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我国钢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6-03-19 14:33

  1. 前言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屑于资源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因其产品多为?造业、建筑业等行业的中间产品,用途异常广泛,历来就有“工业骨蘅”之称。因而它已经成为支撑工业化进程,特别是经济起飞时期不可替代的基础产业。世界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都曾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大量投资发展这一产业,钢铁工业的发展水平成为衡童一国工业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玺要标志之一。

  

  90年代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钢铁产品不仅在数纛上,而且在品种、质量上都有较大提髙。1999年我国产钢量12370.?5万吨,连续第四年钢产量超过1亿吨,且连续5年保持世界第一,产销童达到98%以上。

  

  2. 产业技术倒新雔力的指标分析

  

  产业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技术创新过程的方方面面,与产业技术创新相关的指标可以说遑及产业的整个投入产出活动过程之中,国内外学者对于技术创新评价指标的研究巳做了不少的尝试,但至今仍没有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我国国家统计局近年来—直用技术开发经费投人、科研人员、科研成果、技术转让、新产品销售、新产品出口六项指标为基础建立技术开发能力综合指数指标,以此来反映我国的技术开发能力。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评价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采用三类指标,一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产出类指标;二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直接因素指标;三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间接因素指标。

  

  2.1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产出指标

  

  (1) 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活动,其最终目的是提髙市场占有率,获取更多的商业利润,因此市场占有率是衡量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

  

  (2) 生产率。生产率反映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它是衡量技术创新能力大小的比较全面的定量指标。

  

  (3) 新产品产值率。新产品产值率直接反映了产业技术创新的程度,一般地,新产品产值占的比重大,表明该产业创新能力较强。

  

  (4) 专利数。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是指按法律规定授予的对发明创造的独占权。专利指标可以在宏观或微观等不同的层次上反映国家或企业的发明创造活动、知识产权的拥有量、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在技术与经济竞争中的地位。

  

  2.2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直接因素指标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是由其投人直接决定的,在同样的外部环境下,技术创新投入越多,其产出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1) 技术创新经费投人,包括经费强度、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经费、产品试验费、设计费、购买专利费。

  

  (2) 技术人及投入,包括技术创新人员投入的数量和质童》

  

  (3) 产业技术装备水平,特别是产业关镰装备技术水平。

  

  2.3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间接因素指标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小除了与其投入有直接关系外,同时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等,这些因素构成评价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间接指标。

  

  (1) 产业结构,如产业集中度、组织结构等。

  

  (2) 创新环境,如创新文化、创新机制等。

  

  (3) 经营管理水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整合的概念,即是多项能力的综合和集成,任何一个相关方面和环节缺乏能力支撑都会导致创新失利或低效。由于目前有关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国内外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本文将从我国钢铁工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构造一套能基本反映钢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在对其进行分析的基袖上,提出了发展我国钢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3.锏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为了推动钢铁企业的技术创新,激励冶金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创造发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并加大了对冶金行业的科技投人。“七五”时期国家支持冶金行业的科研经费为2.8亿元,“八五”增加到4.2亿元,“九五”前三年已趄过4亿元。企业配套经费也相应增加,“九五”企业开发经费与行业销售额的比例比“八五”有所增加,1998年为1.04%。

  

  3.1钢铁工业投人分析

  

  (1)科研经费投人

  

  1998年钢铁工业投人科研经费16476.3万元,技术合同成交总额53890万元,完成设计项目投资钡518818.4万元,设计收人39557.9万元。国外同类企业科研投人占销售收人比重较大,如日本钢管公司研究开发投人占销鲁额的比例达3%。

  

  我国多数企业的投入占当年企业销售收人的比例不到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同业水平。根据国际经验,用于科研、应用开发、技术转换三个环节的资金比例一般为1:10:100,而我国即使在经济发达的上海地区,这个比例尺也只有1:1.3:26。由此可见,企业科技投入明显不足。企业蛱少必要的资金和人才进行技术创新,企业技术水平也就无法得到长足的进步。

  

  (2) 科研人员投入

  

  由于受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企业的科技力量严重不足。据统计,全国大中型企业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数量,仅为发达国家的10%—16%,冶金企业中大中专以上学历人员仅为职工的15%。从我国15家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人员投入情况看,大型钢铁企业如宝钢、马钢等的科技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重在12%以上,这-_数字大大髙于中小企业的5%。

  

  从国外情况来看,日本新日铁公司科研人员约占全体员工比重的38%以上,日本钢管公司科研人员约占全体员工的46%。

  

  (3) 固定资产新度系数

  

  固定资产新度系数,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生产设备的先进性。1?5年我国钢铁企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为0.62,1996年为0.61。

  

  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为0.58左右,也就是只有半成多新;地方骨干钢铁企业为0.69,也就是7成新左右;最高为地方中小钢铁企业0.73,其次为地方骨干企业。按生产能力统计,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中,达到国际水平的装备,炼铁占25%,烧结占8%,机械化焦炉占7.9%,转炉占9.4%,电炉占9.7%,轧钢占11.3*。高炉先进装备比例最髙,也只有总能力的1/4,其他工序均只有10%左右。

  

  3.2钢铁工业产出分析

  

  (1) 市场占有率

  

  进入2000年以来,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出现转折性增长,GDP增长达到8%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增长1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消费钢材较多的建筑、机械、轻工、汽车等行业快速增长,有力地拉动了钢材*求的增长。以钢材的表观消费量计算,2000年消费钢材达到14121吨,同比增加901万吨,增长6.8%。

  

  从钢铁产品市场看,近年来我国连俦坯发展较快,1996年产量为5393万吨,1998年产fi已达到7883万吨。但是从整个钢铁行业规模看,我国连铸坯产薰不高,日本1996年连铸坯产董已达9521.7万吨,连铸比96.4%;1998年连俦坯产量9861.2,连铸比达到99.5%。1996年我国连铸比仅为53.27%,1998年增加到63.8%,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近几年,我国钢铁产品销售额变化不大,1995年为2920.02亿元,1996年略有减少,为2854.28亿元,1998年销售额为2911.64亿元。

  

  从钢产量规模来看,我国大型钢铁公司粗钢产量进入世界20位以内的有3家,一家进人30位,其他都在50位以后。

  

  (2) 出口

   

   1996年,我国钢铁产品出口总额为39.07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颔1510.60亿美元的2.58%,其中钢铁出口金颧17.54亿荚元,占全国钢铁产品出口总额的47.1%。1998年,我国钢铁产品出口总额为40.2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瓤1837.60亿美元的2.1%,其中钢材出口金顾16.87亿美元,占全国钢铁产品出口总额的41.7%。出口品种,钢板类占钢材产品出口数量的48.20%,钢管类占17.13%,条钢类占6.2%。

  

  我国钢铁产品出口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见表I)。日本音通钢钢材在国际市场占有率为19.5%,特殊钢钢材在国际市场占有率为24.9%,日本钢材出口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2.6%,韩国占11.2%,而我国只占8.4%。相反,我国在主要市场不同钢材进口比例为13.5%,而日本为6.2%,韩国为9.3%,均低于我国。口;(2)在钢材品种上,日本特殊锏锎材在国际市场占有率达24.9%,鞞国出口在60万B6左右。产品的一些关键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夔炬,如浦项蛔铁公司新建106万吨的3号豕R轧机,该公司厚板产龅将增长50关,达30Q万吨,趄过新日铁200万吨的年产量而成为世界最大厚板厂,又如美国的炼锢作业率达到90.796;世界连俦比平均超过7096,日本、镰国、意大利已超过96%,而我国为68-8%。

  blob.png

  当前,从世界范围看,日本是钢铁技术世界灌流的领先者。日本大力推进离炉喷吹度《料技术,日本金厉材料研究开发中心研究利用电磁力生产无缺陷铸还技术,日本新日铁公司在世界率先开发出板厚0.19n?n罐用铍锔板,日本钢管公司开发世界首创轧制能力90吨/时的圆环连续轧制设备,日本川_钢铁公荀首创高强度高韧性非调质厚钢板等技术。韩国的钢铁技术发展较快,浦项铜铁公司开发的Fmcx婶融还原技术,该法可最终100%使用粉矿,已建成日产15吨的半工业试验设备。浦项钢铁公司耗资6.5亿荧元,扩建不锈钢设备,使不镑钢生产能力由1996年的70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120万吨。目前韩国各大钢铁企业正在研究开发的先进技术是:熔融还原炼钢法、薄板坯连铸连轧、带钢直接浇俦技术和离炉喷煤技术等。

  

  4.提离钢铁工业技术刨新能力的对策


    4.1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目前各国的创新体系存在两种类型:一是以企业科研机构及其科研活动为主体,该模式多为工业发达国家所采用,其效果也较好i另一种是以政府科研机构及其活动为主体,该棋式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计划经济体《国家较为通行,但其效果不太理想。要建立合理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也R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究开发主体以及利益分配主体。

  

  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意味着企业可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市场竞争格局,自主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历目标的创新项目,进行筹资和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任何管理部门不得干预。企业只有成为投资主体,才能实施诸如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教育培训等创新管理。

  

  企业作为研究开发主体,意味着全社会的研究开发工作主要在企业进行,而不是傈过去那样,研究开发多数在企业外的专业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进行。我国长期以来由于企业没有成为研究开发主体,结果不仅使企业新产品少,缺乏竞争力,同时也造成了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不力,年复一年重复引进的恶性循环。

  

  当前,我国企业在作为创新主体的同时,应加强实验室、中试车间、初中试基地的建设,确保从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技术开发基金,把科研、生产、销售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产权淸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在钢铁有色冶金科技创新中,还要充分发挥专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作用。

  

  4.2加大知识产权工作

  

  从1996年全冶金行业申谙专利数量看,企业申请量最多,占50.2%;研究院所申请量有所上升,占21.3%。

  

  到1998年全行业累计授权专利5984项,“九五”前三年申谙专利1903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近4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0%以上。三年来,冶金行业依靠科技进步节能降低成本约100亿元,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成绩显着等许多单位专利申请量持续上升,主要原因是这些单位苷遑重视专利管理工作,都设立了正式的管理机构,B备了专门管理人员,不断制定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因此,要不断提髙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逐渐使专利工作扩展到知识产权的管理,渗透到科研、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4.3 加强技术基础设施建设

  

  技术基础设施是指由多个竞争主体(主要是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所共同使用的产业技术组成部分。和基础科学研究相比,技术基础设施更接近于企业的实际需求,能更直接为企业服务。如同日常意义上的基础设施一样,它为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构筑“技术平台”,企业在此技术平台上能方便地以最小成本完成技术创新过程。没有这个平台,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实现技术创新的难度还会非常大,同时成本也不是单个企业所能承受的;没有这个平台,我国很多企业的技术水平短时间内还很难提髙。

  

  就冶金行业而言应根据重点任务的需求,有计划地对现有科研装置进行改造、建设和配套。跟踪了解和掌捶国外科技发展的新动向、新技术,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髙引进的效益,加强髙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加大科技投人,大力发展钢铁有色冶金关键技术和高效、节能、优质、无环境污染的工艺,逐步改造传统的旧工艺。

  

  4.4 建立一支高效能干的科技开发和产业化队伍

  

  提髙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人是第一位的。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历的首要力量,而科技振兴的关键是人才,因为人才是科学技术的栽体,是技术进步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由于钢铁和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内涵的扩大和发展,今后对高科技、学科专家的需求会相应增加。以任务带学科,以产品带动技术发展,建立有利于行业和科技发展的人才体制,做好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的调整,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在职科技人员知识和技术的更新。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采用聘请专家、出国学习等多种形式,培养造就一支层次结构合理,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的髙水平科技队伍。


上一篇:民族传统手工艺与当代工业技术教学

下一篇:我国轿车工业技术创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