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论生态环境发展新要求下廊坊市科学发展

发布时间:2016-04-18 15:02

  当前,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影响廊坊市在京津冀协同大背景下进一步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当前廊坊市生态环境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当前生态环境的新要求,提出廊坊市科学发展建议。 廊坊市面积6429平方公里,位于河北省中部偏东,地处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之间,是京津冀城市群的地理中心。廊坊市距离首都机场和天津机场约70公里,紧邻规划中的北京第二机场,距离天津港约100公里。廊坊市公路、铁路密度大,交通发展基础较好。过境高速公路7条,过境铁路干线5条,10条国家公路和 20条省级公路组成了纵横交错的公路路网。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安次区和永清县、霸州市蕴含石油和天然气,大城县、三河市境内煤炭储量较多。

 

  1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

 

  京津冀协同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随后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出台,两环开放带动战略提出,京津冀地区的发展规划被列入 十一五规划,2004年《廊坊共识》签署。国家发改委编制有《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提出。目前,京津冀区域城市间协调对接工作已经在很多部门之间展开,在很多领域形成了共识,签署了合作协议。

 

  京津冀区域已经形成了以北京、天津两大国际性城市为中心,海陆空运设施和线路组成的放射状交通网络体系,城市间交通具有较好的可达性。京津冀铁路营运密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高速铁路的应用和推广京津冀城市间通达性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路网比较完善,普通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技术等级较高。区域内有7座机场及正在规划和建设的首都第二机场,航空运输较为发达。

 

  京津冀地区科技资源、教育资源丰富。历史上形成了能源、机械、化工、建材、冶金、纺织、汽车、食品八大支柱产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较早,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在京津冀地区发展比较迅速,第三产业比重较高,产业转移趋势良好。近年来,以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为目标,部分不适合的产业被由北京逐步转移至天津和河北,涉及机械制造业、钢铁冶炼、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很多对矿产资源、水资源、劳动力数量等要求高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内先进企业的总部、研发机构进入核心城市,体现了产业转移的良好趋势。

 

  2 廊坊市生态环境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廊坊市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发展经济的同时对自然系统生态承载力的重视不足。能源消耗量大,而且所使用能源结构不合理,造成了环境污染。廊坊市的自然资源消耗过度,生态系统退化,不符合当前科学发展的需要。空气、水、森林、土地、人口等存在多方面问题,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持续性不佳,科学性不足。空气污染和水资源问题尤其突出,是当前发展必须关注的重点。

 

  廊坊市空气污染冬春季较重,属于煤烟、扬尘和汽车尾气混合污染,受到地形限制及冬春季逆温、风沙作用等多方面影响,具有复杂化、多元化特征。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廊坊市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工业生产是造成廊坊市空气污染的首要原因,居民生活也是对空气造成污染的重要因素。机动车拥有量增加,机动车尾气对廊坊市造成的空气污染日益突出。房地产建设规模增大,建筑扬尘也成为了加重粉尘污染的重要原因。

 

  廊坊市水资源总量约16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约占三分之二。廊坊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远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严重缺水线,约为国家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和河北省平均水平的60%,水资源严重不足。廊坊市地表水用水量大于地表水产水量,地下水用水量远大于地下水资源量。工农业生产用水占总用水量的绝大部分,农业用水约占80%。廊坊市用水水源主要以开采地下水为主,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不足,微咸水利用量微乎其微,雨洪资源尚未有效利用,再生水回用率不足中水量的三分之一。超采地下水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区面积已相当于廊坊市国土面积的50%,且仍呈扩大趋势。廊坊市地表水均为季节性过境河流,受到上游城市和自身未达标废水排放的影响,地表水资源匮乏且水质低劣。

 

QQ截图20160331134535.png


  3 廊坊市生态环境发展的新要求

 

  第一,廊坊市的科学发展应以实现京津冀总体发展目标为原则,不应过分计较一城一地的短期得失,必须配合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工作。第二,要坚持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发展适度优先的原则,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的同时,经济发展所受影响应科学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合理解决经济发展导致的用水等需求增加与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及环境污染问题。第三,廊坊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均应循序渐进,不能对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过大影响。第四,在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发展中廊坊市要注重借助区域内先进城市的资源,争取在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获取帮助和支持。

 

  4 生态发展新要求下的廊坊市科学发展重点与建议

 

  廊坊市应在政府主导下,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群众区域共同发展认识,普及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城市科学发展理念。应促进京津冀区域共同完善污染防控体制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建立环保、公安双重管理的执法体制,全面落实新《环境保护法》。应弱化京津冀行政分割影响,强调协调效果和工作效率,充分借助北京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实现科学发展。

 

  廊坊市应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为发展方向。促进金属加工、钢木家具、人造板等传统县域优势产业技术升级,淘汰高污染产业,特别促进低耗水高效益的新型技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与京津高关联度的产业,抓住首都教育、医疗、会展等功能疏解的机会。进一步挖掘廊坊旅游资源,发展现代农业、节水农业,开发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充分利用现有园区,鼓励地方特色发展。

 

  廊坊市应以满足京津冀高可达性、高效性交通需求为目标,处理好廊坊市与京津冀各城市间城际交通和廊坊城市交通的衔接问题。优化城市间通勤和城市交通体系,全面实现无缝衔接和零距离换乘。提升公交、自行车加步行的城市交通模式水平。建立拥堵时段、区域公交专用道,实现公交优先。促进京津冀公交一卡通早日实现互连互通。优化社会停车场和路边停车位,使之与公共交通科学衔接。以高校为切入点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提倡自行车交通,推进绿色交通建设。做好步行系统规划,充分实现步行系统安全性、整体性和连续性,避免步行空间被挤占。减免公交票价,引导市民减少私家车使用。对私家车采用与北京一致的高要求排放标准,供应高标准燃油。制定优惠政策推广新能源汽车。短期内,特别是在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条件下也可考虑采用限号限行措施减少排放总量。

 

  廊坊市应努力降低煤炭使用比例、促进天然气和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新上马的各类项目可以采用天然气或石油的均不应允许使用煤炭,制定具体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优先使用天然气,引导企业进行煤层气、页岩气使用技术研究和应用尝试。尽快完成居民采暖集中供热、热电联产,淘汰分散取暖燃煤锅炉,完成由燃煤到清洁能源的转换。廊坊市应将太阳能作为未来新能源发展的重要选择,大力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应充分利用农业种植废弃物、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禽畜粪便、城市生活垃圾等,发展生物质能源。重视科技支撑和产学研结合,加大补贴力度,促进企业提升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如,发展秸秆生物质发电,沼气、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应用等等。

 

  廊坊市应借助区域合作,加速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建设和引黄工程等引水工程,优化引水路径,保证供水量。在技术上提供安全保障,在政策上扶持激励,促进企业使用微咸水,利用雨水,发展再生水技术,合理利用非常规水资源替代地下淡水资源。推广节水设备技术。特别要重视推进节水农业发展,如积极发展管道输水技术、喷灌、微灌和水肥一体化、农业节水信息化等技术。

上一篇:创设学习环境 发展科学素养

下一篇:创设科学环境与提升科技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