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
一、国内高等工程教育基本状况
从新中国成立至2006年,我国共开设设有工科专业的学校1653所,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88.5%,共计培养本专科生1080万人,研究生58万人(数字统计自参考文献a_a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目前在校学习的各类工科学生600多万H,占在校学习总人数的34.6%[4,规模居世界首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国民接收高等教育的机会得到大幅提升,毕业生培养数量迅速提高,高等教育自身也在这一过程当中完成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就现状而言,我国目前已经迈入世界高等教育大国行列,处于大众教育的发展阶段。
“211工程’“985工程”作为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进一步拉近了与世界名校之间的距离。美国大学联盟(AAU)是国际公认的世界高水平大学群体,其通过选择我国28所具有可比性的大学与AAU大学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数据显示,经过10年建设,我国一批高水平大学与AAU大学的差距正在缩小,特别是在科研能力和优秀人才培养方面差距缩小显著。
随着科技进步与工程活动的频繁,现代工程呈现出超长期、巨系统、高协调、强创新等诸多新特点,对未来工程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提高质量是当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使命和责任,紧密围绕经济社会转型和产业布局升级调整切实做好工程人才的数量关和质量关是关键。一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学规划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布局,健全提高质量的体制机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加大高校科技创新组织、培育和协调力度,加强高校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积极推动高校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
二、国内工程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应该看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已经取得显著成就,但另一方面也要更为清晰地认识面临的问题以及与世界发达高等工程教育之间的差距,在量增长的同时实现培养质量的提升。近年来,社会对当前我国创新型人才缺少的状况持续关注,工程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不足,行业领域的领军人才稀缺,世界经济论坛2007—2008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关于‘‘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可获得性”排名中,我国在125个国家的名单中居于第77位。笔者认为,我国目前高等工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理念
高等工程教育虽然经过多次改革逐渐趋于合理,但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的期盼相比,高等工程教育理念明显滞后,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尚待提高。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工程教育受前苏联影响,工学门类专业划分过细,过分强调专业知识而忽略基础知识,与当前大工程背景的社会工程状况脱节;其次是国内高校育人理念和办学定位千篇一律,人才培养定位不准,不能从学校办学实际情况和企业及解决工程问题的实际需求出发,导致国内工程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机构不尽合理;三是社会及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认识不足,从根本上认为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职责,企业只使用‘‘成品”人才,这导致我国工程科技人才成长无法完成从学校到企业的链式无缝成长,导致高校、企业、社会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的矛盾加剧。
2. 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成绩是规模庞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培养体系,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储备人才,但恰恰也是由于规模大,一旦人才培养出现问题,则必然导致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学生数量几何增长,但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则变化不大,与社会大工程建设急需创新能力突出的综合工程人才愿望有一定差距;高等工程教育内部则存在办学层次模糊、专业设置固化、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致使专业成为人才培养的壁垒,而专业内部则人才培养严重趋同,重复建设问题日益严重,使得教育资源严重浪费,人才培养没有更好地按层次和需求服务国民经济建设。
3. 工程训练
工程训练是整个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人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我国由于大众化教育尚处转型阶段,教育资源投入有限,企业对工程人才培养责任的懈怠,工科学生在人数激增的情况下不能很好完成工程实训环节的教育。长此以往,工程教育逐步形成了注重和突出课程教育和知识灌输而辅助于工程实训,工程实训被严重挤占和削弱,即便现有的工程实训环节,也由于学生人数的增长和教育资源投入的不足、指导教师稀缺、实训设备陈旧等原因大多成了‘‘走过场”,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4. 国际化
随着学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加强,高等工程教育深受其影响,一国工程教育的实施不能再只关乎自身国度工程实际的需要,更应置身整个国际工程领域去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工程教育。发达国家工程教育处于领先位置,他们提供一流的本科教育,让学生接受一流教育;提供一流的研究平台,吸引全球范围内的优秀教师和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孕育和产生一流学术成果。我国当前的国际化大致是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所致学生人数增多,导师制的根系因素以及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研究生被送出去国际化的情况比较多,本科生则基本或者很少有机会获得国际交流机会。因此,我国当前的国际化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让国际化真正起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作用,让学生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提升视野、增长才干,感悟和尊重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和宝贵传统,而不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分工合作。
5. 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模式是工程教育的有效组织形式及工程科技人才持续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从学校的角度讲,产学研合作模式为学校人才培养能够提供一定的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在科学研究方面,企业设立的横向课题可以补充学校科研经费的不足,帮助教师通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凝练科学课题;从企业角度讲,产学研模式可以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升创新能力,并在提供学生实训基地的同时宣传企业形象,吸引优秀人才。可以说产学研合作模式对于工程教育意义重大,德国、日本等工程教育强国都建立了完备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高校、企业通过这一合作模式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我国产学研模式还停留在简单的项目主导阶段,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大多以横向项目为牵弓I,项目结题则合作完成。因此我国高校及企业应该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整合有效资源,搭建平台,吸引工程型人才长期和更加专注地投入面向企业的科学研究,进一步深化高等工程科技人才的就业渠道,建立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6. 评价体系
我国高等教育当前处于转型过程中,在学术评价领域,近年来的主要变化表现在建立了以检索论文影响和收录论文为主的学术论文评价体系,其优势在于引导科学研究对未知领域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的研究,共享了领域内的研究成果,使得科学研究的过程更加程序化。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过程中极大地借鉴了这一做法,并将此作为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各高等学校在引导教师学术化的过程中,加重论文、纵向课题以及各种奖励的权重,各个高校大多设立各种政策特区鼓励唯学术化的科学研究。这种权重的增加,直接导致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格局受到干扰,教师由于考核和自身成长的需求,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科研领域而忽视教学任务。其次是在科学研究领域,唯学术化的科学研究打破了工程研究从工程实践中凝练科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框架体系,致使高校教师远离工程而专注理论研究。因此,有效引导高校教师面向企业和社会需要,从实际出发解决工程问题,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7. 工程伦理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曰常生活,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但在这一过程中包括战争、环境污染以及大工程带来的自然危害给人们带来诸多灾难,人们开始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并未让人们获得更多幸福。近年来,人们更多地思考工程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其中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复杂的关系,工程伦理是对在工程实践中涉及的道德价值、问题和决策的研究。利益冲突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话题,职业中的利益冲突指某些职业利益会威胁到一个人的职业判断,使其判断因此变得不可靠。从事研发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将利润和效率放在了首位,而忽略了对公众的安全、幸福和福祉的关注。
工程伦理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学科,其教育意义是培养工程科技人才在未来的工程活动中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以伦理道德的视角和原则来对待工程活动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能力。目前我国高校尚未开设工程伦理教育课程,理工科教师也普遍缺少工程伦理教育的知识,甚至缺乏工程伦理教育的意识。多数理工科大学生对工程伦理就更是几乎没有什么了解和认识。在当今我国许多工程活动已经引起严重负面效应,国家十分强调保护生态环境、重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工程伦理教育在理工科高校中还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而没有占据任何位置。可以说目前我国理工科教育还存在着严重缺憾,不适应我国科技发展、经济建设与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研究型大学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建议
从我国人才培养的规模和结构出发,目前处于我国高等学校塔尖地位的、正在通过国家积极主导建设中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该率先对现有的教育目标、教育模式等进行系统反思,重新审视和定位大学使命。一是随着改革的推进和社会的发展已经到了对教育提出更高诉求的阶段,人们对教育的期盼比以往更为关注;二是我国当前社会转型和一42一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迫切需要研究型大学培养极具创新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激发产业行业的创新活力。在此基础上,研究型大学必须推动和实施工程教育和培养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从基本条件上出发,国内研究型大学在学科设置、教育资源占有、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各种项目支持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人才培养上坚定不移地走创新教育之路,以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定位及其内涵建设目标,并结合校情和专业情况,是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教育责任、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观。
1.构建内涵丰富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途径
近年来,对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的探讨颇多,伴随着这种探讨,国内工程教育由原来的单一专业教育发展到基于通识教育的宽口径专业教育。近年来教育部提出“高等学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纳入教学主渠道,结合专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基于通识教育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其主要特征为“三层次”即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
新的培养模式框架根据培养目标进行系统设计和整体规划,搭建“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个课程体系平台。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使之不要互相排斥;处理好知识传授和心智训练的关系,使之更深层次地体悟“知识与智慧”的关系;处理好共同要求与个人选择的关系,使个人需求与共同要求更为和谐。^要使学生既领会“立人之道’又精通“做事之法’更要使学生学会思考、善于创新,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既要注重创新人才共有特质的培养,同时也要给学生留有个性发展的空间。。]真正做到在厚基础和宽口径的基础上培养专业扎实的工程科技人才,让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理解科学精神,让其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理工科和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的通识教育,使其更富批判精神,真正成为国家创新驱动的源头活水。
综上所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对现行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和体系进行深入分析,改变不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形成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新机制。以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为基础,完善学业警示制度和学籍管理制度,配套导师制,给学生选专业、选课程、选老师、选进度等更多的自由度,同时强化和加强过程管理,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模式。对教师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与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机制的转变、健全和创新,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落实学生在学业上的自主选择性,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学习,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资源保障。
2.建立寓教于研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在我国研究型大学大力推动协同创新机制的背景下,建立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以往面向学科培养人才,转变为面对科研领域需求、面向行业产业前沿、面向区域发展前沿,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使优秀学生的科研潜质、工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与发挥。例如大型基建、航空领域的重大突破愈来愈依赖新材料和信息领域的突破,医药领域的重大突破更加依赖于人们对生命本质的探索,能源、环境领域的突破更加依赖人们对量子世界的探索,这些学科内部的交叉融合,对工程科技人才的多专业知识交叉,理论和技术实践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全新要求。全球化、市场化加剧了社会分工,大家普遍认为市场的顶端是标准制定和科学技术研发,末端是生产加工和原材料供应,如何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环节,获得高附加值的市场回报,需要工程科技创新人才熟知市场运行规律,规范管理工程活动,这些工程领域外的因素需要强化培养工程科技人员的市场管理与创新能力。所以我国当前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必须从工程链条的基本特质出发,按照不同类型的人才,设计培养模式,建立寓教于研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综上所述,研究型大学在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过程中要大力推行以启迪思维、激发活力、探究问题、师生互动、双向交流为基本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引导和鼓励教师努力提高研究型教学能力,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人格教育,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增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使课堂焕发出求知、探索与创新的活力。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不同的研究型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研究的重要作用,突出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究者,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发挥研究型大学学科水平高、科研实力强、学术氛围好的优势,有效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切实推进优质科研资源向优质教育资源的转化。积极探索建立科研资源促进教学的激励机制,建立科研与教学结合的有效组织形式,完善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制度,本科生早期进入科研平台、进入课题组制度,研究生导师指导本科生科研制度,把学校的科研资源、科研项目和前沿成果更好地融合到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以研究型大学的强势学科、强势科研带动本科人才培养,充分体现研究型大学的高水平科研对教学过程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3. 建设更具创新活力的研究型大学师资队伍
研究型大学相比较普通高等学府,优势在于平台和教师队伍,而重中之重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研究获取国家和社会的资助,开展更为精深的科学研究,学生参与到这一研究过程即是通识教育体系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较好体现。所以,研究型大学应该对师资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按照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要求,有计划地扩大教师队伍规模、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和高水平教学团队在本科教学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教师必须承担并且高质量地完成本科教学工作,建立健全教师从事本科教学工作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教师岗前培训、资格认证、考核评价制度,努力形成促进本科教学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为开展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保障。
4. 深化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
国际视野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方面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通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加强世界文化、世界历史、世界经济、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等方面教育。要以更加开放的思路和模式,积极创造条件拓展国际化培养渠道,通过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积极发展与国际知名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长期稳定合作的伙伴关系,积极探索各种国际化培养的新模式和新途径。
前文在国际化培养分析中提及,当前发达国家工程教育处于领先位置。他们提供一流的本科教育,让其学生接受一流教育;提供一流的研究平台,吸引全球范围内的优秀教师和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孕育和产生一流学术成果。而我国当前的国际化由于学生人数众多,研究生导师制的根系因素以及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导致本科生很少能够参与到国际化当中去,而本应用学校科研平台搞学术、出成果的研究生因为这些因素,成为国内国际化的主力军。所以,我国当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除了上文提及的增加机会和扩宽渠道外,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让国际化真正起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为更多的本科生提供在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实习考察、互访交流等机会,鼓励更多的优秀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各类国际竞赛,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课程体系、优质教学资源和国外著名专家,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提升校园的多元文化氛围,营造国际化育人环境,构筑国内外优质资源互补的本科人才培养基本框架,努力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使尽可能多的本科生在学期间感受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接触异国文化,开阔国际视野。在研究生教育领域通过加强学科影响力与科研平台建设,吸引更多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和深造,真正做到有来有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而不是当前低端的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分工合作。
5.营造社会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综观世界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熟经验,除高等学校自身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理念和措施比较成熟外,其社会也对工程教育以及工程师职业的培训与再教育非常关注,与我国重使用轻培养相比,他们使用与培养并重,并且建立了良好的制度,营造了良好的工程师职业发展环境。
当前我国对教育的关注度很高,社会普遍认为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高等学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责任,而较少关注工程人才成长的自身规律。与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面临的问题相比,企业和社会需要改革和面临的问题更多,在此本文不再赘述。创新型工程人才成长是分阶段的,高校在完成其使命的同时,企业应该提高对人才的教育与培训成本,提高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并通过创新提高生产力,使得商品更具竞争力。
从当前实际出发,产学研合作模式既能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实训基地和补充科研经费的不足,也能为企业培养成熟的工程技术人员,解决技术难题,提升创新能力,并提升企业形象,为其吸引优秀人才。从长远看,我国简单停留在的项目主导的产学研模式需要彻底改变,应该整合有效资源,搭建平台,吸引工程型人才长期和更加专注地投入面向企业的科学研究,让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从高校到企业无缝链接式地成长,建立新的更符合人才成长与现代企业成长的产学研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