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浅谈
摘 要:结合工作经历,总结了单位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并对其出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高效提高信息化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实际建议。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网络;硬件;软件;资源;共享
企业信息化是指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利用技术整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各种信息,以便及时把握机会,做出决策,增进运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水平和经济效益的过程,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越来越被企业认可和重视。
我单位是国家一级建筑施工企业,自2003年开始起进行信息化的建设,到目前为止,信息化建设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信息化建设初级阶段
初期主要是硬件设施的购置完善,并设计和建立了公司总部局域以太网络;基层单位因比较分散,离公司总部距离远,因此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宽带接入网络的方式。信息化的应用较为局限,一般为文字处理、上网浏览以及多为单机版的应用软件。随着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公司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因此信息化的需求日趋旺盛,得到了快速发展,信息化也就逐步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二、管理和控制阶段
此阶段,各种系统应用广泛,信息化建设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安全性突显重要。
1、首先,制定具体的信息化考评制度,加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细化和规范化。该制度就组织领导机制、长期规划、教育培训、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资料及记录、人员水平素质、基础设施(如网络、机房、服务器等、交换机)、安全性及应用系统作了具体的实施标准和要求,从而为信息化有序、科学的应用和推进提供了保障。
2、随着网络的普及应用,信息化的安全性也不容忽视。为此,采用多种途径,在硬件上使用了防火墙,软件上在服务器布署了网络版防病毒软件,可自动升级软件和查杀病毒。此外,还应用了网管软件,对网络中的机器随时监测,及时对非正常机器断网处理,以防影响整个网络。
3、根据需求,应用系统广泛应用,如财务、人力资源、视频监控、项目管理、办公自动化(OA)、施工预算、项目管理、视频会议等。这些软件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几年来,信息化在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迅速发展,同时经过多年的工作,企业信息化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以下方面:
一、企业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与领导的重视息息相关,因为信息化涉及资金投入、人才引进和培训等多方面,但是这些还不够,领导更应该注重信息化的推进和应用。比如单位的办公自动化(OA)应用,在领导强制文件必须由网上传阅,禁止发放纸质,会议、假期等通知由网上信息发布而不再以其他形式通知后, OA很快在单位得到了普及。
二、企业必须明确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对于企业而言,其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应该是本身需要的,既不是上级机构提出的,也不是因企业升级而强制要求的。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长期的过程,因此,企业首先应制定总体目标,同时,根据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流程来规划信息化发展的阶段目标。
一般来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主要是:
1、当前手工或现有信息系统不能胜任业务处理的要求,需要利用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2、企业利用信息化提高管理水平以取得效益;
3、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适应环境。
要实现这些总目标,必段逐次实现阶段目标才能不断推进企业的信息化过程,比如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企业内部网络,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系统、信息应用系统等;加快信息流通,实现内部资源共享;连接企业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充分利用企业网和互联网,建立网上营销系统,实现公司经营信息化,实现经营信息系统辅助决策智能化;利用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先进管理理念,调整企业管理与组织模式,使之与信息化系统相配套的,逐步实现企业各项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等。
三、企业内部需要进行资源整合、准确定位
尽管在制度、管理模式、发展、经营规模等方面具有共性的企业,可以相互借鉴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但是,每个企业所面对的问题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任何企业的信息化模式(即使是非常成功的)都不能完全照抄照搬。
在投资建设信息化之前,企业决策层首先从经营战略、体制、技术、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行业环境等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自我诊断和准确定位甚至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确定本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需求、方针、范围、阶段和深度,确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才能很好地服务于企业未来经营发展和增强核心竞争力。
四、企业信息化实施人员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实施的动力分为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两种,外部动力是国家推动和市场的作用;企业是否建立信息系统由企业本身决定,企业信息化的根本动力是来自企业内部,当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时,企业信息化才有恒久的动力。
企业信息化的实施人员主要有三种:
1、企业自身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2、开发信息系统的专业公司人员。
3、高校科研机构人员。
企业自已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中坚力量,因为从根本上说,企业信息化是企业行为,企业信息化是涉及企业生存和前途的工程,没有高瞻远瞩的企业领导人以及高水平的管理人员,企业信息系统是很难顺利建设。开发信息系统的专业公司是基本力量,他们开发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开发商必须密切和企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相结合,了解企业的需求,培养企业的技术力量,而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始终关心和参与开发过程,只有这样,双方才能有共同语言,才能完成为管理服务的人/机工程,也才能保证以后的成功运行和维护、升级工作。而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从事信息系统教学和研究的科技人员是企业信息化的创新力量。信息技术是发展最快的高技术,高校和科研机构人员从宏观上了解技术前沿和发展方向,理论基础强,思想活跃,接触面广,能提出一些创新思想,因此由他们做咨询指导不仅可以避免少走弯路,还能保证开发系统既能实用又不至于技术过时。
五、企业信息化应该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目前,单位有很多应用系
统,如财务、人力资源、远程监控、OA、预算软件等等。随着应用系统的增多,信息化的一个问题日益突显,那就是信息孤岛。各个系统都相互独立,由于数据及信息的标准、格式不统一,造成信息无法通用和共享,面临着重复录入的尴尬。如OA中人员的部分信息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信息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不能共享,各系统的信息只能自行维护,不仅增加了工作量,更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因此,企业信息化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数据和信息的规范性,如供应商、材料、合同、单位等均使用统一编码和格式,以便为各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也为消除信息孤岛提供基础保障。
六、对企业信息化要有其他深层次的认识。
1、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它是发展的,它应该随着管理理念、实现手段等因素的发展而发展。
2、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集成技术。企业建设信息化的关键点在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即实现将关键的准确的数据及时的传输的相应的决策人的手中,为企业的运作决策提供数据。
3、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包含了人才培养、咨询服务、方案设计、设备采购、网络建设、软件选型、应用培训、二次开发等过程。
总之,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模式,而不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计算机网络技术只是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手段。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同时也涉及到企业组织管理和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和再造。上述各方面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同时,企业信息化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企业的成长和组织管理的变化而不断演进和深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尽管困难重重,但是终究它会为我们带来成功的喜悦和欣喜。
参考文献:
[1]李德芳 企业信息化组织与管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2]杨雪晶,王萃.论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知识管理的关系. 现代情报 2005(2)
[3]聂规划,刘勇军 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分析及模糊评价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 2
下一篇:开展案例教学培养中职生的创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