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经管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6-06-22 15:17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但经济管理类职业对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尤其是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加强经管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十分必要。文章首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原则,并提出优化课时结构、改进教学手段等措施,旨在能全面地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1 引 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各高校为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办公软件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程做好知识和技能上的准备。从学校的教学层面来看,由于该课程涉及面广,且较多知识与技能仅是点到为止,所以容易被师生打上简单低端的标签,从而没有引起师生足够的重视,导致该课程的实际收益非常有限。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需求来看,微软Office办公软件占据办公软件市场的主流地位,已是办公自动化的必备工具。据微软一项针对全世界企业实施的办公应用技术能力的研究调查显示,会使用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的工作者,实际程度只达到20%25%。事实上,大多数人仅了解Office软件的简单基本操作,掌握的操作知识非常有限,以致无法适应学习、工作的要求或是在工作中走了大量的弯路。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办公软件应用技能,对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打造学生的职业能力,是一个投入少、收益高的途径。

 

  2 经管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

 

  经济管理类专业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金融与证券、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经济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等。这些专业主要培养的是服务于企业营销、财会、采购、物流、客服等职能的专门人才。不同于计算机类专业更多地将该课程定位于程序设计、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课程的先修课程,经管类专业更加突出课程的工具性实用性。结合经管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特点,可以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归纳为两个方面。

 

  2.1 提高学生对办公软件的操作应用能力

 

  在经管类专业学生就业的诸多岗位中,绝大多数都会遇到文档编排、数据计算、统计分析与决策等情况,例如项目策划书编排、合同编排、工资计算、库存与销售情况分析、生产与物流决策等。尽管这些工作也可以用一些专门开发或购买的信息系统来完成,但开发与学习一个新的信息系统具有较高的成本。微软Office办公软件具有学习难度低、功能强大、可扩展性强等特点。在熟练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的情况下,日常的文档编排、数据处理分析等工作都可以轻松快速实现。所以,将Office办公软件作为核心内容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校众多课程中最具有 学以致用终生受用特点的课程,值得重视与加强。

 

  2.2 通过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考试

 

  计算机等级考试是对学校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考查;等级考试通过率是对教学质量非常直观的展示。由于等级考试通过率具有横向可比较性,越来越成为主管部门对各学校、各系部考核的指标之一,所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及各系部的重视。以四川省高等学校计算机一级考试为例,从2013年开始对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进行了大幅度地改革,增加了与实际工作案例联系紧密的实践操作性题目,更加强调了对学生操作应用能力的考查,且考试内容也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步伐,越来越能客观地检测出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认知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来看,近几年在二级考试中增加了Office高级应用的考试科目,打破了以前只有程序设计类考试科目的传统。这个考试科目的增加,几乎可以认为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尤其是经管类专业学生量身定制的考试科目。所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可以兼顾认证需求,低者可以将一级作为教学目标,高者可以将全国二级作为考试目标,为经管类学生提供一个考证的完善通道。

 

  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日常教学应当将提高学生对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培养和提高等级考试通过率作为目标,随着等级考试的不断改进,这两个目标并不冲突,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经管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3 经管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是实现以上两个目标的核心。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具有涉及范围宽、知识比较散的特点,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要面面俱到又要深入讲解是非常困难的,这就要求围绕以上两个目标对内容进行精心选择和设计。

 

  3.1 选择与设计教学内容的原则

 

  3.1.1 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原则

 

  作为一门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地体现了其公共性,即相同的课时数、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重点。这种面向各专业的无区别式授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综合表现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动力不强。根据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发现,学生往往对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感兴趣,并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因此,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专业培养目标和技能需求,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重点设置、案例设计等环节上密切与专业技能需求相结合,与培养目标接轨,突出其专业倾向性,才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中的原码、反码、补码知识,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需要重点讲解,而对于经管类专业显得过难也不实用,应该忽略。文字输入部分,对于一般专业能够快速进行中英文打字即可,但财务会计专业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突出数字小键盘的输入训练。函数应用部分,对于大多数专业而言,掌握SUMAVERAGEMAXMINIF函数的基本使用,能进行简单计算即可,但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应当掌握到通过函数嵌套进行复杂计算和数据分析的程度。典型地,会用函数嵌套对个人所得税进行计算,会对身份证号码进行分析。

 

  3.1.2 适当提高难度原则

 

  90后学生出生在计算机普及的过程中,成长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学会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掌握了互联网的简单使用,所以他们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比十多年前的新生具有更高的起点,也具有更好的接受理解能力。基于这种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多的在学生已有经验系统基础上,引入具有更高难度,与实际工作案例联系更加紧密的教学内容,缩短常识性知识讲解和基本操作练习的时间。例如,在Word文字处理软件教学中,不少同学已经会一些基本的文字输入及格式编排操作,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就要缩短这种低技术含量的操作练习时间,将练习重心转向诸如长文档编排,邮件合并等高级应用的内容。适当提高教学难度,给出一些有挑战性的操作案例,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经管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框架

 

  围绕提高学生的操作应用能力和提高等级考试过级率两个目标,经管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应当包括如表1所示的内容。

 

  4 经管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改革

 

  教学过程涉及到课时安排、教学方式与方法等内容,它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保证。

 

  4.1 优化课时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对几所高校的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普遍安排的是48学时或64学时,以48学时居多,总学时中理论课学时和上机课学比例为2∶1或者1∶1。这种课时安排的前提假设是利用理论课时对课程的教学章节进行全面的介绍,然后在理论课后再进行上机实践操作。事实上,理论课上花费较多的时间对诸如Windows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等操作性强的章节进行系统性地讲解是没有必要的,这种讲解无论是多详细、多生动,也仅能让学生对相关软件的功能有一个粗浅的认识而已。对于类似于Office办公软件这种内容,只有当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将对功能的认识应用于具体的案例,学会解决相关问题并形成经验之后,才能称之为有效的学习。所以,要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率,应该大幅度提高上机实践课的比例,缩减理论课时数量。以总课时64节为例,建议将理论授课课时调整为16,上机实践课时调整为48,形成1∶3的课时结构。在16节理论课时中,仅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如数制转换、信息表示与编码、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常识等理论知识做必要的介绍,将操作性强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部分完全放到上机实践课中进行,以边讲边练的形式进行教学,这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2 引入微课教学手段解决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所谓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而展开的课程片段,它可以是理论知识讲解,也可以是操作演示。微课视频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主题突出等显著特点。考虑到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有限,微课视频通常只有58分钟的时间长度。

 

  尽管现在的大多数新生了解一些计算机及网络操作知识,具有较高的学习起点,但也存在着部分来自于边远山区或因家庭条件原因,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的讲解内容,有些学生能够迅速理解并接受,有些学生则可能完全跟不上教学节奏,没法按要求掌握应有的知识。通过开发微课教学视频,并建立大规模在线课堂(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给学生提供一个全天候的学习环境,通过让后进学生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可以弥补学生之间水平的差异,使全体学生掌握应有知识技能成为可能。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中一些有难度的知识,例如数制之间的转换、函数的多层嵌套、数据透视表等,有必要将其制作成微课视频,供学生反复学习。微课教学手段的引入,有助于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使进一步引入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成为可能。

 

  5 结 语

 

  提高经管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要转变观念:它不仅仅是一门公共基础课,更是能够学以致用、终生受用的课程,是与职业能力密切相关的课程。在此基础上,授课教师需要对经管类毕业生工作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特点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选择,确保教学内容能紧密结合工作的实际需求。教学内容设计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核心,而优化课时结构、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多措并举,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使其真正发挥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是需要不断探索与总结的。

 

  作者:周建军 李安华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3

上一篇: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方法综述

下一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