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
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探索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专业中职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为适应时代的变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也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中职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
针对中职生基础差、学习能力弱和学习兴趣不浓的特点,对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法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的具体实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操作方式。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计算机、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会对中职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中职生在入学时往往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经常接触计算机,另一种是接触计算机较少,两种学生的入学水平不一致。
另外中职生学习动力较弱,学习习惯较差,接受能力也不一致。以上所列的情况都使计算机教学难度增大。
另一方面,制造业的发展和转型也对中职生提出不一样的要求:除了要求中职生掌握基本的技能,还要求中职生有较强的交际、语言表达和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如何在课堂上模拟现代企业工作环境开展高效教学,让学生能轻松学习基本技能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为当前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个难题。笔者经过学习探索,发现在课堂上应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法能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简述课堂如何结合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法
整个教学过程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特点,教师提出一项任务,然后各个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任务,交付作品。实际上这里运用的是项目教学法。除了项目教学法外,在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中以分组为主要形式,辅助以游戏、竞争、头脑风暴、演讲等教学方法。下面以2014级办公(1)班在计算机基础课堂中的一个内容——PPT的制作和运用为例子,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法探讨。如下:
步骤1: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分配一个可以合作的任务。
步骤2:组长根据任务和组员商量,分配好组员任务并上交任务分配表。
步骤3:根据任务分配表,组员分工合作完成作品;
步骤4:每组派一名组员上台讲解作品(限定时间为10分钟),讲解后每组用5分钟的时间来进行讨论。讨论结束,每组派一名组员给出作品的优点、缺点和最终分数。
步骤5:整个任务结束后,进行组内无记名投票,根据票数选出“最懒”组员。
步骤6:根据每组得到的分数,去掉最低分和最高分得出每组综合数。再根据每组综合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名。
步骤7:根据第六步得出的排名,从排名最后的小组组长开始进行组员交换工作。各组组长选择其他小组的一名组员(组长除外)和本组“最懒”组员进行交换。
步骤8:交换组员结束,形成新的小组。
三、开展方式
(一)开展的时机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专业知识比较强的课程,学生自主学习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经验。课程开始阶段是最重要的,一般我们可以完成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知识的准备。包括讲授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了解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程度和学生的性格爱好。二是教学环境的准备。包括计算机机房的摆设、计算机辅助软件和教室课桌的布局。三是制订具体的“游戏”规则。这个规则必须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并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每个学生都了解和自觉遵守规则。四是学生思想上的准备。什么时候能够进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的时间。当教师认为学生在知识储备和思想上都已充分准备情况下,就可以开展。
(二)分组的原则
准备工作完成后,可以开始进行分组工作。因为经过计算机基本操作学习阶段,学生间有一定了解,所以第一次分组是由学生自由组合。教师进行适当干预调整,使每个小组人数基本一致,各组知识水平相当。每个小组的组长由小组成员投票选出。每个小组确定后,除了制作名单外,还需制作Excel图表,以便为后续的交换组员做准备。
(三)利用“游戏”规则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学
整个教学过程需要规则来组织开展(下称“游戏”规则)。“游戏”规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和关键。只有学生愿意自觉遵守“游戏”规则,才能使其发挥作用。“游戏”规则制订步骤如下:首先制订一份规则初稿,交给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后,组长收集提交反馈;然后根据反馈意见进行适当修改后,再次交各个小组讨论学习;最后由组长同意签名确认后,形成规则定稿。下面具体讲解每个规则的作用:
规则1:组长由组员投票产生。如果组长由教师指定,有可能这个组长得不到组员的支持和配合,这样也会打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由于各组在最后都需要排名,所以组员都希望找有能力的人来担任组长。所以投票产生组长的方法是可行的。
规则2:组长负责组内分工、协调工作和其他小组沟通交流。接到教师的任务后,组长需要给组员进行分工。为了明确任务分工,教师要求组长在限定时间内交一份“分工明细表”。这样教师可以检查组员分工,及时介入给予适当建议,确保每个组员都有负责的小任务。将小任务落实到组员,也为组内评价建立依据。
规则3:组员共同合作,完成最终作品。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也是小组成员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这个学习过程不仅包括课堂也有可以包括课外(上网查找资料、求助专业人员、实地调查等),教师需要了解各组的进度,及时发现各组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使得任务顺利进行。规则4:每组必须派一位组员上台讲解其作品。通过讲解这一种方式来回忆总结作品制作过程,同时能够将作品介绍给其他小组。其他小组成员在听讲解过程也能结合经验学到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规则5:每组讲解作品结束后,各组通过讨论进行组间评价并给出分数。每组讲解作品结束后,预留5-10分钟的时间给小组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参与到各个小组,引导学生对作品的优点和缺点进行讨论(用到了头脑风暴法)。讨论结束后,各个小组派出一位组员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并给出分数。
规则6:任务结束后,进行组内投票选出“最懒”组员。如果“最懒”组员为组长,则必须重新投票选出组长。利用Excel表统计功能进行无记名投票,能够方便统计投票结果。投票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全班同学。另外防止被交换的“最懒”组员一直偷懒。同时规定如果同一位学生被评为“最懒”组员3次,那么这位学生在下次教学活动中就单独成为一组。
规则7:根据各组的打分,去掉最低分和最高分,然后计算各组的平均得分。通过排名可以产生组间的良性竞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主动性。
规则8:根据每组分数从低到高的顺序,每组组长有权将“最懒”组员和其他组其中一名组员(除了组长)进行交换。由排名最后的组的组长开始交换,排名第一组的组长最后交换,这就保证分数低组的组长交换权力小,分数高的组的组长交换权力大。这样确保游戏的公平性。
(四)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根据“游戏”规则需要进行组内投票和组间评分的活动。组内投票是针对个人的评价,而组内投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组员投票选出“最懒”组员,选出的“最懒”组员在评价得分中减10分。另一部分为组员互评和组员自我评价。一个组员建立一份互评表和自评表,互评表由其他组员打分形成综合评分(满分100分),自评表由组员自己打分(满分100分)和总结。最后计分方式为互评表分数占个人得分的60%,自评表分数占个人得分的40%。组间评分是针对小组的评价。每组建立一张整体评价表,组员通过参与评分过程可以了解到组与组之间的差距和每组的优点和缺点,进而学会反思总结学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中应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法还是处在探究阶段,可以归纳如下:1.学生学习兴趣和技能的提高。由于游戏竞争模式的引入,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在“游戏”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技能水平。2.学生素质的提高。组长分配工作是领导能力的学习,组员合作完成作品是沟通协调能力的学习,组员上台演示是口头表达能力的学习。3.学生自我认识的加强。组员通过组内投票结果和评价对自我重新认识,是一个自我剖析和自我总结的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法还可以和教学网站、手机教学APP、微课结合,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法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比如备课时间较长,投票、互评可能影响到学生之间的情感,内向的学生容易被边缘化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并加以改进。最终使得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推广和实施。
作者:赖冠常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5年5期
上一篇: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探索
下一篇:计算机应用基础与烹饪专业课程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