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应用Word小技巧 促进学科整合

发布时间:2015-07-07 09:33
word是我们最常用的应用软件之一,有些功能为我们课程整合作好了准备。下面针对上面的几个问题,介绍几个word应用小技巧(以word2003为例),使word更充分地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去,应用小技巧也能进行有效整合。
一、“修订”与“批注”功能相结合实现电子作业批改
网络教学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方向,基于互联网资源的自主学习、网络协作协作学习是网络教学的主要形式,网络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学习资源、作业、学习成果数字化,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如何方便地对电子作业进行批改和写评语。很多中小学教师对电子作业的批改还不是很适应,通常的做法是对电子作业直接进行修改,在作业的最后以不同的格式写一个评语,然后再发回给学生。但是这样做破坏了作业的本来面目,学生也不容易一目了解地看到老师对那些内容作了批改,使学生感到电子作业的批改反而没纸质作业的批改来得直观。那么是否有比较方便、比纸质作业批改更直观的方法批改电子作业呢?其实word就提供了这样的功能,用“修订”功能可以方便地对电子作业进行批改,用“批注”功能可以对作业中的任一部分内容写评语,两者相结合可以方便地实现电子作业的批改,效果比纸质作业的批改更加直观,而且还保持学生作业的原貌,学生可以有选择地接受或拒绝老师所作的修改。
电子作业批改的过程很简单,首先启动“修订”功能:选择“工具”→“修订”,或者在状态栏中双击“修订”标记,使该标记激活,文档就进入了修订状态;进入修订状态后,对文档进行编辑操作,会以修订标记来显示;如果要对作业的某一部分写评语,只要选中这部分内容,选择“插入”→“批注”,然后写评语内容。
学生收到批改过的作业,能直观地看到老师的批改情况和评语。如果学生觉得老师的批改有道理,只需在修改的内容上右击,出现快捷菜单,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接受修订(当然也能拒绝修订);如果学生觉得对老师的批改不理解,想与老师进一步讨论交流,也可以利用“修订”和“批注”进行修改,再发给老师,让老师再次批改,这样实现了一个作业多次批改,提高了学生作业的质量。如果要接受所有修订或拒绝所有修订可通过“审阅”工具栏操作,“审阅”工具栏在启动“修订”功能时自动显示在常用工具栏下方。
二、用“索引和目录”管理电子作业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学生的许多作业数字化了。如果每个作业都放在单个文件中,管理起来不是很方便,所以最好将同一课程一个学期的作业放在同一个文件中,就好比是一个作业本。这样一来,这个word文档页数就比较多。如果要经常翻页,阅读就不是很方便,有没有较简便的方法为这个作业做一个导航呢?word的“索引和目录”功能能为文档快速地生成一个目录,而且这个目录具有导航功能。有了这个具有导航功能的目录就可以很方便地导航到每一个作业。

首先要说明一点,要使用“索引和目录”功能,word文档的格式设置必须规范化。
要生成目录的要点必须设置为标题样式,例如:作业的主题可设置为“标题1”样式;“1、题目1;2、题目2;3、题目3”设置为“标题2”样式;其它内容设置为“正文”样式,默认是“正文”样式。“样式设置”选择框在“格式”工具栏上,“字体”选择框的左边。设置好样式后,插入页码,如果还有其它格式要求,仍可继续设置。
把光标定位到要生成目录的位置,单击“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单击“目录”选项卡,单击“确定”按钮,word就自动生成了文档的目录,而且像超链接一样,可以通过单击目录的条目直接跳转到文档中相应的位置。如果以后对文档内容再次进行了修改,改变了页数,只需在目录上右击,选择“更新域”,出现对话框,再选择“更新整个目录”,单击“确定”即可,目录又和文档内容保持一致了。
三、用“阅读版式”视图简化多媒体教学
新课程实施后,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大部分老师用word编写;然后再将教学设计中“教学过程”部分制作成ppt演示文稿或其他形式的课件,用于课堂多媒体教学。但课件制作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能不能直接将word用于多媒体教学。word的“阅读版式”视图,具有较好的演示功能,可以代替powerpoint演示文稿直接用于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用“公式编辑器”编写数学资料
“公式编辑器”对数学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可以实现复杂的数学公式的使用方法如下:
1)单击“视图”→“工具栏”→“自定义”→“命令”→“插入”,在“命令”中找到公式“公式编辑器”,将“公式编辑器”拖到word的工具栏上;
2)单击“公式编辑器”的快捷图标,打开公式编辑器,即可输入和编辑公式;
3)如要在公式中插入文字或空格,请单击菜单中“样式”→“文字”;
4)单击页面空白处即可将公式插入到word中;
5)用鼠标右键单击所显示的公式,将其版式设置为“浮于文字上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一定要追求大而全,我们也可以从细节入手,将现有的、成熟的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中。不要认为整合就是很高深的东西,应用小技巧也能进行有效整合。整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同的学科的整合模式也是有差异的,要一步一步来,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全面整合。

上一篇:试析PBL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