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工业4.0降生
3月2日,在上海举办的2016 SAP d-kom(SAP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本报记者就工业4.0落地等相关问题,独家专访了SAP公司执行董事会成员、SAP公司全球管理委员会成员陆凯德,他是SAP公司产品与创新负责人。本报记者去年曾就工业技术研发与创新等相关问题,在2015 SAP d-kom上独家专访过陆凯德先生。
如何看工业4.0落地
记者:SAP中国研究院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智能制造示范产线已于上个月在沈阳落地。去年12月,这条示范产线还应邀在浙江乌镇举办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亮相,赢得了各界广泛的关注。这是否意味着工业4.0已经在中国落地?
陆凯德:SAP与沈自所工业4.0联合创新项目,以及智能示范产线在真实应用场合的落地,证明工业4.0已经不仅仅是个概念了。SAP与沈自所的合作,也是SAP与合作伙伴联合创新的范例,双方将各自所处领域的专业知识与优势进行整合,真正打造面向物联网的工业4.0最佳实践案例。
在今天大会之前,我和一家生产制造设备龙头企业的高层进行了会面,对方希望借助工业4.0解决方案针对单台机械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我们还就实施平台、物联网、大数据、可预测性维护、自动化码头、智慧港口建设、商业模式转型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记者:中国制造业正在转型升级之中,这个过程势必产生对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很大需求。同时,中国制造业完备的体系覆盖了制造业的所有领域。SAP把工业4.0一半的研发力量放在中国,是想把中国作为工业4.0的最佳实践场所,进而将在中国制造业取得的最佳实践推向全球吗?
陆凯德:“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品牌,中国正在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这也是中国制造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你说得很对,工业4.0解决方案如果在中国制造行业的实践获得成功验证的话,我们也会推广到世界其他地方。
其实其他国家也在考虑制造业升级的问题。美国一直在讲重返制造业,他们以前认为生产只是整个创新或者产业链的一个环节,完全可以外包。现在他们已经意识到如果不从事生产的话,美国会在未来错失针对这个产品进行创新的机会和能力。如今,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生产制造这一块重返本土。你刚才谈到中国可能会是工业4.0成功案例的落地的地方,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说是讲得通的。
记者:在德国制造业有很多“隐形冠军”,在细分领域他们的技术已经是全球领先的。在德国实行工业4.0时,这些“隐形冠军”是独立实施呢,还是作为大企业的一部分?
陆凯德:德国有很多这样的“隐形冠军”,在他们所在的行业领域内拥有强大的优势。与SAP所积累的行业专业知识相比,他们的行业知识是一笔巨大的资产。SAP已与其中部分公司进行联合创新,开发新的应用。在合作中,双方可以分享行业知识、专业技术,最终实现双赢,推动行业数字化的发展。SAP希望使得他们在所处的领域里能够做得更强,而不是占领他们的市场或商业模式。
为了让中小型企业轻松实现工业4.0,减少巨大的前期投入,SAP携手西门子、惠普、捷德、德国电信、费斯托等企业,并联合德国信息产业、电信和新媒体协会(Bitkom)、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德国电工和电子产品制造商协会(ZVEI)构建了一套“工业4.0研究网络”。截至目前,工业4.0在德国有300多个示范场景,所有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可以对相关概念进行论证,也可以将其作为测试和验证的场所。当这些示范场景付诸实施时,SAP会提供各类协助。我们提供以SAP HANA云平台为基础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包括终端的联接等。
工业4.0催生新型集成商
记者:以往的IT系统集成商只要对IT系统和管理流程熟悉,就可以做项目了。因为流程是将不同行业管理的共性提取出来的,而工业4.0要涉及生产,生产环节的行业属性差异很大,请问新一代系统集成商该如何产生?
陆凯德:我相信,未来系统集成商的角色会发生很大变化。以前,他们只关注流程、IT产品,根据参数做配置实施就可以了。现在他们的角色有了转变,包括帮助客户识别市场机会,给客户关于商业模式,甚至定价方式的建议。
比如说SAP与德国压缩空气系统制造商凯撒公司的合作,是将原有销售设备的模式,转变为销售“压缩空气”给客户。凯撒对空气压缩机的产品重新进行设计。凭借 SAP解决方案,凯撒公司可以对压缩空气流量进行远程监控,并提供远程服务,成功地将自己的业务转变为按照压缩空气的使用量和服务水平进行收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记者:那么,新的系统集成商会从原有集成商转变过来呢,还是行业内厂商自己做起来?
陆凯德:两种都有。一部分是现有系统集成商的转型,这些系统集成商的一些员工经过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能够掌握数字化经济时代下的运作模式,有做数字化SI的能力。当然还有一部分员工没有这样的技能或者能力,慢慢这部分人就有被淘汰的风险。另外一种是新进入市场的系统集成商,他们非常了解互联网以及数字技术对工业流程和工业发展带来的变化。在我们客户这边,我也看到过这两类集成商是并存的,一些是从现有的演变过来的,还有一些是全新的。
记者:新的系统集成商面临的挑战要比原来多得多。作为工业4.0平台供应商,SAP如何进一步降低IT的复杂性,比如说在开发工具或者产品形态上,以便系统集成商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解决生产过程上的问题?
陆凯德:我们正在着手从两个方面做:一是通过标准化的商业实践和服务标准API,使得解决方案构建模块化,以便集成商像搭乐高积木一样,快速搭建工业4.0的解决方案,从而很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我们的企业用户也有这方面的需求,他们希望使用更高效的标准化模块服务进行解决方案的快速搭建。在快速部署新的应用的同时,大幅降低IT的实施成本。
工业4.0改变软件厂商
记者:在今天上午的演讲中,我注意到作为你们客户的立邦公司,使用了多种SAP的商务软件。显然,他们不可能用到所有这些软件中的所有功能。随着云计算的普及,SaaS模式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我想知道的是,基于工业4.0模式下的软件创新,比如说用户是否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使用SAP云平台上提供的不同商务软件中相关的模块搭建自己的解决方案?
陆凯德:过往,SAP为客户提供通过企业预置软件,构建基于云部署的完整解决方案。随着SaaS的流行,SAP把整个端到端的软件服务全部放到SAP HANA云平台上供客户用。客户可以在云平台上用自己所需要的一部分,通过所用的这些服务来构建针对其行业相关的解决方案。
我们一直强调如何分解应用,然后将其细化为多个模块,为服务功能开发者提供标准的接口,以便开发商在模块的基础上快速架构服务模块化解决方案,进而使得客户可以模块化地提取所需要的应用,而不是将整个应用全部买下来。
SAP未来的愿景,不仅只是商务软件的模块化,也不仅是采用SaaS的访问方式,而是在网络上构建模块化服务的目录,它涵盖了全部SAP产品的数据。客户及合作伙伴可以通过访问上述目录,从中选取他们所需要的服务。
在现有商务软件的功能之外,我在今天上午的演讲中还谈到架构在软件产品之上延展的服务。以财务或者电子商务应用为例,每家公司所应对的财务情况不一样,每家企业电子商务的需求各有不同。因此,除了产品要满足用户需求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延展服务,比如说支付服务,以及与终端进行通信互联的解决方案或者接口。再如,未来用户购买空调时,他们将获得包括数字化遥控、预测性维护,以及监测空调实时运行工况等在内的延展性服务。
记者: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再工业化计划”和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相互之间不应形成孤岛。如何互联互通?谁去做互联互通的相关标准和协议?
陆凯德:我们觉得每个国家都有意愿进行全球协作,没有一个国家会选择把自己孤立开来。工业4.0平台由德国经济事务部在牵头,也被邀请到中国来进行信息的分享。在会议中也明确了工业4.0平台的参考架构将来也适用于中国。
美国的重点放在软件工程和流程上,而德国目前主要是参考架构的方式。目前来讲这些方式是互补的,而不是孤立的或相互冲突的。但是有一点,将来互通的标准不太可能像其他一些标准那样,在一个圆桌上由各国政府,或者不同的联盟协商解决。未来的标准最终还得看谁的解决方案能够最快在市场上落地,并为工业界广泛接受,进而形成业界的事实标准,然后,这个事实标准再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认可,最终形成国际标准。在标准形成过程之中任何孤岛式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当然,在有的具体领域,比如说数据保护和数据安全这块,采取的方式是不同的。因为这样的领域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比如说数据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归属问题,是归终端使用者还是终端部件生产商。在这方面,我们必须依照相关条例规定进行有效监管并明确责任。
超越工业4.0
记者:我们知道丰田的精益思想,不仅用于汽车行业,其“消除一切浪费”的核心理念也适用于其他领域。但是当SAP与工业4.0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给人以SAP只是专注于制造业的印象。
陆凯德: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SAP不仅为制造型客户提供服务,而且也为非制造型客户提供服务。SAP战略框架基于时下的数字经济。数字经济融合了五大技术趋势,即高度互联、超级计算、云计算、更智慧的成果导向型世界,以及网络安全。在这些趋势的影响下,企业认识到,高度互联和大数据是推动企业创造价值的关键因素。SAP 与全球数千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基于这一点,帮助全世界不同规模的企业重新构建业务模式、重新构想业务流程、重新设计工作方式,以具备面对数字经济时代下挑战的竞争力。
而工业4.0是SAP数字经济战略中面向制造业的一部分。它不只包含技术,还涉及指导方针、最佳实践、工作流、组织架构设计和社交工程。从而,在全新的制造业时代,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与客户进行合作,开展有效竞争。工业4.0覆盖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而不仅仅局限于生产制造环节。如今在制造行业,产品本身已经成为信息的载体。即使一款产品被制造出来并准备交付,这也不意味着工业4.0的结束。后续还涉及如何将产品投向市场,以及产品到用户手里之后的服务问题。例如,企业在整个产品周期内对产品进行跟踪,并通过跟踪来进行预测性的维护,预先知道这些产品什么时候发生故障,从而提前进行干预。
记者:相对于工业4.0而言,知道SAP在推动非制造行业转型的人还是少数,请介绍一下SAP在这方面的实践。
陆凯德:工业4.0主要关注制造业,而SAP的物联网战略则聚焦所有25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涉及零售、金融、保险等行业。在金融行业,我们有一个客户现在的商业模式与传统相比,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传统上都是银行门店的销售人员针对客户提供银行服务和信贷保险的咨询建议,这些知识都储存在销售人员的头脑里。现在这家客户把这些信息数据集中到一个系统平台。这样,客户可以自行通过这个平台查看银行和保险服务的类别,自己去对比相关服务的优劣,同时还可以看到整个市场上类似产品并进行比对,从而使得整个市场变得透明。
作者: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2016年12期
上一篇:PC也要工业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