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内陆城市滨水地区的规划设计
发布时间:2015-07-08 09:27
摘 要:以滨水空间为纽带,沿线适当地布置一些公园绿地、林荫步道、步行街,并对适当的地点进行重点处理,放大成广场、公园,在重点地段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标志或环境小品将与主要水道相交的河涌沿线进行改造,形成景观网,这样可大大改善城市景观,增加其通透性和观赏性,形成都市文化风情廊道。
关键词:滨水空间:地方特色;空间形态:景观网
水孕育了城市和城市的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江河湖海附近就是人们首选的居住地,也正因为此,世界各地的许多滨水地区都是知名城市的所在地。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独特重要。
滨水,一般指同江、河、湖、海等水域滨临陆地的边缘地带。本文主要针对的是内陆沿江沿河城市滨水地区的规划和设计。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水系发达,许多城市都有主要水道穿过,该区域的建设,对展现城市文化,形成城市特色,树立城市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高质量的开发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所潜在的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滨水区由于其所在的特殊空间地段,往往具有城市的门户和窗口的作用,因此,一项成功的滨水开发工程,不仅可以改善沿岸的生态环境,重塑城市优美景观,提高市民生活品质,而且往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从而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获得良好的社会形象,并以此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带动城市其它地区的发展。
滨水空间具有线性特征和边界特征,正是由于这一特性,使其成为形成城市景观特色的最重要的地段,滨水区规划设计的目标,一方面通过内部组织,达到空间的通透性,保证与水域的良好的视觉走廊;另一方面。滨水区为展示城市群体景观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这也是一般城市标志性、门户性景观形成的最佳地段。因此,在进行滨水地区规划设计时,应将这一地区作为整体全面考虑:1)保持水体岸线的连续性,在堤岸边,通过林荫步道、植被及景观小品、城市雕塑等将滨水区域联系起来;2)以滨水空间为纽带,沿线适当地布置一些公园绿地、林荫步道、步行街,并对适当的地点进行重点处理,放大成广场、公园,在重点地段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标志或园林小品(见图1);3)将与主要水道相交的河涌沿线进行改造,形成景观网,这样可大大减少开发密度,改善城市景观,增加其通透性和观赏性(见图2);4)将这些广场、公园、步行街、景观廊点线面结合起来,使整个滨水空间向城市扩散、渗透,形成一个有趣的疏密有致的空间系统,使整个滨水景观也得到渗透贯穿,这样使滨水地区真正成为所在城市的景观、商业和文化的枢纽,成为都市的文化风情廊道(见图3)。
2 应对滨水空间沿线一定范围内的城市空间形态和建筑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
滨水空间相对较开阔,是向公众开放的界面,利用水岸线这一开阔的大舞台,对两岸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建筑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对用地的性质、建筑的密度、高度、建筑风格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对沿线的建筑轮廓线进行合理的控制,保持视觉上、空间上的通透性。
建筑高度应进行总体的城市设计,并在沿岸布置适当的观景场所,形成最佳景点,保证在观景点附近,能够形成较为优美的、协调的建筑轮廓线,达到最佳视觉效果。
建筑造型及风格也是影响滨水景观的重要因素,滨水区作为一个较为开敞的空间,沿岸建筑就是对这一空间进行界定的界面。但是,内陆地区,特别是沿江沿河地区,两岸的距离一般在100m左右,相对比较近,合适的体量、得体的建筑风格尤为重要。因此,作为城市规划工作者,应对城市的文化、建筑文脉进行深入研究,形成适时适地的建筑风格,使建筑与环境相得益彰。
不但要对两岸的建筑风格、建筑密度、高度进行整体把握,在规划中,还要对两岸建筑的性质进行合理的搭配,使居住、商业、办公、文化、旅游等各种性质的建筑合理配置,从而,为滨水空间带来生气,带来活力。
3 对滨水空间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水是滨水空间的纽带,但同时,水又阻隔了两岸的联系,除了视觉上的联系外,可在水面上适当的建设一些桥梁,是两岸的景观结合成整体,桥不但可通过自身的造型给人以美感,而且是城市两岸连接的纽带,它能把两岸的城市环景与水道的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因此,应适当的结合重要节点、重要地段,结合交通功能、景观功能综合设置。
同时,在沿岸还可设置游船码头,利用船泊将两岸联系起来,增加人们亲水的机会,增强河道空间的趣味性。
4 滨水空间沿线的景观设计
滨水空间视野开阔,空气清新,在滨水沿线应形成一条连续的公共绿化景观带,并沿景观带设置一些供人们休憩、游戏的场所及适当的亲水空间,创造出人们乐意滞留的休息场所。
可通过设置沿河步道、座椅、小型健身场所、林荫小道、观景台、休息廊、文化广场等空间,营造出一种温馨迷人的气氛,以林荫步道为线,以不同的场所空间为点,以大片的绿地、公园、广场为面。
亲水是人的天性,但很多城市的滨水区往往面临潮水、洪水的威胁,可采用不同的错落式的设计手法,设置防洪堤、防洪墙,即起到防洪的目的,又达到自然合理的效果。也可以考虑自然式驳岸的设计。
在植物配植方面,应注意植物的多样性,增加软地面和植被覆盖率,种植高大乔木,开花乔木,以提高遮荫的效果。在设计中尽量采用自然式种植,植被的搭配分地被花草、低矮灌木、高大乔木三个层次进行设计,尽量符合自然植物群落结构。在道路铺装上,尽量采用环保的透水材枓。
5 城市滨水空间的文化内涵
在城市滨水空间的开发建设中,还应充分尊重地域性特点及文化内涵、风土人情,使地域文化与传统的滨水活动相结合,例如:在南方城市就有一年一度的龙舟赛,一般都在城市的主要河道举行,很有特色。这样,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让全社会成员都能共享滨水的乐趣。
由于城市滨水区场所意义内容多样,我们还可以从生活的内容、社会背景、历史变迁、自然环境等众多内容中发据,形成独具一格的滨水景观特色。
致谢:本文的创作观点是在主持编制《番禺区市桥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及近期建设设计咨询的过程中产生的,部分观点经过多次反复探讨研究,在此衷心感谢联邦德国慕尼黑亚尔派国际建筑设计公司俞军博士及广东建科建筑设计院有关设计师、番禺区城市规划分局各位规划师的支持与配合。
关键词:滨水空间:地方特色;空间形态:景观网
水孕育了城市和城市的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江河湖海附近就是人们首选的居住地,也正因为此,世界各地的许多滨水地区都是知名城市的所在地。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独特重要。
滨水,一般指同江、河、湖、海等水域滨临陆地的边缘地带。本文主要针对的是内陆沿江沿河城市滨水地区的规划和设计。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水系发达,许多城市都有主要水道穿过,该区域的建设,对展现城市文化,形成城市特色,树立城市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高质量的开发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所潜在的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滨水区由于其所在的特殊空间地段,往往具有城市的门户和窗口的作用,因此,一项成功的滨水开发工程,不仅可以改善沿岸的生态环境,重塑城市优美景观,提高市民生活品质,而且往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从而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获得良好的社会形象,并以此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带动城市其它地区的发展。
1 滨水地区的空间形态
滨水空间具有线性特征和边界特征,正是由于这一特性,使其成为形成城市景观特色的最重要的地段,滨水区规划设计的目标,一方面通过内部组织,达到空间的通透性,保证与水域的良好的视觉走廊;另一方面。滨水区为展示城市群体景观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这也是一般城市标志性、门户性景观形成的最佳地段。因此,在进行滨水地区规划设计时,应将这一地区作为整体全面考虑:1)保持水体岸线的连续性,在堤岸边,通过林荫步道、植被及景观小品、城市雕塑等将滨水区域联系起来;2)以滨水空间为纽带,沿线适当地布置一些公园绿地、林荫步道、步行街,并对适当的地点进行重点处理,放大成广场、公园,在重点地段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标志或园林小品(见图1);3)将与主要水道相交的河涌沿线进行改造,形成景观网,这样可大大减少开发密度,改善城市景观,增加其通透性和观赏性(见图2);4)将这些广场、公园、步行街、景观廊点线面结合起来,使整个滨水空间向城市扩散、渗透,形成一个有趣的疏密有致的空间系统,使整个滨水景观也得到渗透贯穿,这样使滨水地区真正成为所在城市的景观、商业和文化的枢纽,成为都市的文化风情廊道(见图3)。
2 应对滨水空间沿线一定范围内的城市空间形态和建筑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
滨水空间相对较开阔,是向公众开放的界面,利用水岸线这一开阔的大舞台,对两岸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建筑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对用地的性质、建筑的密度、高度、建筑风格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对沿线的建筑轮廓线进行合理的控制,保持视觉上、空间上的通透性。
建筑高度应进行总体的城市设计,并在沿岸布置适当的观景场所,形成最佳景点,保证在观景点附近,能够形成较为优美的、协调的建筑轮廓线,达到最佳视觉效果。
建筑造型及风格也是影响滨水景观的重要因素,滨水区作为一个较为开敞的空间,沿岸建筑就是对这一空间进行界定的界面。但是,内陆地区,特别是沿江沿河地区,两岸的距离一般在100m左右,相对比较近,合适的体量、得体的建筑风格尤为重要。因此,作为城市规划工作者,应对城市的文化、建筑文脉进行深入研究,形成适时适地的建筑风格,使建筑与环境相得益彰。
不但要对两岸的建筑风格、建筑密度、高度进行整体把握,在规划中,还要对两岸建筑的性质进行合理的搭配,使居住、商业、办公、文化、旅游等各种性质的建筑合理配置,从而,为滨水空间带来生气,带来活力。
3 对滨水空间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水是滨水空间的纽带,但同时,水又阻隔了两岸的联系,除了视觉上的联系外,可在水面上适当的建设一些桥梁,是两岸的景观结合成整体,桥不但可通过自身的造型给人以美感,而且是城市两岸连接的纽带,它能把两岸的城市环景与水道的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因此,应适当的结合重要节点、重要地段,结合交通功能、景观功能综合设置。
同时,在沿岸还可设置游船码头,利用船泊将两岸联系起来,增加人们亲水的机会,增强河道空间的趣味性。
4 滨水空间沿线的景观设计
滨水空间视野开阔,空气清新,在滨水沿线应形成一条连续的公共绿化景观带,并沿景观带设置一些供人们休憩、游戏的场所及适当的亲水空间,创造出人们乐意滞留的休息场所。
可通过设置沿河步道、座椅、小型健身场所、林荫小道、观景台、休息廊、文化广场等空间,营造出一种温馨迷人的气氛,以林荫步道为线,以不同的场所空间为点,以大片的绿地、公园、广场为面。
亲水是人的天性,但很多城市的滨水区往往面临潮水、洪水的威胁,可采用不同的错落式的设计手法,设置防洪堤、防洪墙,即起到防洪的目的,又达到自然合理的效果。也可以考虑自然式驳岸的设计。
在植物配植方面,应注意植物的多样性,增加软地面和植被覆盖率,种植高大乔木,开花乔木,以提高遮荫的效果。在设计中尽量采用自然式种植,植被的搭配分地被花草、低矮灌木、高大乔木三个层次进行设计,尽量符合自然植物群落结构。在道路铺装上,尽量采用环保的透水材枓。
5 城市滨水空间的文化内涵
在城市滨水空间的开发建设中,还应充分尊重地域性特点及文化内涵、风土人情,使地域文化与传统的滨水活动相结合,例如:在南方城市就有一年一度的龙舟赛,一般都在城市的主要河道举行,很有特色。这样,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让全社会成员都能共享滨水的乐趣。
由于城市滨水区场所意义内容多样,我们还可以从生活的内容、社会背景、历史变迁、自然环境等众多内容中发据,形成独具一格的滨水景观特色。
致谢:本文的创作观点是在主持编制《番禺区市桥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及近期建设设计咨询的过程中产生的,部分观点经过多次反复探讨研究,在此衷心感谢联邦德国慕尼黑亚尔派国际建筑设计公司俞军博士及广东建科建筑设计院有关设计师、番禺区城市规划分局各位规划师的支持与配合。
上一篇:中外乳品工业建筑的异同
下一篇:一个有表情的大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