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有效教学探

发布时间:2015-07-07 09:31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有效教学探索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论文联盟http://。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等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今后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从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出发,在转变教学理念、选取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师资培养、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转变教学理念
  高职的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应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必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双方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学活动发挥最大效应。
  二、改革措施
  (一)关注教学效益,明确教学目标,适量适度地选取教学内容
  有效教学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教学目标是教师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教学目标高、多、空,显然难以完成,只有具体、科学、切实的教学目标才能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本课程做到有整体教学目标,再细分各章节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应达成的教学目标。进而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合理地组织各环节的学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二)编写新教材
  为了使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高职自身的特点相适应,我院该课程一线的任课教师编写并出版了《计算机应用实训教程》,全书以《实践论》为指导思想,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在做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最终达到让学生理解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形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该书包括“上机实训指导”、“阶段练习与测试”两部分,这两部分均由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字表处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多媒体技术基础、信息获取与发布七大模块组成。 “上机实训指导”部分中,各实训项目均由上机任务、相关知识、同步练习三部分组成,突出实用性,兼顾考级内容。同时考虑了基础差和基础好的同学的不同需求,基础好的同学在完成上机任务后,可以做同步练习。“阶段练习与测试”部分用于课堂练习和模块教学结束时的练习、测试,可供学生自测。这个阶段的复习和强化训练对学生融会贯通、知识整合、技能熟练程度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将素质培养、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三者结合,采取 “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的培养模式。将所有课安排在机房进行,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课中教学。本课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如小组协作学习、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等。
  (一)小组协作学习
  由于学生接受的计算机教育存在差异性,导致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该现状,将班上同学进行分组,互帮互助,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先自行组合,再由教师协调分组,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弱的学生合理地搭配;各小组选出一名基础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帮助基础差的同学等。小组协作学习可以让组内各成员互相讨论、相互启发,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师提出要组装一台电脑应该买哪些部件的问题,由各组长组织讨论并汇报,教师总结计算机的硬件知识,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活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点的印象。小组协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础好的同学吃不饱的状况,又可以帮助后进生共同进步。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与团结协作精神。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实际案例作为被剖析对象,师、生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并寻找实现的途径。在本课程中,教师注意选择好的案例,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如,学到excel的公式与函数时,提出制作本班某学期的成绩表的任务,学生得知可摒弃计算器,用excel软件就能轻松实现成绩计算等操作时,兴趣被激发。成绩表包括班上所有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同学的各科成绩,要求将各同学的成绩进行汇总、求平均分、排名等。师生共同分析如何合理设计表格、分析用到的旧知识点,然后教师引出新知识点,即公式与函数。教师教予学生使用新知识的方法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制作成绩表并进行个性化设置,教师最后选出优秀作品,展示给全体同学欣赏并予以点评。案例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索、合作、创新能力。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如,在word的综合练习阶段,教师布置设计学院第五届“红五月”红歌比赛宣传海报的任务,从收集素材、确定方案、完成设计等都由学生自己进行,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指导、答疑。此学习过程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四)自主学习法
  自主学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学,获得书本知识、发展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自学。例如:由于office的几个软件界面相似,有些菜单和工具的方法是一样的;学习powerpoint这一教学单元时,布置一个较简单的任务,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大胆尝试。这种教法的特点是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强,使学生由他律变为自律,有利于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探求、发现、创造的学习习惯。但对于自学能力差的学生,效果不尽如人意,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基础好的同学。
  (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进修、培训等多种手段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论,进行专题教学研讨活动;选派教师参加学术会议、职业培训、学术论坛讲座等,为青年教师提供锻炼和成长的平台。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中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作用,以老带新。
  (六)建设精品课程网站
  建设精品课程网站,建立了学习资源库,包括各模块的电子教案、习题库、视频教程等,另外还有在线考试、课程论坛等模块。精品课程网站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对学生自主化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七)建立多种评价方式
  1.激励性评价
  在课堂上,老师面向学生个体,要有针对性地使用鼓励性语言。教师对基础好的学生要适当鼓励,对基础差的学生要重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大胆肯定,及时的表扬。在指出学生的不足时,语气要委婉,不能伤及学生的自尊心。
  2.注重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所进行的评价。可以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具体的做法是,设计表格,把本课程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清楚地列表,学生每完成一项,教师进行打分,此过程只记成功不记失败,使学生能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愉悦地学习。
  3.发展性评价
  主要是基于学生现状与过去情况进行比较,学生如有进步,及时评价;如退步,及时鼓励并予以帮助。
  4.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指的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教学效果而进行的评价,是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课程组织学生参加期末考试、广西高校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注论文联盟http://意对学生个体的激励性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并进行终结性评价。
  三、教学效果
  (一)有效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成绩突出。我院自2003年创办以来就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广西高校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过级率达到或超过广西区平均水平,屡创佳绩。
  
  图1 部分考证数据
  (二)我院《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于2010年8月24日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区级教学团队。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上一篇:试论中文信息处理的主流技术

下一篇:试论校园网络建设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