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知到米兰——对上海世博会规划的相关思考
摘 要:文章通过对上海世博会与爱知世博会和米兰世博会前后两届世博会的比较分析,分别从上海世博会的主题、选址、规划设计与策略及建筑设计等相关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思考。在肯定上海世博会成就的同时,也指出了上海世博会中特定时代背景下展馆建筑设计手法的部分倾向和潜在问题,以及对临时展馆建设与拆除之间矛盾处理中的不足,文章最后也表达了作者对上海后世博时代的担忧与期待。
关键词:世博主题;表皮;参数化设计;文化隐喻;临时建筑
随着2010年的过去,上海世博会也成为历史。2010上海世博会给国人和世人都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在历史上写下了重重一笔。现在对刚过去的上海世博会进行评价也许为时过早,但是对其进行回顾和再思考无疑有重要的意义。
1.从世博主题的变迁来看“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从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开始每次世博会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敏锐地反映时代的需求。可以说,世博会从一开始就反映着人类不断追求“现代性”的主题。1974年美国斯波坎世博会首次以环境作为议题,提出“祈求明日崭新的新环境”(Celebrating Tomorrow’s Fresh New Environment)的主题。到2005年爱知世博会以“自然的睿智”(Nature’s Wisdom)为主题,进一步探讨人类如何“与自然共存”及“可持续发展”的课题
2.上海世博会的选址与规划理念
上海世博会是历届世博会中规模最大的盛会,而且又是以城市为主题,因此上海世博会的整体规划从一开始就被寄予厚望。在选址方面,上海世博会被设在黄浦江两岸,卢浦大桥和南浦大桥之间的滨水区,该地区在上海的总体城市规划中被确定为公共开放空间,而当时此区域集结了具有严重污染源的老工业基地。在急需面临旧城改造的节点上建世博会,是希望通过世博会有力推进旧城改造。所以,世博会的选址面临着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问题,虽然上海世博会将其作为一个理念并转化为园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从最后改造利用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没有进行统一的整体规划和缺乏对老工业建筑针对性的研究与设计,使得为满足展示而改建的老建筑在世博会结束后面临再次被改造的境地[[[] 章明,张姿.事件之后——2010上海世博会的可持续发展思考.时代建筑[J].2011, (1): 48-51.]]。与2005爱知世博会结束后恢复以前的生态相比,上海世博会成了清除城市发展中“顽疾”的契机,除了永久保留的“一轴四馆”外,大部分地区面临二次开发。如何使得更新整合后的城市资源真正为城市居民享用,如何在城市规划方面使短期的事件对城市发展具有长期的推动作用,这都是后世博时期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对上海世博会主题的最好检验。
历届世博会的园区规划设计都是主题演绎的重要载体。轴线,作为空间规划专业人员惯用手法,在以往多届世博会规划中都有运用。上海世博会规划中的“世博轴”也可被认为是一条轴线,这条轴线其实是一栋长长的建筑综合体,包含了步行通道、餐饮等其他服务设施。一般来说,轴线作为统领一系列重要空间的设计手段,往往是一条虚的空间。世博轴作一个巨大的建筑实体,削弱了轴线两侧的空间联系。而且,世博轴两侧的水平尺度远超轴线方向尺度,这也使得轴线的存在对设计图面表达更有意义,而对在世博园的游客来说,也只有处在一轴四馆的区域内才能隐约感受到它的存在。另外,上海世博会中各个场馆的布置也基本体现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的理念,这也经常被后现代思潮所批判,用地被道路划分为大小近似的网格,建筑被置于相应的网格区域中,在道路与建筑之间除了布置几个广场外,建筑与建筑之间缺乏空间层级的处理与过渡。作为以城市为主题的盛会,不能仅仅呈现建筑的表演,更应该对建筑外部的城市空间进行精心和创造性的设计,这也是城市空间诸多问题中的典型。所以在7000万人次的参观活动中,参观者从主动线到场馆之间会感觉缺乏有益的调剂和休息机会。
图1米兰世博会规划设计方案
可以就2015米兰世博会的规划概念做一比较,世博园中由一条全长1400米又称作“中央大道”的主道路来联系整个园区,是一条供参观者漫步的宽阔大道。这条道路有点类似于上海世博会的世博轴。这条道路的两旁是一个个小方格。规划师博埃里将基地分割成130个区块,每个参展国都能分得一块区块,在其中设计和建造一个和他们国家气候带相同的“模拟气候”的空间。每个国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在里面自行种植具有国家特色的植物 。米兰世博会通过一条中央大道统领整个园区,形成了清晰地脊柱形结构。另外由于主题不同,规划设计理念也迥异,与上海世博会分地块建造建筑不同,米兰世博会是分地块种植农作物及植物,较好地避开了世博会建造过程中大量建与拆的矛盾。
3.世博会建筑规划设计及策略——临时建筑的应对
上海世博会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建筑的永久性与临时性问题。根据世博局的规定,世博会的建筑中绝大部分要在会展结束后加以拆除。上海世博会除了“一轴四馆”外,其他绝大多数展馆都面临被拆除的境地。其实对于临时建筑来说,采用模数化、装配式的轻型结构体系是最佳的选择,便于建造安装与拆卸以及建筑材料的再利用。建筑设计也不宜采用夸张造型。然而我们的世博会由于主题的特色,以及世博会前也缺乏临时建筑的相关规范。事实上许多临时建筑被当作“准永久建筑”进行建造了。所以在拆除临时建筑时产生了拆馆困难和建筑垃圾的运输处理等一系列问题.
其实,2005年爱知世博会已经在这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015米兰世博会更是通过独特的主题巧妙地回避了世博会中需要建造大量临时建筑的问题。作为世博会展馆的建筑是观念的载体,就像宴会上的餐具,需要适当传递主人的排场和意图,也许不该成为世博会的主角。
4.上海世博会的建筑设计
在世博会的历史上,大多数世博会都有建筑杰作载入史册,包括1851年伦敦世博会的水晶宫和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埃菲尔铁塔。作为首次以城市为主题的2010上海世博会更是一次城市与建筑的博览盛会,建筑更是作为独特的展品与装置,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展馆内的展品。面对这一建筑的“赛奇会”,我们也可以嗅到当代建筑发展的一些现状及倾向。
4.1表皮化的时装表演+参数化的形体设计
上海世博会建筑给人的感觉真是眼花缭乱,最强烈的印象莫过于表皮化的外观和非线性参数化设计的
建筑形体。这类特征多出现在发达国家的展馆中。最具视觉冲击力的表皮处理有西班牙馆的“柳条筐”、法国馆的“渔网袜”、瑞士馆的“纱裙”、德国馆的“透视装”。此外,还有卢森堡馆和澳大利亚馆的金属外皮、葡萄牙馆的软木饰面以建筑材料呈现的表皮视觉。仅仅有表皮还不够,建筑形体也是建筑师们表达建筑效果的重要手段,而传统的欧几里德几何体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建筑表现的需求了。如今的建筑师更愿意到自然界的有机形式中寻找灵感,再加上计算机手段的运用,非线性参数化设计成了建筑形体生成的一把利器。如我们所见的西班牙馆扭曲的形态,新加坡馆拓扑状的造型、丹麦管旋绕的墙体、日本馆虫卵般的体量,德国馆纠缠的坡道、英国馆曲折的地表、挪威馆丛林般的构架,世博轴盛开的“牵牛花”等等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撑。参数化设计的可能性一方面创造了无所不能的形式,同时却极易抛弃具体的场地和环境。
在读图的媒体时代,建筑的形式有压倒建筑整体的趋势。如果建筑的外在特征,包括其表皮与形体能够成为对建筑设计自然的诠释,而且能够保证与其内部结构与设备体系的整体性关联,并能与具体的场地有着紧密的呼应。那么,炫烂的形式都会是锦上添花。否则的话,建筑的形式与内部整体及外部场地不能完美融合,建筑只能沦为一种肤浅的图像建筑。
图2西班牙馆
图3法国馆
4.2文化的标签+文化的隐喻
上海世博会建筑另一个明显的特征为各种文化符号的表演,这种现象多出现在发展中国家的展馆设计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文化主体的自信。韩国馆通过建筑化的文字部件编织体量。其他诸如阿联酋馆的沙丘造型、尼泊尔馆的传统民居、马来西亚的斜坡屋顶、波兰馆的传统剪纸、俄罗斯的民族服饰,在这些主题馆中,符号化的文明、历史和地域特征无处不在。表面上充满了对本土历史文化的自豪感,事实上却放大着全球化时代文化独立性缺失带来的焦虑。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方式来展示对文化表达的欲望,就是通过隐喻的方式,最具代表性的可以说是被称为“东方之冠”的中国馆。中国馆的设计整合了一系列“中国元素”:其整体形象取之中国传统礼器“鼎”;纵横交叠、层层悬挑的构架使人联想到中国传统的屋架体系和斗拱,屋顶结构用九宫格图案,象征中国传统城市的营建法则和构成肌理;色彩是喜庆的“中国红”。中国馆浑身披挂的“中国元素”有着强烈表达“中国崛起”的意图。
如果建筑过多地贴着历史遗产、风土人情的标签,甚至存在太多的文化等意识形态的隐喻,显然会失去建筑创作的自由及建筑意的表达。
当然除了以上的主要设计特征之外,还有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与零碳馆等的绿色建筑技术主题,显然其关注的焦点在形式与文化之外,还增加了更多的内涵。
图4韩国馆
图5中国馆
5.结语
上海世博会对国内外的参观者来说,都是一个终身难忘的经历。对于城市和建筑专业人员而言,上海世博会留下了很多的议题可以进行后续的探讨与研究。在参观世博会的过程中,深感上海世博会在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成就背后,也留有许多值得检讨深思的地方。同时,上海世博会会址的再开发及后续利用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上海世博会对优化上海城市规划、提升上海城市功能、丰富上海城市空间等方面能有多大的促进作用,还要看后世博会的深度开发和规划建设,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 郑时龄等. 论坛——上海世博会反思与后事件城市研究.时代建筑[J].2011, (1): 42-43.
[2] 范文兵. 第三条路——2010上海世博会建筑中隐喻的运用带来的思考.时代建筑[J].2011, (1): 24-29.
[3] 章明,张姿. 世博九题——2010上海世博会前瞻性思考.时代建筑[J].2009, (4): 6-15.
上一篇:建筑施工环境因素分析及污染防治
下一篇:北方建筑节能设计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