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不出门
直接去看看(临床医学进展)上的文献吧
1、反应速度,第一时间要求禁止外出。2、民众的配合度,包括饭店不能营业,等。
你是哪个学校的 = = 我要写3000字的 快写完了
我们对一个问题研究之后,如何将其展现于众人面前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在这里我们结合具体的事例,给大家介绍科研的一个重要部分枣论文的一般格式及其注意事项。当然,要写出一篇好的论文,绝不是单单这么一个简要的介绍就够了,还需自己多写、多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涉及到学术论文的写作领域,那么怎样写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写作是怎样要求的、格式如何,下面就介绍一下学术论文的写作,希望能对您论文写作有所帮助。 (一)题名(Title,Topic)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对这四方面的要求分述如下。 1.准确得体 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民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 2.简短精炼 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盾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 3.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外延和内涵属于形式逻辑中的概念。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 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 4.醒目 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 有人对36种公开发行的医学科持期刊1987年发表的论文的部分标题,作过统计分析,从中筛选100条有错误的标题。在100条有错误的标题中,属于省略不当错误的占20%;属于介词使用不当错误的占12%)。在使用介词时产生的错误主要有: ①省略主语枣第一人称代词不达意后,没有使用介词结构,使辅助成分误为主语; ②需要使用介词时又没有使用; ③不需要使用介词结构时使用。属主事的错误的占11%;属于并列关系使用不当错误的占9%;属于用词不当、句子混乱错误的各占9%,其它类型的错误,如标题冗长、文题不符、重复、歧意等亦时有发生。 (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 and department) 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厖。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 (三)摘要(Abstract)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例如,对于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 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化学结构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价。 撰写论文摘要的常见毛病,一是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二是内容不浓缩、不概括,文字篇幅过长。 (四)关键词(Key words)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 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 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 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建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 关键词或主题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 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先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住处或词江,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例如上例,关键词选用了6个,其中前三个就是从论文标题中选出的,而后三个却是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后三个关键词的选取,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需要选出,与从标题中选出的关键词一道,组成该论文的关键词组。 关键词与主题词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五)引言(Intorduction)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六)正文(Main body)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人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段落和划分,应视论文性质与内容而定。 编写要求 页面要求:毕业论文须用A4(210×297)标准、70克以上白纸,一律采用单面打印;毕业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为30mm,下边距为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为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居中,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页共×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五号宋体。 前置部分从中文题名页起单独编页。 字体与间距:毕业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什么样的都行!
朋友我来吧!
直接去看看(临床医学进展)上的文献吧
瘟疫,亦称大流行,最常见的是鼠疫,又称黑死病,有腺型、肺型和败血症型三种,在人类历史上有过三次跨洲际的传染力。最早在《旧约圣经》中已出现类似鼠疫侵袭亚述军的记载。首次的大流行发生於西元6世纪,疫情持续了五十多年;14世纪欧洲爆发「黑死病」,发病1至3日之内死亡,大约死亡一千七百万至两千八百万条生命,死亡人数占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义大利、英国死者半数,据称是由中国商人和蒙古军队传入。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於1860年,正值中国清朝后期。其它的疫疾还有痘疹(天花)、大头瘟、羊毛瘟、疙瘩瘟、吐血瘟。而在中国,历史上便有大灾之后有大疫的说法,例举如下:上古时期中国古代殷墟甲骨文已有「虫」、「蛊」、「疟疾」、「疾年」等文字的记载[1]。「疠」字可见於《尚书》、《山海经》和《左传》。汉朝公元2年,青周大疫,汉平帝诏曰:「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三国时期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天,北方发生疫病,当时为太子的曹丕在第二年给吴质的信中说:「亲故多罗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除孔融、阮瑀早死外,建安七子之中竟有五人死於传染病。曹植《说疫气》描述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说:「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魏晋南北朝晋惠帝光熙元年(306年):「宁州频岁饥疫,死者以十万计。五芩夷强盛,州兵屡败,吏民流入交州者甚众。」(《资治通鉴》)永嘉年间(307年—312年),战乱频仍,雍州以东,「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又大疾疫,兼以饥馑,……流尸满河,白骨蔽野。」(《晋书.食货志》)义熙元年(405年),益州大族谯纵据四川,自称成都王。义熙二年(406年),刘裕派遣刘敬宣率兵五千人伐蜀。义熙四年(408年)九月,敬宣部队势如破竹,到达遂宁郡之黄虎,谯纵请求后秦姚兴出兵,姚兴遂派遣平西将军姚赏等率兵增援,黄虎之战中刘敬宣前进受阻,双方相持六十余日,敬宣部队粮草啖尽,此时疾疫大起,「死者大半」,敬宣下令退出四川。到建康时,士兵十不存一。隋朝开皇十年(590年),首都长安发生疾疫。大业八年(612年),山东、河南大水,不久出现疾疫。山东地区灾情尤惨。唐朝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江东大疫,「死者过半」。「辛丑岁(762年),大旱,三吴饥甚,人相食。明年大疫,死者十七八,城郭邑居为之空虚,而存者无食,亡者无棺殡悲哀之送。大抵虽其父母妻子也啖其肉,而弃其骸於田野,由是道路积骨相支撑枕藉者弥二千里,春秋以来不书。」(《吊道殣文》)宋朝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河北大水,次年三月疫灾。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江淮一带大疫。(《宋史·五行志》)南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年),浙江永嘉地区大疫。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六月,常州等城为元军占领,城内居民四处逃窜,「民患疫而死者不可胜计」。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闰正月,元军包围了临安府,德佑二年闰三月,临安府大疫。辽、金、蒙古金末年哀宗正大九年(1232年),汴京疫病大起,「都人不受病者万无一二,既而死者继踵不绝。」当时汴京有城门12座,每日各门送出死尸多达2千具。元朝至大元年(1308年)春,绍兴、庆元、召州大疫,死者二万六千余人。皇庆二年(1313年)冬,京师大疫。(《元史·五行志》)至顺二年(1331年),衡州连岁大旱,又发生疫灾,「死者十九」(《元史·文宗纪》)。1344年,中国淮河流域爆发黑死病,河北商人再沿「丝路」将之传到印度、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同时期蒙古人西征时,将染疫尸体用投石机投入城中,由此散布病毒至欧洲各处。造成1347年欧洲大流行,大文豪薄伽丘的《十日谈》即是以这场瘟疫为故事背景,描写浩劫下的人性。至正十九年(1359年)春夏,莒州沂水、日照二县和广东南雄路大疫。明朝万历八年(1580年),「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阖门不起者」。万历《山西通忘》卷26记载,潞安「是岁大疫,肿项善染,病者不敢问,死者不敢吊」。崇祯六年,山西出现瘟疫。崇祯「七年八年,兴县盗贼杀伤人民,岁馑日甚。天行瘟疫,朝发夕死。至一夜之内,百姓惊逃,城为之空」。崇祯十年(1637年)以后,山西全境瘟疫大流行「瘟疫盛作,死者过半」,疫情传到河南地区,「瘟疫大作,死者十九,灭绝者无数」。榆林府「大瘟,……米脂城中死者枕藉,十三年,夏又大疫,十五年,……大疫,十六年,稔,七月郡城瘟疫大作」。崇祯十二年夏,商洛山中瘟疫流行,李自成、刘宗敏的义军将士染病。崇祯十三年,顺德府(今邢台)、河间府(今河间)和大名府(今大名)有大疫,人死八九。崇祯十六年二月,北京大疫,病名叫「疙瘩病」,「大疫,人鬼错杂。薄暮人屏不行。贸易者多得纸钱,置水投之,有声则钱,无声则纸。甚至白日成阵,墙上及屋脊行走,揶揄居人。每夜则痛哭咆哮,闻有声而逐有影」。(抱阳生《甲申朝事小计》卷六)崇祯十六年八月,天津爆发肺鼠疫:「上天降灾,瘟疫流行,自八月至今(九月十五日),传染至盛。有一二日亡者,有朝染夕亡者,日每不下数百人,甚有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排门逐户,无一保全。」(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崇祯十七年,天津督理军务骆养性说,「昨年京师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清水大疫。六年五月,咸宁大疫。十一年春,即墨大疫。六月,黄县大疫。(《清史稿·灾异志》)俞樾的《曲园笔记》记载,「同治之初,滇中大乱,贼所到之处,杀人如麻,白骨飞野;通都大邑,悉成丘墟。乱定之后,孓遗之民,稍稍复集,扫除胔骼;经营苫盖。时则又有大疫,疫之将作,其家之鼠,无故自毙,……人不及见,久而腐烂,人闻其臭,鲜不疾者,病皆骤然而起,……或逾日死,或即日死,诸医束手,不能处方;……其得活者,千百中一二而已。疫起乡间,延及城市,一家有病者,则其左右十数家即迁移避之,踣於道者无算,然卒不能免也。甚至阖门同尽,比户皆空,小村聚中,绝无人迹……」光绪二十年(1894年),鼠疫曾发现於香港,后即酿成疫疠。流行於世界。(《中国医学史》,陈邦贤)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六月,京津地区爆发霍乱。死亡超过一万余人。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六月初十日给徐世昌的信函中说:「近日疫症大作,伤人甚多。」1910年,伍连德(1879年—1960年)的《伍连德自传》记载「这种病……满州里一带的俄国人恐是最先染到的。有一部份以捕土拨鼠为之山东移民,患得更多。他们将鼠捕来,剥取其皮,染以颜色,冒充黑貂,售与西方妇女。……一俟有了二三十条鼠皮,即往客栈居住,静候顾主之光临。如果一人患有疫疾,即可传染整个客栈,再延至他处。
清热毒,通便泻三焦实火。
有,不过不多,不详细,大多一笔带过,至于那帖子上说的,杀人多少多少,都是摸黑的。中国古代对平民的记录不多,而且时间越早,资料越少,但不意味着没有,大疫一般发生在大灾之后,所以查史书时可以先找大灾,这些二十四史中也会有一些,不过关于平民的记录,野史会比较多。中国历史上有记录的死亡人数超过10万的瘟疫 468年,中国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及安徽发生疫病,14—15万人死亡。 1358年,山西及河北发生疫病,死亡人数超过20万。 1772—1855年,中国云南省有31个县、市流行鼠疫,3万人死于该病。 1856—1900年,中国云南全省有86个县流行鼠疫,共计死亡73万多人。 1884—1953年,中国福建57个县、市中有71万多人死于鼠疫。 1887—1919年,中国内蒙东部52万人死于鼠疫。 1910—1913年,中国发生淋巴腺鼠疫,流行期间,死亡近百万人。
清热解毒通便大寒之药!!!
1、抗击疫情的中国答卷,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宝贵精神。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人民生命和经济利益之间孰轻孰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在这场重大疫情面前,党中央以宁可一段时间内经济下滑甚至短期“停摆”,也要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的巨大勇气,对湖北省和武汉市果断采取史无前例的全面严格管控措施,并同时在全国范围内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从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我们全力以赴、不计代价救治每一位患者的生命。2、抗击疫情的中国答卷彰显了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宝贵精神。中国抗疫的艰辛历程,是14亿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共同记忆,14亿中国人民都是抗击疫情的伟大战士。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武汉人民和湖北人民顾全大局、顽强不屈,为阻击病毒作出巨大牺牲;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海关关员、基层干部、下沉干部不辞辛苦、日夜值守,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牺牲奉献;快递小哥、环卫工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新闻工作者、志愿者等各行各业工作者不惧风雨、敬业坚守。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跛脚奔走在救治一线;顺丰快递员汪勇义务接送医护人员、帮助他们对接共享单车、协调生活物资;延吉车务段珲春站客运员张乐义无反顾地推迟婚期,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这些涓涓细流汇聚成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而这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绵延不断、砥砺前行的文化基因。扩展资料2020年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特点,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积累的雄厚综合国力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成效,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中国人民深厚的家国情怀、天下情怀,汇聚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从未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这段历史,并不断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展现出的中国精神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团结协作,奋勇前行,不断开启新征程,书写新答卷。
没法确定,文章每天都在增加。新冠病毒出现至今已有两年多时间,期间经过了原始毒株,到德尔塔,再到奥密克戎的多次变异,传播能力不断增强,所以新冠病毒至今对我们的威胁仍然存在。我国多地多点发生本土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主要为奥密克戎变异毒株。适应形势变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联合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对中医治疗内容进行修订完善。
党的正确领导,基层的认真执行,群众的密切配合。媒体的正确引导,多年的财富积累,国家有实力,群众有保障
近日,欧洲的新冠肺炎感染人数急速增加,可是令国人感到目瞪口呆的是,欧洲人似乎对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并不怎么在意,许多欧洲民众竟然认为戴口罩是一件可笑的事情,甚至有一位欧洲大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夸口说害怕疫情的都是傻瓜,这真是刷新了我们的三观。那么问题来了,欧洲人对待疫情为什么那么佛系呢?自古以来,欧洲人就饱受各种传染病的侵袭,鼠疫、天花、伤寒、梅毒、霍乱,几乎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流行传染病都曾在欧洲大陆上肆虐过一番。因此,对许多天生具备乐观精神的欧洲人来说,出现疫情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做好个人卫生就行,毕竟他们的祖祖辈辈也都是这么过来的。当然,光靠佛系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事实上,作为现代医学和公共卫生管理的发源地,欧洲人在历史上对防控传染病其实有一套非常成熟的经验,下面夜读史书就来和大家聊聊历史上的欧洲人是如何防控传染病的?在所有曾经肆虐过欧洲的传染病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无疑就是发生在十四世纪4、50年代的欧洲中世纪大瘟疫。在短短六年时间里,这场空前的浩劫夺走了约2500万欧洲人的生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造成这场瘟疫的元凶其实就是鼠疫,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黑死病。由于鼠疫的致死率极高,感染者往往在几天内就会死去,因此当时欧洲人对待疫情的态度可不像现在这么佛系。当时的水城威尼斯拥有比较理想的隔离条件,因此威尼斯最先出台了隔离措施,即不准带有瘟疫的船只靠近威尼斯,所有抵达威尼斯的船员须在船上隔离40天。从防治传染病的角度来说,控制传播途径是非常科学的方法。可是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船员虽然被隔离了,但船上携带着鼠疫杆菌的老鼠和它们身上的中间宿主跳蚤却畅通无阻地溜进了威尼斯,于是鼠疫也很快就在威尼斯蔓延开来。不过,威尼斯的防控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并不代表他们的作法没有用。事实上,鼠疫对威尼斯造成的破坏远低于其他受鼠疫肆虐的城市。由此可见,当面对传染病威胁的时候,即便最基础的防控措施也远胜过什么都不做。天花是另一种曾给欧洲人带来深重苦难的烈性传染病,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感染天花造成的死亡人数远远超过了鼠疫。不过,感染天花的患者如果有幸能够痊愈,那么将获得终身免疫。因此欧洲人在经过了漫长的摸索后也逐渐总结出对抗天花的经验。十八世纪初期,天花接种手术在欧洲逐渐兴起。这种方法是把取自天花脓包中的病毒注入接种者皮肤上开的小伤口,用人为的方式引发感染。一般来说,接种后出现的症状往往比较轻微,只会留下一些小痘痘,接种者痊愈后就能获得对天花病毒的终身免疫。当然,这种手术偶尔也会出现“翻车”的情况,结果就是接种者感染重度天花悲惨地死去。当时也有许多人反对接种天花,一方面是因为接种手术本身存在着一定风险,有可能导致健康的人因接种而死亡,而且接种还存在着传播扩散传染病的可能。另一方面,一些人批评这种做法是对上帝意志的干预,他们认为谁生存,谁死亡是上天的选择,不应该人为进行破坏。十八世纪末期,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发现挤牛奶的女工从来不会感染天花,由此他发现奶牛身上的牛痘病毒与引起人类天花病的天花病毒具有相同抗原性质,人接种牛痘苗后,也可以同时获得抗天花病毒的免疫力。与过去的接种天花相比,接种牛痘几乎不存在风险。于是反对的声音很快就消失了,接种牛痘让传播了数千年的天花病毒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霍乱是发源于南亚地区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它是由一种可在水中生存数周的病原体——霍乱弧菌所导致的。感染霍乱的患者往往在初病的几小时内产生腹泻、呕吐、发烧等剧烈反应,急速脱水导致患者在数小时内便干枯得面目全非,死状非常恐怖。随着欧洲人在全球各地开拓殖民地和贸易路线,霍乱也被他们不经意间带回了欧洲。在经受了霍乱的多番肆虐后,欧洲的医生终于发现导致霍乱的元凶——霍乱弧菌。于是,改善城市卫生和供水环境就成了当务之急的事情。十九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大力改善下水道系统。此后数十年间,欧洲其他城市也相继开始系统地净化供水系统。在水质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后,霍乱很快就彻底退出了欧洲。十八世纪末期,接种各类传染病疫苗成了许多欧洲人的选择。拿破仑就曾下令要求军队所有士兵必须接种牛痘以预防天花。然而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拿破仑政权倒台后,接种疫苗的做法并没有在此后的法国延续下去,而它的宿敌普鲁士却这样做了。结果在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中,大批法国士兵因感染天花失去了战斗力,最终普鲁士大获全胜。二战时期,意大利那不勒斯曾爆发了一场斑疹伤寒。为了避免疫情扩大,意大利当局强制要求全体市民必须灭虱消毒。由于措施得当,这场斑疹伤寒疫情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综上所述,欧洲人对传染病的防控手段其实已相当成熟。只是让人颇为费解的是,在面对新冠疫情的时候,欧洲人所表现出的种种佛系态度却实在是让我们有点看不懂。也许是与历史上那些烈性传染病相比,乐观的欧洲人认为这个病毒只是小儿科,没必要小题大做。不过我们中国人从小就明白“千里之地溃于蚁穴”道理,小问题不及时去解决,最终酿成大祸的时候,恐怕就悔之晚矣!参考文献:《瘟疫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