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职高生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加钙”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生(不管那个专业)入学开设的重要基础课程,是从事任何一门专业所必需具有的技能。当前社会提倡教育新课改,而中职教育的教育模式逐渐转向社会化,这就要求我们职高学生在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有必要给学生“加钙”,让其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符合企业对职工的用工的要求。
1 职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1.1学生现状分析
我校周庄职业高级中学的学生主要来之本镇及周边乡镇的的初三毕业生,由于高职、普高的扩招,使得学校的招生门槛随之降低,除了对口单招班的学生外,其他职高班的学生相对而言,往往存在着自我约束能力差、基础差、厌学甚至有些学生心理也存在问题,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就是抱着混日子的心态,混到毕业后找工作。而在当今社会评价一个学校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升学率,所以大部分的初中很大程度是一味的抓语数外物理化学等主干课,像计算机这类副课都是让道给主干课程,平时很少上有些则是基本不上,导致初中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对较弱。同时很多学生都热衷于网络游戏跟网络聊天,以为学习计算机就是用来上网聊天打游戏的,错误的观念,导致他们错误的学习态度。1.2教师现状分析
考核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成绩,对于我们职业高中的计算机老师来说,考核的重要指标就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的通过率。本身我们的学生基础较薄弱,个体差异又大,部分计算机老师往往疏忽了这点,还是那种填鸭式、灌水式的方式强迫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在反反复复周而复始的针对等级考试的强化练习下,学生机械式、被动式甚至麻木式的学习,虽然最终通过了考试,但是遇到跟考试不相符的操作,或者让他们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时,一个个都素手无策,鲜有人能解决问题。1.3理论跟实践现状分析
平时课堂讲课跟上机实践操作比例搭配不合理,实践效果欠佳。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对实践操作要求非常高的课程,由于受到学校客观条件的制约,只能安排少量的实战操作性教学课程,而且现在最新的等级考试对机房机器的配置要求很高,之前投入使用的机房配置无法满足软件要求,新机房的投入又不是短期能完成的,导致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时间相对较少,很难达到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部分老师在学生实际上机操练时没有及时进行指导、评价,致使多数学生在上机操作结束之后,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反馈指导信息和评价鉴定,亲自动手操作的成就感与心理满足感更是无从谈起,长此以往,学生上机操作的兴趣就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会日渐松散,教学效果当然可想而知。
2 如何为职高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加钙”
2.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主要通过视频实例、IT名人名事等等课堂以外的内容,来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2.2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新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的不同,采取分层次教学。中国从孔夫子时代起就一直倡导“因材施教”,教育专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有不均衡现象。”这说明人存在个性差异现象。只有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差别式教学,对那些层次相对较低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易操作的轻轻松松即可解决的问题,多向他们提供一些成功的机会,相反,对那些层次相对稍高的学生则创造一些较难的富有挑战的情境。这样做能使全体学生都能真真正正掌握所学知识,能让所学知识真真正正为己所用。
2.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究教学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必须强调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学得再好,上机操作不行最终也都等于零。如果教师在平时教学只顾着讲授理论知识,而不及时给学生进行适当的上机练习,那么教学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反之,教师如果不讲理论知识,只让学生盲目的上机练习,那么学习效率也难以保证,几堂课下来,学生便会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每次讲解的内容不宜多,一堂课我们一般可以安排2/5的时间进行讲解、示范,讲出关键的操作即可,其他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探究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4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方法不适应现代教学要求,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职高生大部分基础较差,学习气氛薄弱,普遍有厌学情绪,通过情境教学法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通过情境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性,活跃课堂气氛。
(2)任务驱动法。由于职高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往往是被动式学习,通过任务驱动法,在平时课堂活动中,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首先做到课堂有事做,其次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练习,这样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锻炼学生的学习探索能力。我在平时上课中就是将知识点穿插在任务中,通过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领悟及掌握。
(3)小组合作学习法。职高生本身因为成绩普遍较差,没有荣誉感,同学间关系很冷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增强学生间融洽的同学情,同时分小组学习可以产生竞争,通过竞争带动小组成员主动学习,也可以增加小组成员间的集体荣誉感。
相信做到了上述几点,给职高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加钙”,这样做后学生学习更扎实,技能更熟练,真正做到学以所用,学为我用。相信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都能很快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都能符合现代企业招工要求,都能在在不久的将来能成为优秀的技工型蓝领人才。
作者:许国平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