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什么是技术编辑

什么是技术编辑

发布时间:

什么是技术编辑

从我刚工作一直到现在,身边很多人听说我的职业是“编辑”时,都会问:哪些书是你写的?哪个报纸或杂志上哪篇文章是你写的?甚至有很多作者,都常常把编辑和校对混为一谈。确实,很多人并不知道编辑究竟是干什么的。 那么,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作者,不管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只要你想跟出版社打交道,更直接地说,想出书,那最好先了解一下编辑到底是干什么的。 首先,我得强调一点,编辑是个独立性很强的工作,除了一些共同的基本功外,其实很多编辑的方向、专长及工作方式都是“小同大异”的。就我个人的经验,我觉得一个标准的编辑职能如下:1、选题策划 即由编辑提出出版创意。择其要点简单说,这里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出版社的实际情况、出版方向、专长、发行渠道等;图书市场的“风向”,什么“风”已经刮过去了,现在正在刮什么“风”,接下来可能会刮什么“风”等,说白了,就是掌握同类书情况及目标读者群的情况;选题的可操作性,包括组稿的难度、出版时间限制、编辑加工的难度、发行渠道兼容度、宣传营销难易度等。然后是做选题策划报告,这里要包括为什么要做这样一本书、市场同类书情况、作者情况、市场预期、书稿特色、装帧形式、营销策略,有的也包括书稿内容提要、提纲及样章等。只有选题真正成熟、具有可行性及良好的市场前景,才有可能通过出版社的选题讨论会,进入下一步操作。2、组稿 这是从空想走向实践的第一步。组稿的方式有很多,传统的出版基本完全靠编辑的人脉,所以要求编辑社会交往能力强,必须手勤、嘴勤、腿勤,即经常出差参加各种学会、论坛、笔会等,以结识更多的作者;多给作者打电话、写信,以加强与作者的联系,同时扩大自己的作者队伍及关系网。所以,传统的组稿方式往往是编辑做好选题策划报告,然后从自己已经掌握的作者资源中寻找合适作者,或者根据书稿需要去结识新作者约稿。因此,传统的出版多是“约稿”性质的。 而现在,编辑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因为有了网络,编辑与作者的联系更方便了,大量书稿也出现在网络平台上,很多编辑完全成了寻找者,只要泡在网上或者跟网站直接挂钩,就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及书稿。3、审稿 一部书稿拿到手里以后,首先通读,判断稿件是否符合选题设计思路或者稿件是否具有出版价值。如PASS,进入一审,即责任编辑按照出版规范进行审稿,这里包括政治、思想方面、出版规范方面(编排体例等)、语言文字方面(逻辑、文字、标点等)。如原稿水平较高,编辑则省力一点,如原稿水平较差,那就看编辑怎么做了,负责任的编辑会具体指出书稿中的所有问题,然后回给作者修改,有时候,作者反复修改不好的地方,在经过作者同意后,编辑也会亲自捉刀——这种事我干过很多次了。所以说,编辑经常自诩为“为他人做嫁的工作”。 正规出版社是“三审三校制”,责任编辑一审完办理发稿手续,然后将书稿、审读意见等提交二审(编辑室主任或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编辑),二审后将书稿及两个审次审读意见提交三审(总编、副总编或具有正高职称以上编辑)。三审通过以后,将书稿交排版公司排版,然后进入校对流程,一校通常是校对排版公司出来的校样与原稿的差异(因为传统印刷都是用铅字排版,很容易出错),然后校样返回给责任编辑,编辑认定校对提出的问题后,退还给排版公司改错、出二校样,然后给校对,进行二校,还是进行“比校”,然后再给编辑认定、退给排版公司改错出三校样,最后一校通常由有经验的校对进行读校。然后退还给责任编辑,经认定后,退给排版公司改错,出付印清样、软片,编辑开付印手续,到出版部门准备付印。4、装帧 编辑是一本书的全程操盘手,一般在一审后,就会联系美术编辑做封面,美术编辑会根据责任编辑提的要求和相关资料进行设计,设计完后由编辑认定,编辑满意了,美术编辑进行拼版,然后出软片。 版式设计,传统出版里,版式设计一般由出版科人员完成,也是需要由责任编辑提出要求并最后验收。不过现在,一般版式设计也会交给美术编辑甚至责任编辑自己做——这事我也经常干。5、付印 封面、内文软片齐了以后,一起交给出版科,包括用纸、工艺等,在流程中应该都已经确定,由出版科给印刷厂开付印单。出书以后,责任编辑还要核对样书、给作者开稿费、寄样书等。6、营销这个规模可大可小,根据实际需要决定。 小的营销,可能只需要在出书以后,在媒体或网络发发书评、给发行部门、图书出版年鉴等提供一些文字资料等。 大的营销,有时候从书稿还没进入流程就开始运作,比如前期造势、制造新闻事件等,到出书以后的作者签售、发行推广会等等,这里手段就太多了。7、编辑工作量 之所以单独提出来说,是因为想让大家明白,编辑一年到底要干多少活。前面的“审稿”里,其实就是简单介绍了一下出版流程,但实际上,还有很多琐碎的工作没有来得及说,所以,一本书,如果正常操作的话,按照出版社的标准速度,至少需要两三个月时间。而这还是指普通的本版书,如果向后面说的,搞大营销的话,可能要占编辑更大的精力。而在出版社,一般的编辑一年至少要出版三本以上的本版书,或者有畅销书,能完成出版社的利润指标。所以,编辑这个活,看似不坐班,但实际上,一年到头、一天到晚,都没有闲着的时候。时间不早了,想到这些就先写这些,以后想到了再补充。

大致没什么区别

是技术活,你可以学学

技术编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从事技术编辑的主体,即技术编辑工作人员;二是出版专业技术资格,即中级职称的一种;三是指技术编辑行为,即技术编辑工作。在出版行业中,编辑、校对、发行都是技术编辑的范畴,看你是具体做什么技术编辑,网站技术编辑需要对网络应用等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图片技术编辑需要对图片处理等比较专长;校对技术编辑(中文专业比较对口)是对文字把握精准度高;文字技术编辑就是要编采合一(新闻、中文专业相对对口),所以就是要你自己会找选题、会写,因为必要的时候,你自己需要采访写稿;同时你也要能给别的作者找选题、能帮助作者改文章,对作者上报的选题能有初步的判断和审核。同时还需要建设自己的作者队伍,也就是要自己挖掘一批可以为你写稿或者报选题的作者,这都需要经验的积累,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对付的。具体的专业其实是没有限定的,因为出版行业分很多种,根据版块不同,专业需求也是不同的,只要文字好,有能力就行了。技术编辑可以干到退休。

技术编辑是干什么的

回答 你好,一、电视台编辑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认真细致地编辑稿件,按时完成稿件编辑工作; 2、做好每期稿件的自校、轮校,错误率不超过规定标准; 3、积极配合排版人员调版; 4、参加评刊活动,对刊物栏目设置等提出合理化建议 5、完成电视台领导交待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电视台编辑的任职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电视事业,政治素质高,思想品德好,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2、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记录; 3、相貌端庄,身心健康,无不良嗜好; 4、熟悉电视娱乐节目、少儿节目的制作流程和创作规律,具备电视采访和画面编辑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电视节目采访、制作; 5、具有较强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主动性、执行力。 更多11条 

你好,做编辑也可以算是一种技术活。希望能够帮到你。

这是文科专业的吧,哪方面的编辑啊

技术编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从事技术编辑的主体,即技术编辑工作人员;二是出版专业技术资格,即中级职称的一种;三是指技术编辑行为,即技术编辑工作。在出版行业中,编辑、校对、发行都是技术编辑的范畴,看你是具体做什么技术编辑,网站技术编辑需要对网络应用等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图片技术编辑需要对图片处理等比较专长;校对技术编辑(中文专业比较对口)是对文字把握精准度高;文字技术编辑就是要编采合一(新闻、中文专业相对对口),所以就是要你自己会找选题、会写,因为必要的时候,你自己需要采访写稿;同时你也要能给别的作者找选题、能帮助作者改文章,对作者上报的选题能有初步的判断和审核。同时还需要建设自己的作者队伍,也就是要自己挖掘一批可以为你写稿或者报选题的作者,这都需要经验的积累,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对付的。具体的专业其实是没有限定的,因为出版行业分很多种,根据版块不同,专业需求也是不同的,只要文字好,有能力就行了。技术编辑可以干到退休。

技术编辑是做什么的

你好,做编辑也可以算是一种技术活。希望能够帮到你。

这是文科专业的吧,哪方面的编辑啊

从我刚工作一直到现在,身边很多人听说我的职业是“编辑”时,都会问:哪些书是你写的?哪个报纸或杂志上哪篇文章是你写的?甚至有很多作者,都常常把编辑和校对混为一谈。确实,很多人并不知道编辑究竟是干什么的。 那么,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作者,不管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只要你想跟出版社打交道,更直接地说,想出书,那最好先了解一下编辑到底是干什么的。 首先,我得强调一点,编辑是个独立性很强的工作,除了一些共同的基本功外,其实很多编辑的方向、专长及工作方式都是“小同大异”的。就我个人的经验,我觉得一个标准的编辑职能如下:1、选题策划 即由编辑提出出版创意。择其要点简单说,这里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出版社的实际情况、出版方向、专长、发行渠道等;图书市场的“风向”,什么“风”已经刮过去了,现在正在刮什么“风”,接下来可能会刮什么“风”等,说白了,就是掌握同类书情况及目标读者群的情况;选题的可操作性,包括组稿的难度、出版时间限制、编辑加工的难度、发行渠道兼容度、宣传营销难易度等。然后是做选题策划报告,这里要包括为什么要做这样一本书、市场同类书情况、作者情况、市场预期、书稿特色、装帧形式、营销策略,有的也包括书稿内容提要、提纲及样章等。只有选题真正成熟、具有可行性及良好的市场前景,才有可能通过出版社的选题讨论会,进入下一步操作。2、组稿 这是从空想走向实践的第一步。组稿的方式有很多,传统的出版基本完全靠编辑的人脉,所以要求编辑社会交往能力强,必须手勤、嘴勤、腿勤,即经常出差参加各种学会、论坛、笔会等,以结识更多的作者;多给作者打电话、写信,以加强与作者的联系,同时扩大自己的作者队伍及关系网。所以,传统的组稿方式往往是编辑做好选题策划报告,然后从自己已经掌握的作者资源中寻找合适作者,或者根据书稿需要去结识新作者约稿。因此,传统的出版多是“约稿”性质的。 而现在,编辑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因为有了网络,编辑与作者的联系更方便了,大量书稿也出现在网络平台上,很多编辑完全成了寻找者,只要泡在网上或者跟网站直接挂钩,就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及书稿。3、审稿 一部书稿拿到手里以后,首先通读,判断稿件是否符合选题设计思路或者稿件是否具有出版价值。如PASS,进入一审,即责任编辑按照出版规范进行审稿,这里包括政治、思想方面、出版规范方面(编排体例等)、语言文字方面(逻辑、文字、标点等)。如原稿水平较高,编辑则省力一点,如原稿水平较差,那就看编辑怎么做了,负责任的编辑会具体指出书稿中的所有问题,然后回给作者修改,有时候,作者反复修改不好的地方,在经过作者同意后,编辑也会亲自捉刀——这种事我干过很多次了。所以说,编辑经常自诩为“为他人做嫁的工作”。 正规出版社是“三审三校制”,责任编辑一审完办理发稿手续,然后将书稿、审读意见等提交二审(编辑室主任或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编辑),二审后将书稿及两个审次审读意见提交三审(总编、副总编或具有正高职称以上编辑)。三审通过以后,将书稿交排版公司排版,然后进入校对流程,一校通常是校对排版公司出来的校样与原稿的差异(因为传统印刷都是用铅字排版,很容易出错),然后校样返回给责任编辑,编辑认定校对提出的问题后,退还给排版公司改错、出二校样,然后给校对,进行二校,还是进行“比校”,然后再给编辑认定、退给排版公司改错出三校样,最后一校通常由有经验的校对进行读校。然后退还给责任编辑,经认定后,退给排版公司改错,出付印清样、软片,编辑开付印手续,到出版部门准备付印。4、装帧 编辑是一本书的全程操盘手,一般在一审后,就会联系美术编辑做封面,美术编辑会根据责任编辑提的要求和相关资料进行设计,设计完后由编辑认定,编辑满意了,美术编辑进行拼版,然后出软片。 版式设计,传统出版里,版式设计一般由出版科人员完成,也是需要由责任编辑提出要求并最后验收。不过现在,一般版式设计也会交给美术编辑甚至责任编辑自己做——这事我也经常干。5、付印 封面、内文软片齐了以后,一起交给出版科,包括用纸、工艺等,在流程中应该都已经确定,由出版科给印刷厂开付印单。出书以后,责任编辑还要核对样书、给作者开稿费、寄样书等。6、营销这个规模可大可小,根据实际需要决定。 小的营销,可能只需要在出书以后,在媒体或网络发发书评、给发行部门、图书出版年鉴等提供一些文字资料等。 大的营销,有时候从书稿还没进入流程就开始运作,比如前期造势、制造新闻事件等,到出书以后的作者签售、发行推广会等等,这里手段就太多了。7、编辑工作量 之所以单独提出来说,是因为想让大家明白,编辑一年到底要干多少活。前面的“审稿”里,其实就是简单介绍了一下出版流程,但实际上,还有很多琐碎的工作没有来得及说,所以,一本书,如果正常操作的话,按照出版社的标准速度,至少需要两三个月时间。而这还是指普通的本版书,如果向后面说的,搞大营销的话,可能要占编辑更大的精力。而在出版社,一般的编辑一年至少要出版三本以上的本版书,或者有畅销书,能完成出版社的利润指标。所以,编辑这个活,看似不坐班,但实际上,一年到头、一天到晚,都没有闲着的时候。时间不早了,想到这些就先写这些,以后想到了再补充。

编辑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为主编或总编辑(总编)。研究编辑基础理论、编辑活动规律及编辑实践管理的综合性学科,属于人文科学范畴。编辑工作是现代出版事业的中心环节。编辑的分类包括两种,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前者主要负责行文措辞、知识点描述、内容结构,后者则需要揣摩分析著作的选题、中心思想、学术真伪、理论价值,所以编辑具有专业偏向性,比如文学、教育学、哲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都有相关的编辑工作。编辑不仅需要读懂某一种类型的图书还要能够评审一类专业性内容。一本书、一份论文、一篇文章的出版或是发表与否,编辑有决定性作用。除了一般工作上所需的细心、敏锐观察力、良好沟通、清晰逻辑与分析能力之外,也需要有灵活的脑袋可以有源源不绝的创意想象,当然,最基本的文字撰写能力也是会被要求的。扩展资料:编辑是一座桥梁,桥的这头连着读者,桥的那头连着作者。编辑是一份严谨、细致而繁杂的工作,更需要在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编辑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需要在三尺桌面上对稿件反复推敲、修改、加工整理。工作繁杂琐碎,需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编辑工作主要体现在策划、审稿、编辑加工、版面接排等各环节上,日常工作量大。作为编辑,必须时刻秉承精益求精的理念,充分运用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及工作经验,从学术动态以及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对稿件的学术水平、科研价值、规范度等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取舍。编辑的能力包括丰富的专业知识、较为高超的编辑水平,以及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在新事物、新名词层出不穷的今天,一名优秀的编辑不能停止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追求,应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优化改进、勇于创新,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我们在工作中应坚持工匠精神,兢兢业业,求真务实,将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很好地相结合,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基础知识、编校知识,努力成为一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编辑。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技近乎道:对编辑工作中工匠精神的思考

什么是全媒体编辑技术

“全媒体”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多媒体),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业务融合),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三网融合),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三屏合一),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5W)。价值特点:“全媒体”在传媒市场领域里的整体表现为大而全,而针对受众个体则表现为超细分服务。举例来说,对同一条信息,通过“全媒体”平台可以有各种纷繁的表现形式,但同时也根据不同个体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以及信息表现的侧重点来对采用的媒体形式进行取舍和调整。如在对某一楼盘信息展示时,用图文来展示户型图和楼书中描述性的客观信息;利用音频和视频来展示更为直观的动态信息。同时,对于使用宽带网络或3G手机的受众则可用在线观看样板间的三维展示及参与互动性的在线虚拟装修小游戏等等。“全媒体”不是大而全,而应根据需求和其经济性来结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全媒体”超越“跨媒体”的也就是在于其用更经济的眼光来看待媒体间的综合运用,以求投入最小——传播最优——效果最大。

全媒体的概念并没有在学界被正式提出。它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媒体形式的不断出现和变化,媒体内容、渠道、功能层面的融合,使得人们在使用媒体的概念时需要意义涵盖更广阔的词语,至此,“全媒体”的概念开始广泛适用。随着全媒体春晚收视、2014“两会”全媒体传播指数、“马航失联”卫视全媒体传播指数的推出,电视界全媒体收视传播的应用也越来越被业界所接受。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给出的“全媒体”定义是:“所谓全媒体,就是数和象在天、地、人之间变动和周流而建立的备包有无的媒体形式。 [1] 中文名全媒体外文名omnimedia采    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技    术WAP、GSM、CDMA、GPRS、3G相    关《中国经济时报》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

科技编辑是什么

我也有这想法,正在读研一。求交流、

你问的这个编辑是这种工作吗?这个工作范围挺广的。其实有时候比如说文秘,他也是编辑,嗯,他是舍不看等等领域都是编辑。

从我刚工作一直到现在,身边很多人听说我的职业是“编辑”时,都会问:哪些书是你写的?哪个报纸或杂志上哪篇文章是你写的?甚至有很多作者,都常常把编辑和校对混为一谈。确实,很多人并不知道编辑究竟是干什么的。 那么,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作者,不管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只要你想跟出版社打交道,更直接地说,想出书,那最好先了解一下编辑到底是干什么的。 首先,我得强调一点,编辑是个独立性很强的工作,除了一些共同的基本功外,其实很多编辑的方向、专长及工作方式都是“小同大异”的。就我个人的经验,我觉得一个标准的编辑职能如下:1、选题策划 即由编辑提出出版创意。择其要点简单说,这里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出版社的实际情况、出版方向、专长、发行渠道等;图书市场的“风向”,什么“风”已经刮过去了,现在正在刮什么“风”,接下来可能会刮什么“风”等,说白了,就是掌握同类书情况及目标读者群的情况;选题的可操作性,包括组稿的难度、出版时间限制、编辑加工的难度、发行渠道兼容度、宣传营销难易度等。然后是做选题策划报告,这里要包括为什么要做这样一本书、市场同类书情况、作者情况、市场预期、书稿特色、装帧形式、营销策略,有的也包括书稿内容提要、提纲及样章等。只有选题真正成熟、具有可行性及良好的市场前景,才有可能通过出版社的选题讨论会,进入下一步操作。2、组稿 这是从空想走向实践的第一步。组稿的方式有很多,传统的出版基本完全靠编辑的人脉,所以要求编辑社会交往能力强,必须手勤、嘴勤、腿勤,即经常出差参加各种学会、论坛、笔会等,以结识更多的作者;多给作者打电话、写信,以加强与作者的联系,同时扩大自己的作者队伍及关系网。所以,传统的组稿方式往往是编辑做好选题策划报告,然后从自己已经掌握的作者资源中寻找合适作者,或者根据书稿需要去结识新作者约稿。因此,传统的出版多是“约稿”性质的。 而现在,编辑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因为有了网络,编辑与作者的联系更方便了,大量书稿也出现在网络平台上,很多编辑完全成了寻找者,只要泡在网上或者跟网站直接挂钩,就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及书稿。3、审稿 一部书稿拿到手里以后,首先通读,判断稿件是否符合选题设计思路或者稿件是否具有出版价值。如PASS,进入一审,即责任编辑按照出版规范进行审稿,这里包括政治、思想方面、出版规范方面(编排体例等)、语言文字方面(逻辑、文字、标点等)。如原稿水平较高,编辑则省力一点,如原稿水平较差,那就看编辑怎么做了,负责任的编辑会具体指出书稿中的所有问题,然后回给作者修改,有时候,作者反复修改不好的地方,在经过作者同意后,编辑也会亲自捉刀——这种事我干过很多次了。所以说,编辑经常自诩为“为他人做嫁的工作”。 正规出版社是“三审三校制”,责任编辑一审完办理发稿手续,然后将书稿、审读意见等提交二审(编辑室主任或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编辑),二审后将书稿及两个审次审读意见提交三审(总编、副总编或具有正高职称以上编辑)。三审通过以后,将书稿交排版公司排版,然后进入校对流程,一校通常是校对排版公司出来的校样与原稿的差异(因为传统印刷都是用铅字排版,很容易出错),然后校样返回给责任编辑,编辑认定校对提出的问题后,退还给排版公司改错、出二校样,然后给校对,进行二校,还是进行“比校”,然后再给编辑认定、退给排版公司改错出三校样,最后一校通常由有经验的校对进行读校。然后退还给责任编辑,经认定后,退给排版公司改错,出付印清样、软片,编辑开付印手续,到出版部门准备付印。4、装帧 编辑是一本书的全程操盘手,一般在一审后,就会联系美术编辑做封面,美术编辑会根据责任编辑提的要求和相关资料进行设计,设计完后由编辑认定,编辑满意了,美术编辑进行拼版,然后出软片。 版式设计,传统出版里,版式设计一般由出版科人员完成,也是需要由责任编辑提出要求并最后验收。不过现在,一般版式设计也会交给美术编辑甚至责任编辑自己做——这事我也经常干。5、付印 封面、内文软片齐了以后,一起交给出版科,包括用纸、工艺等,在流程中应该都已经确定,由出版科给印刷厂开付印单。出书以后,责任编辑还要核对样书、给作者开稿费、寄样书等。6、营销这个规模可大可小,根据实际需要决定。 小的营销,可能只需要在出书以后,在媒体或网络发发书评、给发行部门、图书出版年鉴等提供一些文字资料等。 大的营销,有时候从书稿还没进入流程就开始运作,比如前期造势、制造新闻事件等,到出书以后的作者签售、发行推广会等等,这里手段就太多了。7、编辑工作量 之所以单独提出来说,是因为想让大家明白,编辑一年到底要干多少活。前面的“审稿”里,其实就是简单介绍了一下出版流程,但实际上,还有很多琐碎的工作没有来得及说,所以,一本书,如果正常操作的话,按照出版社的标准速度,至少需要两三个月时间。而这还是指普通的本版书,如果向后面说的,搞大营销的话,可能要占编辑更大的精力。而在出版社,一般的编辑一年至少要出版三本以上的本版书,或者有畅销书,能完成出版社的利润指标。所以,编辑这个活,看似不坐班,但实际上,一年到头、一天到晚,都没有闲着的时候。时间不早了,想到这些就先写这些,以后想到了再补充。

  • 索引序列
  • 什么是技术编辑
  • 技术编辑是干什么的
  • 技术编辑是做什么的
  • 什么是全媒体编辑技术
  • 科技编辑是什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