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技术在行政权力网系统的应用研究
摘 要: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是政府部门一项重要职能和义务,也是政府为市民、企业提供服务的重要方式,因而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借助工作流引擎进行流程定制,,把工作流管理和行政权力网上运行系统有效的结合起来,构建基于有向图工作流建模、柔性工作流引擎的行政权力网上运行系统。
关键词:工作流;行政权力网;工作流管理系统
1引言
扬州市广陵区电子政务经过了几年的建设,基本实现了横向网、纵向网的全线开通,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步,广陵区政务公开工作也有很好的基础。广陵作为全市信息化先进区县,电子政务建设自2003年正式启动以来,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完善,已初步建成以电子政务内网和外网门户为核心的的电子政务基础网络:构建在电子政务内网平台之上的包括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移动政务平台、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等陆续投入使用;外网以中国广陵门户网站为龙头,近40个政府部门共建了政府网站群,作为政府对外展示的窗口和名片和向公众提供服务的信息发布渠道。此外,一些部门建设了适合自身需要的独立业务平台,如在全省具有示范作用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社区综合管理平台、大学生村官管理平台等。
工作流是为实现某一个特定目标而必须完成的一些任务的序列及这些任务的执行过程。它是业务流程的全部或部分自动化过程。其能够实现业务流程的定义并实现处理过程的自动化,为业务系统提供业务流程支撑,也能够实现多应用多角色独立引擎,业务系统可以通过工作流提供的标准接口实现相关业务要求。
我们引入工作流技术进行系统开发,建立工作流系统,把活动点的依赖关系,处理人等等有关流程的逻辑都交由工作流系统来完成,就可以实现以上业务流程。工作流技术面向过程,可以有效支持业务流程设计与优化,使政府的业务活动更加精简有效,因而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办公效率。
2工作流应用开发
工作流(Workflow)就是工作流程的计算模型,即将工作流程中的工作如何前后组织在一起的逻辑和规则在计算机中以恰当的模型进行表示并对其实施计算。工作流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为实现某个业务目标,在多个参与者之间,利用计算机,按某种预定规则自动传递文档、信息或者任务。
为了实现不同工作流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协作,工作流管理定义了工作流参考模型,如图所示。
流程控制台是设计、管理和维护业务流程的工具,企业流程管理者可以为每个应用设置流程、为每个流程制定权限、启动和暂停流程等。应用归属于某个部门维护,一个部门可以有多个应用,部门管理员可以添加、修改、删除流程模型;每个应用下可以建立多个流程模型,可以为每个流程模型指定启动人员。
工作流引擎数据库包含以下五类数据:①人员基础数据,包括人员信息、层级、部门、角色等数据,人员是工作流各类活动的参与者,每个人都有所属部门、层级、角色等属性,定义层级能够实现工作流按照层级进行规则设定,定义部门和角色可用以对权限的统一控制。层级、部门、角色为流程规则的定义提供基础准备。②行政许可、审批、执法以及办公自动化流程规则数据,每一类工作流业务应用都需要在工作流引擎中定义流程规则,包括流程控制、人员选择、操作界面选择等规则数据。每一类业务应用拥有各自的流程规则。根据流程规则,用户在新生成新的业务应用时,将根据规则确定该实例的实际工作流程。
3权力网系统设计建构
根据省、市两级政府对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建设的要求,真正实现网上规范、公开、透明、高效无纸化运行。严格遵循安全性、共享性、扩充性、可维护性、可兼容性的开发原则;采用 .NET开发平台、SQLServer为后台数据库,整个系统采用B/S (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构建安全的电子政务平台。通过网络,系统提供了一个内部各单位信息交互和共享环境,便于信息顺畅流转、快速发布,以及对各种审批信息的收集、整理、统计和维护。
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方式,使用三层应用体系结构,其目的是为了方便开发和维护,与目前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相一致。三层应用体系结构是指,第一层为用户层,其主要的工具是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firefox)。第二层是业务逻辑层,主要是根据广陵区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的业务处理逻辑,设计分布式部件对象模型,一种基于标准的远程过程调用,基于开放式软件基础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的远程过程调用,使用户可以更快、更容易地访问重要的业务信息。第三层为数据库层,主要是权力运行系统信息数据库和办公信息数据库以及与其有关的后台存储过程和存取规则。
参考文献:
[1]吴朝晖.工作流系统设计与关键实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44-60.
[2] 霍小军,徐少松,蒋学明.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机制的探索与研究[J].电子政务,2010(10):45-56.
[3]龙茂雄,张润彤.行政权力网上运行系统与政府行政流程再造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一6,16(02):23一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