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青少年环境科学素质提升新途径

发布时间:2016-07-02 14:46

  培养青少年形成一定的环境科学素质,是推动全社会环保事业发展、实现美丽中国愿景的重要基础。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式,实现对青少年环境科学素质的有效提升,历来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道难题。《青少年环境科学素质提升路径研究》一书,为破解这一瓶颈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笔者作为一名科普工作者,对此书有如下三点体会和感想。

 

  一是创新性地提出将环保校本课程作为提升路径。本书将开设环保主题的校本课程作为提升青少年环境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渠道,这是在教育改革的契机之下,将环境教育成功纳入中小学校本课程体系的有益尝试。其设立方向是从学校实际条件出发,兼顾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兴趣和需求,同时因地制宜,反映不同地域的环境特色,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呈现出人际互动、问题解决与行为控制等多种价值取向。强调学校应为学生创设喜闻乐见、可供体验、亲近生态环境的教学情景,整合校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宣传读物、影视资料等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采取实验、研究性学习、实地考察与调研等多种活动形式,唤起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实践的兴趣,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保证环境教育的实施创设前提。

 

  二是分年龄段设计完整的环保校本课程达标体系。环保校本课程所制定的课程标准不仅应具有一定的动态稳定性,而且应形成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统筹布局的课程达标体系,即一个完整的、螺旋式上升的环境科学素质养成闭环。不同年龄的青少年身心特点不同,感兴趣的环境问题有差别,能够身体力行、参与完成的环保实践行为也有不同。《青少年环境科学素质提升路径研究》一书,在提出分学段环保校本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还建立了体系相对完整的课程内涵与核心价值。

 

青少年环境科学素质提升新途径


  正如书中提到的,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求知欲强、喜欢动手探究,是形成环境科学意识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环保校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是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引发青少年对生态环境的兴趣,使其掌握简单的环境保护方法,养成节约资源、循环使用生活物品、分类处理生活垃圾等环境科学行为习惯,形成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意识。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其学习兴趣出现明显分化,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初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阶段环保校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则转变为引导学生勇于承担自己肩负的环境义务,切实做到在衣、食、住、行、文娱等方面完成环境保护实践,并逐渐形成环境责任感,尝试参与公共环境议题的讨论与解决。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该书提出分学段环保校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建立了环境科学意识、环境科学知识、环境科学行为能力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书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够对各年龄段青少年产生实际指导意义的8个环境科学知识主题,强调青少年最终具备的环境科学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具备搜集和处理环境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创新与实践能力等;主动关注环境问题,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等公益性社会活动,肩负起自己应负的环境义务,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个人生活与社会公共生活中完成环保实践。

 

  三是建立环保科普教学案例库,发挥实践指导功能。作为一线教师开展环保科普教学工作的实践指导类专著,该书区别于以往的环保科普活动的指导方案,即从只关注单个的、局部的活动主题选择与活动步骤设计,转变为对伴随学生成长的整个学习过程的关注。该书基于环保校本课程的特点和优势,不仅对课程时间安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评价及教材编写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而且精心设计了不同学段环保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并搜集了相关的学科背景知识,对教学工作提出了十分具体的指导和建议,为任课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业务发展前景,为校本教材的特色化、个性化设计与实施留下了足够空间,为扩大学生关注、参与环保事业的范围和广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少年环境科学素质提升新途径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涵盖的环境科学知识不仅包括地理、天文、生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内容,还包括政治、经济、历史、哲学、伦理等大量的人文科学内容,体系庞大而复杂。一线教师的学科背景虽然涉及人文、物理、化学等各个学科,但均为环境科学领域的一个边角,尚不具备综合性较强的环境保护专业技术知识。而该书紧密围绕我国环保工作的重点,依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征、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选取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分主题设计课程案例,包括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时间、教学过程和参考资料等,对于中小学校开设环保校本课程具有切实的实践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客观地讲,撰写该书有很大难度,当然也会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期待同仁和研究者在以后的工作中完善自己的思考,进一步丰富研究的成果。

 

  作者:沈龙祥 来源:天津教育 20145

上一篇:试析新科学技术环境下中职数学创造性思维教学

下一篇:环境科学类大学生创新实验存在的不足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