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卫生防疫计算机管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5-07-04 20:28
摘 要:顺应卫生防疫体制改革的发展,系统地介绍了在信息社会下卫生防疫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及系统功能特点,介绍了基于internet网络的,使client/server结构和browser/server结构的子系统实现无缝对接的卫生防疫计算机管理系统。本系统适合于我国卫生防疫行业,能够提升整个行业科学管理水平,为提高我国国民卫生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卫生防疫;计算机管理系统;信息编码;卫生监督

  1 引言  
  卫生防疫体制改革遵照国务院、卫生部有关卫生监督和防病两项体制改革精神,要求从2000年起,各地已逐步开始将卫生防疫站和有关专科防病防治机构撤并,成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这是新世纪我国卫生防疫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将有利于依法行政、政事分开,有利于统一规范,综合管理。
  过去的五十年,人类健康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公共卫生、预防医学手段起了重大的作用。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很大程度上是信息存储及传输,电讯技术应用到公共卫生领域、提高了信息存储及传输能力,增进了人类健康。远程医学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但远未在公共卫生中得到运用。近几年来internet的迅猛发展,弥补了此方面的缺陷。
  但是,目前各级卫生防疫站的档案工作,由于认识不一,管理不科学,还存在着以下问题:①管理机构不健全,个别单位甚至还没有成立管理机构,致使有的卫生防疫站的档案不能集中管理,分散在各科、室保存或在个人手中,造成人员调动后,人走档案材料失落。②有些卫生防疫专业技术人员对档案集中管理的意识淡薄,没有全局观念。③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档案分类界线不清,不利于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统一管理和利用。四是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形成的档案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难以运用《标准》来鉴定等。
  针对当前卫生防疫管理现状,利用科学的现代的档案管理手段,建立基于web的集中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加强系统内外的信息共享,使卫生防疫部门对于各种疾病,特别是各种流行性传染病(如今年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sars流行性病毒)的防治和监测工作,建立广泛的快速反应机制,迅速隔离传染病人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2 卫生防疫信息分类与编码
  
  卫生防疫信息分类办法及目录管理统一档案实体分类是实行档案分类,整理、排列、计算机管理、检索、编目的基础和前提,在档案分类上,力求标准化和规范化,实行综合管理和系统管理。
  (1)紧密结合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和行业发展的实际来进行编码工作。在进行编码是以现行运作流程和业务需要为主,同时顾及行业推广的需要,使编码方案有很好的可扩展和伸缩性。
  (2)面向行业的信息编码应具有相同的编码结构,以实现编码表现形式的统一。涉及到多个环节的信息,必须采用相同的编码规则,确保信息编码含义的单一性。编码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扩性和识别性,以满足企业对编码的扩充需要,便于用户对编码的理解。
  (3)原子性。原子性是指编码系统应体现编码对象的最小单位,原子性体现编码体系的完备性。原子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例如对于不同的颜色的同一批零件,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说是同一种零件,但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是不同的零件,应采用不同的编码。
  (4)唯一性。一个代码只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对象,即代码与代码对象只能是一对一的关系(“一物一码”),如果不能保证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往往会造成管理系统的混乱,如我国原先采用的15位身份证编码体系,由于年份只用2位码表示,就产生了“千年虫”问题,实质上这是一个重码问题。
  (5)高效性、易用性、扩充性。高效性体现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简短明确,字符最少,位数最短。易用性是指代码便于录入和辨识。留有代码空间,便于扩充,满足发展的要求。
  (6)等长性、可靠性、规范性、简明性。在同一代码体系中,所有编码对象的代码长度原则上相等,以减少软件处理的复杂性。对可能在记录或传输中发生错误而会导致重大的人事、经济或操作问题的代码,应考虑采用检验符或其它检验技术。代码的结构应尽量统一。代码应尽可能反映代码对象的主要特征,具有逻辑性并方便阅读。

  3 卫生防疫管理系统系统架构
  
  本系统以先进的开发工具(delphi、java、ms sql-server2000等)、采用client/server和browes/server两种模式无缝结合,并采用ic卡智能技术,不仅很好地防止了证假冒现象的发生,而且实现了业务数据链从采集存储、查询分析到执法监督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系统内各子系统功能说明如下:
  (1)健康证管理子系统。
  功能:本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收费、检验、培训、审核、制卡等功能模块。并且可以针对用户单位的微机数量情况很方便的进行模块增减。实现对整个体检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并能方便地对收费及体检情况进行统计和打印相关报表,采用ic卡(也可以采用磁卡或条形码)的写、读、印刷人像、出卡一气呵成,人工智能,省时省力,快速高效。
  特点:对不同的用户受以不同的权限,防止越权操作。各个检验及体检结果自动形成,唯一编号贯穿始终。采用ic卡取代传统纸质健康证,具高度防伪性能且佩带美观,实现管理方式与国际接轨。
  (2)食品卫生管理子系统。
  功能:本系统包括出售食品单位基本情况、产品审批、食品广告审批、处罚文书、许可证以及食品检验等管理模块。送检单与检验科资源共享,检验结果自动下传并打印,送检过程简单、快捷。各个模块均可以进行随意地查询与统计并打印。
  特点:从送检、评价、出证到出证后监督管理流程一体化、智能化,工作人员只需输入基本资料,便可实现对食品单位全方位的管理。
  (3)公共卫生管理子系统。
  功能:本系统包括收费管理、事故性个案报告、单位情况、年度报表以及检验等管理模块。需做检验样品直送检验科,与检验科资源共享,收费模块与财务收费管理模块相连接,杜绝收费管理可能出现的漏洞。
  特点:系统储有国家卫生部全部最新检验标准(也可单独增加新的标准)及具有智能评价功能,评价根据检验数据自动生成。
  (4)虫媒消杀管理子系统。
  功能:本系统包括医疗单位消毒检测、蟑螂密度检测、蚊虫密度监测、蝇种密度检测、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污水监测等功能模块。模块可对大量数据进行运算,并对各种监测结果可按年份或月份进行统计,数据准确及时。
  特点:系统依据国家卫生部规定标准运算方式,融合了大量的函数运算,彻底解决人工运算的错误多、效率低、统计不全的老大难问题。
  (5)理化科管理子系统。
  功能:通过局域网与各相关科室互联。送单接单无纸化,根据检验结果可以及时准确的打印出各科室的检验报告单。并可随时随地对检验单进行查询与管理,也可按任意时间段对工作量进行统计。
  特点:各科室的送检资料与理化科传送流畅,各送检科室可浏览但无权更改或打印检验资料,有效地保证了资料的完整统一,对本科室检验的业务资料的查询管理功能使领导对本科室工作了如指掌,也便于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6)水质监督管理子系统。
  功能:水质监督科子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收费管理、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年报表、二次供水管理、样品送检等功能模块。样品送检信息录入后自动送到检验科室(微检科、理化科)。
  特点:录入界面简单明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无纸化办公概念,收费、送检传送无误,送检单、收费项目、金额以及收费单打印等管理自动生成,很好地杜绝人为产生的弊病。
  (7)人事档案管理模块子系统。
  功能:本系统针对人秘(事)科资料管理而开发,本系统包括对所有人员基本情况(包括相片)、年度考核情况、工资基本情况、职务技术职称以及任职以来发表的论文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任意条件对站内人员信息进行检索,既查打印个人资料也可同时打印全站人员档案资料。
  特点:本系统的录入、查询、修改、打印(每个模块均有打印功能)界面简明友好,使得人事工作管理更加有序化,效率更高,如配上移动式档案柜,可轻松达到国家一级档案管理水平。
  (8)报告文书子系统。
  功能:本系统是一个通用模块,根据国家卫生部标准法律文档设计而成,并包括了卫生监督所涉及的所有法律文档,相关的法律文件还可以即时通过联机进行查询;本系统包括立案文书、处罚文书、上诉文书、结案文书四个模块,其中每个模块中含有具体文书。可以对任一具体文书进行填写、修改、删除、查询、预览、打印等。
  特点:本系统可以视为卫生监督法律文档大全,总共有三十六类执法文书,且全部自动生成标准法律文书格式进行打印,速度既快而且非常规范,适合于全站各具有执法功能的科室。
  (9)卫生许可证子系统。
  功能:卫生许可证模块主要是为了方便对卫生许可证进行管理,本系统主要把卫生许可证的主要资料写进ic卡,方便有关部门的检查。还包括新证、换证、停业、可以以模糊或精确查询相关资料。
  特点:卫生许可证采用ic卡结合可有效防止伪证的产生,且更方便于执法监督检查;本系统还采用智能技术,可自动识别过期未年审单位,并以红色显示出来,方便对逾期单位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陈立元,吴艳萍等.计算机在卫生防疫站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2,(3).
  [2]于建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档案管理利用[j].浙江预防医学,2000,(1).
  [3]李永成,武虹,孙琪.计算机在食品卫生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3,(03).
  [4]谌吉洪.刍议公共卫生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1999,(03).
  [5]陈岩生,江源清.对运用计算机网络管理档案的认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0,(05).

上一篇:基于Flexsim仿真的物流配送中心优化探

下一篇:更添生活色彩——CMOS图像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