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

发布时间:2015-12-14 13:53

摘 要:如今的科学技术中,尤其是信息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术的高速发展现已普及。而现今的企业,对信息处理的数量是越来越大,速度也是越来越快。为了让单位中的管理部门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正确、确实的信息的同时,并执行后可达到真实的反馈。很有必要建立一个效率高、功能齐全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技术设备,在通过自动化通信网络,和各种信息终端相连接,以及通信网,沟通各方面的联系,就可以确保快速、正确、及时地收集材料和相关命令。

关键词: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环境监测
一、计算机信息管理的特点
  1、及时
  及时是在信息管理经系统中,灵敏、快速地发现和提供管理活动时所要用到的信息。包含两方面:一、要及时发现和收集信息。瞬息多变的现代社会信息,一旦其中的信稍纵即逝,都无法挽回。因此在信息的管理中,就要以快速、最敏捷地反映出工作进程和动态,同时,也要适当地记录下已发生过的情况及问题。二、要及时的传递信息。信息只有传输到需要信息者的手中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除此之外,信息还应具有强烈的时效性。只有这样,当信息传输到有关人士中,才能使信息成为决策、指挥及控制的依据。
  2、准确
  信息在具有及时的同时还必须准确。决策者之所以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那是不可缺少准确的信息。如果信息失真或不正确,不仅对管理工作起到错误的指导作用,还会造成管理工作的失误。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必须要求原始信息可靠,才能加工出更准确的信息。在信息工作中,相关工作者在收集及整理原始信息时必须具备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不能有一丝主观上的随意性。并要对原始信息认真核实,使其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特点
  在基于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系统的信息系统,是十分复杂的现代信息网络系统。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是信息系统,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用来完成对信息的自动处理过程;通信系统由工作站、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构成,可以通过线路与计算机之间或通过线路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系统的结合,使具有动态、随机和瞬时发生等特性的信息传输和处理跨越了地理位置的障碍实现了全球互通互联。信息系统的九个特性与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密不可分,它还决定了信息系统的不安全性。信息系统的特性对其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危险,如果被利用,系统的资源就将会受到很大损失,甚至关系到企业组织的重要机密。
三、在环境监测工作的应用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规章制度。环境监测是为了准确地测取数据,科学地解释数据和合理地综合运用数据的过程,它的主要目的是为环境管理服务。准确、可靠、可比的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诸如制定环境标准、条例、法规和政策的依据。所以,所取采取样品应该具有代表性,测量所得有效数据的也应该很完整,分析数据更应该准确、精密,各组数据之间的可比性以及综合分析评价的客观性,都要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2、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优质为环境管理服务。环境监测担负着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为八项环境管理制度服务监测、为污染事故及污染纠纷仲裁监测等四项主要任务,是市场经济形势下实施各项环境执法管理、进一步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的重要阵地。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完善监测质量机制,保证监测数据公正、权威、可靠,优质为环境管理服务。
  3、推动实验室认可制度。实验室可建立质量监督网,对涉及质量问题的相关科室安排质量监督员,负责其部门日常监测工作的监督,并对质量负责人负责。如果监督员发现其科室工作中不符合工作要求的,可在其气管权限内给予纠正,如果无能力解决,及时向相关质量负责人汇报,在质量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纠错,从而减少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偏离工作程序情况的发生,并保证各项工作按其体系要求进行。
  4、加强队伍素质自身建设,自觉适应环境管理的需求。环境监测工作要以人为本,监测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来源于人员素质。现在深化改革的环境工作中,监督管理和执法要求环境监测队伍人员精、素质高、活力强,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动态变化。此外,监测技术和分析方法也需要不断进步,监测工作的任务将越来越重的同时需要监测人员积极、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和提高办公效率,掌握新技术和方法以解决相关的环境监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
结语:
  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执法效果和反映环境质量的真实性。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科学、准确、公正,满足政府、社会、客户的要求,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体系,使得各项质量活动处于受控状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环境监测与国际的接轨,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必须实现从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向全过程质量保证发展,并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征.医院静脉药物集中配置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中国药业, 2009, 18(5): 1.
[2]张新春,高海青.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与静脉药物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32-135.
[3]饶群,王德平.输血科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中国输血杂志, 2008, 21 (7): 548 -549.

上一篇:3G技术在石油行业的运用

下一篇:PROMISE给你信心保证:为视频监控给出最可靠的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