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机车即
王熙照(自科编委)王熙照,1963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Fellow。2014年3月至今任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教授、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机器学习与不确定性信息处理,包括示例模糊表示的归纳学习、近似推理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敏感性分析、统计学习理论、模糊测度与模糊积分、随机权网络和近期的大数据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等。主要研究特色是通过发现和表示大数据中的不确定性,挖掘大数据的结构分布,进而利用分布并行技术,设计并实现适用于不同类型大数据的分类和聚类算法,以及相应的关键技术和理论问题研究。学术贡献包括:首次在1996攻读博士期间提出了“模糊示例学习”的概念,并将这一概念扩展到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机器学习框架下,持续近20的研究取得了系列有重要影响的成果,例如,项目“模糊值属性特征子集的选取”2007年获得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加权模糊规则泛化的能力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题评价为优秀。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归纳学习中的不确定性研究(#61170040)”,通过在“不确定性”领域深入研究,提出的“不确定性是影响机器学习算法泛化能力主要因素之一”的观点,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曾应邀作为特邀编辑在不确定领域的顶级期刊Fuzzy Sets and System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ncertainty, Fuzziness and Knowledge-Based Systems上编辑专刊两期,系统地展示了不确定性度量与表示在大数据环境下机器学习中的作用之国际最前沿研究动态。研究成果包括:共出版学术专著3部,教材2部;在机器学习与不确定性领域的著名杂志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其中SCI、EI检索100余篇;论文发表的杂志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1篇)、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5篇)、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5篇)、Machine Learning (1篇)、Information Sciences(5篇)和Fuzzy Sets and Systems(9篇)。Google Scholar搜索显示论文累计引用次数超过2500次,单篇最高引用超过200次,H因子2014年12月查询为21;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发改委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参加香港RGC项目等30多项。获奖与荣誉:2007年获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07年入选河北省首批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鉴于王熙照教授在模糊决策树和聚类技术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于2012年当选为IEEE Fellow,2013年入选深圳市地方领军人才,2014年入选Elsevier统计的学术论文高被引中国学者榜单。主要学术兼职:IEEE Fellow;IEEE-SMC董事局成员(2005, 2007-2009, 2012-2014);国际杂志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主编;国际杂志IEEE Transactions on SMC Part(B),Information Science,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副主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粗集与软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副理事长;《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核心期刊)编委;《模糊系统与数学》杂志编委。朱明生(自科编委) 1950年12月生,汉族,教授,九三学社社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动物学。长期从事动物学教学和蛛形纲动物区系分类、动物地理和无脊椎经济动物开发利用研究。共订立320新种、5新属和2新亚科。近年来主持和参加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共13项,其中主持国家“八五”、“九五”、“十五”重大项目子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主编或参编专著8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含SCI索引5 篇)。首次对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的中国原蛛类进行修订研究,为中国本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解放后作为中国学者首次在国内外刊物上独立发表盲蛛目新种。其研究成果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被美国自然博物馆的世界著名蛛形学家Platnick博士在《世界蜘蛛学进展》中全部引用,并为中国农林植保工作者和生态学研究者广泛参考和应用。世界著名蛛形学家美国哈佛大学Levi教授评价《 中国动物志·球蛛科》为“……本志及其有用性,为世界其他各地同样的志提供了范例” (英文原文见《蛛形学报》,1999年8卷1期);《中国动物志·肖蛸科》对中国肖蛸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2002年完成后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2003年出版后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如日本蛛形学家Ono,H 评价本志说:“……书中附图非常精确,一一列出了每种的异名,并详细进行了分类讨论,我认为这一卷是中国动物志中编著地最好的卷册之一。”采集保存蛛形动物标本近10万头号,模式标本300余种。目前正在进行中国原蛛下目分类和生物地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本类动物是蜘蛛目中较原始的穴居类群,为历史生物地理研究最理想的类群),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重大项目子项目《中国动物志蛛形纲蜘蛛目· 暗蛛科 漏斗蛛科》编著工作。承担本科生、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现有6名在读博士研究生和7名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蜘蛛目、盲蛛目和蝎目的多样性及系统学、蜘蛛的生态学和蛛毒的毒理学研究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蛛形学报》和《河北大学学报》编委。詹福瑞(社科编委,原主编)男,满族,1953年11月出生。河北秦皇岛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毕业于河北大学,1998开始任河北大学党委书记,198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国家图书馆馆长,河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主要任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与评审委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心雕龙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文史组副组长,河北省文学会副会长等职。黎仁凯(社科编委)广东丰顺人,1940年2月生,中共党员,1963年6月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1978—1979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肄业,后入河北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历史系副主任、主任,硕士生导师。近几年多次被教育部聘为全国高校社科成果和历史学科教材评奖通讯评委,又参加教育部专家组到高校国家级文科基地评估检查,并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评审中国近现代史的博士论文,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1998年应邀赴美国加州圣地牙哥州立大学,惠提尔学院(尼克松之母校),南加州大学等6所高校讲学或作学术交流,美国多家报刊载文评介。主要任职,河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北大学学报编委,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等职,1996年被聘为教育部首届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是省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审组召集人之一。2002年4月被评为省管优秀专家。哈明虎(自科编委)男,1963年11月生,河北肃宁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力学博士后,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省管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河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历任河北大学化学系团总支书记,教务处副处长,研究生处副处长、处长,校长助理兼校办主任、研究生处处长,河北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学院院长,河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河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河北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河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成员;IEEE Senior Member,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商业经济应用与管理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模糊信息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北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副理事长。2001年7月-12月香港理工大学计算学系高级访问学者,2007年2月-8月加拿大Alberta大学电子与计算机系客座教授。韩理(自科编委)男,1954年3月出生,1982年3月毕业于河北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1998年11月晋升物理学教授,现任河北大学人事处处长,河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北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河北省物理学会秘书长,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物理通报常务编委,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编委,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韩理同志做为主要承担者参加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研究项目多项,在《APL》、《PR》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近40篇,有20余篇被SCI、EI等权威检索刊物收录、引用。主讲光学工程硕士研究生《激光原理与技术》。其它河北大学院士、部分著名教授皆为河北大学学报编委会编委、成员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北京大学主的大型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刊宗旨是:坚持正确的人文导向,贯彻“双百”方针,继承北大优良学术传统,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追踪社会思潮、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在重大理论问题上反映北大的声音,在学术探索和创新上体现北大的水平,辟有一系列有创意、有特色的学术专栏。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88。社科版的。
刊名: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主办: 北华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吉林省吉林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9-5101CN: 22-1319/C邮发代号: 12-180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创刊时间:2000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不是核心期刊
刊名: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主办: 北华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吉林省吉林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9-4822CN: 22-1316/N邮发代号: 12-18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吉林林学院学报》与《吉林医学院学报》合并创刊时间:2000本刊为北华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它以反映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术研究成果、培养人才、推动科学发展为使命。所发表的学术成果力争带有创见性、前沿性和现实性。本刊由学校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组成编委会,对学报的办刊方向、宗旨与质量进行审定。《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特色:栏目品牌化本刊善于捕捉学术前沿信息,就学术热点、焦点、亮点及时广泛组织专家学者进行集中讨论。建有学者库,拥有庞大学者作者群网络,借助这一优势构建稳定且颇具影响的学术平台,打造特色栏目、品牌栏目。编辑“学者化”把握相关领域的学术动态信息,追踪学术热点、焦点,了解并结识相关学者,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交流、人际交往能力,是本刊选用编辑的基本条件。目前,本刊拥有两个较为成熟颇有影响的特色栏目,即“语言规划与现代化”和“东亚研究”。 北华大学坐落在风景迷人的雾凇之都、中国魅力城市、北国江城——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前身四所院校均有半个世纪以上的办学历史,北华大学传承了四校办学积淀的底蕴,萃取高等教育改革成果的精华,学校事业健康发展,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北华大学学报(包括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创刊于2000年,是北华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8年以来,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与“双百”方针,坚持“质量第一、学术第一、开放创新、打造精品”的办刊原则,努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和特色,连续、集中、及时地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和学术热点、焦点问题,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活跃学术气氛,繁荣学术研究,促进学科建设和学术人才的成长。在北华大学党委和校行政班子的领导和支持下,在编辑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学者的支持下,《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取得了不斐的成绩,连续获得:吉林省一级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优秀主编奖”,《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等奖项。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主办单位:北华大学ISSN:1009-5101CN:22-1319/C地址:吉林市吉林大街15号邮政编码:132033 主 编:郑 毅编 辑:李 丽李红光赵俊梅于蓬蓬李开拓王 坤英文编辑:马 颖《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会主任:刘和忠副主任:郑毅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源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上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据不完全统计,除三大数据以外,近年来,我刊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权威刊物转载33篇,排在省属高校学报前列,在全国综合性大学排名中也取得了很好的名次。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北华大学主办、北华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FD)统计源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吉林省一级期刊。双月刊,逢双月出版,121页,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发政治理论、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语言文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各学科学术研究论文。此外还不定期开辟区域文化研究、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等专栏。欢迎国内外学者向本刊投稿。按编排规范对作者的来稿有如下要求:?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200字以内的摘要,3-8个关键词。?该论文若为基金项目,请注明名称、批号。?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请写在当页地脚,用数字加圆圈标注置于说明文字后,以区别于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以在正文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置于方括号中,列于正文末。正文中同一文献如出现多次,用同一序号标示,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或章节、篇名。(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和各种未定义类型文献,请标出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论文集中析出文献需写出起、止页码)。(2)期刊,请标出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3)报纸,请标出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4)电子文献,请标出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日期。(5)外文文献所列项目和次序与中文文献要求相同。?英文题名、英文作者署名及通迅地址、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与中文一一对应,置于参考文献之后。投稿方式:(1)作者在投稿时,请把电子文本(word)发,同时应在“主题”栏注明属哪类稿件,如,文学、史学,等等。(2)也可按照不同的学科发送到各自的信箱(详见各栏目编辑介绍)。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勿一稿多投,否则后果自负。稿件审阅时间为2个月,如2个月内没有收到稿件处理意见,请您自行处理。9.稿件文责自负,但编辑部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
刊名: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主办: 北华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吉林省吉林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9-4822CN: 22-1316/N邮发代号: 12-18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吉林林学院学报》与《吉林医学院学报》合并创刊时间:2000本刊为北华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它以反映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术研究成果、培养人才、推动科学发展为使命。所发表的学术成果力争带有创见性、前沿性和现实性。本刊由学校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组成编委会,对学报的办刊方向、宗旨与质量进行审定。《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特色:栏目品牌化本刊善于捕捉学术前沿信息,就学术热点、焦点、亮点及时广泛组织专家学者进行集中讨论。建有学者库,拥有庞大学者作者群网络,借助这一优势构建稳定且颇具影响的学术平台,打造特色栏目、品牌栏目。编辑“学者化”把握相关领域的学术动态信息,追踪学术热点、焦点,了解并结识相关学者,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交流、人际交往能力,是本刊选用编辑的基本条件。目前,本刊拥有两个较为成熟颇有影响的特色栏目,即“语言规划与现代化”和“东亚研究”。
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是省级刊物,不是核心期刊。
《北华大学学报》 (社科版、自然版)于2000年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四校合并组建北华大学后创刊,主要以反映与北华大学各学科相关的研究成果为主,以“培养人才、推介科研成果、服务社会”为宗旨。本刊一直坚持“学术立刊,特色强刊”理念,通过全体编委和编辑同仁的不懈努力,期刊的主要评价指标和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已进入同类学报优秀期刊行列。自2001年始,两个版本已连续4次被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吉林省科学技术厅评为“吉林省一级期刊”。学报社科版多次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优秀社科期刊”,2010年获“特色栏目”奖;学报自然版多次获国家教育部科技司、中国高等学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创刊10余年来,学报两版初步确立了自己的品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全体编辑同仁锐意改革,致力创新,以创“名栏”、立“名刊”为目标,将使《北华大学学报》走向新的辉煌。
刊名: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主办: 北华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吉林省吉林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9-4822CN: 22-1316/N邮发代号: 12-18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吉林林学院学报》与《吉林医学院学报》合并创刊时间:2000本刊为北华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它以反映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术研究成果、培养人才、推动科学发展为使命。所发表的学术成果力争带有创见性、前沿性和现实性。本刊由学校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组成编委会,对学报的办刊方向、宗旨与质量进行审定。《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特色:栏目品牌化本刊善于捕捉学术前沿信息,就学术热点、焦点、亮点及时广泛组织专家学者进行集中讨论。建有学者库,拥有庞大学者作者群网络,借助这一优势构建稳定且颇具影响的学术平台,打造特色栏目、品牌栏目。编辑“学者化”把握相关领域的学术动态信息,追踪学术热点、焦点,了解并结识相关学者,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交流、人际交往能力,是本刊选用编辑的基本条件。目前,本刊拥有两个较为成熟颇有影响的特色栏目,即“语言规划与现代化”和“东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