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专学校计算机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15-07-07 09:33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知识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当前中专计算机教学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和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文章认为,对中专的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方法;中专
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正确的教学思想必然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体现出来,科学的教学内容也只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计算机技术具有发展快,更新变化快的特点,所以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与此对应的就要求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法也要不断的进行改革。过去,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操作为辅,考试以笔试为主,上机考试为辅。对此,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差,实际操作能力低,就业时,很难适合就业单位的要求。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教学作为师生活动中的一种双向活动,它是由“教”和“学”两部分组成。一方面,教师通过言传身授不断向学生传授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不断的接受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中专在我国国民教育序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专在一定程度上有其他大学,大专等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起来相对技术性比较强,非常专业。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都要比大学毕业生强很多,更能适应当前这个社会,更好地融入社会。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迅速发展的社会,而计算机作为这个时代必须要用到的一个载体,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是一个离不开计算机的时代。因此,中专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成为中专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做好中专计算机教学,才能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专业的、应用性的计算机人才。因此,如何在学校中改进中专计算机教学,更多的培养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培养具备专业计算机技能的人才,成为当今社会中专教育的重要课题。本人根据自身多年的计算机教学经验,谈谈自身的切身体会:
一、了解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
1.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智能水平、学习习惯、知识基础等,都是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在上课之前要对自己所代班级的学生进行深入了解,调查研究学生的这些特点,掌握实际情况。然后根据情况制定讲课的内容、重点和进度。做到有的放矢,因人因时而异,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2.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大多数学生习惯于以书本为准,以教师为准,学生的主体意识薄弱,求新、求异思想欠缺。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己去发展知识,而不是停留在书本或讲课内容上。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是只有唯一的一种解法,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完全可以超过老师,我们在讲课中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体意识。
3.教师要做的工作不仅要把有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研究学生的认识规律,即:他们是怎样接受知识的,怎样才能让他们更快更容易更有效地接受知识。只有知道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好。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普遍都存在这样的看法,就是应用软件好学,程序设计语言(如vb、asp等)及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难学。为了消除学生的这一想法,提高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及理论性较强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授课时采用的是这样的做法:从具体问题入手,提出问题,通过大量例题说明讲解课程内容,然后归纳总结出几点结论,说明使用规则。这样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思想跟得上,学了就能用。每一章为学生制定一个小目标,让学生一点点的深入学习。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授课方式,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及理论性较强课程的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二、大力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授课方法是板书+讲解。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授课,学生只能是把操作步骤一步一步的记下来,看不到操作的结果,所以接受起来有些费劲。由于现在的计算机各种软件,特别是windows下的各种软件,均以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操作直观、便捷,这些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需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也就是说,现在计算机的许多课程,应该以演示+操作+讲解的新的授课方法进行讲授。教学地点也应该从教室转移到现代化教室或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或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直观教学。多媒体技术具有声、光、电、色等多重元素,突出信息的形象性及感染力,使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视频信息的能力,它以形象生动的图文并茂的人机界面,改变了人们使用计算机的方式。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已成为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多优点:1.它使得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极大的吸引力。2.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3.利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可以集中教师的智慧与教学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加规范有序。4.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将授课内容上网,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辅导。现在,我们的计算机课程均改在了现代化教室或多媒体教室。我们还大量的实施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组织教师收集、研制和使用多媒体cai课件,部分课程(如基础课、图形处理软件、网页制作软件等)都是以cai教学为主,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由“理论型”向“技能型”转变。上机操作课连结“理论型”和“技能型”的纽带,是培养中专生计算机实践技能的主要形式,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改进上机操作指导方式,激发学生创新活力上机操作是连结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是计算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衡量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试金石。学生上次操作前的准备步骤一直到上机完成的结束步骤,要求学生独立自主的独立完成,在每节课结束十分钟前,对学生上机操作进行随机抽样,与学生交流上机时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样本及时了解学生的上机情况。这样既可以给学生一个更为自由和开发的空间,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上课的实际情况,以便于及时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计算机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硬件资源的优势,制作相应的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对抽象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具体化的演示和讲解,简化学生的认识难度,深化学生认识程度,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成果。
三、将自己实际的经验及见解放在授课中
每个人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都会积累一些自己的体会和经验,别人的经验不能代替自己的实践。
在讲课中应该体现出自己的见解,这对学生是很有益处的,因为它是一般书本上所没有的,是教师通过自己实践积累的经验,很可能有一定独到之处。在长期的实践操作中,我们不断的积累了自己的经验、计算机使用及各种软件应用方面的技巧。把这些内容溶入到我们的讲课中,使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理解和深入有很大的帮助。
五、营造浓厚的计算机学术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计算机重要,但对计算机在其专业的具体应用尚不了解。因而学习起来有点茫然。所以我们在学生入学时,专门组织计算机专业介绍报告会,让学生了解社会各个行业的计算机应用和需求情况,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我们还不定期地举办全校范围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网页制作、动画制作等比赛。比赛结束后,对部分优秀学生给予奖励并颁发证书。这样,既增加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我们也从中发现了一批计算机应用较好的学生,不仅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
六、科学化分析设计课程比例
我们国内目前中专院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大部分都是windows办公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如:报表常用软件excel、文字处理软件word、报表常用软件excel、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等,这些软件都需要很强的应用能力和操作性,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为此,我们针对这种在学校出现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理论知识与上级操作的合理搭配。不能光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忽略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不能光学不练,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根本达不到我们学习的目的。另外,要合理安排上机的时间,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要合理分配。这样才能使效率最大化。要扎实的学习理论课程,以理论带动实践的学习,这样才会把课程分配好。
七、要合理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我们在设定教学目标的同时,除了要考虑课程本身内容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要将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教学目标一方面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对教学活动产生的结果科学的大胆预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到要以学生为中心,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主要目的,以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为目标为最终结果。例如,在准备进行excel数据筛选课程讲授前的准备时,我们教师可以先对学生做个学前测试,要求学生可以将成绩大表中的各科优秀和差的名单筛选出来,可能大多数学生可能会用到以前掌握的word的知识去做,遵循老的方法和模式,但是最终结果是要靠人工的方法去鉴别各科成绩,耗时又耗力,而通过excel做只需要简单的几步就可以做到。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八、科学安排教学设计加强课堂的互动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整个课堂时间进行灌输,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灌输,学生的感受很大程度上被忽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被压抑,而要摆脱这种情况,必须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一)因材施教保证基础技术知识传授。教师在讲课之前,不仅仅要单纯的备课,还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喜欢的知识。计算机操作是一门需要大量记忆的学科,因为几乎每个软件都有很多功能和结构各不相同的菜单,不易记忆,很容易引起混乱。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根据软件不同的功能特点编制教案,在上机操作时带领按照步骤进行演示,化繁为简。
(二)理论教学要精讲多练。现在的中专生在入学之前都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同时,现行的计算机教程也比较通俗易懂,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更加注重教学方法,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上。以excel的学习为例,教师在理论课上只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加以讲解,如:单元格的引用、函数的运用等。除了进行理论讲解之外,在上机课还要进行详细的演示,帮助学生学习。而对于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可以留个学生自学,等以后上机自己操作。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知识的更新将会越来越快,中专计算机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修养,同时,还要用科学的头脑探究行之有效的计算机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提高,为计算机教学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唐红亮,孙印杰,张晶.asp动态网页设计应用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朱龙祥,《怎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3]赵继承,《中专计算机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初探》.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方法;中专
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正确的教学思想必然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体现出来,科学的教学内容也只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计算机技术具有发展快,更新变化快的特点,所以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与此对应的就要求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法也要不断的进行改革。过去,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操作为辅,考试以笔试为主,上机考试为辅。对此,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差,实际操作能力低,就业时,很难适合就业单位的要求。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教学作为师生活动中的一种双向活动,它是由“教”和“学”两部分组成。一方面,教师通过言传身授不断向学生传授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不断的接受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中专在我国国民教育序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专在一定程度上有其他大学,大专等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起来相对技术性比较强,非常专业。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都要比大学毕业生强很多,更能适应当前这个社会,更好地融入社会。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迅速发展的社会,而计算机作为这个时代必须要用到的一个载体,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是一个离不开计算机的时代。因此,中专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成为中专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做好中专计算机教学,才能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专业的、应用性的计算机人才。因此,如何在学校中改进中专计算机教学,更多的培养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培养具备专业计算机技能的人才,成为当今社会中专教育的重要课题。本人根据自身多年的计算机教学经验,谈谈自身的切身体会:
一、了解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
1.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智能水平、学习习惯、知识基础等,都是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在上课之前要对自己所代班级的学生进行深入了解,调查研究学生的这些特点,掌握实际情况。然后根据情况制定讲课的内容、重点和进度。做到有的放矢,因人因时而异,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2.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大多数学生习惯于以书本为准,以教师为准,学生的主体意识薄弱,求新、求异思想欠缺。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己去发展知识,而不是停留在书本或讲课内容上。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是只有唯一的一种解法,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完全可以超过老师,我们在讲课中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体意识。
3.教师要做的工作不仅要把有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研究学生的认识规律,即:他们是怎样接受知识的,怎样才能让他们更快更容易更有效地接受知识。只有知道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好。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普遍都存在这样的看法,就是应用软件好学,程序设计语言(如vb、asp等)及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难学。为了消除学生的这一想法,提高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及理论性较强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授课时采用的是这样的做法:从具体问题入手,提出问题,通过大量例题说明讲解课程内容,然后归纳总结出几点结论,说明使用规则。这样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思想跟得上,学了就能用。每一章为学生制定一个小目标,让学生一点点的深入学习。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授课方式,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及理论性较强课程的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二、大力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授课方法是板书+讲解。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授课,学生只能是把操作步骤一步一步的记下来,看不到操作的结果,所以接受起来有些费劲。由于现在的计算机各种软件,特别是windows下的各种软件,均以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操作直观、便捷,这些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需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也就是说,现在计算机的许多课程,应该以演示+操作+讲解的新的授课方法进行讲授。教学地点也应该从教室转移到现代化教室或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或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直观教学。多媒体技术具有声、光、电、色等多重元素,突出信息的形象性及感染力,使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视频信息的能力,它以形象生动的图文并茂的人机界面,改变了人们使用计算机的方式。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已成为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多优点:1.它使得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极大的吸引力。2.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3.利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可以集中教师的智慧与教学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加规范有序。4.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将授课内容上网,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辅导。现在,我们的计算机课程均改在了现代化教室或多媒体教室。我们还大量的实施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组织教师收集、研制和使用多媒体cai课件,部分课程(如基础课、图形处理软件、网页制作软件等)都是以cai教学为主,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由“理论型”向“技能型”转变。上机操作课连结“理论型”和“技能型”的纽带,是培养中专生计算机实践技能的主要形式,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改进上机操作指导方式,激发学生创新活力上机操作是连结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是计算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衡量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试金石。学生上次操作前的准备步骤一直到上机完成的结束步骤,要求学生独立自主的独立完成,在每节课结束十分钟前,对学生上机操作进行随机抽样,与学生交流上机时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样本及时了解学生的上机情况。这样既可以给学生一个更为自由和开发的空间,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上课的实际情况,以便于及时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计算机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硬件资源的优势,制作相应的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对抽象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具体化的演示和讲解,简化学生的认识难度,深化学生认识程度,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成果。
三、将自己实际的经验及见解放在授课中
每个人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都会积累一些自己的体会和经验,别人的经验不能代替自己的实践。
在讲课中应该体现出自己的见解,这对学生是很有益处的,因为它是一般书本上所没有的,是教师通过自己实践积累的经验,很可能有一定独到之处。在长期的实践操作中,我们不断的积累了自己的经验、计算机使用及各种软件应用方面的技巧。把这些内容溶入到我们的讲课中,使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理解和深入有很大的帮助。
四、增加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以往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普遍较差,主要原因是上机实践的时间太少,而且学生不重视上机练习。计算机专业是实践能力要求很强的一个专业,针对以往学生的情况,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一些应用软件,我们基本上都能安排每个学生每周每门课程平均上机时间数不少于2课时。在课时安排方面,实践课时与理论授课课时为5比5或6比4。实践的考核成绩同样不低于课程总成绩的50%。另外,在实践课程中,对于低年级学生,注重计算机基本概念和基础操作能力的训练,对于高年级学生,着重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和应用各种专业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应用这些软件进行设计和创作。在计算机软件应用中,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十分重要,这就对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计算机实践课程主要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为主,如在程序设计中,学生上机多数是将书上的程序作业在计算机上运行一遍,形式单调,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能够对课程内容作深入的理解。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除了平时安排的实践课之外,对于一些应用性很强的软件和一些编程软件,如静态网页制作软件,动画制作软件、vb、asp等课程,我们设置了一周到两周的实训课程,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更注重增加课程设计的内容,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设计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课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实训,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并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完成实训作业的同时,检验了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由于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了,毕业生在就业中逐渐受到了计算机市场的欢迎。针对学生上机操作不认真的情况,我们还采用了讨论法教学,就是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上机课的一些问题,教师对于共同的问题根据情况进行解答或给学生提示让学生再去上机实践从而得出正确答案。在实施时,分组采用男女学生以及善于言谈者与不善言谈者适当的比例,来保证讨论的气氛热烈。这种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培养他们的兴趣,督促他们勤于上机实践起了很好的作用。
五、营造浓厚的计算机学术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计算机重要,但对计算机在其专业的具体应用尚不了解。因而学习起来有点茫然。所以我们在学生入学时,专门组织计算机专业介绍报告会,让学生了解社会各个行业的计算机应用和需求情况,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我们还不定期地举办全校范围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网页制作、动画制作等比赛。比赛结束后,对部分优秀学生给予奖励并颁发证书。这样,既增加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我们也从中发现了一批计算机应用较好的学生,不仅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
六、科学化分析设计课程比例
我们国内目前中专院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大部分都是windows办公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如:报表常用软件excel、文字处理软件word、报表常用软件excel、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等,这些软件都需要很强的应用能力和操作性,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为此,我们针对这种在学校出现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理论知识与上级操作的合理搭配。不能光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忽略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不能光学不练,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根本达不到我们学习的目的。另外,要合理安排上机的时间,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要合理分配。这样才能使效率最大化。要扎实的学习理论课程,以理论带动实践的学习,这样才会把课程分配好。
七、要合理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我们在设定教学目标的同时,除了要考虑课程本身内容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要将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教学目标一方面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对教学活动产生的结果科学的大胆预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到要以学生为中心,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主要目的,以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为目标为最终结果。例如,在准备进行excel数据筛选课程讲授前的准备时,我们教师可以先对学生做个学前测试,要求学生可以将成绩大表中的各科优秀和差的名单筛选出来,可能大多数学生可能会用到以前掌握的word的知识去做,遵循老的方法和模式,但是最终结果是要靠人工的方法去鉴别各科成绩,耗时又耗力,而通过excel做只需要简单的几步就可以做到。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八、科学安排教学设计加强课堂的互动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整个课堂时间进行灌输,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灌输,学生的感受很大程度上被忽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被压抑,而要摆脱这种情况,必须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一)因材施教保证基础技术知识传授。教师在讲课之前,不仅仅要单纯的备课,还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喜欢的知识。计算机操作是一门需要大量记忆的学科,因为几乎每个软件都有很多功能和结构各不相同的菜单,不易记忆,很容易引起混乱。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根据软件不同的功能特点编制教案,在上机操作时带领按照步骤进行演示,化繁为简。
(二)理论教学要精讲多练。现在的中专生在入学之前都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同时,现行的计算机教程也比较通俗易懂,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更加注重教学方法,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上。以excel的学习为例,教师在理论课上只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加以讲解,如:单元格的引用、函数的运用等。除了进行理论讲解之外,在上机课还要进行详细的演示,帮助学生学习。而对于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可以留个学生自学,等以后上机自己操作。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知识的更新将会越来越快,中专计算机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修养,同时,还要用科学的头脑探究行之有效的计算机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提高,为计算机教学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唐红亮,孙印杰,张晶.asp动态网页设计应用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朱龙祥,《怎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3]赵继承,《中专计算机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初探》.
上一篇:展望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改革
下一篇:论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