分,各段内容也是依照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犹如倒置的金字塔,上面大而重,下面小而轻。此种写作方式是目前媒体常用的写作方式,亦即将新闻中最重要的消息写在第一段,或是以「新闻提要」的方式呈现在新闻的最前端,此种方式有助于媒体编辑下标题,亦有助于阅听人快速清楚新闻重点。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把最重要的写在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写下去。  正金字塔式此种写作方式刚好与「倒金字塔式」相反,是以时间发生顺序作为行文结构的写作方式,依序分别是引言、过程、结果,采渐入高潮的方式,将新闻重点摆在文末,一般多用于特写。  折衷式又叫新华体。此种写作方式为「倒金字塔式」、「正金字塔式」的折衷,亦即,新闻中最重要的讯息仍然在导言中呈现,接著,则依新闻的时间性或逻辑性叙述。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平铺直叙式顾名思义,此种写作方式就是注重行文的起、承、转、合,力求文字的流畅精准。对教师组织而言,由于时常必须发表对特定教育政策、事件的看法,此种写作方式反而适合组织在发表声明时使用。  最近很流行一种叫做“华尔街日报体”(DEE)的格式,这个格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文首特写新闻事件中的一个“镜头”,一般是以一个人的言行为主,从而引出整个的新闻报道,比如央行关于房贷要加息的消息,新闻报道就可以从一个普通市民的住房贷款行为写起,比较能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范文的话,你随便打个“通讯稿”就一大堆了。也不知道你具体想要那方面事件的稿子,就说一下怎么写吧。

标题导语(副标题):是一句话或一段话,是新闻当中最有价值最核心的事实概括主体:是对导语的展开补充背景:是新闻的历史情况和坏境条件结语:是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具有启发与激励性的语言需要注意事项:①精心拟定标题。标题要能准确地反映消息报道的主要事实和中心意思,给人以启示。标题要力求简洁、概括、凝炼,以精炼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使人一目了然。②导语明确。要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写出消息的主要事实,一般告诉读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单位)、什么事以及事情的经过或结果。③主体部分要具体充实,用事实说话,不能虚构或夸张。消息的记叙不要求详尽地展开事件的情节或细节,只是简明扼要、精炼概括地记叙事实的轮廓和梗概。主体部分还必须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内容充实、生动形象。④有时可根据情况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

新闻报道属于什么文献

你这个材料不属于报纸吧,要是属于报纸的就算参考文献,代码为N,如果你的来源只是网上的某篇报道那就不算。但是一般的网上资料,其实一般网上的东西大部分是由文献来源的。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文章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是记事文的6要素,(或者四要素)。描写物体的就要从运动状态,物体形态或变化上来说了。 记叙文写作,是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读者。 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 总的说,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 但记叙文写作,伴随自然流漏的适当议论和抒情。 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正因为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所以一定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类的文章。古代的记、传、序、表、志等,现代的消息、通讯、简报、特写、传记、回忆录、游记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写作记叙文要做到一下几点: 第一,要交代明白。无论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否则文章就不完整。 第二,线索清楚。虽然观察的角度、记述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每一篇文章都应当有一条绾联材料、统贯全篇的中心线索,否则文章就会松散。 第三,人称要一致。无论用第一人称“我”记述,还是用第三人称“他”记述,都要通篇一贯,一般不宜随意转换,否则就容易造成混乱。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往往也间有描写、抒情和议论,不可能有截然的划分。它是一种形式灵活、写法尽可能多样的文体。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通常情况下,说明文大致包括三种具体样式:一、带有一定文艺性的,指科学小品,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二、科普性为主的,如《向沙漠进军》《宇宙里有些什么》三、实用性的,如说明书、解说词等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尚书禹贡》是我国最早的说明文。说明文的应用广泛,一般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说明文两大类,也可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文艺性说明文是通过文艺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的所得,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为了要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是这样。应用性说明文一般只要求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性说明文则必须揭示出问题的本源和实质。说明文的说明一定要有条理,说明的顺序,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和人的认识规律来安排的。比如介绍景物,建筑,多是根据地理环境、方位布局来安排;介绍事物源出、演变,多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安排;阐述事理又多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来安排。总之,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由表及里,由实到虚,由分到合,由远及近,由浅到深,逐步阐述。有时为了使别人更准确地认识事物,在某种情况下,只要不违背事物的特点、规律,也可以在顺序上作某些调整。说明是解说事物,剖释整理的一种表达方法。对象不同,说明的重点和层次便不同。说明实体事物时,一般要注意空间的位置;说明抽象事理时,重在阐释概念、特点、来源、结构、种类、异同、比较、联系和功能等。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中国石拱桥》属于前者,它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征。《大自然的语言》属于后者,文章科学地说明了物候学知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是采用某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顺序容易表示清楚。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正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有一篇说明文写道:“一只蜻蜓一昼夜可以吃2 400只蚊子。”2 400只蚊子聚在一起,比蜻蜓的身体要大许多倍,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个差错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据统计,蜻蜓一小时可吃蚊子50只到100只。一小时吃100只,一天24小时,当然要吃2 400只了。作者的乘法计算是无误的,却忽略了蜻蜓不可能在一天24小时之内一刻不停地吃蚊子。这就闹出了笑话。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由于说明的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阅读说明文和写说明文可以联系起来。上面谈到的所要把握的四点,阅读说明文要注意,写说明文也要注意,只是所提要求要注意符合学生实际。

  • 索引序列
  • 新闻期刊需要什么样的深度报道
  • 怎样编辑新闻报道
  • 论文引用新闻报道需要标注吗
  • 新闻报道的排版
  • 新闻报道属于什么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