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校数字信息资源的采集与整合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04 20:30
摘 要:适应新形势下对党校教育的新要求,必须有效发挥数字信息资源的作用,基层党校目前还存在着对数字信息资源的采集与整合滞后、合作与共享滞后的现象,改变这种现象应加大数字信息资源采集的力度,构建统一的信息资源搜索平台,强化教师间对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紧紧围绕教学科研,开展主动服务。
关键词:基层党校;数字信息资源;采集;整合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信息资源以其方便快捷、共享性好、容量大、占用空间小、更新快、检索功能强、服务范围广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并接受,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也不例外。作为为基层党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的基层党校图书资料室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数字信息资源中采集到本校急需的信息资源,如何通过对这些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方便快捷地向教职工提供,以更好地服务于党校的教学科研,这是信息化时代,党校图书资料室面临的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1 新形势下对党校教育的新要求,呼唤数字信息资源的支撑
2000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指出: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建设好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是在新世纪里把我们党和国家建设得更好的关键所在。而在培养造就高素质领导干部,特别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的年轻领导干部方面,党校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党校教育是全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的主渠道。党政领导干部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实践锻炼,对他们进行培养提高的渠道和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经过党校的学习,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是十分重要、必不可少的。最近,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切实搞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的水平”。这些无疑对党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而与此新要求相比,基层党校的不适应之处愈显。首先是文化、理论知识水平趋于倒挂。尽管这些年来,通过引进新鲜血液,在职教师自学进修,党校教师队伍整体上的文化、理论知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相对于党校学员的提高仍显滞后。一些新提拔的年轻领导干部不仅能力较强,而且文化程度较高,其学历大都与党校教师持平,有的甚至高于党校教师。原有干部通过自学进修,其学历也在接近甚至超过党校教师,党校教师原有的文化、理论优势渐趋弱化。二是见识与视野的倒挂。党校教师参与实践、外出考察观摩的机会极少,个别党校甚至在近十年中未曾组织过教师外出考察,教师获取的知识大多的途径仅仅局限于书刊和网络,缺乏生动活泼的感性体验。而相对的党校学员,不仅工作在改革开发的第一线,有着丰富的实践感知,而且其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也不是党校教师所能比的,其视野开阔,见多识广,这不能不使站在讲台上的教师顿感底气不足,缺乏应有的自信。三是党校的教学与学员的需求存在较大反差。现在,党校学员接受的教育,不少来自于国家一流的专家学者,无疑这些专家学者的讲课观点新颖独到,语言生动活泼,知识含量、理论水平较高,有的更是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而基层党校教师限于地位、学识、个人能力自然难与其相匹敌。学员的满意度不高也就在所难免。诸如此类的不足,自然无法削足适履,根本的还是要从加强党校教师队伍入手,除了改革党校教师的选拔机制,实现“仕而优者教”,提高教师待遇,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等外,广泛采集,有效整合数字信息资源,给教师创造一个方便、快捷、高效的获取信息与知识的平台,不失为提高现有教师教育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
2 基层党校数字信息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这些年来基层党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计算机、网络的配置也基本到位,互联网在教师教学科研中发挥了不可获缺的作用。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
(1)硬件配置基本到位,数字信息资源的采集整合严重滞后。
目前,大多数基层党校都为教师配备了计算机,开通了互联网,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部分的知识与信息。但对数字信息资源的采集、整合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好一点的党校,开通了《中国期刊网》镜像,购置了《国家法规数据库》、《中国大百科全书》、《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等电子出版物,但不少党校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据笔者了解,某县级党校,截止目前,所购置的全部数字出版物仅是2002-2003年的部分《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光盘,数量不足10张。历年有限的图书资料费支出仍以纸质出版物为主,这与数字信息资源占比高达30%左右的高校图书馆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与教师的需求也有莫大的距离。数字信息资源的缺乏,仅仅依靠互联网,虽也能解决部分问题,但对所获资料的前沿性、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采集数字信息资源尚是利用数字信息资源的第一步,有了一定数量的数字信息资源后,如何令使用更为方便快捷,更是任重而道远。以《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光盘为例,虽其自带全文检索系统,在单张光盘上检索信息不可谓不方便,但要在数以百计的光盘中查找所需的信息,却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频繁更换光盘,不仅耗时耗力,对光驱、光盘的使用寿命也大为不利。更何况不同的数字信息资源,还有不同的检索流程、检索方法,需要学习、熟悉。
(2)分散的单兵作战为主,合作共享严重滞后。
不仅校际的数字信息资源共享严重滞后,即使在一校之内,教师采集数字信息资源大都也是单兵作战,我干我的,他干他的。一个教师备课或做课题,可能要搜集数以百计、千计的文献资料,而这些辛苦得来的成果,大多仅为一已所用,很少交流共享,也缺乏交流的平台。每个教师如此,免不了大量的重复劳动,在经济领域早以证明的“分工”的效率与优势,在此尚未体现。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限于单个教师的时间与精力,获取的某一问题的信息其深度与广度也大打折扣。
3 切实重视数字信息资源的采集与整合
据于党校教学科研对数字信息资源的迫切需要及党校对数字信息资源利用的现状与不足,我们认为应尽快加大数字信息资源的采集,着手对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
(1)加大数字信息资源采集力度。
数字信息资源是党校的图书资料室服务党校教学科研的物质保障,没有基本的物质基础,良好的信息服务便如空中楼阁。夯实这一基石,应购、建、集并举。
①采购电子出版物。确立以数字型文献为主的室藏建设方向,直接订购或通过馆际互借得到更多的电子出版物,这包括cd-rom光盘,网络版电子出版物如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提高室藏电子型文献所占的比例,为最终实现整个室藏文献的数字化做好准备。
②加强数据库资源建设。党校的图书资料室可从以下二个方面加强数据库资源建设:一是积极构建反映县(区)情的具有党校特色的特色数据库;二是直接利用国内现成数据库。目前国内现存的数字信息资源的数据库有不少,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简称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资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书生之家、方正等数字图书馆。党校图书资料室可根据党校教学科研的需要,购买其中的一些专辑。
③挖掘网络信息资源。互联网包含的信息极其丰富,几乎遍及所有学科领域,是党校的图书资料室可资利用的重要信息源。一方面可把每个教师在教育科研活动中积累的网络信息资源汇集、分类,另一方面,图书资料室也可组织力量,主动从互联网上搜集本校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知识。
如上所述,鉴于信息资源的载体不同,结构不同,检索方式不同,给教师使用带来诸多不便,亟需一个适合各种信息资源的统一的检索平台。根据基层党校的实际,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建立现有室藏纸质文献的目录索引数据库,录入计算机;②将采集的各种电子出版物,利用磁盘阵列或光盘网络镜像服务器存于校内局域网的服务器中;③为从互联网上获取的信息资源建立全文数据库;④开发一个能同时检索室藏纸质出版物、电子出版物、已购置的知识数据库及获取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的检索浏览平台,实现“一站式”的检索服务
(3)加强教师间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
搭建一个教师间相互交流研讨的平台,汇集教师们分散搜集的各种数字信息资源,并纳入统一的搜索系统。为了鼓励大家上传资料,丰富内容,①可以采取行政手段,由学校规定每位教师必须上传的数字信息资源的下限,作为教学工作量的一部分,列入年终考核并与奖金挂钩;还可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进行分工,确定每位教师搜集数字信息资源的重点范围,以发挥分工的优势。②可以在搜索系统中采用积分分级制,上传资料越多,积分越多,级别越高,可以看到的的资料也越多,可看到的资料质量也越高。进一步还可考虑用货币购买积分,所得收入用于对优秀资料上传人的奖励。
(4)围绕教学科研,开展主动服务。
服务是党校图书资料室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党校图书资料室的立身之本。当前,图书馆(室)的信息服务正在经历着由传统的封闭、被动、单一、浅层次的服务模式向开放、主动、多样和深层次服务模式的转变。为了适应这一转变,首先要深入教学和科研,调查读者需求。基层党校图书资料室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校的教学科研人员,他们对数字信息资源的需求大致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课堂教学备课的需要;二是进行科研课题研究的需要。前者需要资源具有一定的学科水准并具有较高的现实可用性,后者需要的资源是全面、权威并且具有前瞻性,即与课题相关的所有国内外信息,包括最新动态,发展趋势及当前的科研水平。此外党校每年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各有不同,教师从事的课题研究也逐年有所变化。因此,要使主动服务服务到点子上,还必须了解本校当年的教学重点,教师所研究课题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如专题导航服务。根据本校当年的教学重点,设立相应的专题,并在该专题下建立到已采集的相关数字信息资源的链接,使从事该专题教学的教师不必自行搜索,轻松点击即可方便地获取该专题较全较新的相关资料。如定题跟踪服务。根据教师研究的课题,定期检索最新数据库中相关重点学科文献,及时提供给相关教学科研人员。并根据重点课题研究的需要,购置相关的数据库、光盘、磁盘及声像资料,及时提供科研成果的反馈信息。
参考文献
[1]贺慧玉.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合[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6,(1).
关键词:基层党校;数字信息资源;采集;整合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信息资源以其方便快捷、共享性好、容量大、占用空间小、更新快、检索功能强、服务范围广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并接受,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也不例外。作为为基层党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的基层党校图书资料室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数字信息资源中采集到本校急需的信息资源,如何通过对这些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方便快捷地向教职工提供,以更好地服务于党校的教学科研,这是信息化时代,党校图书资料室面临的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1 新形势下对党校教育的新要求,呼唤数字信息资源的支撑
2000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指出: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建设好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是在新世纪里把我们党和国家建设得更好的关键所在。而在培养造就高素质领导干部,特别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的年轻领导干部方面,党校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党校教育是全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的主渠道。党政领导干部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实践锻炼,对他们进行培养提高的渠道和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经过党校的学习,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是十分重要、必不可少的。最近,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切实搞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的水平”。这些无疑对党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而与此新要求相比,基层党校的不适应之处愈显。首先是文化、理论知识水平趋于倒挂。尽管这些年来,通过引进新鲜血液,在职教师自学进修,党校教师队伍整体上的文化、理论知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相对于党校学员的提高仍显滞后。一些新提拔的年轻领导干部不仅能力较强,而且文化程度较高,其学历大都与党校教师持平,有的甚至高于党校教师。原有干部通过自学进修,其学历也在接近甚至超过党校教师,党校教师原有的文化、理论优势渐趋弱化。二是见识与视野的倒挂。党校教师参与实践、外出考察观摩的机会极少,个别党校甚至在近十年中未曾组织过教师外出考察,教师获取的知识大多的途径仅仅局限于书刊和网络,缺乏生动活泼的感性体验。而相对的党校学员,不仅工作在改革开发的第一线,有着丰富的实践感知,而且其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也不是党校教师所能比的,其视野开阔,见多识广,这不能不使站在讲台上的教师顿感底气不足,缺乏应有的自信。三是党校的教学与学员的需求存在较大反差。现在,党校学员接受的教育,不少来自于国家一流的专家学者,无疑这些专家学者的讲课观点新颖独到,语言生动活泼,知识含量、理论水平较高,有的更是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而基层党校教师限于地位、学识、个人能力自然难与其相匹敌。学员的满意度不高也就在所难免。诸如此类的不足,自然无法削足适履,根本的还是要从加强党校教师队伍入手,除了改革党校教师的选拔机制,实现“仕而优者教”,提高教师待遇,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等外,广泛采集,有效整合数字信息资源,给教师创造一个方便、快捷、高效的获取信息与知识的平台,不失为提高现有教师教育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
2 基层党校数字信息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这些年来基层党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计算机、网络的配置也基本到位,互联网在教师教学科研中发挥了不可获缺的作用。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
(1)硬件配置基本到位,数字信息资源的采集整合严重滞后。
目前,大多数基层党校都为教师配备了计算机,开通了互联网,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部分的知识与信息。但对数字信息资源的采集、整合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好一点的党校,开通了《中国期刊网》镜像,购置了《国家法规数据库》、《中国大百科全书》、《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等电子出版物,但不少党校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据笔者了解,某县级党校,截止目前,所购置的全部数字出版物仅是2002-2003年的部分《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光盘,数量不足10张。历年有限的图书资料费支出仍以纸质出版物为主,这与数字信息资源占比高达30%左右的高校图书馆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与教师的需求也有莫大的距离。数字信息资源的缺乏,仅仅依靠互联网,虽也能解决部分问题,但对所获资料的前沿性、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采集数字信息资源尚是利用数字信息资源的第一步,有了一定数量的数字信息资源后,如何令使用更为方便快捷,更是任重而道远。以《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光盘为例,虽其自带全文检索系统,在单张光盘上检索信息不可谓不方便,但要在数以百计的光盘中查找所需的信息,却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频繁更换光盘,不仅耗时耗力,对光驱、光盘的使用寿命也大为不利。更何况不同的数字信息资源,还有不同的检索流程、检索方法,需要学习、熟悉。
(2)分散的单兵作战为主,合作共享严重滞后。
不仅校际的数字信息资源共享严重滞后,即使在一校之内,教师采集数字信息资源大都也是单兵作战,我干我的,他干他的。一个教师备课或做课题,可能要搜集数以百计、千计的文献资料,而这些辛苦得来的成果,大多仅为一已所用,很少交流共享,也缺乏交流的平台。每个教师如此,免不了大量的重复劳动,在经济领域早以证明的“分工”的效率与优势,在此尚未体现。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限于单个教师的时间与精力,获取的某一问题的信息其深度与广度也大打折扣。
3 切实重视数字信息资源的采集与整合
据于党校教学科研对数字信息资源的迫切需要及党校对数字信息资源利用的现状与不足,我们认为应尽快加大数字信息资源的采集,着手对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
(1)加大数字信息资源采集力度。
数字信息资源是党校的图书资料室服务党校教学科研的物质保障,没有基本的物质基础,良好的信息服务便如空中楼阁。夯实这一基石,应购、建、集并举。
①采购电子出版物。确立以数字型文献为主的室藏建设方向,直接订购或通过馆际互借得到更多的电子出版物,这包括cd-rom光盘,网络版电子出版物如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提高室藏电子型文献所占的比例,为最终实现整个室藏文献的数字化做好准备。
②加强数据库资源建设。党校的图书资料室可从以下二个方面加强数据库资源建设:一是积极构建反映县(区)情的具有党校特色的特色数据库;二是直接利用国内现成数据库。目前国内现存的数字信息资源的数据库有不少,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简称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资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书生之家、方正等数字图书馆。党校图书资料室可根据党校教学科研的需要,购买其中的一些专辑。
③挖掘网络信息资源。互联网包含的信息极其丰富,几乎遍及所有学科领域,是党校的图书资料室可资利用的重要信息源。一方面可把每个教师在教育科研活动中积累的网络信息资源汇集、分类,另一方面,图书资料室也可组织力量,主动从互联网上搜集本校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知识。
(2) 构建统一的信息资源搜索系统。
如上所述,鉴于信息资源的载体不同,结构不同,检索方式不同,给教师使用带来诸多不便,亟需一个适合各种信息资源的统一的检索平台。根据基层党校的实际,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建立现有室藏纸质文献的目录索引数据库,录入计算机;②将采集的各种电子出版物,利用磁盘阵列或光盘网络镜像服务器存于校内局域网的服务器中;③为从互联网上获取的信息资源建立全文数据库;④开发一个能同时检索室藏纸质出版物、电子出版物、已购置的知识数据库及获取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的检索浏览平台,实现“一站式”的检索服务
(3)加强教师间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
搭建一个教师间相互交流研讨的平台,汇集教师们分散搜集的各种数字信息资源,并纳入统一的搜索系统。为了鼓励大家上传资料,丰富内容,①可以采取行政手段,由学校规定每位教师必须上传的数字信息资源的下限,作为教学工作量的一部分,列入年终考核并与奖金挂钩;还可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进行分工,确定每位教师搜集数字信息资源的重点范围,以发挥分工的优势。②可以在搜索系统中采用积分分级制,上传资料越多,积分越多,级别越高,可以看到的的资料也越多,可看到的资料质量也越高。进一步还可考虑用货币购买积分,所得收入用于对优秀资料上传人的奖励。
(4)围绕教学科研,开展主动服务。
服务是党校图书资料室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党校图书资料室的立身之本。当前,图书馆(室)的信息服务正在经历着由传统的封闭、被动、单一、浅层次的服务模式向开放、主动、多样和深层次服务模式的转变。为了适应这一转变,首先要深入教学和科研,调查读者需求。基层党校图书资料室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校的教学科研人员,他们对数字信息资源的需求大致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课堂教学备课的需要;二是进行科研课题研究的需要。前者需要资源具有一定的学科水准并具有较高的现实可用性,后者需要的资源是全面、权威并且具有前瞻性,即与课题相关的所有国内外信息,包括最新动态,发展趋势及当前的科研水平。此外党校每年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各有不同,教师从事的课题研究也逐年有所变化。因此,要使主动服务服务到点子上,还必须了解本校当年的教学重点,教师所研究课题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如专题导航服务。根据本校当年的教学重点,设立相应的专题,并在该专题下建立到已采集的相关数字信息资源的链接,使从事该专题教学的教师不必自行搜索,轻松点击即可方便地获取该专题较全较新的相关资料。如定题跟踪服务。根据教师研究的课题,定期检索最新数据库中相关重点学科文献,及时提供给相关教学科研人员。并根据重点课题研究的需要,购置相关的数据库、光盘、磁盘及声像资料,及时提供科研成果的反馈信息。
参考文献
[1]贺慧玉.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合[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