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中国元素
发布时间:2015-07-08 09:27
摘 要:本文回顾了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简单历程,分析了园艺设计体系和中国园林设计的特点,探讨了当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研究、借鉴传统园林蕴含的自然文化理念和再现地域景观的手法,以创造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的标志特征,形成富有生活情趣而个性鲜明的空间环境形象。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国元素
“环境”在这里是指居住区的外部环境,是为全体居民提供的公共空间。对于居住区环境的理解是多方面的,常常提到的有空间环境、生态环境、交通环境、视觉环境、景观环境、绿地环境、人文环境等,这恰恰说明了居住区环境所承担的多方面的功能和责任,也说明了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复杂性和高度综合性。
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在人们活动的步行道、广场、休息观景的空间中,创造性地设计能赋予空间一定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回顾
早期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绿化设计,景观布置也以园艺绿化为主,景观规划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往往成为建筑设计的附属,未经深入设计的环境效果难免不尽人意。很多人认为景观就是对已有空间的一种美化,许多建设项目毫不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建筑完工之后,才让景观师“随便种种树栽栽花”。这其实都是缺乏整体景观概念的行为。虽然局部环境设计也属于景观,但景观应是更大层次上的一种统率。美好的景观是一种和谐,一种完整,任何将我们的环境割裂成部分来设计的思想都是不对的。
如今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愈来愈受房地产发展商和居民的重视,现代住区环境景观的营造也是一种大的发展趋势。
然而,中国房地产发展起步较晚,专业从事住宅环境设计人员较少,不少是相关专业特别是建筑专业人员在完成建筑设计后进行辅助的环境设计,在设计概念和手法上都还不太成熟,常常认为国外的环境设计都是好的,是现代化的标志,并在设计中大量采用。比如美国的贝尔高林,在深圳的鸿端花园、金港豪庭可以看到其娴熟的设计手法,特别是对水景的处理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许多房地产开发商特别是中小型公司为了在市场上取得竞争的优势,盲目借鉴贝尔高林等国外优秀景观设计公司的作品,甚至模仿其设计表现形式,东凑西拼,表现出不伦不类的形式。
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设计?这是每一个设计师所应该思索的问题。从古希腊和罗马帝国,再到法兰西帝国和形形色色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者,都曾用同样的语言,同样的形式,甚至同样的精神在建造城市和景观,它们如同一个不散的幽灵,最终来到了中国的城市,成为当代许多中国人主动或被动的认同。几乎每一个城市至少有一个大广场,几乎所有这些广场的模范就是凡尔赛宫前的广场和模纹花坛,或是罗马圣比德广场,或者是北京太和殿前的广场,我们的居住景观又何尝不是如此?
2 园林设计体系
国际园景建筑家联合会1954年在维也纳召开的第四次大会上,英国造园家杰利克在致辞时把世界造园体系分为:中国体系、西亚体系、欧洲体系。
中国体系:典雅且精致。中国的古典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表现大自然的天然山水景色为主旨,布局自由:所造假山池沼,浑然一体,宛如天成,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色,表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宇宙观,在唐宋时期达到了成熟阶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到了园林的布局和造景中,使园林建筑不再仅仅是工匠的杰作,更是文人的杰作,让园林的人文风景突现了出来。
西亚体系,主要是指巴比伦、埃及、古波斯的园林,它们采取方直的规划、齐正的栽植和规则的水渠,园林风貌较为严整,后来这一手法为阿拉伯人所继承,成为伊斯兰园林的主要传统,在平面布置上把园林建成“田”字,用纵横轴线分作四区,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置中心水池,把水当作园林的灵魂,使水在园林中尽量发挥作用。这种造园水法后来传到意大利,更演变到神奇鬼工的地步,每处庭园都有水法的充分表演,成为欧洲园林必不可少的点缀。
欧洲体系:规整而有序欧洲体系,在发展演变中较多地吸收了西亚风格,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最后形成自己“规整和有序”的园林艺术特色。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花园最重要的位置上一般均耸立着主体建筑,建筑的轴线也同样是园林景物的轴线;园中的道路、水渠、花草树木均按照人的意图有序地布置,显现出强烈的理性色彩。
3 中国园林的特色
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的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含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它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与智慧。而且与西方园林艺术相比,它突出地抒发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
景观应该包括自然和人文两部分,是我们视力所及范围内的一切东西:自然的,人造的,同时还包括观看者的心灵感受和浮现的联想。景观应该是能够带给人愉悦,提高人生活质量的环境。中国承德的避暑山庄、北京的颐和园、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和环秀山庄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这进一步说明中国传统园林具有令人折服的艺术魅力和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
由于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反映在造园艺术上追求便各有侧重。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但刻意追求的却是形式美;中国造园虽也重视形式,但倾心追求的却是意境美。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也就是一种形式美。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了黄金率。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他的《建筑十书》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提出“比例是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证形式美的法则。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命题,对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抽象概括。于是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相当的普遍性。它不仅支配着建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甚至对音乐、诗歌等听觉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与建筑有密切关系的园林更是奉之为金科玉律。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地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中国造园则注重“景”和“情”,景自然也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但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触发人的情思,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这显然不同子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美,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造园的文化背景。古代中国没有专门的造园家,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文人、画家的介入使中国造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而诗和画都十分注重意境的追求,致使中国造园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清人王国维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意境是要靠“悟”才能获取,而“悟”是一种心智活动,“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因此造园的经营要旨就是追求意境。
现代居住区景观的发展,既不能依赖于抄袭国际大设计公司的作品,也不能生搬硬套中国传统的园林形式,设计观念的国际一体化和设计手法的中国本土化是发展的方向和捷径,传统园林设计蕴含的自然文化理念和再现地域景观的手法,值得认真研究、借鉴,并融汇贯通于实践之中。
4.1 天人合一的自然原则
环境设计讲究空间的围合收放,尺度比例,空间的对比统一,序列构成,空间的焦点或视觉中心。不同的是,作为外部空间环境,更多地运用地形、水体、植物等具备自然特·性的景观素材形成空间的组合与变化。
自然是风景园林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中国传统园林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于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自然文化是中国园林的核心与精华所在。所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就是强调按照自然的客观规律来造园,要以自然景物为主体,更要强调入对自然的深刻认识和艺术再现。这与国际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十分接近,表现出人类认知方式国际一体化的倾向。
4.2 因地制宜的景观特色
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旨之一在于充分利用地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再现地域的自然景观类型和地域文化特色。与西方传统园林一样,中国传统园林也是再现本土自然景观典型特征的范例。对地域性景观的深入研究,因地制宜地营造适宜大环境的景观类型,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前提,也是体现其景观特色的所在。但关键在于继承因地制宜的思想,而不是山水园林的形式本身。
环境设计注重人与景物,景物与景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如视点、视线、视角、视距、视平线高低等方面的考虑和运动视野的分析,这些视觉要素建立在人的视觉特性上,因此具有理性的倾向和含义,强化边界种植,造成深远的背景,强调结点设计,作为景观表现的重点,运用动态水体、雕塑、标志物作为空间表现的视焦点等。
4.3 景观整体的视觉效果
中国传统园林以自然山水为依托,通过借景、隐喻等手法将园林景物与周边景观相联系,起到扩大空间效果的作用,并使各个空间之间相互渗透、彼此呼应,形成整体。现代景观设计也要求将场地的视域空间作为设计范围,把地平线作为空间的参照,强调风景园林设计与地域性景观的融合,这与传统园林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整体不谋而合。
小中见大的中国传统园林在相对局促的空间中,借助对比、突出三维空间、加强空间的深远效果、采用环形游线形成散点视点视线、避免一览无余的逼迫式景点布置,以及借助山体和屋顶起翘将人的视线引向天空等手法,达到扩大空间感的目的,获得震撼人心的效果,这对居住区景观设计寻求的在有限的空间中表现不同空间效果不无启示。
4.4 舒适宜人的环境塑造
园林是人类追求最理想的人居环境的产物,创造更加舒适宜人的小气候环境,是享受园林生活乐趣的前提。园林的叠山理水、植物配置、亭廊构建,乃至城市布局,都在很大程度上考虑到如何利用自然气候条件,在园林中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小气候环境。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光影、气流、温度、湿度等影响人体舒适度的气候因子,也是十分重要的设计依据。
环境的生态机能在小区规划就需要作整体的考虑:地区的日照和日距、风向的挡与引,道路的走向,建筑的布置,场地的日照和小气候,绿化的分布式,林荫路和林荫广场,草地和花坛,树群的运用等。从绿化种植方面看,应基础种植,包括边界、道路、结点、楼间的,形成完整有机的绿化系统,力求达到较大绿地率;在重点或需强调的部位,运用植景或有限度地使用观赏性草地:在活动采用林荫广场布置等,以针对不同目的部位不同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来有效地实现环境的生态机能。
4.5 中式园林景观元素
与居住环境审美特征有关的是景观样式本身,那些中古式、西古式、东方的、欧陆的、抽象的、具象的等等,与流行时尚有密切的联系,如从深圳万科花园到上海万科花园,到时下众多的半圆形罗马式柱廊、喷水池、雕塑,可以看出紧随流行的节拍,而与居住区自身的生态功能要求并无必然联系。这些样式本身无所谓好或不好,它们更多体现了主观偏爱。居住环境也应有自己的景观气质和特性,多一点亲切、质朴和自然的情趣,也许更容易令人差异和识别性。
中式造景的手法常用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以及书画。师法自然,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而建筑则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类型,十分丰富多彩,诸多中式元素,设计师尽可选择应用。
5 结束语
对于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展望,其空间环境形象设计的核心是引导“家园”形象的形成。要营造亲切平和的空间感受,应有合适的规模以利于配套和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增强人们对小区的归属感,要创造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的环境意象,居住区的建筑形象应该是令人愉悦的,色彩总体上应是明快温和的,建筑形体及其细部处理应突出简洁清新,要创造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的标志特征,形成富有生活情趣而个性鲜明的空间环境形象。
按照《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城市示范小区规划设计导则》:小区绿地及住区环境必须进行专门规划和设计,绿地环境设计应配合小区总体设计进程和要求,一体作业。它要求实现居住小区景观环境安全、健康、效率、舒适的目标,这就对专业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应具备景观设计的理念和专业知识,才能胜任住区环境设计的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国元素
“环境”在这里是指居住区的外部环境,是为全体居民提供的公共空间。对于居住区环境的理解是多方面的,常常提到的有空间环境、生态环境、交通环境、视觉环境、景观环境、绿地环境、人文环境等,这恰恰说明了居住区环境所承担的多方面的功能和责任,也说明了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复杂性和高度综合性。
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在人们活动的步行道、广场、休息观景的空间中,创造性地设计能赋予空间一定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回顾
早期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绿化设计,景观布置也以园艺绿化为主,景观规划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往往成为建筑设计的附属,未经深入设计的环境效果难免不尽人意。很多人认为景观就是对已有空间的一种美化,许多建设项目毫不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建筑完工之后,才让景观师“随便种种树栽栽花”。这其实都是缺乏整体景观概念的行为。虽然局部环境设计也属于景观,但景观应是更大层次上的一种统率。美好的景观是一种和谐,一种完整,任何将我们的环境割裂成部分来设计的思想都是不对的。
如今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愈来愈受房地产发展商和居民的重视,现代住区环境景观的营造也是一种大的发展趋势。
然而,中国房地产发展起步较晚,专业从事住宅环境设计人员较少,不少是相关专业特别是建筑专业人员在完成建筑设计后进行辅助的环境设计,在设计概念和手法上都还不太成熟,常常认为国外的环境设计都是好的,是现代化的标志,并在设计中大量采用。比如美国的贝尔高林,在深圳的鸿端花园、金港豪庭可以看到其娴熟的设计手法,特别是对水景的处理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许多房地产开发商特别是中小型公司为了在市场上取得竞争的优势,盲目借鉴贝尔高林等国外优秀景观设计公司的作品,甚至模仿其设计表现形式,东凑西拼,表现出不伦不类的形式。
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设计?这是每一个设计师所应该思索的问题。从古希腊和罗马帝国,再到法兰西帝国和形形色色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者,都曾用同样的语言,同样的形式,甚至同样的精神在建造城市和景观,它们如同一个不散的幽灵,最终来到了中国的城市,成为当代许多中国人主动或被动的认同。几乎每一个城市至少有一个大广场,几乎所有这些广场的模范就是凡尔赛宫前的广场和模纹花坛,或是罗马圣比德广场,或者是北京太和殿前的广场,我们的居住景观又何尝不是如此?
2 园林设计体系
国际园景建筑家联合会1954年在维也纳召开的第四次大会上,英国造园家杰利克在致辞时把世界造园体系分为:中国体系、西亚体系、欧洲体系。
中国体系:典雅且精致。中国的古典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表现大自然的天然山水景色为主旨,布局自由:所造假山池沼,浑然一体,宛如天成,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色,表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宇宙观,在唐宋时期达到了成熟阶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到了园林的布局和造景中,使园林建筑不再仅仅是工匠的杰作,更是文人的杰作,让园林的人文风景突现了出来。
西亚体系,主要是指巴比伦、埃及、古波斯的园林,它们采取方直的规划、齐正的栽植和规则的水渠,园林风貌较为严整,后来这一手法为阿拉伯人所继承,成为伊斯兰园林的主要传统,在平面布置上把园林建成“田”字,用纵横轴线分作四区,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置中心水池,把水当作园林的灵魂,使水在园林中尽量发挥作用。这种造园水法后来传到意大利,更演变到神奇鬼工的地步,每处庭园都有水法的充分表演,成为欧洲园林必不可少的点缀。
欧洲体系:规整而有序欧洲体系,在发展演变中较多地吸收了西亚风格,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最后形成自己“规整和有序”的园林艺术特色。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花园最重要的位置上一般均耸立着主体建筑,建筑的轴线也同样是园林景物的轴线;园中的道路、水渠、花草树木均按照人的意图有序地布置,显现出强烈的理性色彩。
3 中国园林的特色
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的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含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它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与智慧。而且与西方园林艺术相比,它突出地抒发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
景观应该包括自然和人文两部分,是我们视力所及范围内的一切东西:自然的,人造的,同时还包括观看者的心灵感受和浮现的联想。景观应该是能够带给人愉悦,提高人生活质量的环境。中国承德的避暑山庄、北京的颐和园、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和环秀山庄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这进一步说明中国传统园林具有令人折服的艺术魅力和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
由于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反映在造园艺术上追求便各有侧重。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但刻意追求的却是形式美;中国造园虽也重视形式,但倾心追求的却是意境美。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也就是一种形式美。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了黄金率。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他的《建筑十书》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提出“比例是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证形式美的法则。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命题,对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抽象概括。于是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相当的普遍性。它不仅支配着建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甚至对音乐、诗歌等听觉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与建筑有密切关系的园林更是奉之为金科玉律。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地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中国造园则注重“景”和“情”,景自然也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但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触发人的情思,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这显然不同子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美,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造园的文化背景。古代中国没有专门的造园家,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文人、画家的介入使中国造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而诗和画都十分注重意境的追求,致使中国造园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清人王国维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意境是要靠“悟”才能获取,而“悟”是一种心智活动,“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因此造园的经营要旨就是追求意境。
4 中国式园林景观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居住区景观的发展,既不能依赖于抄袭国际大设计公司的作品,也不能生搬硬套中国传统的园林形式,设计观念的国际一体化和设计手法的中国本土化是发展的方向和捷径,传统园林设计蕴含的自然文化理念和再现地域景观的手法,值得认真研究、借鉴,并融汇贯通于实践之中。
4.1 天人合一的自然原则
环境设计讲究空间的围合收放,尺度比例,空间的对比统一,序列构成,空间的焦点或视觉中心。不同的是,作为外部空间环境,更多地运用地形、水体、植物等具备自然特·性的景观素材形成空间的组合与变化。
自然是风景园林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中国传统园林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于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自然文化是中国园林的核心与精华所在。所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就是强调按照自然的客观规律来造园,要以自然景物为主体,更要强调入对自然的深刻认识和艺术再现。这与国际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十分接近,表现出人类认知方式国际一体化的倾向。
4.2 因地制宜的景观特色
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旨之一在于充分利用地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再现地域的自然景观类型和地域文化特色。与西方传统园林一样,中国传统园林也是再现本土自然景观典型特征的范例。对地域性景观的深入研究,因地制宜地营造适宜大环境的景观类型,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前提,也是体现其景观特色的所在。但关键在于继承因地制宜的思想,而不是山水园林的形式本身。
环境设计注重人与景物,景物与景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如视点、视线、视角、视距、视平线高低等方面的考虑和运动视野的分析,这些视觉要素建立在人的视觉特性上,因此具有理性的倾向和含义,强化边界种植,造成深远的背景,强调结点设计,作为景观表现的重点,运用动态水体、雕塑、标志物作为空间表现的视焦点等。
4.3 景观整体的视觉效果
中国传统园林以自然山水为依托,通过借景、隐喻等手法将园林景物与周边景观相联系,起到扩大空间效果的作用,并使各个空间之间相互渗透、彼此呼应,形成整体。现代景观设计也要求将场地的视域空间作为设计范围,把地平线作为空间的参照,强调风景园林设计与地域性景观的融合,这与传统园林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整体不谋而合。
小中见大的中国传统园林在相对局促的空间中,借助对比、突出三维空间、加强空间的深远效果、采用环形游线形成散点视点视线、避免一览无余的逼迫式景点布置,以及借助山体和屋顶起翘将人的视线引向天空等手法,达到扩大空间感的目的,获得震撼人心的效果,这对居住区景观设计寻求的在有限的空间中表现不同空间效果不无启示。
4.4 舒适宜人的环境塑造
园林是人类追求最理想的人居环境的产物,创造更加舒适宜人的小气候环境,是享受园林生活乐趣的前提。园林的叠山理水、植物配置、亭廊构建,乃至城市布局,都在很大程度上考虑到如何利用自然气候条件,在园林中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小气候环境。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光影、气流、温度、湿度等影响人体舒适度的气候因子,也是十分重要的设计依据。
环境的生态机能在小区规划就需要作整体的考虑:地区的日照和日距、风向的挡与引,道路的走向,建筑的布置,场地的日照和小气候,绿化的分布式,林荫路和林荫广场,草地和花坛,树群的运用等。从绿化种植方面看,应基础种植,包括边界、道路、结点、楼间的,形成完整有机的绿化系统,力求达到较大绿地率;在重点或需强调的部位,运用植景或有限度地使用观赏性草地:在活动采用林荫广场布置等,以针对不同目的部位不同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来有效地实现环境的生态机能。
4.5 中式园林景观元素
与居住环境审美特征有关的是景观样式本身,那些中古式、西古式、东方的、欧陆的、抽象的、具象的等等,与流行时尚有密切的联系,如从深圳万科花园到上海万科花园,到时下众多的半圆形罗马式柱廊、喷水池、雕塑,可以看出紧随流行的节拍,而与居住区自身的生态功能要求并无必然联系。这些样式本身无所谓好或不好,它们更多体现了主观偏爱。居住环境也应有自己的景观气质和特性,多一点亲切、质朴和自然的情趣,也许更容易令人差异和识别性。
中式造景的手法常用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以及书画。师法自然,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而建筑则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类型,十分丰富多彩,诸多中式元素,设计师尽可选择应用。
5 结束语
对于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展望,其空间环境形象设计的核心是引导“家园”形象的形成。要营造亲切平和的空间感受,应有合适的规模以利于配套和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增强人们对小区的归属感,要创造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的环境意象,居住区的建筑形象应该是令人愉悦的,色彩总体上应是明快温和的,建筑形体及其细部处理应突出简洁清新,要创造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的标志特征,形成富有生活情趣而个性鲜明的空间环境形象。
按照《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城市示范小区规划设计导则》:小区绿地及住区环境必须进行专门规划和设计,绿地环境设计应配合小区总体设计进程和要求,一体作业。它要求实现居住小区景观环境安全、健康、效率、舒适的目标,这就对专业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应具备景观设计的理念和专业知识,才能胜任住区环境设计的目标和任务。
上一篇:浅谈环保型循环净化式油烟机设计
下一篇:浅析中国特质促进我国现代设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