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美之于规划
摘要:山地是一种独特的地理形态,在这类地区进行规划建设必须深谙其特点,寻找其规划中隐藏的秩序,探索其形式美的规律。通过两个山地中学规划设计实例,尝试一种山地规划方法,揭示山地规划具有的形式美。
关键词:山地形态;规划规律;形式美学
abstract:the mountainous region is a sort of special geography form. in order to plan and construct thisarea we must know its special feature order lying in the plan is to be found. explore the rules to establish the form aesthetics of mountainous region plan. by the analysis of two mountainous region middle school examples ,try to find the way in mountainous region planning. the form aesthetics of mountainous region plan is announced.
key words:mountainous region ;planning order;form aesthetic
建筑崇尚形式美,规划也应如此。
“在建筑师的构思中学校是个整体,秩序受到建筑观念的极权主义影响,完全淹没了特定地点或者特定建筑群的需求……整体存在秩序,但是局部不可能有秩序。”[1]
我们定义的有机秩序是,在局部需求和整体需求达到完美平衡时获得的秩序。
山地是一种特定的自然形态,世界上有1/5的面积为山地,有约50%的人口依靠山地资源生存,而我国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
特殊的地理、地质状况凸现了规划、建筑的区域性,也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规划、建筑特色。探索区域自然的规划、建筑本质,有助于对全球化中地域文化研究的丰富。
我国西南地区多山地、地形复杂多变,建筑规划布局应体现山地特殊的地形地貌,突出其轻灵多变、自由和飘逸的格局,避免大面积开挖以节约土石方,凸显山地建筑和城市的别具一格。
1形式美的诉求
山地与平地的不同表现在地形上,体现在建筑布局、构图关系上,平地多寻求轴线、对称和严整,具有一种形式的格律美,多体现在“线”性关系上;而在山地地域,为结合自然、融入自然,建筑在空间组合上应顺应地势发展,具有小、巧、灵的形散而神不散的韵律美。由于山地的起伏与高差关系,在空间视觉角度上,可感受和体验其顶面,总体布局和组合可较直观地反映出来,因而多体现一种“面”的关系。
形式美的原则具有普遍意义,但对于不同地区的建筑和规划,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不能说山地规划就没有规律可寻,没有章法可依。山地规划群体布局应重视顺应坡度而获得的第五立面组合关系。
我们努力寻找山地规划中潜在的秩序美,以求得规划的和谐,建立建筑与基地地形的整体性,而可视的“面”状关系是切入点和路径,面的体验更直接、更容易感受整体,从而更易得到认同。
2探索规划形式美的实践
为此目的,我们尝试在山地规划实践中探索这种特殊性中蕴含的规律性。
2.1重庆万州二中双河分校规划。
重庆万州二中现校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的万州区,属重庆市重点中学,有“万州的清华”之美誉,学校师资力量强、规模大,为适应其日益发展的需要,加强周边辐射作用,顺应万州区教育发展规划,学校在万州龙宝镇双河口新征地14.41hm2用于扩建分校。
分校整个用地南北高差约70m,北有现状高山,西有杨柳河蜿蜒而过,地块东西向稍长,南北向较短。分校规划建制100个班,建成后将作为万州二中的高中部。
为较好实现功能分区,减少土石方开挖,在人性化范围内设计校园各级道路。规划中考虑北侧较高地块靠东区域作为教学区,布置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可作为校前区对景(图1,2)。
从学校主入口方向看教学楼气势雄伟,这样进入学校后拾级而上即为教学楼主体;西南临主入口布置运动区,设置400m标准运动场和体育馆,利用地形高差,运动场较低侧在校前区方向,故架空作为停车场,解决校前广场车辆停放问题。
进入校前广场后向西设计为一条南北景观大道,道路一侧布置办公楼、图书信息中心,尽端布置科技实验楼,在建筑与景观大道之间设置科学名人雕塑与小品,充满学术与礼仪气氛,临杨柳河一侧,由于景观优越,布置教工生活区。在教工宿舍与科技实验楼、体育馆之间,设计了学生及教工食堂、学生宿舍,这样生活区既相对独立又临近学校后校门,解决了生活用品的进出通道问题。
教学区、运动区分临景观大道两侧,科技实验楼位于景观大道西侧尽端,东侧尽端设计有一个巨型雕塑及英语角,这样在平面规划布局中即形成一个钥匙形状,教学楼群设计成一把“锁”形,两者结合意为开启智慧与科学殿堂的钥匙(图3),整个规划结合地形高差,分区合理,既创造了形式之美又寓意深刻,形成了一个生动、和谐、有序生成的山地中学新意象,在竞标中一举中标,受到多方好评。
2.2 重庆万州三中江南新校区规划
万州区行政中心地处市中心繁华地段,由于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区人口急剧增多,为发挥现有土地效益,万州区决定将行政中心迁到长江以南,建设江南新区,为适应城市发展,万州教育规划相应作出调整,决定万州三中整体南迁,在江南建设新校区。
万州三中江南新校征地14hm2,规划100个教学班。新校建设用地南北方向地形呈w形,呈三山夹两谷状,东西方向临两条城市主干道,两条干道之间高差约40m。地势高差变化大,地形地貌复杂,用地条件为特征明显的山地。
在整体布局中,我们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变不利为有利,巧妙布置各类建筑用房,尽量减少土石方量,新校规划呈一条“鱼”形(图4,5,6),建筑之间的道路呈鱼骨状,发散形的路网系统顺应了山势的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建筑的朝向与山地之间的关系,而且获得了一定的形式美。
由于用地东侧临城市干道为城市公共绿化带,故景观设计呈鱼背上的鳍形,鱼头一侧在用地的最北端,考虑到北端零星用地规模小,又与主校区以溪谷分隔,交通联系不便,故将生物园地布置在此,鱼身部分布置了教学楼、图书馆、科技实验楼、办公楼、学生公寓、学生宿舍及学生食堂等建筑,教学区沿山体走向布置,呈自然开阔的扇形,图书馆临溪谷布置,溪流从旁穿越,尽显幽静之美,办公楼布置在主入口位置,对外联系便利。学校主入口布置在用地南端,从主入口拾级而上,利用地形设计了不同高差的叠水等景观道,山头上布置科技实验楼,作为标志性建筑而正对学校主入口,在教学楼、科技实验楼、图书馆一侧设计为学生生活区,布置食堂、学生宿舍,并临近学校北校门;“鱼尾”部分设计为运动区,从整个新校用地来看,只有这一侧较为平整,土石方量小,故作为体育馆、游泳池、田径场用地,规划为体育运动区。
因为山地地形限制,万州三中江南新校在规划上讲究自由开放式布局,校园整体顺应地体坡地走向,建筑多呈吊脚设计布置,其曲线形规划恰似跳动的鱼儿。
3结语
山地是一类特殊的地形,区别于平地,在规划中自有其可寻的规律特点,我们应努力探索山地布局中的形式美,创造另外一种和谐、自由的规划,避免无目的的散乱、无原则的填挖。
建筑师通过使一些形式有序化,实现了一种秩序。这种秩序是他精神的纯创造:他用这些形式强烈地影响我们的意识……他以他创造的协调,在我们心里唤起深刻的共鸣,他给了我们衡量一个被认为跟世界的秩序相一致的秩序的标准,他决定了我们的思想和心灵的各种运动;这时我们感觉到了美。[2]形式美蕴涵于规划之中。
参考文献:
[1] c亚历山大,m西尔佛斯坦,s安吉尔,石川新,d阿布拉母斯.俄勒冈实验.赵冰,刘小虎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2] 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
上一篇:昼光照明在教学楼建筑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