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投稿小论文注册时一定要用通讯作者邮箱吗

投稿小论文注册时一定要用通讯作者邮箱吗

发布时间:

投稿小论文注册时一定要用通讯作者邮箱吗

以论文标记为主,LZ目前的通讯作者仅是通信作者,论文修改等沟通事宜,实际通讯作者认定是文章上显示的,proof的时候更改即可。投稿是自己没问题的,只要文章里的标的通讯作者是你老师,那么最后出版编辑发的proof校稿还以文章的为通讯作者。

要确认。作者在第一步投稿时就最好是署名所有作者及其邮箱,至少也需要署名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及邮箱,对于通讯作者,除了必填项,还必须填写出其邮箱,才能勾选为通讯作者。同时,请投稿作者注意,在作者与编辑部交流的每一个节点——投稿、修改、校对,所有署名作者都应当知悉稿件的状态,认可稿件的投递发表行为和内容。

投稿一定要用通讯作者邮箱吗

正常情况下来说,可以由所有作者包括通讯作者其中的任何一个人来进行投稿。但是后续联络必须得由通讯作者来完成。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由通讯作者投稿会比较方便一些。SCI作者一般会按照署名顺序来,分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等等。并且还需要有通讯作者。很多导师往往就是来担任通讯作者的角色,不仅要负责整篇文章的学术责任和法律责任,同时也要负责来和编辑以及审稿人进行沟通。所以顾名思义会称为通讯作者。如果作者只有一个人也就是独作的话,那么他就是同时兼任通讯作者,整个发表流程都是由他一个人来负责和编辑以及审稿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如果是这种情况,那就没有其他的选择,必须得由这唯一的作者来进行投稿。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投稿注册邮箱用通讯作者还是第一作者

通常情况下,第一作者是论文工作的主要贡献人,负责论文的主要实验内容或理论计算和论文的撰写。通讯作者的主要职责则是修改论文,投稿以及与杂志社编辑沟通,答复审稿人提出的问题。通讯作者一般还是研究经费的提供人,在研究方向的选择、投稿期刊的选择等方面有重要贡献。在国际学术规范中,通讯作者是真正对论文负责的人。在实践中,很多都是学生第一作者导师通讯作者。国内很多时候存在导师和学生争做第一作者的情况,这是考核机制还有导师作风等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实践中,不同单位研究人员的合作越来越多,因此出现多个通讯作者的情况,同样也有共同第一作者的现象出现。随着国内国际的接轨,通讯作者的重要性越来越被认可。

一、从定义来说1、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最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他要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等。实际上如果从知识产权上来说,研究成果算是通讯作者的。通讯作者的好处是能和外界建立更广泛的联系。2、第一作者一般是本文工作中贡献最大的研究人员。此作者不仅有最多和最重要的图表 (即体力上的贡献),也是文章初稿的撰写人(即对本文的智力贡献)。二、从条件来说1、通讯作者是SCI论文的法定负责人。一般情况下,SCI论文的通讯作者对这篇论文负有责任,包括学术责任和法律责任。因而,通讯作者也是论文的主要受益人之一。也可以这么说,论文的第一作者是这项科研成果的主要贡献者,而论文的通讯作者是这项成果的责任者和受益人。在这种情况下,要是这项研究成果涉及到专利,那么这个专利是属于通讯作者或者单位。2、第一作者必须是实验设计的主要参与者。在一个科研项目立项后,假如需要几个科研人员参与,其中必定有一个主要的科技人员进行项目的具体设计,包括试验用的各种材料,时间进程表等具体细节。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导师要我对植物致病疫霉族的有性孢子的萌芽条件和机理做有关研究。导师只是提出一个研究方向,至于如何进行研究,他只是提醒我多找参考资料。在接到导师的研究课题,就找参考资料,根据有关资料,设计实验程序,通知实验室的一位技术员购买各种试验用的试剂和设备。在获得试验结果发表论文时,我理所当然是第一作者。扩展资料:与论文的关系通讯作者即文章最重要的作者,在论文投稿、修改直至被接受发表的过程中的一切联络工作一般由通讯作者负责。通讯作者应该是论文对外责任的承担者。1、通讯作者(本人指导的研究生为论文第一作者的情况)等同为第一作者。2、一篇论文只统计一次。如该论文由该校多人合著,则只能以第一完作者(或通讯作者)的名义统计一次,并在填报《科研成果汇总表》和网络申报时由第一完成人(或通讯作者)给其余参与者核定工作量津贴比例。第一完成人(或通讯作者)的工作量必须大于50%,所有该校完成人的工作量总和为100%。校外作者和研究生不给科研工作量,不用填写。第二完成人不能分配工作量。3、"其他参与者名称及工作量"若未填写则默认为第一完成人(通讯作者)100%占有该论文科研工作量。在创新性作品如科研论文、专利、调研报告等等的署名中,对于多个作者共同完成的情况,对作品贡献最大的人的名字通常署名在最前面。特别对于科研论文的署名,各期刊都有更细致的规定;而当论文署名用于职称评定时,第一作者的分量显然比第二、第三作者要重,而比单独署名的要轻。由于科学研究的复杂化多样化,如生物信息学有几百人署名一篇论文的情况。第一作者第一作者指的是署名排在最前面的那个人,有的文章署名也有两个或多个第一作者,称为并列第一作者,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在人名上进行标注。另外,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不同,与创造性贡献不同,通讯作者常由诸作者中在论文所属领域最有权威者所充当。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通讯作者百度百科-第一作者

1、一篇论文只统计一次。如该论文由该校多人合著,则只能以第一完作者(或通讯作者)的名义统计一次。第一完成人(或通讯作者)的工作量必须大于50%,所有该校完成人的工作量总和为100%。校外作者和研究生不给科研工作量,不用填写。2、第一作者一般是论文具体工作中贡献最大的研究人员。国内一般在评职称和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时候只认第一作者。涉及到一些反映老板重要观点的文章,有的老板也不会放过既是第一又是通讯作者。有些杂志甚至声明只有体力上的贡献不可以作文章的作者,但可以致谢。3、如果从知识产权上来说,研究成果算是通讯作者的,所以如果是自己很有分量的文章,不要随便将别人作为通讯作者。以前,国内比较注重作者排名,老板一般要排在第2位;现在和国际接轨后,也逐渐开始看重通讯作者了。投国外杂志时老板可放在最后,并注名是通讯作者。扩展资料:第一作者署名权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明文规定:硕士生发表论文,原则上导师是第一作者;博士生发表论文,导师必须是第一作者。这个规定引起了研究生的不满和投诉,它实际上涉及到科研工作中的道德和体制问题,需要仔细辨析。在大多数情况下,在校硕士、博士生发表科研论文时,第一作者是自己的导师,这不仅是出于惯例,而且是合理的。因为情况往往是,研究课题是导师的,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这时,不论用道德的眼光,还是用权利的眼光,导师署名第一都无可非议,因为关键思路出自导师,学生投入和贡献的是一般工作、知识、精力和时间。我们可以说,即使在另外的情况下,两人合作决定署名次序也是如此,导师的身份、学校的行政权力等背景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第一作者

这个问题,在中国期刊库网站的学术答疑中有详细的解释

投稿注册邮箱与通讯邮箱

你好,要用邮箱投稿,请你在编辑完成后,登录你的邮箱,如QQ邮箱,点击写信,输入编辑部的电子邮件地址,然后点击添加附件按钮,将你的电子稿上传,然后点击发送按钮。若编辑部要求输入姓名、地址等,你可在正文区域中书写。

要确认。作者在第一步投稿时就最好是署名所有作者及其邮箱,至少也需要署名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及邮箱,对于通讯作者,除了必填项,还必须填写出其邮箱,才能勾选为通讯作者。同时,请投稿作者注意,在作者与编辑部交流的每一个节点——投稿、修改、校对,所有署名作者都应当知悉稿件的状态,认可稿件的投递发表行为和内容。

是的。邮箱代表了作者的电子身份,通讯作者作为文章的最后责任承担作者,有知情权和投稿义务。有些杂志社一般默认投稿者是通讯作者,投稿系统中甚至默认了设置,注册邮箱就是通讯邮箱,一旦注册后无法修改。

首先,我们要准备好3项东西:一台电脑、1个QQ账号、你的稿件(写好放在word里)第一步,打开QQ界面,点击上面的邮件标志,进入邮箱界面。第二步,点击左上方的“写信”,进入邮件编辑页面。邮件编辑页面从上到下分别为:收件人(也就是你要投往的邮箱地址,在我们公众号发布的启事中找到);主题(你的邮件主题);正文(你的文章部分);依次填好你的收件人、主题、正文,如果之前你的文章放在了word里,那就复制一下(长按鼠标左键选择,按ctrl+c复制),然后在邮箱正文按ctrl+v粘贴。第三步,把你的word文档也上传至附件:第四步,确认你留下了联系方式,以便人家找到你发放样刊或稿费。第五步,点击“发送”,一次完整的投稿就OK啦

通讯作者投稿通讯邮箱要确认吗

通常会发给每个作者确认的,但一般通讯作者确认了就行。论文一旦接收,我反正不建议再修改作者,可能会涉嫌学术不端,劝你还是慎重操作。

  • 索引序列
  • 投稿小论文注册时一定要用通讯作者邮箱吗
  • 投稿一定要用通讯作者邮箱吗
  • 投稿注册邮箱用通讯作者还是第一作者
  • 投稿注册邮箱与通讯邮箱
  • 通讯作者投稿通讯邮箱要确认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