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计算机语言学考研学习研究分析论文(共5篇)

发布时间:2023-12-08 04:03

 

 第1篇: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最新进展研究


  1现代语料库的建设


  充足有效的语料库资源对教师科学合理的教以及学生自主高效的学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语料库建设呈现多元化发展和增值趋势。相对于通用语料库而言,特殊用途语料库的建设受到广泛关注,如:“路透社语料库”等主要用于英语新闻业的研究;“交通大学科技英语语料库”旨在促进科技英语的学习和研究;“翻译英语语料库”意在比较英语译文和原文的差异。在各种特殊用途语料库中,翻译英语语料库占很大比重。而之前由于技术和条件的限制,翻译语料库的建设主要集中在笔译方面,近些年来,口译也正在成为语料库建设与研究关注的对象。在国外已建成的比较成熟的口译语料库有:日本名古屋大学设计开发了涉及英、日两语的同传语料库;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欧洲议会口译语料库”等。国内而言,关于口译语料库建设与研究的相关文献直到2007年以后才逐步出现,目前已进入研究和应用阶段的口译语料库是由上海交通大学研制开发的“汉英会议口译语料库”


  2移动学习


  移动设备作为交流工具,具有便携性和个性化的特征,便于人们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基于无线网路的发展,移动学习成为在线学习的一种独特形式。目前一些移动语言学习APP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单向能力。“learnEnglishgrammar”“grammarapp”等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语法规则。“沪江听力酷”、“锐特英语学习”等能促进学习者利用零碎的时间提高英语听力能力。移动设备在存储量及一些其他功能的实现方面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以至阅读,写作等方面的APP软件制作不像口语、词汇、语法、听力等方面成熟


  3语言学习的分析和评价


  3.1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主要特征被概括为:体量大、速度快、类型杂、价值大。这使得计算机能在短时间内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行为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方面进行考察。所谓共时性就是在同一时间段对数量众多的学生在外语学习的某一方面的行为特征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学生总体特征。所谓历时性就是这对每个学生记录其外语学习的全过程,对其行为,心理特征的变化进行研究,即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个性化的语言学习发展档案,通过对档案的分析,总结学生发展的个性特点,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3.2语言测试


  计算机化语言测试从提出到最终实现已有20多年的时间,其理论基础不断完善,实际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理想的计算机化语言测试应该采用顺应性测试。因为顺应性考试更注重考试过程,提高测试精确度。整个流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考试语言能力水平探查阶段。对每一个考生一般都一种等难度的题目开始,通常只需要十几道题就能得出考生的初步能力估计值。第二阶段是针对语言能力估计值继续从现有的题库中挑选最能对能力水平的估计发挥最大贡献力量的、信息量最大的题目对考生进行测试,通过不断的估计逐步向考生的真实能力逼近,直到达到某种预定的能力估计值为止。目前,世界上许多大学和考试组织纷纷研发、采用这种顺应性测试,如BrighamYoungUniversity就开发了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的CALT用于入学考试;剑桥大学地方考试辛迪加(theUniversityofCambridgeLocalExaminationsSyndicate)也开发了为不同目的服务的不同语种的CALT,还专门为高等院校语言项目、公司和企业分别开发了交际型CAT(CommuniCAT)。国内的外语语言测试虽然也用到计算机辅助,但大多只限于电脑阅卷,不需要较为复杂的评分系统。对于外语口语听力考试,只是比较简单的用电脑录音代替传统的磁带录音没有比较大的突破。


  4结语


  CALL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应该是一种“常态化”的发展趋势。事实上,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常态化”趋势已经初见端倪。计算机已经渗透到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如:通过网络编写教案;管理学生学习进程,进行测试考评;借住多媒体和网络开展课堂教学;通过虚拟学习社区,聊天室,博客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总之,CALL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更加合理的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之中,成为一种隐性的、自然的、常态的行为。


  作者:张欣

  第2篇:计算机辅助协作语言学习的形式及情感因素分析


  1、计算机辅助协作语言学习内涵


  协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强调的是多人之间的合作、互助。学习者个体的活动之间是一种有机的关系,—方面,学习者需要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另—方面,要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共同完成整体的学习任务。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学习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学习者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并有利于学习者健康情感的形成。协作学习包括七个要点,即:(1)以学习者为中心;(2)小组学习形式;(3)创设问题情景;(4)协作与交流;(5)对知识意义的建构;(6)对主题性素质的培养;(7)对协作技能的培养。


  2、计算机辅助协作语言学习的形式


  2.1同步交流


  研究表明相对于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学习者更愿意参与计算机辅助的语言交流。Sullivan和Pratt的实验表明在面对面的语言交流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为35%,而计算机辅助的交流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达85%,其中包括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参加交流的学生(Sullivan&Prat,t1996)。在这种环境下学习者心情更为放松,即使出错也不象面对面的情况下会感觉尴尬,因此他们更倾向于使用词汇和句法更为复杂的句子。而且交流者之间能够建立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研究表明计算机辅助的协作语言学习中首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女性和男性的比例是差不多的,而在面对面的交流中,男性首次提出解决办法的比例是女性的五倍(McGuire&Siege,11987:917)。


  2.2异步交流


  异步交流更能体现网络交流的潜在优势。因为不需要马上给予反馈,学习者可以有时间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批判性的思考。E-mai1可以作为一对一的异步远程交流的一种方式。和Cash通过一个德语学习者与一个德国人使用E-mail交流后德语突飞猛进的例子说明这种—对一的交流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Cash,1995:191)。这个德语学习者系统学习了德国人E-mail中的新词汇,在写回信时,他再次回看来信,尽量使用这些新词汇。在此过程中他更正了自己以前的错误,学会了很多词汇和惯用法,也学到了许多语法知识。六个月后,和Cash发现他在句法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他能够使用更为复杂的句式和长句,并且词序正确,语言更地道了。这个例子充分证明了巴赫金关于每个个体的语言经历都是在与他人交流时对他人语言的创造性的同化的理论。


  3、计算机辅助的协作语言学习的情感问题


  3.1控制


  计算机辅助的协作语言学习中,控制表现为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和任务的控制,即他们有权利选择学习目标,并有权利选择自己付出努力的程度的大小;控制还表现为掌握完成学习任务所需要的计算机技术。如果他们无法在以上这两方面掌握主动权,情绪就会焦虑,无法达到彼此间的和谐合作。


  3.2好奇心和自信心


  好奇心是一切学习动力的及其重要的来源之一,它对计算机辅助的协作语言学习的作用也同样重要。只有在学习者充满对知识的好奇和兴趣的情况下,学习者才愿意满怀兴致地进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否则,对于一个索然无趣的问题,学习者就没有积极性,只是被动地为了完成任务而合作。自信心也是学习动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对于协作学习而言,学习者只有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充满信心的前提下才会愿意与他人合作,并在合作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为协作学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而实现成功的协作。


  3.3协作伙伴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辅助的协作语言学习是建立在协作伙伴之间的相互信赖和期望的基础上,因此他们之间首先要建立一种相互尊重,愿意合作的关系,否则协作学习是无法完成的。这种协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必须依赖于以下三个要素:成员间的吸引力、成员间的信任关系和小组凝聚力。


  3.4针对计算机辅助协作语言学习情感问题需注意的问题


  (1)小组规模。从情感问题考虑,计算机辅助的协作语言学习小组不能太大,否则学习者之间相互了解不够,不足以建立起协作学习所必须的信任度。六人一组的小组相对大组来说更适合进行协作学习,小组成员易于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学习任务。计算机辅助的协作语言学习的学习任务要能够激发学习者对知识的好奇和兴趣,这样学习者才会满怀兴致地进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3)对于其他组员的了解。协作学习是建立在对协作伙伴的信任和依赖的基础上,成员之间必须相互认为彼此的依靠可以促成任务的完成。因此,在合作完成任务之前成员之间晟好已相互熟悉和了解。人们希望了解与之合作交流的人,这种了解将有益于他们更好地合作。当然面对面的交流对于远程协作学习来说是很困难的,但至少在开展真正的协作学习之前应该进行一些相互了解的活动,使成员间有一些了解,建立一定的信任。


  作者:李景天等

  第3篇:形势语义学及其与计算机语言学关系现状简介


  一、形式语义学


  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的体系,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语言学在语言,形态,句法等层面上的描写分工;第二个是描写各层面上的内部系统的状态和关系。随着语言学学科的发展,语言学的研究方向越来越宽,语义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交流的语言由声音,文字,语法构成,语言的语义是语言学研究的目的。语义学研究采用研究人工语言的方法研究自然语言,形式语义学是介于语言学和逻样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德国逻辑学家Frege。他的主张是使用逻辑的方法来研究语言意义。随后,经Wittgenstein,Rnssel,Carnap等人将逻辑和哲学结合起来研究,使很多意义现象得到了较为精确的刻画。上世纪70年逻辑学家兼哲学家蒙太古奠定了形式语义学的基本轮廓。从此形式语义学在语言学界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形式语义学研究也在诸多方而取得了进展。形式语义学的理论根据是理论语言学为语言研究,研究工具是以数理逻辑的方法,目标是对自然语言的语义进行形式化描述,从而到达机器对自然语言的自动理解。最近的30年,形式语义学在国际上发展迅猛,新的理论不断涌现,并且与理论语言学、计算语言学交叉互动。


  在形式语义学走向成熟和发展的过程中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学者包括道蒂、帕蒂、库珀等等。已经形成许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形式语法理论主要包括:词汇功能语法、动态句法学、情境语义学、范畴语法、树邻接语法等等。至今,上述理论中的每种理论都仍有大量学者进行研究。这些充分说明形式语言学已经日趋成熟,逐步形成了所谓语言和逻辑交叉研究的风格,既推动了语言学的发展,也引起了对自然语言信息处理领域的高度重视。


  但是形式语言学所讨论的问题主要是以英语为对象语言的研究,缺少对其他自然语言所开展的相关研究。在国内语言学界,有很多文献是研究汉语句式,但尚不多见应用形式语言学方法对汉语各种句式进行刻画和计算的专著。将汉语句式中所表达的语义内容转化为经得起计算机语言自动分析检验的形式化的逻辑表达式,这个研究不但是语言学领域期待的,而且是中文信息处理领域迫切需要的。


  二、形势语义学与计算机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家冯志伟教授曾指出:“计算机对自然语言的研究和处理,一般应该经过如下三个方面的过程:第一,把需要研究的问题在语言学上加以形式化,使之能以一定的数学形式严密而规整地表示出来;第二,把这种严密而规整的数学形式表示为算法,使之在计算上形式化;第三,根据算法编写计算机程序,使之在计算机上加以实现”。形式语义学做的就是这一工作,我们可以说形式语义是理论语言学与计算语言学之间的桥梁。如果没有形式语义学做中介,理论语言学很难直接与计算语言学中的自然语言语义处理做对接,因此形式语义学在今天这个信息技术时代地位越来越重要。


  自然语言作为人类知识的主要载体,人类用来表达、保存、传播、传承知识,进行知识的创新。在今天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对自然语言信息的分析处理,已成为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语言信息处理已经超越计算语言学的范畴,成为计算科学、语言学、逻辑学和人工智能等多种学科共同关注的领域。


  直接借助自然语言,在人与计算机之间实现信息交流是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目标。这项任务分应用部分和理论研究。应用部分指的是建立各种处理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和建设语言信息处理的基础资源。这主要是计算语言学的任务。理论研究的目的是发现语言的内在规律来探索语言理解和生成的计算方法。这一任务应该由有形式语义学背景的语言学家担当。但是现状是令人担忧的,语言学研究与自然语言处理存在脱节现象。2008年12月清华大学孙茂松教授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的语言学学科建设讨论会上就指出:我国的语言学家和计算语言学家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有过一段甜蜜的合作阶段,但现在双方在一起合作的现象少了。在过去30年里,计算语言学重点放在语形处理上,理论语言学为句法结构分析提供成熟的理论支持,从而语言学和计算语言学有很多合作。随着语形处理技术日趋成熟,其技术潜力也基本被挖掘殆尽,技术并未得到实质提升。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自然语言形式语义分析技术的滞后。


  近几十年来,随着自然语言处理这一研究方向的兴起,语言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计算机信息技术要求人们在逻辑的框架内去描述自然语言的特征。逻辑的应用范围扩大到语言学和计算机人工智能科学等领域,语言学的研究也逐渐融入了大量逻辑学方法,尤其在形式语言学领域,逻辑方法更是受到广泛关注。


  汉语部分句式的语义问题是我们首要关心的。自然语言有别于人工语言的最显著形式是歧义现象。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对始终是歧义问题的研究。已有很多从不同角度对汉语歧义的研究,但从逻辑语义学的视角对汉语歧义句式进行分析的研究不多见。我们可以遵循典型的逻辑语义的分析对于汉语部分歧义句式进行描述。在这过程中,不可少的两条原则是语义类重设原则和逻辑谓词原则。语义类重设原则既考虑到了汉语某些句式的特殊性,又考虑到计算机语言学实现过程中的实际需要;逻辑谓词原则是出于保证语义描写过程一致性的考虑。更多地尊重汉语语言的事实,并且也充分考虑到逻辑语义分析的计算机语言实现的可操作性。


  三、结语


  面向计算语言学的汉语语法研究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面向计算语言学的汉语语义研究已日渐成为这一领域的主攻方向。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基于形式语义的汉语语义研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在语义研究的这一方向上,依照语言学分析思路对相关的汉语现象进行形式化的逻辑语义描写,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的算法加以计算机语言的实现,无疑对于中文信息处理的相关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


  作者:周湘婷

  第4篇:计算机语言学考研的模拟试卷


  计算语言学考研计算语言学(computationallinguistics),也称自然语言处理或自然语言理解,它是设立在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一个专业方向,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例如:利用计算机对自然语言的形、音、义等信息进行处理,即对字、词、句、篇章的输入、输出、识别、分析、理解、生成等进行操作和加工。由此可见,学好计算语言学,不仅要有语言学方面的知识,而且要有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方面的知识,这样计算语言学就成为一门介乎于语言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之间的边缘性交叉学科,同时涉及文科、理科和工科三大领域。


  语言可分为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五个层次,计算机在各个层次上的应用便形成了计算语音学、计算词汇学、计算语法学、计算语义学、计算语用学等,还包括计算机语言学习和语料库语言学,它们都是计算语言学的分支学科,是计算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判断题:请判断计算语言学是否等同于计算机语言?


  说到计算语言学,人们很容易把它的研究对象同计算机语言弄混淆,其实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计算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语言。世界上的语言大多数是自然语言,它是人类发展过程中自然产生、约定俗成的用于人类社会交际沟通的语言,比如汉语、英语、日语、法语等。而我们平常所说的C语言、C++、Java、Basic等这些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形式语言。它是人们有意识地通过形式化的定义所规定的语言,具有严格的符号系统。自然语言结构复杂多样,表达千变万化,存在着众多的歧义,因而,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比形式语言要复杂困难。


  ?简答题:请简述计算语言学的用途。


  随着计算机技术地迅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语言信息处理的技术需要越来越大,计算语言学的研究应用成为未来核心科研学科之一,相应的,对计算语言学的人才需要也日益增加。目前,计算语言学的用途主要有以下方面:


  机器翻译: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一种语言自动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如Google的在线翻译。


  语音自动识别与生成:语音自动识别是用计算机对语音作出明确无误的辨认,例如口语翻译的语音识别;语音自动合成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或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重新生成人类的语言。


  自动文摘:用计算机将反映原文档中心的某方面的内容自动地抽取出来,并用同于或不同于原文的句子表示出来。目前,网络文本信息容量巨大,如何快速准确全面地获取信息,浏览全文摘要是一条有效途径。


  自动校对:利用计算机处理校对环节,可以大大减轻繁重的校对工作,增加效率,减少劳力成本。


  自然语言理解:又名人机对话,研究如何让计算机理解和运用、生成人类的自然语言,使得计算机懂得自然语言的含义,并对人提出的问题用自然语言进行回答。自然语言理解系统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课题,它使在科幻电影中存在的人机自由交谈成为可能。


  情报自动检索:利用计算机从众多的文献资料中找出符合特点需要的文献或情报,又称信息自动检索或信息检索。目前,情报检索最寻常的应用便是在百度、谷歌、中国知网文献检索等搜索引擎上,而这些网站已成为人们获取信心的重要手段之一。


  汉字自动识别:分为印刷体汉字识别和手写体汉字识别。而汉字自动识别准确率的提高,必然会大大提高中文信息计算机处理的效率。


  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始于1958年的机器翻译研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在机器自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以及语料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成果在经济、文化、国防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选择题:请量体裁衣,选择最适合的院校。


  A.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计算语言学的高校,依托清华大学强大的计算机科研实力和工科基础,计算语言学研究也走在国内前列。系内设有计算语言学研究室,教师队伍人才济济,如江铭虎、刘颖等。国内介绍计算语言学的书籍也大部分来自清华大学出版社。其计算语言学设置在中文系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下。


  专业考试科目:语言学基础、数据结构。


  参考书目:《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清华大学出版社;《AnIntroductiontoLinguis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B.北京大学


  得益于北京大学雄厚的语言文字科研实力,北京大学的计算语言学研究也走在国内前列。1986年,北大率先成立计算语言学研究所,致力于计算语言学理论、语言信息处理的基础资源和应用技术三方面研究。自成立以来,研究所一直保持了文理结合、多学科交差的学术风格和研究特色(计算机科学、语言学、信息技术、数学与统计学),已形成系列化的研究方向和人才优势。目前计算语言研究所挂靠在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考试科目:汉语言文字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基础。


  参考书目:《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语法讲义》、《语法答问》、《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朱德熙,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北京大学出版社;《语音学教程》,林焘、王理嘉,北京大学出版社;《音系学基础》,王理嘉,语言出版社;《现代汉语专题教程》,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词汇》,符淮青,北京大学出版社;《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李小凡、项梦冰,北京大学出版社;《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陈保亚,山东教育出版社。


  C.北京语言大学


  基于北京语言大学在中国语言文字研究的深厚实力,其应用语言学研究也颇具实力。与计算语言学相关的专业细分为语言信息处理、计算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语料库方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把握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掌握使用语料库的方法、技能、工具,在语料库上进行字、词语、句法、语义、语篇等各个层次上的语言研究。而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对外汉语教学现代化方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多媒体辅助汉语教学及网络汉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提高信息素养,能够从事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职能部门的教学科研、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设计、网络与多媒体对外汉语教学课件的设计等相关领域的工作。学校设有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专业考试科目: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


  参考书目:《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语言学概论》,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D.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于2004年1月成立了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该研究所发挥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科优势,加强中文信息处理应用基础研究,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中文信息处理应用基础研究”,并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54所、北京大正语言知识处理研究院、深圳市桑夏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所高校或者企业进行交流合作,从事科研和相关领域的产品研发。研究生在读期间可参与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硕博皆招,文理不限,但对学生要求较高。例如:硕士生需熟悉我国语言信息处理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具有扎实的语言学基础知识;能熟练使用电脑,并熟悉语言信息处理所需的计算机基本技术;能胜任语言信息处理方面的基础研发工作,并具有一定的独立研究能力;至少精通一门外语,并能阅读外文专业文献。中文信息处理方向设置在汉语文化学院的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下。


  专业考试科目:①数学一、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主要面向理科生);②专业基础(现代汉语、语言学)、专业综合三(古代汉语、计算机基础)或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


  参考书目:《现代汉语》(增订本),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普通语言学概要》,伍铁平,高等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古代汉语》,张之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版)》,张靖等,电子工业出版社;《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原理与应用》,李宝安、李燕、孟庆昌,清华大学出版社。


  E.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虽以理工科见长,但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在国内已有相当影响力。尉迟治平教授的音韵学研究与计算语言学研究、李崇兴教授的近代汉语研究、董为光教授的词汇学研究、黄树先教授的对比语言学研究、程邦雄教授的文字学研究、何洪峰教授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已经得到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近水楼台先得月,依靠学校强大的计算机科研实力,其计算语言学也走在全国前列。计算语言学方向设置于中文系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下。


  专业考试科目:汉语言文学基础、普通语言学。


  参考书目:《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现代汉语》,胡裕树,上海教育出版社。


  F.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更为现名。作为信息传播领域的重镇,中国传媒大学的语言信息处理偏向于对有声媒体语言的计量研究进行深入探索,以形成具有中国传媒大学特色的语言信息处理专业方向,其招生对象主要为理工科毕业生。语言信息处理方向设置于文学院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下。


  专业考试科目:算法与数据结构、综合考试(语言2)。


  参考书目:《数据结构与应用算法教程(C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子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G.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高等文科教育的东南重镇,也是我国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学术基地。南京师范大学具有语言学研究传统,训诂学家徐复、音韵学家葛毅卿、语法学家张拱贵、文献语言学家钱玄、词源学家张芷、方言学家叶祥苓、语法学史家朱林清和词汇学家沈孟璎先生等皆蜚声学林,并相继培养了吴金华、王继如、朱声琦、刘丹青、刘宁生等一批杰出的中青年语言学家。2001年6月,南京师范大学设置了语言科学及技术系,同年,语言科技研究所成立,主要从事语言信息工程、汉语自动分析、汉语应用研究等方面的研究。2002年,语言科技实验中心建成。语言科技研究所和语言科学及技术系、语言科技实验中心三位一体,拟通过三五年的努力,完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培养体系,形成教育性——科研性——专利性综合特色,促使南京师范大学的语言理论和应用研究走向前沿。计算语言学方向设置于文学院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下。


  专业考试科目: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


  参考书目:《计算机基础》,詹江平等,机械工业出版社;《C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现代汉语自动分析——VisualC++实现》,陈小荷,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论述题:请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选择计算语言学的学生在复习时需要具备何种素质,并简要分析该专业的就业出路。


  既然计算语言学是一门涉及语言学、数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那立志考取这一专业研究生的学生就必须具备以下能力:


  1.扎实的语言理论基础。语言本体研究是开展计算语言学研究的基石,不仅要记牢汉语所涉及的语法、词汇、语音、语义等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还必须学习了解国外的语法知识,例如乔姆斯基的短语结构语法理论、转换生成语法和管辖与约束理论、配价语法、格语法等,并能够很好地将其本土化,应用到现代汉语研究中。


  2.一定的数学运算基础。语言形式化后必须以一定的数学形式严密而规整地表示出来,因而,“一定的数学形式”这短短六个字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相关的数学理论,具备良好的数学运算逻辑能力,例如概率论统计基础、信息论基础、隐马尔科夫模型等。如果不懂这些数学知识,那么要想看懂计算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无异于痴人说梦,更别说灵活运用。


  3.一定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在计算语言学专业名称中,既然提到“计算”二字,那么计算机的知识必不可少,特别是软件编程方面的知识。我们既要能以人类的思维去研究语言,又要能以计算机的逻辑思维去思考如何将语言算法在计算机上形式化。如何了解计算机的逻辑思维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计算机的语言,即平常所说的C语言、Java等编程语言,了解程序运行的原理。积累的计算机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动手能力,将创新的想法或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程序。


  4.良好的英语基础。计算语言学同很多学科一样,都是首先在国外兴起,然后概念方法被引入中国。计算语言学无论是学术理论还是实际应用的成就,国外都远胜于国内,这就要求学生的英语必须达到可以学习国外学术前沿发展情况的水平,这样才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虽然计算语言学研究要求学生是一个具备语言、数学、计算机、英语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人才,然而,除了清华大学等少数几所大学外,其他高校的专业考试往往偏向于考查语言学、汉语知识,同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其他专业方向的考试内容相差无几。所以,在上面列举的能力中,考生还是最好精通语言理论知识,其他知识做到熟练掌握即可。


  虽然计算语言学研究目前的大体趋势良好,但取得的研究进展有限。文科出身的计算语言学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没有从事跟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而和普通的文学硕士一样,选择媒体、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者国企。因为文科出身的计算语言硕士生一般计算机基础薄弱,在从事中文信息处理等技术性强的工作方面没有明显优势,比如Google、百度在招聘人才时,往往倾向于招聘信息管理和软件专业等专门型的技术人才。但是,在清华、北大等计算机学科较强的高校就读的计算语言学毕业生,经过研究生阶段的交叉渗透培养之后,对这个领域有比较整体的认识,之后再进入相关工作岗位,能够体现出明显的专业优势。


  若是执著于计算语言学专业,可以在硕士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最好是出国深造,因为国外的大学在计算语言学理论研究或实际应用上都领先国内。在国内,相对于其他中文专业,计算语言学尚属新兴专业,教师人才缺乏,因而计算语言学博士进高校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份模拟试卷做到这,相信你对自己的计算机语言学考研有了十足把握,那就请你大胆去实践你的追求。


  作者:廖樊顺

  第5篇:人本主义教育与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自从计算机引入语言教学以来,机助语言学习(Computer—assistedLanguageLearning,简称CALL)就成为应用语言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一方面,有人认为CALL为语言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另一方面,有人认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可能依靠机器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机械化教育缺乏人与人的交流,与人本主义教育背道而驰,在语盲教学方面是行不通的。


  的确,无论从心理学、教育理论,还是从语言学习理论的发展看,人本主义教育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由于有计算机参与教育过程,CALL就一定违背人本主义教育的原则吗?本文将从心理学、教育理论、学习和语言学习理论人手,说明当代CALL不但没有违反人本主义教育的主张,反而在很多方面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的原则。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教育


  人们普遍认为,心理学是教育的科学基础。只有按照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过程规律开展教育工作,才是科学的。因此,在考察任何教育理论之前,应首先了解其在心理学上的依据。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价值、需要、情感、直觉置于心理学的核心位置,从而超出了传统的科学心理学,创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结构理论中,“自我实现”代表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所谓自我实现,就是对天赋、能力、潜力的充分开拓和利用,实现的过程意味着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发现真实的自我。普通人动机来自于缺乏,他力图满足自己对安全、归属、爱、尊敬、自尊等的基本需要;而成功的人的动机主要来自于发展、实现潜力及能力的需要,他将理想自我与实际自我结合得最完美。


  人奉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为教育提出了一个任务,那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发现自己的能力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环境。为此,人本主义教育以人的自我实现为目标,“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人种能够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度发展。说得浅显一些,就是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马斯洛著,林方译,1987:183)


  在传统的唯科技教育模式里,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成为知识的容器,谈不上创造性和自主性。这种教育是一种非人性的教育,与此相反,人本主义教育强调内在教育,让学生去发现自我的需要、兴趣和特长,因为只有这样,受教育的过程才能变成一个自主探索、充满快乐、创造性的过程,而不是一种痛苦的负担。当代美国人本主义教育流派认为,教育的目标应是促进学习者自我实现,发展其独特潜能;要建立挑战的、理解的、支持的、激励的和无威胁的学习环境;选择课程内容的根本原则是适合性原则,即适合学习者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相联系;在教学方法上,强调面向问题学习,学习是以学习者积极主动为基础的师生相互作用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去发展,而不应该强迫性地干扰学生。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了各个教育领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关于第二语言教学的“学习中心论”就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二、当代CALL中的人本主义教育


  20世纪50年代,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程序教学(ProgrammedInstrnction)被引入语言教学中。但是,这种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尝试由于其自身的理论弱点,很快受到了批判。程序教学使学生感到乏味,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已具有图文声像结合、信息实时交互以及超文本、超媒体等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认知工具。当代的CALL已经摆脱了早期行为主义的影响,正在越来越多地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开发的理论依据,变得越来越有“人情味”,越来越能体现人本主义教育的基本思想。具体地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计算机学习,学习者直接面对的不再是老师和同学,不必担心出错被人笑话,他可以在毫无心理负担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这就满足了人本主义教育中关于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无威胁”的学习环境的要求。


  2.研究表明,学生喜欢使用计算机学习(Arends,1988:523)。这可能是因为计算机运用的颜色、声音、图像等媒体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兴趣培养正是人本主义教育强调的一个方面。


  3.当今的CALL已突破传统的预置式、线性的信息表达方式,采用了复合结构,即学生可以自由地航行。例如,一些课件会根据学生的选择和回答展现不同的内容,从而使学生不再是一系列教学内容的旁观者,而是活跃的参与者。这种“探索式”学习的灵活性为学生提供了凭他们的能力解决问题并根据不同的动机和兴趣学习的工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目的在较大程度上自主决定学习的内容和进度。


  4.计算机可存储大量真实语言素材,学生在与计算机中自然语言材料进行交互的过程中,不会感到压力,而且自己的兴趣、好奇心得到了满足。这种仿真设计使学生能够经历“与实际世界中相似的认知挑战”。


  5.师生实时交互。有人认为,基于“学习中心论”的CALL把学生放置于无序的语言材料的丛林中,会使学生迷失方向。的确,以往基于单机的CALL课件确实无法使学生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学生容易感到茫然无助。然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完全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教师援助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需要教师帮助的时候及时得到相应的指导。


  6.过去,人们担心学生坐在计算机前会与社会隔离,但后来的研究表明,计算机似乎可增加社会交往的机会,因为学生喜欢成对地在计算机旁工作,一起解决问题。除了这种面对面的交往,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


  7.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CALL为学生提供了熟悉计算机操作的机会。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学生可掌握计算机操作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复制、粘贴、映射、上载下载、登录服务器、更改网络密码等,有利于提高个人素质。


  总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遵循建构主义学习论及语言教学“学习中心论”设计、编写的CALL课件,信息量大,用户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他们“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


  作者:刘伟等

上一篇:家具设计的引用构成探讨论文(共5篇)

下一篇:会展设计改革现状分析发展研究论文(共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