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发布时间:2015-10-05 14:32

摘 要: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为环境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提供依据,提出减少对环境影响的对策和建议。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存在的一些问题,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根据本人进几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问题 对策
从1 973 年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引入我国至今, 已有三十几年的时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为中国的环境保护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体现了预防为主和“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保护方针, 尤其是自2003 年9 月《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实施以来, 环评事业有了飞跃式的发展。环评工作者只有针对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不断地分析.总结, 才能进一步提高环评质量, 推动环评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1.环境现状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现状调查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现有资料为基础,进行资料统计.经验估算.资料复用等;另一类则是通过现状监测获取相关的数值。两者往往相互补充。由于受环评时限.经费.人员素质.工作机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现状调查工作的开展过程往往出现随意套用现有资料或监测资料准确性.可用性差等问题。
  (1)现有资料收集中存在的问题
  ①资料收集时间上的相对不足
  主要指现状调查时应重点关注现有资料值获得时间距环评现状调查时间的长短。近年来,随着城市新城区的高速发展,频繁的社会经济活动促使环境瞬息万变,区域内植被面积大辐度减少,人口高度集中,人类开发活动强度增大,各项环境质量指标也随之呈现较大变化。因此,在引用现有数据时,对于高速发展的地区,常忽略了结合地区的开发强度考虑现有资料获取时间与环评现状调查时间间隔的长短,资料的可利用程度不高。
  ②突发事件及不利条件下对现状值的影响
  对于一个比较成型的工业区,往往认为它的现状值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但突发的事件也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环境现状值。一些恶性的环境违法行为,如向水体倾倒化工废液.利用废塑料薄膜作为锅炉燃料等等,在较短时间内即可能引起区域环境发生不利的改变。不利条件,既包括环境本身背景值最差的情况,又包括环境各因素最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浓度消减的情况。对于一个正在开发建设中的工业区,因其区域整体存在着诸多不定因素,调查过程应更多地关注整个区域环境的变化。但在实际工作中,调查过程对此类事件应给予的关注程度往往不高,缺乏对其行为的发生频率的了解,从而影响对现状值的确定,降低现有资料的可利用程度,由此产生不科学.不严谨的环评结论。
  (2)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①监测点设置不合理。如项目监测点位布设不科学,未设置环境保护敏感监测点位;监测因子不全,特征因子监测缺项;部分项目监测频次不符合要求等。
  ②监测数据统计和评价有误。有些项目在计算平均值.超标倍数.超标率等方面有误,评价引用的标准值错误或评价结论与实际监测数据有出入等。
  ③历史监测数据引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超时限使用.缺少历史数据监测报告及有效性证明材料等;有些项目随意引用其他项目的监测数据,引用的区域与评价区域偏离较大,与实际情况不符。
2.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标准体系不健全
  目前,地表水.大气.声的标准体系相对较完善,但地下水.土壤.电磁辐射.核辐射.生态以及人体健康等环境标准体系相对较少,而与污染源相关的排放标准更是匮乏。例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日益受到重视,但却没有成熟规范的生态环境标准去判别与度量,所以导致大部分环评报告在生态环境评价这部分只能作一些简单的现状调查与描述,对建设项目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程度无法准确评判,生态环境污染源的污染强度更是无从界别。
  (2)技术方法不规范统一
  环境评价涉及到很多领域的知识,环境问题复杂多变,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加之理论发展条件的制约,这些都给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目前的非污染生态评价导则,很多环评工作者都感觉其可操作性差,理论水平深,距离实际太远。大多数技术导则.方法的出台是建立在一定理论和实践检验基础上的,但在实践中仍会不断的发现问题,也需要不断的完善修订。
  (3)预测模式和预测条件的选取不合理
  近几年出现了诸多环评计算软件与预测模式,但不同软件和模式对同一数据的计算结果很难一致,有关主管部门也未曾做出统一规范,所以评价预测结果准确性不高。电磁辐射项目的预测也缺乏成熟的计算公式,很多只能通过类比来敷衍了事。预测模式和预测参数选取不合理性是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
3.公众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1)现行环评公众参与的制度不完善
  公众参与是环评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它是让公众享有知情权的唯一手段,也是让社会公众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监督作用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组织形式单一.面不广.深度不够等方面。编制机关.项目建设单位和环评机构,是否重视公众参与.能否尊重相关的法律法规,都不容乐观。目前开展的环评公众参与大多是以网上或报刊发布信息.发放调查表的方式,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时间仓促等原因,使得公众参与对于真正起到对环评报告书的补充.完善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
  (2)公众参与的主体存在的问题
  世界银行把环评公众参与的主体分为了直接受影响的人群.受影响团体的公共代表和其他感兴趣的团体三类。根据以上分类,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评的主体主要是第一类,而第二.第三类主体参与环评很少。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也不断加强。但是由于对环保认识上的片面性,不能正确理解发展.污染与环保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有时并不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而目前我国对公众参与的结果分析处理仅停留在简单的陈述和辩证分析上,缺乏对结果统计的客观分析论证。在现实的工作中,公众调查涉及的对象往往是村民等普通老百姓居多,由于文化程度的差异.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弱以及社会背景和各自利益的不同,使得公众调查的效果欠佳。主要表现为:
  ① 村民缺乏足 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所问问题不能充分理解。
  ② 村屯现有信息传达手段不畅通,召集非常困难。
  ③ 村民对环境污染事件所产生的环境后果估计不足。
  ④ 个别村民更多的考虑能否获得环保补偿,而对企业环境污染采取放纵态度等。
二.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对策
1.全面开展规划环评工作,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按照《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要求,坚持“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原则,全面开展规划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从决策源头上控制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环保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履职,依法加强对区域环评和规划环评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审查机制,加强规划的环境管理,把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关,使环境保护更好地参与综合决策。①增强责任意识,把好环评关口。②顺应发展趋势,提高办事效率;③完善环评机制,不断开拓创新;④加强执法监督,提升执法水平。对未批先建的要坚决停止建设;对未落实“同时”的要责令停止生产运行;对超期试生产的,要依法限期验收。要加大责任追究和环境执法力度,依法追究机关责任人和领导者责任。查不查.案件移不移送,责任在环境监察机构;处不处理,责任在审批机关。要进一步加大现场检查的力度.健拿权责明晰.齐抓共管的长效管理机制。五要强化能力建设,打造过硬的环保队伍。
  抓好环评工作可围绕四个方面进行: ①同绕又好又快发展抓好环评,实现环评审批“四加快”:对环境污染较轻的项目加快审批;对污染防治技术成熟.措施可靠并已进入开展了业同区环评的项目加快审批;对公益性项目.循环经济项目加快审批;对经济发展重大的项目加快审批;②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抓环评,充分发挥环评的“调节器”作用,优化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合理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③同绕总量减排抓环评,进一步完善环境准入条件,实现总量减排目标,对不能满足污染物减排的项目坚决不能审批;④围绕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抓环评,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对那些不顾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违法违规的项目,该亮剑时就亮剑,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利益。
2.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防止产生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环保部门要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加强综合服务.协调,建立相关部门联动机制,实行联合把关,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法律法规.选址布局不合理.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及严重破坏生态的项目,一律不得批准建设。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分级审批的规定,严禁越权审批.降低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审批源头上强化环保审批管理。
3.严肃查处违反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
  环保部门要切实履行环境监督管理职能, 加大违法查处力度,对未批先建或擅自投产的建设项目,责令其立即停止建设或生产,限期补办环保手续;对拒不停建或停产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追究企业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4.加大环评项目的审查和审批力度,确保新上项目符合产业政策
  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项目,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已办理环评的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以保证环评文件内容和环保审批意见真正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 何德炬,方金武. 市场价值法在环境经济效益分析中的应用[J].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2] 朱曙光. 苏州市循环经济规划的研究进展[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5) .
[3] 朱纯祥. 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对环境影响的预测方法及控制措施[J]. 安徽农学通报, 2007,(01) .

上一篇:浅谈深圳市低碳生态示范城市建设

下一篇:生态足迹及光伏建筑一体化理论与生态性宜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