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旅游业发展现状论文

旅游业发展现状论文

发布时间:

旅游业发展现状论文

旅游产业发展呈现阶梯性态势:在第一阶段,游客的旅游大体是观光,目的是看世界,丰富经历,出行方式大多是团队,选择的目的地主要是名胜古迹、名山名水,以拍照片为主,游客在此过程中往往较疲惫。第二阶段,游客旅游目的增加了休闲的需求,目的地不再局限于名胜古迹,城市周边、自然山水、农家乐园和休闲文化主题公园成为人们的徜徉之地,从容游玩日益成为一种爱好和时尚,消费程度加深,出行方式中散客、家庭自助式、自驾游的比例大大增加,开始超过团队方式,出国旅游也日渐增加。到第三阶段,人们的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并多样化,目的地选择更在乎环境的优雅和设施的品位,停留时间大大增加,一地滞留型和第二家园式的休闲旅游日渐成为有消费能力者的爱好。其目的不再是为了猎奇或是长见识,而是休憩身心,尽享天伦和自然之乐,借以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近年来我国休闲度假旅游发展很快,但观光旅游仍处于主体地位,活动内容比较单一,享受型、文化型旅游项目比较少。就旅游的地域性和时间期限而言,一般以中短距离旅游为主,远距离旅游相对较少;旅游时间期限较短,一般多为二、三天或三、五天,“一日游”也占有很大比重,一周以上旅游的比较少。我国旅游业目前尚处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过渡的阶段, 还没有真正进入休闲度假旅游时代。从人均旅游花费看,近十年来旅游人均花费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城镇居民旅游人均花费从2006年的40元上升至2015年的50元,增幅00%;农村居民旅游人均花费从2006年90元增长至2015年20元,增幅75%,农村居民旅游人均花费增长速度远超过城镇居民的增长速度, 与城镇居民旅游人均花费的差距正在缩小。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民对旅游的消费需求也不断增强,未来农村居民旅游人均花费将进一步增长,对旅游业的贡献将不断增加。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所谓朝阳产业,它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当今的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的重点发展项目,我国的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但是相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市场发展速度的要求。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和享受型极少;国内旅游热门地区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知名度高、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4A级以上景区。自助旅游增多,团队出游减少;度假村的区域『生特征已经比较明显,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西部、东北等区域的度假村经营都各显特色。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杭州、重庆等经济发达地区度假村数量明显比其他地区高很多。这说明我国旅游房地产度假村细分市场的区域格

旅游业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旅游行业将向着智能化,定制化,跨界结合的方向发展1,人工智能向旅游服务广泛渗透人工智能在2018年赚足了眼球,旅游行业也开始研究在营销与服务中应用AI技术再造流程、优化体验。在目的地营销、智慧化管理、客户画像、在线销售、线下迎宾、游客互动等多个领域,人工智能都有广泛应用的空间。同程旅游已经率先开启智能机器人在旅游行业的运用,可以实现迎宾接待、微信购票、游客互动等多项功能;技术大牛的去哪儿网的火车票搜索页面,只需简单一句话,10秒钟即可出现车次;携程还宣布有3个与签证相关的技术与服务创新,已获得国家专利发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旅游服务的更多环节都将迎来AI的渗透。2,定制旅游向细分市场深耕细分市场是定制旅游市场逐渐成熟的必然要求,改变目前定制旅游概念混乱、良莠不齐的状况。但这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种细分市场都需要整合不同的资源,培养相应的定制师等人力资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进入实操层面,并完成对中小学的渗透式市场启蒙,2018年研学旅行必将迎来井喷。表征之一就是北京从2018年起将初中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成绩计入中考成绩,预计更多城市将出台类似政策,研学旅行爆发势头不可阻挡。细分市场对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甚高,只想蹭热点炒概念的做法怕是行不通了。3,跨界融合加剧在大的格局上,旅游与生态建设、美丽乡村、基础设施提升、新型城镇化、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有完美的结合点,特别地方政府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为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小的方面,旅游与个体的消费升级息息相关,从简单的满足观光需求,到休闲放松、亲子娱乐、家庭度假、蜜月婚纱、接受教育、培养兴趣、满足爱好、陶冶情操等,旅游的功能得到极大扩展,在提升生活品质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目前,各种“旅游+”还仅在初级阶段,不管是大的格局,还是小的方面,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跨界融合的趋势还将长期持续。大市场催生出新的人才需求,抓住旅游行业新趋势的企业对于人才需求非常强烈,纷纷给出高薪抢人,比如,在线旅游巨头同程,大多数产品运营和技术类岗位给出的年薪都在30万左右~

首先讲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大家都知道对于我本人来说,我从事旅游业已经是20多年了,我想在这里把一些基本情况跟各位简要介绍一下,大家知道从1978年到今年2008是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在这30年中国,中国旅游业跟中国整个社会经济一样,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是这么认为,中国的旅游业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保持了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领各行业之先,在旅游领域里面迈入了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服务业总体规模的扩大和整体质量的提升,成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现在提出大力发展服务业,近几年来,国务院已经作出一系列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扶持、发展服务业,而旅游业在服务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有的人说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我认为也是恰如其分。 实践表明,发展旅游业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是统筹经济社会以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落实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因为旅游直接就是为人服务的,大家也知道,从中国的旅游业,过去不知旅游为何物,到现在认为旅游是高端消费,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国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这个也说明了旅游业的发展是深深植根于民众之中的一种需求。 3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旅游业已经明显具有比较巨大的优势和巨大的国内需求,成为消费潜力巨大、成长性能良好的服务产业,因为今天参加会议的人大多数都是从事地产行业的人,所以我在这里想把旅游业的情况跟大家做一个介绍,使大家对旅游业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刚才讲了从1978年到现在经过30年的发展,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产业规模不断的扩大、产业体系也是日趋健全、产业基础更加坚实,从上一届政府提出,旅游业要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现在正朝着这个目标不断的前进。简单的说,或者概括的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点,是入境旅游,持续稳定增长。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上升、国际影响不断的扩大、市场拓展更加深入,入境旅游持续稳定增长。其中,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发展很快,比如说在过去一年,2008年最终数字没有出来,2007年一共接待外国旅游者2161万人次,同比增长6%,我们中国的旅游是从入境旅游开始,纵观世界各国旅游发展,首先都是从国内旅游开始,先有国内旅游,然后才有入境旅游,我们国家从78年开始,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正在建设,外汇紧缺,首先是从入境旅游开始,所以我们一直都提倡入境旅游,政策是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入境旅游是我们的一个重点。第二个表现是国内旅游,国内旅游持续全面增长,国内旅游是旅游量最大、潜力最深、基础性最强的,国内旅游良好的成长性能和强劲的带动功能继续蓬勃发展,居民出游人数持续增长,国内旅游首先是把入境旅游放在首位,应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国内旅游越来越显得重要,因为最近国务院领导同志也明确提出,国内旅游是旅游业的基础,只有国内旅游扎实了、规模上去了、质量提高了,才会有更好的国际旅游。所以,国内旅游从一开始国家对于国内旅游政策上是不鼓励、不发展、不提倡,三不政策。但是国内旅游确确实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虽然当年国家对于国内旅游是三不政策,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休闲时间的增长,荷包越来越鼓,现在国内旅游是迅猛发展,现在中国整个收入,中国旅游整体收入09万亿,中间国内的旅游收入占到了7771亿,剩下的国际旅游收入419亿美元,抛去港、澳、台,真正来自老外,来自外国人的应该是不多,所以国内旅游是三分天下有其二。第三个表现是出境旅游,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出国旅游目的地不断的增多,我国国民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的速度,出游范围更加宽广、出游方式更加灵活、出游规模日益扩大,2007年我国公民出境总人数达到4100万人次,同比增长19%,其中因私出境达到35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占出境总人数85%,快速发展公民出境旅游市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现在是三大市场,因为同中国旅游业发展之初,主要是入境旅游,经过30年的发展形成的入境、出境、国内三大市场持续健康并驱并取得发展,刚才讲了07年旅游业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据统计数字显示,全年入境旅游达到了32亿人次,增长5%,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亿人次,增长5%,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7771亿元,增长25%,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09万亿元增长23%,出境旅游达到4100万人次,增长19%,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入境在全球来说是第四大,亚洲是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从国内旅游来说,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中国拥有13亿人口,这里把中国旅游业的现状做了简单的介绍。 一个是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的旅游业从三大市场来说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第二个,想跟各位报告一下关于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当前这是不得不谈的话题,因为这是当前谈的比较多比较普遍,有种种预测的话题,刚才我跟各位报道的是2007年中国旅游业取得的业绩,但是也由于人所共知的客观因素,即将过去的2008年对于中国的旅游业来说,应该是雪上加霜,十分严峻的言论,从当前来说,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影响是不可低估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旅游产业与国际资本市场联系的日趋紧密,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任何变动,都可能影响旅游业的发展环境和国际旅游消费的需求,并进而影响整个旅游经济的平稳运行。自从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这场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在华尔街引发了金融的海啸,并且逐步的波及全球,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间,全球的主要市场波动,投资信心受损,金融市场风雨飘摇。专家预测,世界经济长时间箫条的可能性正在不断的加大,受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更到了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减速,未来更加严峻的金融市场将影响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具体的说,由于受消费型的领域受到强烈的冲击,加上消费领域区域弱化,受这次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影响,今年中国的入境旅游市场下滑已成基本定局,而不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也很可能会使我国的入境旅游市场陷入自2003年以来的最低谷,对于这一点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刚才讲了三大市场,作为入境市场,这一块从今年1-10月份的数字来看,下降的速度稍微快一点,但是对于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虽然由于国内市场股市下跌,使部分中国国民的财产净值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和出境旅游市场,但是经过我们研究判断,这几个月来我们对于旅游业、旅游经济的运行状况、旅游企业经营的信心指数、居民出游的预期都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得出的判断,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中长期的向好和国民财富积累的增加,使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难以逆转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尽管今年入境旅游市场增长受挫,但是在经济稳定发展和人民币持续升值等等各种因素的带动下,特别是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和积累,国内旅游市场跟出境旅游市场仍然有可能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我们用的是可能,为什么?从目前来看,从近几个月的增长速度来看,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还呈现增长的态势,只不过增幅稍微有一点放缓。而且今年十一黄金周以来,包括从北京的情况来看,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仍然保持非常旺盛的态势,所以这个也可以作为一个理由。当然虽然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到底什么时候可以见底?对于居民出游的状况肯定会发生影响,而且影响会不断的加深。此外,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旅游企业的国际化水平相对来说较低,受国际金融资本的影响较小,因此我们研究判断,这次金融危机对于中国旅游企业的影响可能是有限的。当然,在我国的发展中间,也有部分与全球资本市场联系较为紧密的旅游企业,尤其是酒店业,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加剧,比如如家快捷酒店这些酒店可能会面临一个融资渠道减少和融资金额的大幅度缩水的风险,这样对于中国正处于成长期的经济型酒店的良性发展会受到一定的制约,为了应对日趋严峻的世界金融危机和抵御国际金融环境对于我国的不利影响,大家知道11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出台10项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措施,从中也传递了对于旅游业发展的利好的信息,会议还指出,要加大力度优化投资结构,加强对市场自主投资的鼓励和引导,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政府鼓励的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所以还要千方百计的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的消费需求,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努力消除制约消费和发展的制度和政治障碍。为此,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引导和促进居民扩大消费需求,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应该说已经成为当前乃至于今后一段时期的政策措施的主要亮点和主题。这个大家也知道为了迅速落实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央财政今年在第四季度安排了1000个亿投资资金拉动地方投资和社会投资,从旅游业这一块,在1000亿中间,旅游业大概有10多亿,用于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因为这次中央也很明确,投资旅游业作为中央政府的旅游业,主要是指兴建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基础设施里面就包括了出游。国务院相继出台的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是用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这个对于旅游业的平稳发展或者平稳过度是极为有利的,因为旅游业是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提供就业的重要的行业,所以这次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既有利于促进旅游业持续快速平稳的发展成长,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因为旅游业发展到今天30年了,确确实实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转型升级问题。所以,这个政策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的旅游消费,又有利于增强旅游发展的后劲,而且经过这次考验旅游经济将会更加壮大,企业将会创新提高。曾经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经讲过这句话:“最值得害怕的是害怕本身”,因此当前信心比黄金更加重要,困难中更要坚定信心,风雨之后必定会有彩虹,这是对于当前的金融形势和旅游业来说,我做的简单的介绍,对于入境旅游影响很大,对于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影响是有限的,而且国务院领导同志最近几次也很明确的提出要发展国内旅游,要把国内旅游的基础打好。所以我们在很多场合讲,今后的旅游业发展要更加注重国内旅游发展,国内旅游发展包括了国内旅游的各项基础设施,包括旅游的住宿设施,包括要创新、升级一些旅游住宿设施的新业态,比如产权酒店、还有分时度假,都是其中之一。 第三个问题,把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跟大家做简要的报告。为了把旅游业建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国家旅游局制订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到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3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目前中国旅游业占的比重是达到05%,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占到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0%,旅游服务贸易总额要达到1000亿美元,要形成一批以旅游经济为主导产业的旅游城市,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到2020年要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主导产业,旅游业增加值要占到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40%,要使旅游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公共服务的功能显著提升、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就业容量显著增加、总体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中国国家旅游局所确定的目标是建立在研究分析中国旅游业发展环境基础之上的。 大家知道十一五开局以来,旅游业迎来了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这个宽松的环境主要表现为在政策方面全面优化、地位凸显,经济方面强力支撑转型升级;社会方面以人为本共享成果;文化方面文明大国文旅共融;科教方面,科教兴国、创新发展,这些极为有利的发展因素的叠加必将极大的推动中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比如说政治环境,当前国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国内立足改革与发展,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际立足和平发展,整体塑造文明大国形象,而作为旅游业,从本质上来说是符合构建以人为本、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国策取向,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地位也不断的得到提升,从1985年,中央首次明确旅游产业的地位,到1992进一步明确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再到1998年将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直到十一五期间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加大培育,从这个发展的历程来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环境全面优化,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 第二个,从经济环境分析,经济环境表现为强力支撑和转型跃升,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合作进一步加强,这就为中国发展旅游提供了稳定的市场,经济全球化,国际环境越来越宽松,对于入境旅游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环境,中国经济正在实现向全面小康经济发展转变,按照预测,未来10年将保持7%的稳健增长的态势,国民人均GDP也将大幅度提升,国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总体上得到满足以后,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旅游人口、出游率、旅游花费及结构正处在转型升级的拐点。而且刚才讲了,旅游从目前来说已经成为国民生活的必要内容之一,这些经济环境将呈现富裕居民出境游、城镇居民休闲游、农村居民观光游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样我们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经济环境是强力支撑着转型升级。 第三个,从社会环境来讲,因为大家知道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中国大力创造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居环境、民生经济、和谐社会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中国作为全球最安全的旅游地国家的形象,以及出境入境旅游的双向互动效应,能为发展旅游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在提高国民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和提供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汇集全民的基础上,旅游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动力之一,理应也肯定应当成为人类共享、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休闲旅游消费也正在逐步进入国民生活领域,休闲权、旅游权,如同劳动权和受教育权一样,是人类全面发展应该享受的权利。这是从中国的旅游发展来看,从传统的观光游正在向休闲、度假发展,所以这样中国发展的社会环境是以人为本、共享成果。 第四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文化环境,表现为文明大国、文化旅游共融大国,大家知道中国文化正在实现伟大的复兴崛起,中国年系列文化生活,以及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加上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中国旅游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升中国旅游产业的形象。也就是说中国的旅游业经过30年的发展越来越注重文化内涵,越来越注重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因为文化因旅游而传承,旅游因文化而繁荣,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所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文化环境是文明大国,文化旅游共同繁荣。 第五个,科教环境,科教兴国创新发展,随着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信息科技化、装备科技化、交通科技化,在旅游业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运用,这些科教兴国方略实施,科技的增强是促使了旅游业开发的手段、经营方式、发展空间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有利于中国旅游业直接面向世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与此同时,国民教育的普及化、国民教育旅游的教育功能,更加有利于提升国民素质、旅游环境和旅游意识,也可以极大的增强游客的旅游品质和旅游创新,因为科教的兴起,旅游业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素质,包括产权酒店和分时度假,这里涉及到国民的素质问题以及受教育程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这几个因素的影响,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中国旅游业从事业型,过去中国旅游业是事业型或者外事接待型,到产业型的转变,也实现了从资源经济到要素经济,再到产业经济两次质的飞跃,未来的10年将是中国旅游业战略转型期发展的新时代,中国旅游业将进入强国旅游时代、全民旅游时代、休闲旅游时代、品质旅游时代,而中国经过研究判断,经过这次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中国的旅游业因为有改革开放30年发展的基础,又由于旅游是深深植根于民众之中的需求。所以风雨过后,中国旅游业必将迎来发展的拐点,实现新一轮质的飞跃,

旅游景区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旅游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张家界(000430)、华侨城A(000069)、黄山旅游(600054)、天目湖(603136)、 西藏旅游(600749)等。本文核心数据:景区数量,景区结构5A级景区数量不断增加5A级为中国旅游景区最高等级,代表着中国世界级精品的旅游风景区等级。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15-2021年,我国5A级景区数量不断增加,2021年,我国5A级景区数量为306个。5A级主要分布在江苏省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1年,我国江苏省5A级景区数量最多,为25个。其次,为浙江省,5A级景区数量为19个;新疆位列第三,5A级景区数量有16个。以自然类景区为主参照国家旅游规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将306家国家级5A旅游景区进行分类,2021年,我国5A级景区以自然类景区为主,共有187个,占比达61%。其中,地文景观旅游景区有90个,占比达48%。故宫博物院拔得头筹2021年,故宫博物院在5A级旅游景区品牌影响力排行榜中位列第一,此外,5A级旅游景区品牌影响力前十名多主要以人文类、自然类景区为主。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发展态势良好,江苏省拥有5A级旅游景区的数量最多;在5A级旅游景区中,主要以自然类景区为主。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景区开发运营模式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是向好的情况,旅游人数也不断攀升,旅游设施不断健全

研究旅游业发展现状的文献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这三部分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国内旅游市场稳步增长根据中国文旅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9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平稳增长;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50亿人次,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突破60亿人次,达到06亿人次,较2018年同比增长43%。2010-2019年,我国旅游业总规模实现稳步增长,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0年旅游总收入为57万亿元,2019年国内旅游总收入为65万亿元,创历史新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6%,较2018年同比增长06%。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作用,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大小则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观察的重要指标。2019年,中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4万亿元,占GDP总量05%,达到2014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从2014年的39%到2019年的05%,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一方面反映出中国旅游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并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旅游业为内需拉动经济提供动力。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市场根据中国文旅部发布的国庆节假期八天的旅游市场数据,2013-2019年,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收入逐年增长,但增速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19年旅游收入突破6000亿元,达到1亿元,同比增长45%。2020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9%。从各地国庆假期接待游客数量来看,2020年,河南省接待游客数位列全国第一,全省共接待游客98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增长了09%;江西接待游客75万人,全国游客数量排名第二;山西接待游客89万人次,全国排名第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疫情受损最严重的湖北旅游业恢复较快,2020年10月1日至8日,全省共接待游客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亿元,分别恢复到去年国庆假期的74%和26%。从各省旅游收入来看,2020年国庆假期期间,江苏、江西及贵州三省旅游收入排名全国前三,分别实现旅游收入55亿元、81亿元以及21亿元。中国旅游行业趋势分析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预计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负增长5%,全年同比减少3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负增长6%,全年旅游收入减少18万亿元。到2020年底,预计全国游客人数下降至74亿人次,全国旅游收入降至55万亿元。但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消费主体和消费观念观念的改变,旅游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因此前瞻预测,至202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83亿元,旅游收入接近10万亿元。——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根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9年我国旅游业总规模实现稳步增长,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0年旅游总收入为57万亿元,2018年中国旅游总收入为97万亿元。结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公报,2019年国内旅游收入57251亿元,国际旅游收入1313亿美元,合计2019年中国旅游总收入约58万亿元。2、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平稳增长,占总收入比重85%以上根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9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平稳增长;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50亿人次;2019年,全年国内游客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首次突破60亿次。结合收入情况来看,2010-2019年中国国内旅游收入稳步增长,2018年国内旅游收入增加至73万亿元。2010-2019年国内旅游收入占中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始终保持在80%以上;其中,2013年达到历史最高值为1%,2014年,入境旅游市场从规模型发展向效益型转变,入境游收入显著提高,使得国内旅游收入占比下降;2014年后,国内旅游收入比重恢复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仍然是国内旅游收入的主要贡献主体,且这一比重呈上升趋势;2018年,城镇居民对国内旅游收入的贡献度约0%,农村居民对国内旅游收入的贡献度约0%。这与国民收入息息相关,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3、跨境旅游成为新热潮,2018年出境旅游人数首超入境人数2018年,入境旅游市场稳步进入缓慢增长期,出境旅游市场快速发展。2010-2018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在130百万人次上下波动,而出境旅游人数一路飙升。2018年开始,出境旅游人数首超入境人数,出境旅游成为新热潮。2018年,入境旅游人数14120万人次,比2017年同期增长2%;出境旅游人数14972万人次,比2017年同期增长7%。2019年,中国入境游客14531万人次,增长9%。其中,外国人3188万人次,增长4%;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1342万人次,增长5%。国内居民出境16921万人次,增长5%。其中因私出境16211万人次,增长6%;赴港澳台出境10237万人次,增长2%。根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2019年我国入境旅游收入逐年攀升,从2014年的8亿美元增加至2019年的1313亿美元;但增幅显著下降,2019年增幅仅3%,远低于中国旅游总收入6%的增幅。4、2019年中国旅行社数量超8万家2019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达到97亿人次,同比增长8%,入境旅游人数10876万人次,同比增长7%,出境旅游人数11990万人次,同比增长5%。随着我国旅游业总规模实现稳步增长,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旅行社数量也对应攀升。根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2016-2019年三季度末,我国旅行社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全国旅行社总数为38433家。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的旅行社数量情况未纳入统计前瞻观点:旅游行业“一哥”难辨,各城市百花齐放从收入来看,北京、广州、重庆、西安、杭州等重点城市旅游收入保持增长。从入境旅游来看,广东省国际旅游收入占3%;从出境旅游,上海、北京、江苏等地区潜在出境游力较强;从国内旅行社分布来看,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和山东旅行社数量较多,用户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下沉;从旅游景区来看,江浙地区5A景区较为集中。旅游行业“一哥”难辨,北上广、西安、成都、杭州等地均有其独特的旅游文化和特色;但从需求来看,一二线城市普遍收入水平更高,旅游需求更强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快、受益人口最多、辐射带动力最强的国家之一。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从小众市场向大众化转变、从单一入境游向出入境旅游并重格局转变,旅游业发展面由局部扩展到全国,形成了国家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社会共同推进的大格局。未来30年,依旧是中国旅游业保持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旅游研究院局长李金早表示,随着“旅游+”战略、“全域旅游”战略、“一带一路”旅游合作的进一步实施,中国旅游业将迎来提质增效的阶段,世界将充分分享中国旅游市场带来的巨大红利。但由于2020年我国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防止疫情扩散,我国湖北省多城市实行交通管制,并且政府多次建议全国人民减少外出,居家隔离,人员出行的减少势必会降低我国2020年第一季度疫情期间的国内旅游人数。此外,随着国外几个国家疫情的发展,出入境旅游市场也会受到较大冲击。2020年,全球和中国旅游市场均面临较为严峻的局面。——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旅游业发展论文

21世纪是一个以为核心的信息,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业,作为一类对信息和信息技术依赖性很强的产业,将如何适应信息革命的挑战,未来的旅游业如何,都是旅游工作者们需要思考的。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旅游业主要由旅游代理商、旅游供应商、旅客三个因素组成。旅游方式主要分为散客旅游和旅行社组团旅游两种,采用传统的旅游接待方式,旅游中的许多工作是由人的密集劳动来完成的。其特点是:  营销手段以传统的旅游营销方式为主,即通过报纸、电视、杂志等媒介广告宣传的手段认同根据技术人员自身设想或意愿研制产品,但效果往往难尽人意,而且成本高。  商品交易旅游业的商品交易都是通过现金交易完成,顾客随身携带现金,既不安全,也比较烦琐。  联系方式旅游接待方式主要通过电话、电报、传真进行联系,时间长且费用高。  落后的旅游管理手段及方式,严重制约着我国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当前,全球化与网络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化建设正在使资本经济变为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并将迅速改变传统的经贸交易方式,旅游经济在相应地受到了冲击的同时却也赢得了发展的机遇。旅游经济以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要求,完全可以适应并有必要走上信息化的道路,这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旅游业信息化的必然性  信息是旅游业的基础, 旅游业的信息密集性(Information —Intensive)是推动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广泛的关键所在, 信息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旅游业的信息密集性决定旅游业的信息发展道路  从旅游活动的方式看,“在旅游市场流通领域活动的不是商品,而是有关旅游商品的信息传递引起的旅游者的流动”。[1 ]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业的核心是信息,因此,对旅游企业来讲,收集、整理、加工、传递信息是重中之重,这是旅游商品的无形性、不可移动性和非贮藏性决定的。无形的旅游产品在销售时是无法展示的,而且通常是远离消费地点被预先销售,因此,信息传播对旅游业而言至关重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食、宿、行、游、购、娱并不是在物质上传递给旅游代理商,并且将它们贮藏并出售给旅客;相反,其交流和传递的是有关服务的可获得性、价格、质量、位置、便利性等方面的信息。

旅游业发展文献

[1] 戴凡 旅游持续发展行动战略[J]旅游学刊, 1994, (04) [2] 田道勇 浅谈旅游可持续发展[J]人文地理, 1996, (02) [1] 马钊 泰安城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2] 杨晓瑜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中的入境旅游发展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 2001 [3] 徐柯健 四川海螺沟冰川公园旅游资源特色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2002 [4] 李娴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八美生态旅游区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探讨[D]成都理工大学, 2004 [5] 李雄华 可持续旅游资源保护制度体系建设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 2003 [6] 吴书光 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5 [7] 李建华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森林旅游资源可持续经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6 [8] 潘夏宁 我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分析与评价[D]广西大学, 2006 [9] 王震 山东省海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与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 2006 [10] 吴永红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风景区保护性规划[D]兰州大学, 2007

[1] 王琳 从旅游产品的特点看青岛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01) [2] 孙梅 奥帆基地:青岛旅游新坐标[J] 招商周刊, 2006,(16) [3] 李鹭 抓住奥运契机 推动青岛旅游新发展[J] 现代商贸工业, 2007,(07) [4] 行怀勇 青岛市旅游经济优劣分析与对策[J] 商场现代化, 2008,(09) [5] 董玉明 海洋文化与青岛旅游开发[J] 海岸工程, 2002,(01) [6] 刘成顺 青岛旅游:统计有水 市场少鱼[J] 招商周刊, 2006,(21) [7] 孙玉敏 建言青岛旅游[J] 招商周刊, 2003,(14) [8] 陈娟 2008年奥运会与青岛旅游宣传策略[J] 求实, 2004,(S3) [9] 李恒光 认清产业定位,抓住契机,推进青岛旅游经济发展[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4) [10] 野世箴 青岛旅游资源和发展旅游业浅见[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3,(Z1) [1] 马波, 张瑞清 对青岛旅游名牌战略的理论思考[J] 东方论坛, 1997,(03) [2] 孙玲 谁影响了2007青岛旅游?[J] 半岛新生活, 2008,(02) [3] 野世箴 青岛旅游资源和发展旅游业浅见[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3,(Z1) [4] 王瑛 青岛会展旅游发展分析[J] 甘肃高师学报, 2006,(03) [5] 钱光明 不只为“齐读”叫好[J] 教育文汇, 2008,(05) [6] 张广海, 刘佳 青岛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整合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7] 孙宏霞 构筑琅琊文化特色促进青岛旅游可持续发展[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4,(02) [8] 田旺军, 赵迁远 青岛市文博旅游资源分析及其开发思路[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2) [9] 奥帆赛让青岛更美丽[J] 城色, 2008,(06) [10] 辛志娟, Tim T 旅游景区英译亟待规范——以青岛旅游景区翻译为例[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2)

  • 索引序列
  • 旅游业发展现状论文
  • 旅游业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 研究旅游业发展现状的文献
  • 旅游业发展论文
  • 旅游业发展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