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探

发布时间:2015-12-14 13:50

摘 要:包括三本在内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达不到预期专业能力培养目标,本文从学生学习主动性出发分析了造成计算机专业学生程序设计能力低下的原因。结合教学,提出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构建高质量的教学体系,为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及未来适应学习型社会做好准备。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程序设计;教学探索
1. 教学现状
  应用型本科担负着培养社会认可度高、技术应用能力强、适应市场速度快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任,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显著下降,且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创办时间短,校园文化积淀不深,学生缺少自主学习气氛熏陶,大部分三本院校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处于低水平。
  自主学习能力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更为重要,市场对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应用人才的衡量标准是:是否具有自主学习能力,是否具备创造性,是否别具质疑、探求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低水平的人才根本无法使用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无法真正“适用”市场。
  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专业课教学入手,针对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考虑首先从 “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入手,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悟能力。
2. 存在的问题
  2.1 教材现状
        传统的程序设计类教材或参考书非常多,这些教材大多语言语法体系严谨,对语法阐述详实,语义论述透辟。看似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但学生在使用时,普遍反映语法知识繁琐,过多的语法细节让其掌握难度加大,缺乏自主学习热情,自主学习意愿率低。因此传统教材或者参考书成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个绊脚石。
  2.2 教学方法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对于程序设计类课程,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理论课讲授语法知识,实践课练习语法知识。老师理论课所教授的理论知识无非对教材中语法细节的再重复,依靠PPT,照本宣科,或者再做一点补充型的重点提示,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中心,缺少互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被消减,实践课学生只要照着教材将练习语法的程序编辑、执行即可。
    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自己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这样的教学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且让学生失去了自己主动探索的兴趣,对于三本学生尤其不合适,久而久之学生产生一种“下课即课程学习结束”的思想。众多课程周而复始这样的教学,自主学习从何谈起。
2.3 考评方式
        考核评价手段单一,一般是期末试卷得分和平时成绩的结合作为最终考核依据,期末一张试卷主要考核学生语法知识点掌握程度,导致学生背语法,意义不大。而平时成绩大部分来自于课外作业大多,教师所布置的课外作业常常是课堂习题的变脸:数据的改变或者输出方式改变,并不需要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和深化。
3. 改革思路
3.1 教学方法与手段
    针对《程序设计基础》这样的课程,传统的课堂模式(老师讲解,学生接受)使学生一直处于思维被动的状态,无法体会到思维探索在“程序设计“中的乐趣,渐渐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进而在遇到“新问题”时总是无法主动思考面对,这也是造成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应控制在学生手中,让学生积极能动的参与,可考虑在《程序设计基础》课中进行讨论式课堂教学探索,在程序设计课程的中,针对中等规模的问题进行“算法设计”讨论,由教师提前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探索解决。
  通过教学实践的反馈,我们发现“讨论式”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探索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大幅度提高,并且有部分学生将讨论延伸到课外。
  在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开展“讨论式”教学是实现主动学习能力培养目标的一个有效手段,但在开展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精心选取 “讨论课题”,并且给学生提前布置讨论课题、提出要求。学生为在课堂上能有精彩的表现,会在课外主动学习、并且检索阅读书籍,准备发言。
3.2 考评方式改革
   为确保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学生的考核也不能采用单一的考核方式,探索采取以“成果”和“过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所谓成果指在项目开发结束后形成的“软件成果”、所谓“过程”是指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开发文档”以及“讨论课表现”等都可作为其考核依据,针对成果考核主要从 “算法设计”、“编码规范”、“系统功能”、“运行效率”进行评分;过程考核主要从“图标描述规范”、“语言组织”、“项目规划”、“监控方法”、“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评分。并且可考虑将一些“项目管理能力”评分纳入最总考核中,这样在提高主动学习能力的同时,使逐步其具备具备团队能力、持续创新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
4小结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自觉自愿的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教育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尽可能地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和对经验知识的盲从性。激发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掌握计算机学习的内在规律,以期适应学习型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龙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0(14):53-54.
[2] 耿国华. 程序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09(3):30-32.
[3] 夏建川. 计算机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 高教论坛,2009(2):78-80.
[4] 杜献峰,郑秋生,杜俊俐,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浅析[J]. 计算机教育,2009(1):56.
[5] 马鸿雁.周爱桃. C 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探析.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36):554.

上一篇:基于HT49R30的红外遥控器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高等院校实验室开放的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