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色彩设计
发布时间:2015-07-08 09:27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空前繁荣。在各种流派与风格百家争鸣之际,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也突显出来。城市色彩缺乏整体规划,色彩混乱无序,城市色彩个性不鲜明就是其中较为突出者。人们开始意识到城市色彩设计的重要性。为使我国在城市建设中少走弯路,我国城市建设就必须补上”城市色彩设计”这一课。本文主要针对城市色彩设计的必要性及一般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色彩设计:数字化色彩设计;色彩个性
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古建筑就是其中最为璀璨者。它之所以名扬世界,不单凭它精巧的结构与精美的雕饰,其独特的色彩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上世纪前半叶我国经历连年战乱,城市建设几近停滞。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城市建设得以复苏,但由于文革期间受意识形态影响,我国建筑设计一直以突出政治色彩为主,建筑形式和色彩单调。正如当年人们的服装,除了军绿,就是黑灰色和兰色。直到改革开放,人们才跳出“以意识形态为首”的雷池,开始自由选择审美取向。
经济发展为城市建设提供硬件条件,各种思潮流派的引入,极大拓宽了国人视野。但是,经过多年的建设,我们在看到城市迅猛发展的同时却常感叹城市整体面貌缺乏个性,个体建筑过于标新立异。从建筑造型到建筑色彩,都缺乏一种和谐感,许多大城市的“色彩污染”现象严重。人们调侃说中国成了各国建筑师的“实验田”和建筑流派的“陈列室”。
我们且不谈建筑风格,单谈建筑色彩。色彩是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元素。它不仅建筑装饰的手段,吏是建筑个性和建筑性质的体现。中国古建筑有明显色彩个性,北方以故宫为例,金瓦红墙,金碧辉煌,鲜明的有彩色搭配,效果强烈,卓显皇家尊贵与威严;南方以苏州园林为例,粉墙黛瓦,清新淡雅,素雅的无彩色搭配,配以精致雕饰和亭台轩榭,玲珑中同样透着高雅。古建筑色彩虽然单一,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今则不然,城市建筑过于追求“个性”而忽略城市环境的和谐,我们面对色彩斑斓的城市,却难以在短时间内准确概括城市特征。这种看似“丰富”的背后,却是一种无序!造成这种无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缺乏完善的城市色彩规划。
1 关于城市色彩
色彩是一个复合概念,它由“色相、艳度、明度”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世间万物,正是有了色彩的表达,才变得绚烂多姿。在现实中,存在两种色彩:一种是自然物整体的部分,或者说具有物质属性的色彩,他们不会改变:另一种则是人工色彩,它可以改变物体的外观。城市色彩,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色彩的总和(城市地下设施及地面建筑内部装修与城市色彩无关;地面建筑物处于隐秘状态的立面,其色彩无法被感知,也不构成城市色彩)。
2 城市色彩设计的意义
2.1 城市色彩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抛弃传统色彩而一味追赶“时髦”,并不是进步的表现!我们现在仅从城市整体外观上看,根本无法得出北京和巴黎有同样悠久历史的结论,甚至还会产生后者历史更悠久的错觉。这正是因为北京在过去城市建设中,对城市传统色彩的保护不够所造成的。
2.2 城市色彩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色彩对人的心理会产生影响。协调的城市色彩,透射出城市的和谐幽雅,使居住其中的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反之,躁动而不和谐的色彩则会使人心情烦躁,产生不安和暴力倾向。这样的例子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少见。
2.3 城市色彩设计是现代文明的体现。只有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产生专门的城市色彩设计。古人对色彩的运用,通常是出于对美的自然追求,是一种无意识状态;封建社会对色彩等级的划分,则是封建专制的腐朽产物。我们对城市色彩的设计,却是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旨在提高大众生活质量,这是一种科学行为。
2.4 城市色彩设计,是体现城市个性的重要手段。科技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新型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能够在世界各地迅速普及。建筑风格趋同、城市缺乏特点是当前世界各大城市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地域性是色彩的一个天然属性,将具有地域特色的色彩运用到城市色彩设计中,可使建筑色彩和地域特征浑然天成,充分展现城市个性。
2.5 城市色彩设计,是弥补城市规划不足的巧妙方法。像我国这样正处于飞速发展中的国家,城市规划持久性差,城市建设冒进现象明显是比较常见的。俗话说:“计划没有变化快”,所以城市规划常出现新老脱节现象。在完全改变这种现状之前,色彩设计不失为弥补城市规划不足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可以对那些建筑风格和城市面貌相对混乱但在短期内又无法重新规划和改造的地区,进行色彩改造。此法成本低,易普及,后期可调整性强,效果却十分显著。
3 城市色彩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工具——数字化色彩理论体系
过去我们对色彩的描述,是单凭感觉概念化的模糊描述来描述某种颜色,只能做到定性,无法定量。这就给设计师与业主和大众之间的沟通造成严重障碍,从而导致色彩规划无法准确落实,色彩设计无法准确表达,业主无法准确预见色彩设计效果,也无法向设计师表达色彩需求,出乎预料的事也就难免发生。是否有一种系统化的色彩标准能在行业内普遍认可流通呢?答案是肯定的。
过去由于我国对城市色彩设计重要性认识不够,相关规范条文也不够健全,并没有一个全国或全行业认可通行的色彩标准。仅在部分建材厂商内部自发使用标准色卡,而这些标准色卡多为企业自行制定或借用国外色卡,只能在建材企业与设计师或业主之间建立一种小范围点对点的数字化色彩交流平台。这显然是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色彩设计需求的。因此,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国家色彩标准势在必行。
我国其实早在1988年就确立了“中国颜色体系的研究课题”,1994年至1995年间,又相继发布了“gsba26003-1994《中国颜色体系样册》”和“gb/t15608-1995《中国颜色体系》”两项国家标准。2006年5月,《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和《中国颜色体系样册》修订工作正式结束。
至此我国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色彩标准,这为数字化色彩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必要条件。有了它,城市色彩规划文件就能以数字限定色彩范围,保证规划文件执行的准确性。今后,对色彩不仅有定性描述,更有定量的计量标准,它不仅能够有效保证产品质量、适应国际交往,更是我国建筑业打开国际大门的钥匙。
4 城市色彩设计,从规划做起
《国语·楚语》中记载,早在春秋末期,楚国大夫伍举就给“美”下过定义,其曰:“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这说明美的本质就是和谐。城市色彩由人为要素和自然要素两大部分构成。所谓自然要素是指城市中裸露的天然环境要素,如岩石、土壤、水体和自然植被等;人为要素是经人工创造或改造的事物,如建筑物、道路、城市广场、人工绿化景观等:广义上说,它还包括生活在其中的人和相关活动,比如灯光、广告、交通、衣着等。对城市而言,诸多要素中,唯有建筑、城市道路和人工绿化景观所占面积最广,对城市色彩影响最大,且最不容易改造。只有这些要素之间和谐发挥作用,城市才能产生美感。
虽说建筑色彩设计从某个角度上说是一个自由的艺术创作过程,但它绝不等同于单纯艺术创作。建筑色彩不只取决于建筑师对建筑形象的把握以及业主的偏好,它更是城市色彩的组成要素,除了具有体现建筑个性的作用,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构成城市景观,为大众营造和谐的城市色彩环境。因此,城市规划要做的就是为这些因素制订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计划,让单体建筑都在这个和谐的大环境中展现个性,避免出现混乱现象。因此建筑创作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空间。可以这样理解,城市规划就是为建筑单体创作划定合理的自由度,使建筑在符合城市大环境的同时,拥有最大的自由空间。
城市色彩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对建筑容积率、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的控制一样,建筑色彩的控制对城市建设而言同样重要。成功的城市色彩规划,应该继承传统建筑色彩要素,体现地域色彩特征,合理划定城市色彩范围,充分预见未来色彩发展趋势,严格控制躁色出现,为营造和谐城市色彩环境提供指导性和控制性的文件依据。
5.1 进行色彩调查,广泛收集“自然色”。
在做具体色彩设计前,首先应该到实地进行色彩调查,获得一手色彩数据,为今后进行深入色彩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建筑色彩应该来源于自然,任何一种在自然界中无法找到的色彩运用在建筑上,都将使人产生不舒适的视觉感受。由于色彩具有地域性,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色。我们需要从土地、大海、天空中,去广泛提取可用于建筑色彩中自然色。
5.2 调查研究当地传统色彩。
建筑色彩体现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每个地方都有“本土化”建筑色彩。抛弃传统色彩就是抛弃历史,背离传统的城市色彩设计是难以立足的。城市色彩设计必须继承传统,从传统服饰、建筑装饰、饮食文化等方面去提取“本土色”,并在城市色彩设计中优先选用这些具有“优越感”且不容易造成观众反感的传统色彩(图7)。
5.3 集相关地理和气象资料。
色彩不是物体所固有的,它是物体有选择的吸收和反射可见光波所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光线受环境影响会使观者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因此,色彩也随环境的不同而呈现不同效果。进行城市色彩设计,必须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有针对地进行色彩设计,才能取得预想的色彩效果。雾都伦敦,就是因为全年日照时间短,雾天多,而选用中明度低艳度的灰色作为城市的主色调。这一气象特征与我国开展城市色彩设计比较早的城市成都非常类似,为使建筑色彩能够更好地与环境色相协调,成都也将城市色彩基调定为复合灰。
5.4 了解当地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建筑色彩的载体。同一色彩的不同材质会使人产生不同色彩感受。建筑材料本身具有地方性。本土产建筑材料,往往取材子当地自然环境。比如黏土砖、天然石材、木料等。这些材料往往包含当地特征色,给人一种与环境相融的协调感。另外,本地建筑材料容易推广,普及率高,是影响城市色彩的重要因素(图8)。
5.5 归纳收集城市流行色。
完全接触当代文化——让自己的知觉随着时代而发展。从所有有关当代时尚的元素中,包括音乐、绘画、网络和零售场所中,收集流行文化的信息。流行色就在他们中间。流行色不是一成不变之物,它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它与传统色彩并不矛盾。传统色彩是经过多年自然选择后留下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色彩,它代表着一个民族或地区的色彩主流,在城市中占主导地位。而流行色则因时而异,由于经常变换,所以一般只会在点缀色和装饰色中出现,难以成为建筑色彩的主流。但它对城市色彩却有画龙点睛,展现城市活力的作用。
5.6 编制城市色彩规划文件
在获得充足的色彩基础数据之后,由专门的色彩设计师借助相关专业设备和软件,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前期收集的色彩数据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并协助城市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城市色彩规划文件的编制。
6 城市色彩设计活力的保证——梯级处理城市色彩限制范围
城市色彩设计绝不是铁板一块,过于严格的色彩控制势必会削弱城市活力和建筑创作的多样性。因此色彩规划应因地制宜,分区分级限定色彩范围,即在规划区内,结合实际情况,将用色灵活度分为不同等级。
6.1 严控区:指文物保护单位周边以及具有保留价值的老城中心区等。这些区域应以传统色彩为依据制定区域主导色,严格控装饰色的使用,以使区域色彩保持历史文化底蕴和风貌。
6.2 一般控制区:包括城市居住区、办公区、工厂区、校园区以及城市公园等。这些区域可适当放宽用色自由度,允许一定数量和一定色彩范围的点缀色作为城市的辅色出现,以起到增加亮点和提升城市活力的作用。
6.3 低(非)控区:包括城市商业中心、娱乐中心,会展中心等。这些区域相对集中,面积不大,且主要服务对象为年轻人,因此色彩设计应以突出色彩个性和装饰性为主,起到营造商业气氛、凝聚人气的作用。
7 结语
这个时代是追求个性的时代,谁都不甘落于人后。但是建筑色彩设计毕竟不是人们穿衣戴帽那样纯粹的个人行为,它在体现使用功能的同时,还承担着一份社会责任。建筑是城市形象的名片,是城市品位的标志,更是衡量城市发达程度的标尺。建设具有鲜明个性的和谐城市是每个市民和建筑师共同的愿望,对于建筑师而言,它更是一种责任。
我国城市色彩设计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如今,北京、南京、成都、大连等一批大中城市,都已制定并开始实施系统的城市色彩设计方案。我国正在为城市建设补上这一课。虽然我们起步落后了,但我们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
相信不远的将来,国际城市色彩设计舞台上就将出现中国人的身影!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色彩设计:数字化色彩设计;色彩个性
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古建筑就是其中最为璀璨者。它之所以名扬世界,不单凭它精巧的结构与精美的雕饰,其独特的色彩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上世纪前半叶我国经历连年战乱,城市建设几近停滞。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城市建设得以复苏,但由于文革期间受意识形态影响,我国建筑设计一直以突出政治色彩为主,建筑形式和色彩单调。正如当年人们的服装,除了军绿,就是黑灰色和兰色。直到改革开放,人们才跳出“以意识形态为首”的雷池,开始自由选择审美取向。
经济发展为城市建设提供硬件条件,各种思潮流派的引入,极大拓宽了国人视野。但是,经过多年的建设,我们在看到城市迅猛发展的同时却常感叹城市整体面貌缺乏个性,个体建筑过于标新立异。从建筑造型到建筑色彩,都缺乏一种和谐感,许多大城市的“色彩污染”现象严重。人们调侃说中国成了各国建筑师的“实验田”和建筑流派的“陈列室”。
我们且不谈建筑风格,单谈建筑色彩。色彩是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元素。它不仅建筑装饰的手段,吏是建筑个性和建筑性质的体现。中国古建筑有明显色彩个性,北方以故宫为例,金瓦红墙,金碧辉煌,鲜明的有彩色搭配,效果强烈,卓显皇家尊贵与威严;南方以苏州园林为例,粉墙黛瓦,清新淡雅,素雅的无彩色搭配,配以精致雕饰和亭台轩榭,玲珑中同样透着高雅。古建筑色彩虽然单一,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今则不然,城市建筑过于追求“个性”而忽略城市环境的和谐,我们面对色彩斑斓的城市,却难以在短时间内准确概括城市特征。这种看似“丰富”的背后,却是一种无序!造成这种无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缺乏完善的城市色彩规划。
1 关于城市色彩
色彩是一个复合概念,它由“色相、艳度、明度”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世间万物,正是有了色彩的表达,才变得绚烂多姿。在现实中,存在两种色彩:一种是自然物整体的部分,或者说具有物质属性的色彩,他们不会改变:另一种则是人工色彩,它可以改变物体的外观。城市色彩,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色彩的总和(城市地下设施及地面建筑内部装修与城市色彩无关;地面建筑物处于隐秘状态的立面,其色彩无法被感知,也不构成城市色彩)。
2 城市色彩设计的意义
2.1 城市色彩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抛弃传统色彩而一味追赶“时髦”,并不是进步的表现!我们现在仅从城市整体外观上看,根本无法得出北京和巴黎有同样悠久历史的结论,甚至还会产生后者历史更悠久的错觉。这正是因为北京在过去城市建设中,对城市传统色彩的保护不够所造成的。
2.2 城市色彩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色彩对人的心理会产生影响。协调的城市色彩,透射出城市的和谐幽雅,使居住其中的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反之,躁动而不和谐的色彩则会使人心情烦躁,产生不安和暴力倾向。这样的例子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少见。
2.3 城市色彩设计是现代文明的体现。只有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产生专门的城市色彩设计。古人对色彩的运用,通常是出于对美的自然追求,是一种无意识状态;封建社会对色彩等级的划分,则是封建专制的腐朽产物。我们对城市色彩的设计,却是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旨在提高大众生活质量,这是一种科学行为。
2.4 城市色彩设计,是体现城市个性的重要手段。科技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新型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能够在世界各地迅速普及。建筑风格趋同、城市缺乏特点是当前世界各大城市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地域性是色彩的一个天然属性,将具有地域特色的色彩运用到城市色彩设计中,可使建筑色彩和地域特征浑然天成,充分展现城市个性。
2.5 城市色彩设计,是弥补城市规划不足的巧妙方法。像我国这样正处于飞速发展中的国家,城市规划持久性差,城市建设冒进现象明显是比较常见的。俗话说:“计划没有变化快”,所以城市规划常出现新老脱节现象。在完全改变这种现状之前,色彩设计不失为弥补城市规划不足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可以对那些建筑风格和城市面貌相对混乱但在短期内又无法重新规划和改造的地区,进行色彩改造。此法成本低,易普及,后期可调整性强,效果却十分显著。
3 城市色彩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工具——数字化色彩理论体系
过去我们对色彩的描述,是单凭感觉概念化的模糊描述来描述某种颜色,只能做到定性,无法定量。这就给设计师与业主和大众之间的沟通造成严重障碍,从而导致色彩规划无法准确落实,色彩设计无法准确表达,业主无法准确预见色彩设计效果,也无法向设计师表达色彩需求,出乎预料的事也就难免发生。是否有一种系统化的色彩标准能在行业内普遍认可流通呢?答案是肯定的。
过去由于我国对城市色彩设计重要性认识不够,相关规范条文也不够健全,并没有一个全国或全行业认可通行的色彩标准。仅在部分建材厂商内部自发使用标准色卡,而这些标准色卡多为企业自行制定或借用国外色卡,只能在建材企业与设计师或业主之间建立一种小范围点对点的数字化色彩交流平台。这显然是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色彩设计需求的。因此,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国家色彩标准势在必行。
我国其实早在1988年就确立了“中国颜色体系的研究课题”,1994年至1995年间,又相继发布了“gsba26003-1994《中国颜色体系样册》”和“gb/t15608-1995《中国颜色体系》”两项国家标准。2006年5月,《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和《中国颜色体系样册》修订工作正式结束。
至此我国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色彩标准,这为数字化色彩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必要条件。有了它,城市色彩规划文件就能以数字限定色彩范围,保证规划文件执行的准确性。今后,对色彩不仅有定性描述,更有定量的计量标准,它不仅能够有效保证产品质量、适应国际交往,更是我国建筑业打开国际大门的钥匙。
4 城市色彩设计,从规划做起
《国语·楚语》中记载,早在春秋末期,楚国大夫伍举就给“美”下过定义,其曰:“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这说明美的本质就是和谐。城市色彩由人为要素和自然要素两大部分构成。所谓自然要素是指城市中裸露的天然环境要素,如岩石、土壤、水体和自然植被等;人为要素是经人工创造或改造的事物,如建筑物、道路、城市广场、人工绿化景观等:广义上说,它还包括生活在其中的人和相关活动,比如灯光、广告、交通、衣着等。对城市而言,诸多要素中,唯有建筑、城市道路和人工绿化景观所占面积最广,对城市色彩影响最大,且最不容易改造。只有这些要素之间和谐发挥作用,城市才能产生美感。
虽说建筑色彩设计从某个角度上说是一个自由的艺术创作过程,但它绝不等同于单纯艺术创作。建筑色彩不只取决于建筑师对建筑形象的把握以及业主的偏好,它更是城市色彩的组成要素,除了具有体现建筑个性的作用,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构成城市景观,为大众营造和谐的城市色彩环境。因此,城市规划要做的就是为这些因素制订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计划,让单体建筑都在这个和谐的大环境中展现个性,避免出现混乱现象。因此建筑创作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空间。可以这样理解,城市规划就是为建筑单体创作划定合理的自由度,使建筑在符合城市大环境的同时,拥有最大的自由空间。
城市色彩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对建筑容积率、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的控制一样,建筑色彩的控制对城市建设而言同样重要。成功的城市色彩规划,应该继承传统建筑色彩要素,体现地域色彩特征,合理划定城市色彩范围,充分预见未来色彩发展趋势,严格控制躁色出现,为营造和谐城市色彩环境提供指导性和控制性的文件依据。
5 城市色彩设计的一般方法
5.1 进行色彩调查,广泛收集“自然色”。
在做具体色彩设计前,首先应该到实地进行色彩调查,获得一手色彩数据,为今后进行深入色彩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建筑色彩应该来源于自然,任何一种在自然界中无法找到的色彩运用在建筑上,都将使人产生不舒适的视觉感受。由于色彩具有地域性,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色。我们需要从土地、大海、天空中,去广泛提取可用于建筑色彩中自然色。
5.2 调查研究当地传统色彩。
建筑色彩体现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每个地方都有“本土化”建筑色彩。抛弃传统色彩就是抛弃历史,背离传统的城市色彩设计是难以立足的。城市色彩设计必须继承传统,从传统服饰、建筑装饰、饮食文化等方面去提取“本土色”,并在城市色彩设计中优先选用这些具有“优越感”且不容易造成观众反感的传统色彩(图7)。
5.3 集相关地理和气象资料。
色彩不是物体所固有的,它是物体有选择的吸收和反射可见光波所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光线受环境影响会使观者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因此,色彩也随环境的不同而呈现不同效果。进行城市色彩设计,必须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有针对地进行色彩设计,才能取得预想的色彩效果。雾都伦敦,就是因为全年日照时间短,雾天多,而选用中明度低艳度的灰色作为城市的主色调。这一气象特征与我国开展城市色彩设计比较早的城市成都非常类似,为使建筑色彩能够更好地与环境色相协调,成都也将城市色彩基调定为复合灰。
5.4 了解当地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建筑色彩的载体。同一色彩的不同材质会使人产生不同色彩感受。建筑材料本身具有地方性。本土产建筑材料,往往取材子当地自然环境。比如黏土砖、天然石材、木料等。这些材料往往包含当地特征色,给人一种与环境相融的协调感。另外,本地建筑材料容易推广,普及率高,是影响城市色彩的重要因素(图8)。
5.5 归纳收集城市流行色。
完全接触当代文化——让自己的知觉随着时代而发展。从所有有关当代时尚的元素中,包括音乐、绘画、网络和零售场所中,收集流行文化的信息。流行色就在他们中间。流行色不是一成不变之物,它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它与传统色彩并不矛盾。传统色彩是经过多年自然选择后留下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色彩,它代表着一个民族或地区的色彩主流,在城市中占主导地位。而流行色则因时而异,由于经常变换,所以一般只会在点缀色和装饰色中出现,难以成为建筑色彩的主流。但它对城市色彩却有画龙点睛,展现城市活力的作用。
5.6 编制城市色彩规划文件
在获得充足的色彩基础数据之后,由专门的色彩设计师借助相关专业设备和软件,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前期收集的色彩数据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并协助城市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城市色彩规划文件的编制。
6 城市色彩设计活力的保证——梯级处理城市色彩限制范围
城市色彩设计绝不是铁板一块,过于严格的色彩控制势必会削弱城市活力和建筑创作的多样性。因此色彩规划应因地制宜,分区分级限定色彩范围,即在规划区内,结合实际情况,将用色灵活度分为不同等级。
6.1 严控区:指文物保护单位周边以及具有保留价值的老城中心区等。这些区域应以传统色彩为依据制定区域主导色,严格控装饰色的使用,以使区域色彩保持历史文化底蕴和风貌。
6.2 一般控制区:包括城市居住区、办公区、工厂区、校园区以及城市公园等。这些区域可适当放宽用色自由度,允许一定数量和一定色彩范围的点缀色作为城市的辅色出现,以起到增加亮点和提升城市活力的作用。
6.3 低(非)控区:包括城市商业中心、娱乐中心,会展中心等。这些区域相对集中,面积不大,且主要服务对象为年轻人,因此色彩设计应以突出色彩个性和装饰性为主,起到营造商业气氛、凝聚人气的作用。
7 结语
这个时代是追求个性的时代,谁都不甘落于人后。但是建筑色彩设计毕竟不是人们穿衣戴帽那样纯粹的个人行为,它在体现使用功能的同时,还承担着一份社会责任。建筑是城市形象的名片,是城市品位的标志,更是衡量城市发达程度的标尺。建设具有鲜明个性的和谐城市是每个市民和建筑师共同的愿望,对于建筑师而言,它更是一种责任。
我国城市色彩设计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如今,北京、南京、成都、大连等一批大中城市,都已制定并开始实施系统的城市色彩设计方案。我国正在为城市建设补上这一课。虽然我们起步落后了,但我们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
相信不远的将来,国际城市色彩设计舞台上就将出现中国人的身影!
上一篇:对展示设计中空间问题的初探
下一篇:浅谈环保型循环净化式油烟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