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网络教育对高校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5-10-07 10:36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的建设发展,大多数高校校园网在基础设施上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如何对现有的网络硬环境进行开发,来提高学院办公效率,提高学院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提高网络的利用价值,是今后校园网建设的主要任务,本文设计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实现学校的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

关键词:网络教育;高校
  随着人类社会迈入了网络时代,互联网已经越来越成为全球具有最大价值、最重要的信息网络,其应用的范围涉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和人们生活领域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及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的政治态度、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心理个性等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而网络教育现如今是在教育界讨论最多的话题,很多大专院校也投入网络课程的制作当中,开展大量的网络教育事在必行,随着终生教育在教育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高等教育开展网络教育或者应该说网络教育的要求也随之迫切。而现在很多网络课程的评比当中并没有强调平台的应用。导致制作的网络课程一般具备了部分平台的功能,但又很不完善。将信息时代的高科技手段应用于教育教学当中,将信息技术与学习过程有机融合,形成开放式网络教育体系,将影响从高等教育到成人培训的每一个人,对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振兴和发展,对构建终身学习和创新体系并配合和支持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因此,有必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搭建的网上虚拟大学系统平台,为网络学校和其他网上办学机构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实现网络教育平台社会化,避免重复投资,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建立适应我国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网络教育社会化服务体系。
1. 什么是网络教育?
  所谓网络教育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受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环境,传递数字化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
  网络教育是远程教育的现代化表现,远程教育是一种同时异地或异时异地进行教育的形式。我们认为迄今为止,远程教育经历了三代历程:传统的远程教育、广播电视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传统的远程教育首指函授、刊授教育。最早的函授教育起源于1840 年的英国,当时英国速记法发明人伊萨克.皮特曼通过邮寄方式教速记,教育界一般就认为这便是世界函授教育的开端。广播电视远程教育起步于本世纪60 年代,在近二十多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由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在教育中充分利用而演绎出来的现代远程教育,一般被称为第三代远程教育,即网络教育。
2. 以网络教育为代表的新型教育形式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Internet的不断发展,网上教学已经成为一种现实。所谓网上教学是指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或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学习的知识。当然它还包括教学资源调度,教学计划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等。由于网上教学具有时效性、共享性、交互性和个别化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网上教学不同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这就要了解网上教学的教学模式及其特点,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与创新。
  网络教育其实就是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即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员通过PC机上网,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其主要表现在:(1)人们的知识主要从网上获得。(2)自主学习将替代灌输式教育。(3)教学手段和学习场景将成为虚化。这种学习方式离不开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网上学习社区及网络技术平台构成的全新的网络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汇集了大量数据、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学习资源,形成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这样一种教学形式,对传统教育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
2.1教育形式已从教师利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单向教学,向着现代网络化、多媒体教学转变。以往,教学形式大多是教师在固定的场所,利用简单的工具对学生进行单向灌输式教学。师生之间的交流,受到场所、时间及心理因素的限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传授知识的手段已在发生根本变化,从投影仪、幻灯机进入课堂,到录音机、语音实验室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再到电影、录相机和广播电视教育。这些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教育的弊端,但仍没有关键性突破。如今发展到网络化的多媒体教学,这种教学形式,保留了广播电视大学的全部优点,又增添了新的功能。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而且可能实时的与各地教师进行交流,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大大激发了其学习热情。
2.2教育模式已从封闭式的校园教育向着开放式的网络化教育转变,为高校扩大办学规模提供了条件。长期以来,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特征是教师们凭借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在由围墙封闭起来的校园内进行教育。每年国家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院校的各种硬件设施,要扩大办学规模,这个资金必须无限制的投入。而我国由于财力不足,用于高教的教育资金总是捉襟见肘,致使高教发展迟缓。而人才的落后,又使得跟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随着多媒体网络化教育的兴起,学生可在任何可上网的地方,按自己需要进行学习,这就突破了封闭的校园教育概念,使学校教育能面向全社会的不同群体,以信息网络为载体,实施开放式教育,使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大,不再受校园硬件设施的限制。
  从网络教育的出现到不断的发展完善,都受到了许多高等院校的重视。网络教育改变了现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创新人才和重视学生个体独立性发展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教学模式是与一定的教育目标相适应的特定的教学结构。我国以单向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同片面强调知识传承的教育目标相适应的,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网络教育的出现,使得教学从封闭的知识体系转变为开放的知识体系,从以讲授为主转变为以自学为主,不仅仅体现在方法上的转变,而是体现在两种教学方法结构模式的转换。在量的方面,通过远程教学,将大部分教学时间用于学生独立的学习活动和 研究活动,讲授的学时将大幅下降。在质的方面, 通过远程教学,学生知识的获得和合理的智能结构的形成,主要依靠学生自己独立的学习和研究。
  总之,在我们不断强调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今天,网络教育的出现,提供了一种方法和途径。网络教育对现代大学的组织结构带来显著的变化,也给传统大学和新型大学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带来了新的契机。一种分散学习的新型大学正在逐渐取代教室、教师和校园。教学信息的传递发生了改变,一方面,师生能进 行实时的相互交流,另一方面, 学生可以在任何适当的时间复习以前的学习内容。在目前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网络教育可以降低投资和成本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并可打破高等教育内部的分割,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网络教育的出现也对传统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3. 网络教育的特色和优势
3.1资源利用最大化
  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把最优秀的教师、最好的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到四面八方。
3.2学习行为自主化
  网络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其显著特征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网络教育便捷、灵活的“五个任何”,在学习模式上最直接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特点,充分满足了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
3.3学习形式交互化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的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和范围。并且通过计算机对学生提问类型、人数、次数等进行的统计分析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和主要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3.4教学形式个性化
  网络教育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一方面,系统对每个网络学员的个性资料、学习过程和阶段情况等可以实现完整的系统跟踪记录,另一方面,教学和学习服务系统可根据系统记录的个人资料,针对不同学员提出个性化学习建议。网络教育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现实有效的实现途径。
3.5教学管理自动化
  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管理平台具有自动管理和远程互动处理功能,被应用于网络教育的教学管理中。远程学生的咨询、报名、交费、选课、查询、学籍管理、作业与考试管理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远程交互的方式完成。
4. 现阶段网络教育对高校教学存在的问题
  但凡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计算机网络也是一样,虽然计算机网络可以为我们教学带来上述这么多有利的方面,但如果我们对网络不加以正确的利用,同样会给我们的教学事业带来许多危害。
  现在许多人认为,在网上受教育省时省钱省麻烦。由于网络教育是新生事物,在实践中遇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这就容易使部分已经习惯了传统教育的学生,在接受网络大学的教育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性,并可能影响到学习效果。其实,无论是网络教育还是传统教育,其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如何获得更多更有用的知识。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可延展性、交互性和虚拟性。这些特性一方面推动了网络教育的大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困惑。
  网络教育的可延展性使得传统大学做不到的数万人同时上课的情形成为现实,数万人可以享有同样优秀的教育资源,这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网络教室是开放式的数字教室,没有老师面对面的监督管理,也没有传统教室那种由声音语言、身体语言和物理实体构成的特有的学习场景,这对于习惯了传统课堂学习的学生来说,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网络教育的交互性使得学习的个性化得到了完全的保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对学生不断提升自己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网络教育吸引上班族的魅力所在。但是,目前网络教育的交互还仅仅停留在学生通过计算机与师、生进行交互的层面上,学生学习时常常会有“孤独”的感觉。
  网络教育的虚拟性使得全民教育成为可能,但同时,它也缺乏传统大学那种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因而,网络教育环境育人的功能不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较弱。有的网络大学学生反映说,在网上大学学习,常常有一种“游离于大学校园之外”的感觉。
5. 网络教育双层互动求突破
  对于网络教育,许多网上大学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根据网络教育的本质特征,探索出了“双层互动”的模式,较好地保证了教学质量。
  互动性是网络教育的一大特色,互动性做得如何,直接影响着网络教育的质量。如网上人大没有停留在“在线答疑、论坛交流、电子信件往来”等基本的网络交流上,而是将互动的精神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突出地表现在构建了一套自成体系的教务管理系统上。如,由数据库答疑+Em a il答疑+BBS交流+教师8小时在线答疑+教师值机组成的答疑系统;包括报名、注册、录取、选课、选教材、交费、预约考试、预约答疑、预约辅导、成绩查询共10个环节在内的学务管理系统等。这套系统既体现了管理者与学生、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又体现了系统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达到信息沟通畅通的效果。
  在课件设计时,他们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为出发点,开发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可以跟踪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提供统计分析数据。学校可以通过记录学生的知识点学习时间,分析知识点难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
  这些探索告诉我们:网络教育虽然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与传统的教育是截然分开的。相反,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如果从事网络教育的大学能够在网络与传统的结合点上多下功夫,寻找突破口,那么,网络教育必将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6. 网络教育的发展前景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有其利也有其弊,我们必须对其有正确地利用,才能真正地为社会发展所服务。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不断地研究网络,从而能够对它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够对其加以正确的利用。
  网络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大趋势。为了解决教育资源的匮乏,实现资源的共享,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把发展网络教育作为重要的战略决策,制定专门的计划,并组织实施。网络教育 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一种重要教育手段和发展方向,也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的知识管理方式。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开展网络教育。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都制定了相应政策,使网络教育手段在小学、中学乃至大学中得以利用。在一些企业里还出现了虚拟大学,这可能是21世纪世界一流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的网络教育正处在起步阶段,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的数据:我国网络教育1998年起步时全国仅有学生2931人,1999年达到3.2万人,2003年已经达到230万人,发展速度非常之快,表明我国网络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国家很重视发展网络教育,将其作为解决我国教育资源短缺、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教育还将有更大的发展。未来大学教育发展趋势
  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学技术革命都带来了大学的巨大变革,这些变革使人们对大学在整个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更加明确和深刻。二十世纪末的信息革命将网络的触角向社会各个层面和角落延伸时,我们就可以预见,未来的大学将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网络教育的出现,由于地域局限带来的问题在网络化的环境下将不复存在。网络化将把无数的学校和学术机构联系起来,解决了知识和技术的共享。人们将不再需要在同一所大学里设置所有的学科,取而代之的是学科的高度分化和高度整合。当学生不受围墙的限制,以多种方式出入无围墙的网络大学时,大学作为传递知识的宝殿的作用不再唯一。未来大学将更趋于普及化,更加贴近社会,服务社会。未来大学将会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学术共同体”,人们在瞬间将可了解到世界上任何角落发生的事件, 领略到另一种文化现象(网络文化)。未来大学的责任在于当它自身成为一种文化体时, 如何清醒地继承、发展、丰富、创新多元文化, 维护丰富多彩的世界各国的地域文化。无论未来大学的真正发展道路如何,大学作为人类所构建的知识大厦,将人类探索知识的方法传递给后人的功能是不会改变的。
  计算机网络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是人类文明进入到更高阶段的标志,它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更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推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连接,打破了原先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阻隔,在无形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我们生存的空间,网络给我们提供了超乎寻常的方便和成功。但是,网络也给社会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它要求我们要以更高的层次去面对新的生活和环境,同时不断地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我们要抓住网络时代带给我们机遇,不断努力推动人类社会向更高阶段发展。 
参考文献 :
[1] 叶 晨.计算机网络服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蒋燕萍,夏旺盛,黄心渊.网上教学与实践.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1):21-25.
[3]吴燕玲.网络教育双层互动求突破.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
[4]陈静勇,周来水.计算机网络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5):34-36.
[5]郭德华.高校网络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6]汪成为.网络教育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浅谈计算机智能监控系统在起重机械的设计及应

下一篇:生物制药厂的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