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图书馆可视化多媒体触摸导读与查询系统来发方

发布时间:2015-07-16 10:26

 图书馆可视化多媒体触摸屏导读与查询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帮助读者方便、快捷地查询所要的信息,提高信息查询的效率。因此,在设计系统的过程中,不仅要实现导读与查询功能,更重要的是要实现良好的人机交互整体效果。
  1 系统结构的设计
  系统结构是可视化多媒体触摸导读与查询系统的研发基础,它是用来指导系统研发工作顺利实施的主要依据,因此,应将系统结构设计当作重要内容来抓。应用该系统,不仅能够帮助读者实现图书、读者等相关信息的查询,而且通过该系统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图书馆的情况。因此,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将该系统设计成3个功能模块,即图书馆介绍、读者服务和电子资源查询。
  图书馆介绍模块主要以文字形式呈现,包括读者指南、办证指南、入馆须知、机构设置和图书馆简介等内容,它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图书馆的相关规定,掌握图书馆的情况,以降低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强度。另外,该模块还以图片的形式为读者展现图书馆的楼层分布、整体面貌和内部布局,使读者能够对图书馆有个基本的了解。
  读者服务模块的功能是实现读者自主查询和图书信息的查询。读者可以利用手写功能输入关键词后,完成对图书借阅状态、存放位置和图书详细信息的查询。
  电子资源模块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图书馆中的电子资源,并附带有对应的检索方式和图片。
  2 软、硬件开发支持
  在开发可视化多媒体触摸导读与查询系统时,需要软、硬件的支持。其中,配置硬件时,应使用档次高的产品,以确保其使用的长久性。为了保证系统具有友好的界面和稳定的功能,还需使用专门的开发软件。
  考虑到可视化编程语言不仅具有良好的控制、运算能力,而且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广阔的应用范围,所以,在系统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人员可以利用各种编程技巧和逻辑运算知识,整合多种表现手法,以满足读者的使用需求。根据实际需要,可选择Visual C++、Visual Fox Pro、Visual Basic等开发语言。同时,为了给构建Web服务和Web应用提供方便,在开发时,可应用.net框架。另外,为了确保图片效果,还需利用Photoshop修饰和处理相关内容,并设计出相关的按钮和背景图片。
  3 屏幕输入和输出的设计
  触摸屏与利用鼠标时的单、双击比较类似,不过,对于计算机知识掌握不多的读者,使用触摸屏双击的概率较低。因此,为了确保所有读者能够方便地使用该系统,应将选择项设计成“一点即通”的按钮样式。同时,应将不同的按钮设计成不同的查询项,各个查询项应设计成独立的界面。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程序的管理效率,还能使程序框架一目了然。另外,考虑到手指“点”操作与屏幕的接触定位的准确性相对较差,设计的按钮面积应相对大一些。
  由上述分析可知,设计屏幕输入和输出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内容:①明确各个页面的内容,包括说明性的文字、图片等;②设计的按钮面积大小要适宜,不能太小,颜色应醒目,形状应方便辨认等;③明确屏幕间的所属关系,确保设计的屏幕去向、键数和类型的合理性。
  4 做好所用素材的准备和加工工作
  在完成此项工作时,要根据根据设计需要,与图书管理员沟通和协调后,准备所需的图像、图片、文字素材;将收集到的素材输入计算机中作相应的处理。比如文字素材利用word排版,使其满足系统设计感官的要求,利用Photo shop软件处理图片素材,以达到预期的视觉效果。
  5 系统开发技术
  在研发图书馆可视化多媒体触摸导读与查询系统时,应针对不同的功能采取有针对性技术,以确保相关功能的实现。
  5.1 设计全屏界面
  为避免读者损坏主机资源,可将主页设计为不允许回溯页,要求系统运行后始终以主页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只有输入密码才允许退出。同时,采用分支流程进行设计,并设计有导向其他页面的按钮,以发挥其导航功能。
  5.2 设计手写功能
  在设计手写功能时,应在屏幕相关位置设置专门的键盘和手写功能调出按钮。同时,考虑到不同页面读者均有可能会进行输入查询操作,所以,应将键盘和手写功能调出,设置在各个页面上。
  5.3 预留与图书馆系统对接接口
  为了保证使用该系统能够检索图书馆中的图书信息,应与图书馆系统对接,为读者查询图书馆信息奠定基础。
  5.4 程序的发布
  当系统程序开发完成后,还应生产.exe可执行文件,将其安装到相关计算机中,以供读者应用、查询。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应重视可视化多媒体触摸导读与查询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认真分析了系统需求、明确了系统结构后,在做好充分的软、硬件开发准备工作后,采用专门的编程技术进行开发,并不断调试其功能,以满足图书馆的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成爱萍.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导读系统的应用.图书馆学刊,2013(06):121-122.

上一篇:基于Android携程结伴系统的设计策略开发

下一篇:大幅面印刷技术及其制版设备的创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