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成都绿道现状与改善策略实践性研究——以郫县

发布时间:2015-08-03 09:56

摘 要:成都自2010年9月开始打造绿道,处于我国绿道系统建设发展的前列。为了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绿道体系,文中以实践为基础,以沙西段绿道为例,对成都绿道现况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设想与建议。

关键词:绿道, 优势, 现状, 完善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领域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据统计,全国667个城市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交通在“高峰”时段出现拥堵。而与之相随的尾气污染、能源消耗、交通事故等问题也日益突出。鉴于城市规划多以机动车为中心,导致人行道及自行车道环境急剧恶化,为保障行人及慢行交通的安全便捷,“绿道”成为当下城市规划建设的新兴热点发展方向。
2.绿道概述
2.1绿道的概念
  绿色通道译自英文单词“greenway”,来源于 greenbelt 和 parkway 两个词
汇。Green 意指自然或半自然植被的区域;way 是是通道的意思,具有移动的意味,是人类、动物、植物、水等的通道。“绿道”(Greenway)是包含线形元素的绿色土地网络,是具有生态、审美、文化、游憩等多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开敞空间。从广义上讲,“绿道”是具有连接作用的各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的总称,包括从社区自行车道到引导野生动物进行季节性迁移的栖息地走廊,从城市滨水带到远离城市的溪岸树荫游步道等。绿道有时也被称为生态网络、生态廊道或环境廊道。我国交通管理部门把安全、通畅的道路称为“绿道”。城市绿道一般包括城市绿带(Greenbelt)、公园路(Parkway)、林荫大道(Mall)及建有步行系统的休闲性城市道路。
2.2绿道的功能
  绿道具有连续性、线性、可及性的特点,同时兼具生态、社会文化及游憩三大功能。在小区场所层面上,绿道为人们的户外活动提供了公共性的空间;在市域层面上,结合市政设施、河流、道路及铁路等载体的建设,绿道能够弥补城市集中绿地的不足;在跨省、市的区域层面上,绿道对于连接破碎的自然空间、重组自然生态系统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总体而言,绿道的主要功能可叙述如下。
  1)复合道路功能,创新规划理念
绿道是一种以线性目标为设计对象的一种新的规划理念和方法,它实现了道路从单一的交通功能向交通、生态、游玩休憩和保护等复合功能的转变,从而提高了道路的景观效果,创造出旅游过程中更多的休憩空间。
  2)整合城市开放空间
  绿道在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发挥了优良作用。它能够将单个公园的建设依托一些线性要素(如城市河流、文化线路、道路系统等)纳入到绿道系统当中,使各个公园的生态效益、游憩效益和历史文化效益得以更好的发挥。
  3)保护自然文化遗产
  在自然方面,绿道能够以其点线连接的桥梁作用整合各岛屿式保护区,对构建我国自然保护网络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在文化方面,绿道能够推
动遗产廊道、文化线路、遗产运河等理念的发展,能有效地完善促进我国的遗产保护建设。
成都绿道现状
3.1成都绿道规划建设概况
  成都以建设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形成城乡一体的健康绿道体系为目标,提出了健康绿道体系建设计划。在经过多方研究、论证后,成都健康绿道体系建设规化通过六大支撑项目来构建成都的“绿动脉”。具体来说,这六大项目包括: “两环一线” 绿道建设项目,“三山一陵”项目,中心城区公园体系项目,“两湖四河”项目,中心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建筑保护建设项目,外环路生态带和田园风光建设项目。(详见表3—1)
  
3.2成都各区绿道建设
随着对健康绿道概念的重视,成都绿道建设进程稳步发展,网络体系建设正逐步完善,各区已建绿道基本如下:1.温江绿道2.锦江区LOHAS绿道3.郫县沙西绿道4.双流绿道。同时成都市各区九大主题的健康绿道,串联起各区市县绿道,打造贯穿成都全域的猪干健康绿道,总体形成成都市Ⅰ级健康绿道“九大主题线”。

4.基于实践研究的绿道发展完善设想——以郫县沙西线路段绿道为例
  郫县沙西线绿道位于城乡结合处,有较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沿途线性连接有娱乐场所,人口密集区,公园景观,旅游景点等地,周围囊括高等学府等区域,具有鲜明的代表意义,因此以此为例对成都绿道进行实践性分析。
4.1沙西线绿道概况
  随着我国省、市,区绿道体系的概念的新兴与发展,成都于2010年9月,开始打造“绿道”。如今已建成温江绿道、锦江198绿道、郫县绿道等多条健康绿道。本例绿道位于金牛区,该区包括三环路绿道示范段和沙西线绿道。沙西线绿道长3公里,为华侨城至铁路西环线,目前,该绿道已具备通行能力。
  在设计上,沙西线绿道沿着道路、河滨、溪谷、风景名胜古迹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设置可供骑游者进入健身及休闲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和城乡居住区等,形成以旅游步道和骑游道为主体的线状绿色开敞空间。另外,沙西线绿道连接郫县区域,该区域规模不大,地势平坦,气候宜人,犀浦坐落着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等高等学府,具有较大规模的学生数量,是选择慢行交通的主要群体。
4.2沙西线绿道优点与作用
  1)较高密度聚居区间的纽带作用,密集交通的分流作用。
  该段绿道连接金府交大路汇交十字路途经OCT华侨城、欢乐谷、正天影城等娱乐场所并且周边衔接西南交通大学等学府,囊括较为密集的慢行车辆及行人流量,很好地实现了对骑行及步行交通方式的分流作用。
  2)规划合理
  在规划方面,沙西线绿道作为线性具有生态观赏价值的通行带把行进途中的景观观赏功能和一些旅游景点、游乐设施等良性结合起来,充分拓展该路段游行功能,不仅能更好地满足骑行或徒步游客的需要,也顺应了旅游需求尤其是体验、休闲游趋势的迅猛发展。
  3)整合城市绿地系统和开放空间
  沙西线绿道很好的将欢乐谷周围大片公园性绿地整合进一个由绿道连接的生态绿地整体,虽然还未形成网络,但使该片绿地不再是孤立体系,某种程度上将区域性绿地同化入周围环境,使生态绿地能够更大限度的发挥其应有价值。
  4)绿色环保,轻松生动
  该绿道采用了若干种环保的地面铺装材料,根据不同环境,因地制宜选择铺装方式和材料。同时为了提高骑行乐趣,采用了推土造坡手段,模拟了路面中的一定坡度并通过种植多类观赏性植物增强主观吸引力,给市民以新鲜体验。
  由于成都绿道体系建设时间不长,还有较大的发展完善空间,因此 绿道总体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此以郫县沙西线绿道实际骑行体验进行说明,并提供相应改善策略设想。
4.3沙西线绿道不足与解决设想
  1)道路连接
此段绿道与欢乐谷外围道路采用环形车道连接,通过实地行进发现该方式存在一定主观方面的误指导,给行车带来不便。因此在道路连接方面,为使绿道的建设、运营更加亲民、便捷,必须考虑道路的合理接洽,方便的交通换乘,驿站与公共交通的接驳问题,否则将导致连接不恰当,绿道及原有场地不能充分利用等现象。
  2)复合型交通方式
  现阶段绿道存在较为严重的人车混行以及逆行现象,道宽至多允许两车并行,一但人流或自行车流量增大就会出现冲突现象,给两种行进方式带来矛盾。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将步行与自行车行驶道路合理隔开,并设置标识牌进行提示,从而最大限度的在满足各种交通对绿道的需求时降低冲突可能。
  3)全局网络
  目前成都的绿道都是分区域建设的,没有实现区域间绿道的有效联通。而今后绿道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成集成、成网络状态的,只有在这种状态下,绿道才能更大限度的发挥它在各方面的功效,因此,建议对绿道进行全局的规划与设置,在单条绿道设计建设的过程中考虑今后网络化整合的可能性,以发展的眼光进行单线设计,并且在整合过程中考虑每单条线路的特色与优点,从而达到最优化的网络集成化绿道模式。
5.总结
  绿道作为新兴热点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及深远的实用意义。成都的绿道建设正处于蓬勃的发展与完善阶段。本文以沙西线段绿道为例,在实践基础上对绿道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将来绿道发展进行设想与建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成都绿道体系将更加健全,市民能够享受更加便捷绿色的出行方式。
参考文献
[1]羊芸 王同俊.关于成都市绿道规划建设的探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1年第四期:106至109页,2011年;
[2]李如嘉. 基于绿道理论的乡村旅游规划实践研究———以成都温江杨柳河生态旅游走廊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 26(11):1054至1056页,2010年;
[3]王若婵.现代田园城市视角下的乡村绿道规划研究——以绵阳辽安大道为例[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何建伟. 浅谈城市绿道的基础与发展[J].科技信息,2011年第13期:651至652页,2011年;
[5]吕晶. 绿色慢行交通系统的城市设计方法研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D].天津大学,2010年;

上一篇:干旱区受损生态系统恢复的科学素质分析

下一篇:生态廊道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