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基础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5-07-07 09:30
摘要:计算机基础课本身作为一门课程应结合学科的特点在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把计算机应用于专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创新精神、能力、培养
一、计算机基础课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因为计算机的每一条指令,只要一句出错,就没办法正常执行。所以没有良好的使用习惯,很难在计算机上有更深的成就。应教给学生良好的编程风格,强调程序的可读性,自已读自己的程序都很难读懂,更不用说跟别人交流。
二、传统的教学方法处于一种比较封闭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围绕着一本教材、一位教师,一个学习周期下来,只要学好了这本书,完成了作业,答好了试卷,就标志着这门课程的任务圆满完成。以这样形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读书、做题,缺乏足够的工作能力,如何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现代教学理念主张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作为主导,教师要将课程内容传授给学生,但更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教给他们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主体,学生所具有的活跃的思维能力、强烈的求知欲望、强烈的表现欲和好奇心以及旺盛的青春活力,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得到很好的发挥。例如,在上语言课对循环结构讲解时,首先用典型的例子分析循环结构的特点,及每个例子下循环变量在执行过程中的变化,最后做出总结得出循环结构语句的特点,让学生对循环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设计自己的算法。在循环中比较典型的一个题目:输入两个数求最大公约数。在课堂上我先给出用辗转相除求余数的算法,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给出不同的其它算法,有的同学利用穷举的思想,从2一直到其中的一个数,分别去除这两个数,如果能够同时整除,就记载下来直到循环结束,最后记下的数就是最大公约数。
还有的同学提出从其中的一个小的数开始向下取,一旦能够同时整除,立刻结束,这个数就是最大公约数。也有的同学给出一种算法,如果除数为0,这被除数是最大公约数,否则,如果被除数大于除数,则用被除数减去除数直到除数大于被除数,如果除数大于被除数则交换除数和被除数。学生广开思路,不拘一格,这样即使以后学习其它语言,也不会被局限在只有教师教的才是真理的模式,而会主动去分析总结,使他明白他自己也可能创造出一种更好的算法,这样达到我们的教学效果。
三、计算机基础课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常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由大家来完成同一道题,学生一拿到题目就开始埋头分析算法,最后编程实现。这样虽然对学生有一定的锻炼,但是在大型程序开发中却很难适应。因此在教学中虽然也只布置一道题,但把这程序分成很多小模块,分别由各个学生去完成。这样每个同学必须先坐下来一起商讨程序的接口,确定出接口方案,最后才由各人具体去实现自己的模块,不然各个模块接口不一致,别人就无法使用你的模块。这个观点可能有点以偏概全,但或多或少反映出计算机基础课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特别是完成一些大型的程序,一个大的项目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永远也无法完成的。
四、多媒体及网络教学要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空间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不论是我们的计算机学科还是其它学科,在利用多媒体课件时普遍存在:课件是板书的电子板,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作用。信息的获取要多种媒体的刺激才能实现最长久的记忆,而多媒体计算机在这方面很容易做到。并且多媒体的交互性加上网络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制作交互性的课件要防止新瓶装老药,避免陷入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内容、步骤都是由教师事先安排好,学生被动参与的局面。要大胆创新,设计前花时间精心组织安排。比如课件可以做成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学方法,以及设计好按难易度划分的练习由学生自由选择。其次要充分发挥网络课教学优势,进行个别辅导及学生内部互助。实现因材施教,营造了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充满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
关键词:创新精神、能力、培养
一、计算机基础课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因为计算机的每一条指令,只要一句出错,就没办法正常执行。所以没有良好的使用习惯,很难在计算机上有更深的成就。应教给学生良好的编程风格,强调程序的可读性,自已读自己的程序都很难读懂,更不用说跟别人交流。
二、传统的教学方法处于一种比较封闭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围绕着一本教材、一位教师,一个学习周期下来,只要学好了这本书,完成了作业,答好了试卷,就标志着这门课程的任务圆满完成。以这样形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读书、做题,缺乏足够的工作能力,如何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现代教学理念主张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作为主导,教师要将课程内容传授给学生,但更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教给他们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主体,学生所具有的活跃的思维能力、强烈的求知欲望、强烈的表现欲和好奇心以及旺盛的青春活力,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得到很好的发挥。例如,在上语言课对循环结构讲解时,首先用典型的例子分析循环结构的特点,及每个例子下循环变量在执行过程中的变化,最后做出总结得出循环结构语句的特点,让学生对循环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设计自己的算法。在循环中比较典型的一个题目:输入两个数求最大公约数。在课堂上我先给出用辗转相除求余数的算法,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给出不同的其它算法,有的同学利用穷举的思想,从2一直到其中的一个数,分别去除这两个数,如果能够同时整除,就记载下来直到循环结束,最后记下的数就是最大公约数。
还有的同学提出从其中的一个小的数开始向下取,一旦能够同时整除,立刻结束,这个数就是最大公约数。也有的同学给出一种算法,如果除数为0,这被除数是最大公约数,否则,如果被除数大于除数,则用被除数减去除数直到除数大于被除数,如果除数大于被除数则交换除数和被除数。学生广开思路,不拘一格,这样即使以后学习其它语言,也不会被局限在只有教师教的才是真理的模式,而会主动去分析总结,使他明白他自己也可能创造出一种更好的算法,这样达到我们的教学效果。
三、计算机基础课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常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由大家来完成同一道题,学生一拿到题目就开始埋头分析算法,最后编程实现。这样虽然对学生有一定的锻炼,但是在大型程序开发中却很难适应。因此在教学中虽然也只布置一道题,但把这程序分成很多小模块,分别由各个学生去完成。这样每个同学必须先坐下来一起商讨程序的接口,确定出接口方案,最后才由各人具体去实现自己的模块,不然各个模块接口不一致,别人就无法使用你的模块。这个观点可能有点以偏概全,但或多或少反映出计算机基础课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特别是完成一些大型的程序,一个大的项目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永远也无法完成的。
四、多媒体及网络教学要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空间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不论是我们的计算机学科还是其它学科,在利用多媒体课件时普遍存在:课件是板书的电子板,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作用。信息的获取要多种媒体的刺激才能实现最长久的记忆,而多媒体计算机在这方面很容易做到。并且多媒体的交互性加上网络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制作交互性的课件要防止新瓶装老药,避免陷入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内容、步骤都是由教师事先安排好,学生被动参与的局面。要大胆创新,设计前花时间精心组织安排。比如课件可以做成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学方法,以及设计好按难易度划分的练习由学生自由选择。其次要充分发挥网络课教学优势,进行个别辅导及学生内部互助。实现因材施教,营造了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充满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