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技术在超市选址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对超市选址进行探究:根据给定的超市营业点选择条件(人口密度、交通便利度、商贸区繁荣程度等因素),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等技术选出超市营业点的最佳地址。结果表明,利用ArcGIS软件空间分析功能进行选址应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易于实现。
关键词:超市选址;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便捷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作为为人们提供基本各式需求品的超市,其选址问题也受到关注。在国外,零售业被称为"选址的产业",其成功的关键是"选址,选址,选址"[1]。超市选址是指在现实条件的制约下,根据对超市经营成败有重要影响的各关键要素的比较结果来选择一个最理想的经营场所的过程。据统计,80%的商业数据具有某种形式的区位空间属性[2]。如果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商业数据的挖掘将更加方便,并且以空间数据生成的报告和商业信息的地图,将给商业信息的管理和决策带来巨大的变化,它将使商业信息的管理和决策可视化和直观化。而超市选址很明显具有空间特性,利用GIS空间分析来辅助支持超市选址会提高选址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选址系统分析的原理与实现
本文基于ArcGIS9组件式GIS开发平台,在ArcCatalog中,建立点、线、面;然后在ArcMap中选择并输入点、线、面及其属性,以点、线、面来表示影响超市选址的各要素;最后在ArcToolbox中进行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以直观准确的形式来表达不同选址要素的分布和特征状况,便于用户直观地发现可利用的市场空间。
1.1GIS缓冲区分析
GIS缓冲区分析是指为了识别某地理实体或空间物体对其周围的邻近性或影响度而在其周围建立的一定宽度的带状区。针对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以内的缓冲区多边形[5]。缓冲区的产生有3种情况:一是基于点要素的缓冲区,通常以点为圆心、以一定距离为半径的圆;二是基于线要素的缓冲区,通常是以线为中心轴线,距中心轴线一定距离的平行条带多边形;三是基于面要素多边形边界的缓冲区,向外或向内扩展一定距离以生成新的多边形。
1.2GIS叠加分析
GIS叠加分析是将有关主题层组成的数据层面,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数据层面的操作,其结果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地理信息系统叠加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视觉信息叠加、点与多边形叠加、线与多边形叠加、多边形叠加、栅格图层叠加。本文最终的效果图,就是由点状图、线状图和面状图经重分类和加权等处理后的视觉信息叠加而得出。
2.影响超市选址的因素
影响超市选址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它不仅涉及各类自然环境因素、经营环境因素,还涉及到各类基础设施条件因素等。由于超市的商业业态所在区域、经营规模、经营方式、经营品种、经营条件和经营时期的不同,使得超市商圈的规模、形态存在很大差异,进而导致影响超市选址因素的多样化。但总的来说,影响超市选址的关键要素主要是人口因素、交通因素和市场竞争因素。
2.1人口因素
影响超市选址的人口因素主要是超市商圈辐射范围区域内的人口总量、人口增长率、人口密度、年龄分布、流动特点、家庭特点、收入情况、购买力指数、民族、学历及职业构成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6]。基于对这些要素的综合统计分析,可以把握消费者的购买力、购物方式和所购商品的种类,从而帮助商家选择适当的商品组合、预估销售量、进行库存的管理及规划销售活动。而在其中,人口密度是进行超市选址的重要指标。当一个超市位于人口密度大的地方,会增加其客流量,所以营业点要处于人口密集区。
2.2交通因素
超市活动的经济原则要求有尽可能大的吸引范围,保证尽可能多的顾客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商场,所以超市选址的一个必备条件就是要求超市周围交通便利,进出通畅。在商业追求最大销售量的原则下,选址应该使交通时间花费最小。
2.3竞争因素
当超市打算在某区域建立商业网点进行盈利时,就要充分考虑所在市场的竞争环境。该区域内现有的市场竞争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将来可能的销售业绩,当有多家超市位于同一区域时,要考虑多家超市之间的竞争情况,市场竞争对手的实力是影响企业成败的环境因素之一。竞争对手的因素:包括竞争店的业态及聚集状况、竞争店的个数、规模及地理位置、竞争店的商品能力、企业运营管理状况、服务对象的阶层及竞争者的优势与弱点分析、竞争的短期与长期变动趋势、市场饱和程度分析等。
本文选用市场饱和度作为市场竞争状况的指标[8]。饱和指数值越大,意味着市场饱和程度越低,零售潜力大;饱和指数越小,意味着市场饱和程度越高,零售潜力小。衡量城市或区域的零售饱和度,涉及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从供给角度分析,直接的方法是核算区域内的超市总数,但不同的超市规模存在差异,考虑到超市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店铺,核算区域内的超市营业面积总量,则较为精确。从需求角度出发,决定超市需求的是超市销售收入。饱和指数反映了特定商圈内超市单位时间内单位营业面积的潜在需求,决定了该地区超市的盈利空间的大小。本文主要考虑超市的数量及其之间的距离。
2.4超市选址的一般步骤
传统的超市选址方法一般是先建一个模型,然后依靠地图分析、表格数据的统计、零售商或管理者的直觉判断进行,缺乏计算机和决策者的动态交互过程。在这里我们就可以利用ArcGIS来进行处理。
利用GIS技术进行超市选址,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过程:
(1)数据准备,确定需要哪些数据,包括居民住宅区、学校、社区广场、交通线路,现有超市数据等。
(2)选址要求,选择交通路线便捷,人口密度高,与其他超市存在一定距离的区域。
(3)实验操作,对各影响要素进行缓冲区分析,对缓冲区进行叠置分析。
(4)最终评价,把以上各因子叠加计算,确定合适区域,并判断其合理性。
超市选址的具体应用--以无锡市为例
无锡是江南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二十世纪以来,更以工商业闻名于世,素有"小上海"之称。
3.1数据准备与处理
本文数据来自于百度地图,数据是将无锡市中心地段地图矢量化,比例尺为1:2000。
数据准备:
无锡市区地图,在ArcCatalog中创建以下图层。
(1)无锡地图(以崇安区为中心,向四周扩散)
(2)各要素集合图(在底图上创建的点,线图层)
(3)全体要素图(包括影响人口因素点分布图层(点图层),交通情况分布图层(线图层),现有超市分布图层(点图层))。
数据处理:
(1)建成Geodatabase数据库,空间数据包括人口因素点,路网,主要竞争对手等。
(2)然后是将图层的属性数据输入,人口因素点图层的属性数据主要是居民点名称,学校名称,社区商场名称等;路网图层的属性数据主要是道路名称;主要竞争对手的图层的属性数据主要是已存在超市名称。
3.2缓冲区分析
3.2.1影响人口因素的缓冲区建立
对任何一个超市所支撑的就是靠人口,真正靠的是常住人口,而不是流动人口,在任何一个区域选址的时候,流动人口是一小部分,主要是考虑常住人口,固定人口。这里以超市选址时主要选择靠近居民点、学校、宾馆、车站。由于这类地段人口密度大,且距离较近,顾客购物省时省力。商店地址如选在这类地段,会对顾客有较大吸引力,很容易培养忠实消费者。闫常鑫(2004)在基于GIS的超市选址的规划研究中表明在靠近居民点、学校、宾馆、车站附近的500米范围内为超市选址较优的区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23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