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主要内容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主要内容

发布时间: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主要内容

正值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重创后,列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加紧资本向全球输出的历史时刻。

建党100周年关于党的历史简介中国共产党创建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1924年,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掀起第一次国民革命高潮,但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党内发生投降主义的错误,这次革命遭到失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掀起了第一次土地革命,最后以长征结束告终。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党领导敌后军民坚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46年6月底,国民党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三年解放战争,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建国后,党领导各族人民治愈战争创伤,使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在党的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大规模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956年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失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共产党历届会议1921年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923年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1925年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1927年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1928年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56年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969年党的九大:略1973年党的十大: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1977年党的十一大:略1982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87年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2002年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2007年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2012年党的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7年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历程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七.一五分共”(国民革命时期—)从重庆谈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战争时期—)从“大跃进”到“八字方针”制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从三中会全召开,经过十九大,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1、是党由组建成立到发展壮大,党内人员结构组成的变更史2、是党的指导思想,坚持理论,不断进步的历史,是与国情不断结合的发展史3、是党领导人民的斗争史,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奔向美好生活的奋斗史

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年五大召开,大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党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内容摘抄

党史句子摘抄有自1840年西方列强用大炮野蛮地轰开中国的大门之后,这个屹立于东方的文明古国便开始了她一个多世纪的斗争和探索。从最初的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到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再到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中国人民一直在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积极地探索着“救亡图存”的之路。但遗憾的是,限于当时的中国国情以及领导者自身的种种不足,这些道路最终都没能走下去。1912年,五四运动爆发,加之俄国的十月革命又在此时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两者的结合便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生开天辟地的大事,她将继辛亥革命之后,继续领导中国人民寻找自由和民主!今天的我们可以很坚定的说,她做到了,而且做得更多。她取得的成就是目的,中国人民不仅自由了、民主了,还富强了!  回顾中国共产党这90年的风雨历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畏艰难困苦、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政党。党成立之初,面对的国情是中国被西方列强瓜分殆尽,中国人民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苟活着,所以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将党的路线确定为“领导中国人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国初期,中国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人民虽然获得了自由,但却时刻面临被饿死的命运。我们党在正确分析国情后指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一个民主而富强的国家”。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及及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00字,OK?不谢

百年党史核心内容

(1919—1927)中国共产党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采取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采取的依靠广大群众的革命方法,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和推动下,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1925年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全国范围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举行讨伐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下进行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同国民党中的先进人士一起,在北伐军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基础。在斗争的关键时刻,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共产党内发生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这次革命遭到了失败。(1927—1937)1927年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新军阀的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建立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党领导根据地人民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连续多次击败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在革命走向复兴的时刻,党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使党再次受到严重损失。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随后,党领导红军以异乎寻常的坚强毅力,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和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1937-1945)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的纲领,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道路。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人民武装深入敌人后方,发动人民群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抗日民主政权。根据地军民逐步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党领导敌后军民坚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并同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妥协逆流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解放战争(1945-1949)1946年6月底,国民党统治集团,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挫败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并转入战略进攻。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广大农民踊跃支援前线。国民党统治区掀起的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运动,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路线。“中间路线”遭到破产,人民民主统一阵线更加巩固和扩大。国民党政府陷入了全民的包围中。党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立新中国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全面建设(1949-1956)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中国历史从此开始了新的纪元。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愈战争创伤,调整旧中国的经济结构,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在党的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大规模地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消灭了剥削阶级,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我国尔后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各方面建设事业的有了一个提高。

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包括党组中心组学习、集中轮训、理论宣讲、组织生活、在线学习培训等,主题活动可以围绕“书记讲党史”“专家讲党史”“先进讲党史”“天天学党史”“流动学党史”“拓展学党史”“基层送党史”等展开。各党支部可通过“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组织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组织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鼓励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各类智慧学习平台,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介绍一、组织阵地教育。充分发挥中共一大、二大会址、四大纪念馆及xx县委旧址等革命遗址遗迹、纪念场馆,首批长三角党员教育基地,全区x家党性教育基地等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党员开展一次阵地教育,在与历史最近的地方回望历史、读懂历史、思考历史。二、举行演讲比赛。以“回望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前行的路”为主题,举行一次演讲比赛,引导党员交流学习体会、展示学习成果、发表学习见解,抒发爱党爱国之情,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三、实施以考促学。为考察党员对“党史”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成效,进行一次考学活动,可以是专题测试,也可以是知识竞赛,以考促学,以学促干。各党支部也要发动党员积极参加“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定期推送的相关答题活动。四、重温入党誓言。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重温入党志愿书,念一念誓言,照一照当下,找一找差距,说一说成长,拾忆入党初心,担当职责使命。五、开展结对共建。以党支部与辖区单位党支部结对共建为契机,联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促进资源共享、理论共学、业务共进、矛盾共解。六、深化主题党日。按上级部署及区委要求,各个党支部结合实际工作和支部特色,年内需至少安排4次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的党日活动。七、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使“党史”教育贯穿基层党组织全年组织生活始终,进一步提高站位、锤炼党性、深化教育。

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年五大召开,大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党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摘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及及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我只知道《建党伟业》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我最喜欢其中的《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这本书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复兴道路的故事。

我最喜欢《文献中的百年党史》,因为他把我们共产党的具体历史都描述的非常清楚,非常利于我们对自己国家的了解。

  • 索引序列
  •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主要内容
  •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内容摘抄
  • 百年党史核心内容
  •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摘要
  •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