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外审审稿意见建议退稿

外审审稿意见建议退稿

发布时间:

外审审稿意见建议退稿

可以。外审是期刊审稿的第二环节,外审位于初审之后,终审之前,文章处于外审阶段,说明文章所处的审稿阶段是十分关键的,外审可以说是决定文章最终能否顺利发表的关键阶段。外审通常由杂志社外部的审稿专家来完成,他们是专业内有一定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或大学教授,所以这是外审不同于其他审稿环节的关键,初审和终审都是由杂志社内部人士来完成,比如杂志社编辑或者副主编、主编,也正是因此,外审相对于初审和终审而言更加客观、中立。

外审专家建议退稿

不一定的。论文通过外审后会进入主编终审,终审通过几率要大很多。而且论文在终审阶段时间是比较短的,一般论文到了这个环节,文章录用见刊的概率是很大的,如果外审结束,编辑肯定要根据专家意见给结论的,所以肯定会到编辑手上处理,但是不排除会被退稿,毕竟有些稿件到终审也会因为一些原因被退稿。

审稿人建议退稿

辛辛苦苦的将自己写作的SCI论文投递出去之后,一般我们会在之后收到编辑的来信。来信中会告诉你论文投稿的结果。而在来信中也会有编辑和审稿员所提出的关于SCI论文修改的意见。在此,我们需要做到: 不要让问题影响你的情绪; 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读懂每个问题,确定回答策略; 回答策略就是坚持审稿人是对的; 对于审稿人提出的补充实验,尽可能照办; 对于有争议的问题,要不卑不亢地回答。  面对论文修改意见,我们应当采取三步走策略: 引用文献, 承诺未来, 进行讨论。  许多人在面对审稿人和编辑的意见的时候,总会采取置之不理或者转投其他期刊的做法,然而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国际核心刊物的审稿人大多是各领域权威学者,杂志出版社经常征询编委意见,选择最佳审稿队伍。审稿是无报酬的,审稿人的工作态度大多极其认真。因此,对审稿意见要十分尊重,对每一条批评和建议,都要认真分析,并据此修改论文。自己认为不正确的意见,要极其慎重和认真地回答,有理有据地与审稿人探讨。如何对待杂志拒文,是作者犯难的问题。这里必须分析被拒绝的理由。第一类拒绝是“完全的拒绝”,主编通常会表达个意见,对这类文章永远不愿再看到,再寄送这类文章是没有意义的;第二是文章包含某些有用数据和信息,主编拒绝是因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这类文章不妨先放一放,等找到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结论后,再将经过修改的“新”文章寄给同一杂志,主编通常会考虑重新受理该文。如果您在被一家杂志拒绝后又原封不动地寄给另外一家杂志,而这时的审稿人又再次被邀请审稿则会对此非常反感,论文理所当然地被拒绝。“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不经修改,又寄给另一个杂志,这是很糟的错误。通常,审稿人做了很认真的工作指出论文的问题,并建议修改;如果作者忽视这些忠告,是对时间和努力的真正浪费;同时,寄一篇坏的文章,对作者的科学声望是严重的损害。”影响因子不同的刊物接受论文的标准和要求差别很大。如果被拒论文不是由于文稿中的错误,而是重要性或创新性不够,作者仔细考虑审稿人意见并认真修改文稿后,可以寄给影响因子较低的刊物。值得注意的是,审稿人由于知识限制和某种成见,甚至学术观点不同,判断错误并建议退稿常会发生。

首先,诚恳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提交文章修改后要附上一个cover letter。里面包含这些内容:感谢编辑安排审稿以及审稿人提出的宝贵意见。作者已经认真按照审稿人的要求对问题一一作答,并对文章进行了仔细的修改,文章的所有修改都着重标出。因为你们的建议,经过修改后的文章变得更好,读者们可以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再次感谢编辑和审稿人的帮助。虽然cover letter的内容也都是客套话,但是编辑跟审稿人看着也会舒心不少。特别是审稿人,需要认真地无偿地审阅文章,难能可贵的是还需要找出不足的地方。即便有时因为研究方向不是很一致,他们有的问题有点业余,又或者提意见时比较不客气,回复审稿意见的时候也一定要尊重他们。第二,另外起草一个单独的response letter。 在这里用问答式一一列出每个审稿人的意见并且一一作答。对于文字的修改要求,直接接受就行了。有的审稿人要求增加参考文献,也许这是审稿人唯一显示他私心的地方——比如要求引用他的文章,不是很离谱的情况下也可以照办,或者打个折嘛,要求引用三篇最后加上一篇嘛。回答问题的时候,最好简洁和就事论事,不要拖泥带水。要注意不要为了回答某个问题而导致更多的疑问,尽量将讨论局限在有限的范围内。第三,有的审稿人与文章的研究方向有差异,或者没有认真读文章,导致对文章的理解有误,从而提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可以首先引用一下文章的相关句子,然后指出文章的真正意思。接着承认是自己的表达出现问题了,让审稿人曲解了意思,最后指出句子已经重写,表达的意思已经更准确了。这样的回答,既巧妙地回答了该问题,也避免了让审稿人尴尬。第四,如果遇到了非常难回答的问题,比如审稿人质疑文章的创新性有限,价值不大。这些是文章的硬伤,是没有办法修改的。赞同审稿人的意见肯定不好,但是用回避的方式不回答更不好,既不礼貌也侧面赞同了审稿人。这个问题尽管很难回答,但是还是要去争取一下,比如再强调一下文章里面相关的几个句子。要知道每个人的见解不同,虽然一个审稿人觉得意义不大,但是决定权毕竟是在编辑手里,只要编辑在综合多个审稿人意见之后还觉得文章有可取之处,也就没有问题。而response letter是所有审稿人都可以看到的,诚恳的回答会获得其他审稿人的好感。第五,审稿意见里面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要求补充信息,比如更多的实验结果或者与该文章相关的另外的一些信息。这样的问题需要仔细斟酌一下,如果仅仅是审稿人出于自己的好奇,是可以选择在response letter 里提供而不是直接添加到文章里面。而如果对所有读者都有用,则需要加到文章里面。对于审稿人提出的不合理的建议,可以心平气和地找个客观的理由委婉地拒绝或者提供一些参考资料,不要让审稿人觉得你对他的问题视而不见。最後,若还是不放心,可以请专业的论文润色公司如英论阁 提供协助

初审审稿意见建议发表

几乎杂志都是分初审和终审。也就是说编辑回复说你初审过了,就等于可以终审,终审过了,才可以发表。(初审是指第一次对你的文审核)。1.  系统在接收投稿后,会发送收稿回执和交审理费通知;2.  稿件交责任编辑初审并送2位专家评审,进入评审过程,状态为“评审”;3.  若1位审稿人已返回审稿意见,状态为“评审部分已审回”;若2位审稿人均已返回审稿意见,状态为“评审已审回”;4.  责任编辑将审回的稿件加上处理意见,送主编终审(状态:“终审”);5.  主编终审后将稿件返回责任编辑处;6.  责任编辑将编辑部最终意见返回作者。

初审-复审-终审,等终审吧~不过初审过了一般你就不能再另投了~

几乎杂志都是分初审和终审,”初审已审回”就是说你初审过了,然后等待终审,终审过了,就可以发表。扩展资料:几乎杂志都是分初审和终审,以下为“审稿状态”的说明:(1)新到稿件:投稿成功,等待稿件送审(2)初 审:稿件已在审理中。(3)初审已审回:稿件已返回编辑部,等待编辑部处理(未被录用,将会被退稿;初审通过,可继续送评审;)稿件状态自动更新。(4)评 审:稿件已在审理中。(5)评审已审回:稿件已返回编辑部,等待编辑部处理(未被录用,将会被退稿;评审通过,可继续送终审;)稿件状态自动更新。(6)终 审:稿件已在审理中。(7)终审已审回:稿件已返回编辑部,等待编辑部处理(未被录用,将会被退稿;终审通过,需要修改,返回作者修改;)稿件状态自动更新。(8)退修稿件:编辑部会将退修意见发至作者邮箱,作者按修改意见修改后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出版

没有外审意见退稿

不一定的。论文通过外审后会进入主编终审,终审通过几率要大很多。而且论文在终审阶段时间是比较短的,一般论文到了这个环节,文章录用见刊的概率是很大的,如果外审结束,编辑肯定要根据专家意见给结论的,所以肯定会到编辑手上处理,但是不排除会被退稿,毕竟有些稿件到终审也会因为一些原因被退稿。

  • 索引序列
  • 外审审稿意见建议退稿
  • 外审专家建议退稿
  • 审稿人建议退稿
  • 初审审稿意见建议发表
  • 没有外审意见退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