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贵州职业警官学院学报

贵州职业警官学院学报

发布时间: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贵州有游记投稿的刊物吗?

贵州职业警官学院学报

主要从事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教学、科研工作。工作期间发表的论文主要有:《贵州民族地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上外原则及制度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核心期刊);《环境保护法修改的建议》(《法学杂志》2005年第4期,核心期刊);《水土保持法存在的问题及修改建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7期,核心期刊);《贵州省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中国水土保持》2008年第3期,核心期刊);《水土保持执法障碍及解决对策》(《贵州职业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动物福利立法探析》(《西部政法论坛》2007年第1期);《WTO与中国环境法的接轨》(《贵州法学论坛》第4辑),《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环境保护》(《西部法学论坛第2辑》)等。主持课题《贵州省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参与课题《法律全球化与贵州法学教育》;《贵州高科技产业项目研究》等;参与编著《合同法实物全书》。工作期间教学认真,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优良。2000年度、2004年度,2007年度年终考核优秀。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官网

我真的觉得你学的应该是火星文。。。。还有你不觉得你的语气态度就跟传唤服务员似的么?

司法警官学校啊!不过,建议你如果要进这类学校就礼貌些,毕竟教官 们可不是吃素的,开学就让你学礼貌礼节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1、《普通过失犯罪的认定与处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2、《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在《法学研究》、《法律科学》、《法学家》、《现代法学》、《中国刑事法杂志》等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代表性论文如下:1、《概括故意研究》,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CSSCI)2008年第1期。2、《我国犯罪构成要件的新表述》,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CSSCI)2007年第4期。3、《两性人作为弱势群体的刑法保护问题》,载《求索》(CSSCI)2007年第7期。(第二作者)4、《刑法第407条的立法完善》,载《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5、《酌定减轻处罚刍议》,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一作者)6、《论抢劫罪中的“当场”》,载《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3期。(第一作者)7、《刑事领域涉性评价“泛道德化”倾向批判——以当下中国大陆为视阈》,载《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一作者)8、《绑架罪客观要件新解》,载《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08年第1期。9、《论刑法中的“包庇”》,载《江西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第一作者)10、《论绑架罪的保护法益》,载《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期。11、《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的适用范围》,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12、《国家秘密刑法保护的完善》,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一作者)13、《论刑法司法中实质理性的实现》,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14、《抢劫罪行为结构检讨》,载《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2008年11月号。15、《论境外固体废物的刑法规制》,载《法律应用研究》2001年第3期。(第二作者)16、《善待社会危害性观念》,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3期。(该文入选《中国刑法学精萃》2003年卷,首篇)(第二作者)17、《刑法第13条但书与刑法结构》,载《法学家》2002年第6期。(该文被2003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刑法学)》全文转载)(第二作者)18、《浅谈非法采矿罪与破坏性采矿罪的区分》,载《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第一作者)19、《刑法第13条但书的价值蕴涵》,载《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二作者)20、《放纵走私罪若干问题研究》,载《刑事法判解研究》2004年第1期。21、《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若干问题研究》,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3期。22、《刑法的刑事政策化论纲》,载《法律科学》2004年第6期。(该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23、《死刑核准权刍议》,载《死刑的正当程序之探讨》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24、《刑事政策的导向功能及其限制》,载《犯罪学论丛》(第三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8月;(第二作者)(该文获得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13届学术研讨会·长春)优秀成果“二等奖”)25、《见危不救犯罪化刍议》,载《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第一作者)26、《“入户抢劫”新论》,载《河北法学》2006年第11期

我真的觉得你学的应该是火星文。。。。还有你不觉得你的语气态度就跟传唤服务员似的么?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是经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和公安部备案,由贵州省公安厅和教育厅共同管理的全日制公安司法类大专院校,是贵州省培养造就公安司法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院创建于1950年,始称“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安干部学校”。1954年,西南人民革命大学贵阳分校并入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安干部学校,更名为贵州省行政干部学校。1955年—1957年,贵州省行政干部学校分为贵州省公安学校和贵州省政法干部学校,1957年—1975年两校合并,校名先后为贵州省政法干部学校、贵州政法学院及贵州省政法干部学校。1975年—1980年更名为贵州省公安干部学校。1980年—1985年,学校又分为贵州省公安干部学校(同时成立贵州省人民警察学校)和贵州省政法干部学校(同时成立司法中专部)。1985年两校分别升格为贵州省公安干部学院和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两院同时在1997年贵州省成人高校办学水平评估中被评为甲级(A等)学校。2000年,两院再度合并,成立贵州警官职业学院。2009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在保留贵州警官职业学院的基础上,又赋予了“贵州省人民警察培训学院”和“贵州省公安厅警察训练总队”的新使命、新任务。 建校以来,经过历届领导班子和教职工的不断探索和辛勤耕耘,学院目前已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共举办有普通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专科教育以及中等专科教育等,并先后与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央电视大学和西南师范大学等本科院校联办成人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课程教育,为省内外公、检、法、司机关,法律服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输送了数万名毕业生。在举办学历教育的同时,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学院先后建立了贵州省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培训中心,积极开展对省内公、检、法、司及其它部门的在职干部的培训。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462人,其中专任教师346人,专任教师中有正高职称22人,副高职称106人,已取得博士学位的5人,取得硕士学位的84人。学院还先后聘请了18名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学院的兼职教授,聘请了64名省内公安司法部门的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官。 学院设有经贵州省司法厅批准建立的全省唯一具有司法鉴定权的“贵州警官职业学院爆炸物品司法鉴定所”和经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建立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设有“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公安司法教育研究所”、“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刑事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并发起或参与成立了“中国犯罪学研究会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公安、武警院校写作研究会”、“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贵州省警察学会公安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贵州省法学会法理宪法学研究会”、“贵州省民法、经济法学研究会”等学术团体。2001年-2009年,学院教师共出版专著、教材235部,发表科研论文2996篇,获省(部)、厅级科研立项课题69个,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及省公安厅科技强警奖共75项,获国家专利5项。35位教师被省内外普通高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聘为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专家、研究员或担任学会会长等职务。学院学报作为反映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的载体,被评为全国、全省优秀社科学报和全国高职成高学报核心期刊、十佳期刊,其刊载的论文多次被国家重要二次文献转载。 学院现有刑事技术系、侦查系、治安系、警体部、公安管理系、法律一系、法律二系、基础部、理论部、计算机科学系、实验中心、成人教学部、培训部和驾驶培训学校等教学部门。经多年打造,形成了治安管理、刑事法学、特警、刑事技术等一批特色专业及特色学科。为强化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学院还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27个教学实习实验基地。 学院占地面积788亩,校舍面积518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09万元,图书馆藏书63万册、电子图书6044GB。目前,学院拥有先进的室内射击馆、图书馆、实验楼、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及校园网络系统,随着模拟实战大楼的兴建,一个现代化的公安司法高等院校已初具规模。 学院的今天,离不开各级领导和几代师生的共同努力。建院以来,公安部、高检、高法、司法部及省内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始终对学院给予了热情的关怀和巨大的支持,一代代师生为学院的发展艰苦创业、奋力拼搏,他们的业绩将永载学院的史册,并将激励后来者不断开拓进取,创造学院更加美好的明天。满意请采纳。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由安徽警官职业学院主办,版面内容突出法学教育、警官教育和职业教育,竭诚为全国法律、警察(公安)院校师生服务,为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司法助理员和其它所有法律工作者服务。本刊系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是安徽省政法系统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

法学杂志很垃圾?08版北大核心期刊吧?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是2000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高等职业院校之一,是在原省司法学校、省警官学校和省政法干校的基础上建立的,隶属省司法厅领导,业务上接受省教育厅指导。学院西区座落在合肥市风景秀丽的董埔水库湖畔,毗邻清溪公园景区。学院现有占地面积07亩,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396万元,馆藏图书(含电子图书)76万册。学院教学单位设五系三部(法律一系、法律二系、警察系、公共管理系、信息管理系和政治理论部、警体技能训练部、基础部),开设刑事执行、司法警务、心理咨询、安全技术与文秘、监狱管理、法律事务、法律文秘、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管理方向)、新闻采编与制作(法制新闻方向)等18个高职专业,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近8000人。学院在职在编教职工359人,其中专兼任教师224人,教授、副教授69人(教授5人、副教授64人),讲师112人,其它类高级职称5。全体在职在编教师和管理干部均为警察身份,其中高级警官44人。学院实行警务化管理模式。近几年来,为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相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各专业积极开展课程改革与建设,推行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探索“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善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状况。一些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见成效,如刑事执行等法律执行类专业实行“校局联盟、教学练战”的人才培养模式,法律文秘等法律实务类专业实行“校局联动、学做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行“基技结合、警经相济”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在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突出职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的特色,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职业面向和职业资格证书为主线,突出培养目标要求,确定各专业的核心职业资格能力,并使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训练条件尽量与相关职业证书考评内容对接;将就业教育全面纳入课程体系,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切实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学院法律事务专业为省级教改示范专业,刑事执行、法律文秘、行政管理、新闻采编与制作、心理咨询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支持建设专业(群)3个。《法理》和《刑法》为省级精品课程,《刑事诉讼法》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民法原理与实务》为司法部部级精品课程,另有院级精品课程33门。2011年,刑事执行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被批准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增后劲,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加强专业建设、教材建设以及监狱学、法学等专业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2004-2005年学院与武汉警官职业学院合作编写出版的警官高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21门、2007年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合作开发出版14本警官高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2013-2014年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4本“警官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均受到了业内专家和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安徽警官业学院学报》作为安徽省政法系统惟一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期刊,多次被省新闻出版局、省教育厅评为全省高校优秀学报,并获得“全国高职院校优秀学报”、“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等荣誉称号。学院重视对外交流工作,积极尝试和开展联合办学。2002年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开展法律本科函授教育;2006年与天津理工大学合作开展国家职业资格项目管理师认证工作;与中南大学合作开展远程网络学历教育。2008年,与北大青鸟合作开展网络工程师培训课程。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被誉为“当代福尔摩斯”的国际著名华裔刑事识别专家李昌钰博士两次应邀来院讲学,并受聘担任名誉教授;德国下萨克森州司法代表团、韩国韩瑞大学、瑞士联邦监狱管理人员培训中心代表团等先后来院访问交流,进一步扩大了学院的国际影响。学院成立以来,始终贯彻“以生为本、办学为民”的办学理念,围绕“警”字特色,秉承“立足司法行政、面向政法系统、服务社会需求”的办学定位和学历教育与干部教育培训“两翼齐飞”的办学目标,坚持以“政治建校”原则为首要原则的办学五项原则,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主动切合行业和社会需求,推进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的转变,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目前,学院综合办学实力和整体办学水平在全国同行业院校中处于前列,办学类型也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单一模式发展成以三年制高职学历教育为主,兼有成人学历教育、在职干部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多元化育人模式。2005年和2006年,学院先后通过安徽省教育厅组织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获得“双优”。2009年,被中央政法委等中央十五部委联合确定为“全国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院校”。2010年,被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财政厅确定为“省级重点支持建设高职院校”。2011-2013年度荣获“省直文明单位”称号。通过多年来的艰苦奋斗,学院各方面建设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学院仅向安徽省监狱劳教单位输送的毕业生就达4000多名,其中绝大多数已成为安徽省司法行政部门、监狱劳教单位的中坚力量,为行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学院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设有专门的职能部门,拥有稳定的就业推荐渠道,并组织学生参加省内外招警考试、国家司法考试,公务员、事业单位录用考试,成功地向公、检、法、司、民等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学院积极寻求多方支持,加强就业指导,促进就业服务,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学院平均就业率始终在90%以上。今后,学院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并重,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是的,自己发的是比较难的。

  • 索引序列
  •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 贵州职业警官学院学报
  •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官网
  •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