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15-12-12 12:06

摘 要: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应以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主,整合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同时,要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深化教学质量,形成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平台,真正担负起为地方发展提供高水平能力人才的重任。

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而由于近年来世界IT业泡沫经济的出现,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着同样甚至更大的挑战:从人才市场提供的需求信息来看,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培养的不仅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也是对未知领域知识进行探索和自学的能力。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2)提供学生练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实验环境,对学生实验进行指导、督促、组织和管理,是保障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顺利进行的关键。
  3.4 建立创新基地,丰富课外科技活动
  建立 “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提供给学生一个进行课外科技活动的平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外科技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因此应以学生自学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
  2)提供学生练习环境: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提供“创新基地”平台。为每个学习小组(或兴趣小组)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进行指导、督促、组织和管理。
  3)参与和举办各类竞赛:积极参与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并举办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或作品大奖赛,对获奖作品及学生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
  3.5建设实习基地,加强专业实习效果
  就近建立多个实习基地,加强已有实习基地建设。重视实习环节,加强实习效果。充分发挥实习基地作用,与当地企事业单位进行学生实习、科研合作、就业推荐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 ,服务地方经济,开创地方高校与企业双赢的良好局面。
  4. 建立“复合型”、“双师型”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4.1 大力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高校应有计划的定期选派优秀的理论教师到校外的实习基地进行实战培训,通过这样一种特殊的进修培训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水平,积累宝贵而丰富的实践经验。
  4.2 积极推进“请进来”的进程
  优化教师结构,建立兼职教师制度,从其他院校请来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教授作为兼职教师、客座教授,参与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或者给学生讲课,直接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特别是技术性、操作性较强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这样既可使学生获得大量最新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强化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4.3 加强“双师型”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实践执教能力
  鼓励教师参加国家或国际统一的相关执业资格考试,获取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计算机硬件工程师等资格证书,为实现较高层次的实践教学效果提供有力的保障。
  5. 结束语
  针对当前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以及技能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对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合理、系统的设计,并提出了在技能讲座、实验课程、毕业设计、课外科技活动以及专业实习五大环节上进行计算机专业技能综合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同时提出了对专业教师自身能力的要求。该方案对于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晓明,陈平,张铭.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6,(8)
  [2]徐德民.面向21 世纪高等工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38
  [3]张小川,刘加玲.关于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探讨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模式[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10)
  [4]张卫东.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评估的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6,(1)
  [5]谭平,代明君.论高校本科毕业设计工作评估体系的建立[J].煤炭高等教育, 2006,(6)
  [6]徐亿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财经专业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2010,(1)

上一篇:虚拟私有通信在无线网络中的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ASP.NET下表单认证的三种登录机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