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15-08-01 09:43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软件产业在现代服务业中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具有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为了有效支撑我国软件与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必须培养出大量既掌握软件工程知识又掌握服务工程知识的符合国际产业发展需求,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但是,与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要求相比,目前我国高校的多数计算机或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不能完全适应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要求,实践教学体系不能完全体现应用性强这一特点。在当前的校企合作方式中,企业只是在毕业实习阶段发挥作用,参与度较低。
  因此,适应行业的发展形势,认真分析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需求,研究和设计面向软件报务外包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和提高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软件服务外包人才规格
  根据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的多年深入研究,基本明确了软件服务外包人才规格。其培养目标是: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基本技能,拥有扎实的软件工程和服务工程领域理论基础和工程应用能力,掌握运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综合学科知识的方法;具有创新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全面的素养和持续的发展潜力;具有良好的科技和人文素质,熟练的外语运用能力,具备跨多个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富有国际化视野、市场与服务意识,符合现代服务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的软件工程技术应用型与服务型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软件服务领域和行业知识;在能力结构上要具有专业应用的硬技能、职业发展所需的软技能和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潜力。
  2 “211”总体培养模式
  根据社会需求与产业特色,软件服务外包本科人才的培养建议采用“211”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从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需求逆推,并将人才规格中的知识、素质及能力要求逐级分解,建立核心稳定、方向灵活的培养方案,切实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并注重与产业互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211”培养模式将4年本科教育划分为3个阶段:2年专业基础,1年专业方向,1年毕业实习与设计。
  3 需求驱动的课程体系设计
  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设计上,课程需要紧密结合行业发展,从软件服务外包企业人员应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出发,考虑学生的自我发展潜力和职业技能,并按照专业人才需求,逆推课程体系。
  一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基本技能,通过课内外多层次、多类别的程序设计练习与训练,培养学生基本的程序设计、实现与调试能力。
  二年级重点培养学生面向对象和数据库系统应用开发的基本技能,以数据库系统应用开发为主线,采用项目驱动的案例教学方法,同时,通过服务外包相关外语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实用外语能力。
  三年级侧重服务外包行业知识与专业方向技术的学习,通过相关行业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行业基础知识;通过服务外包软件开发类课程的学习及暑期短学期实训,培养学生服务外包方向的技术、技能以及综合应用能力。
  四年级侧重服务外包工程训练和职业素质养成,学生用1年的时间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在校外实习基地中充分参与实际应用,增强服务外包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在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中,兼顾服务外包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科特点,专业基础课程根据计算机基本知识理论体系设置,相对稳定,服务外包课程则根据行业特点,强调工程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4 多维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国际上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比较典型的包括:“做中学(Learningby doing)”、基于行业的学习(Industry basedlearning,IBL)、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方法等借鉴先进思想和理念,我们对理论实践课程进行了一体化建设,提出了一套多维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3所示)。
  1)从需求出发的实验环节。
  专业基础课面向专业方向课,以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为重点;专业方向课面向应用,侧重“训练技能、激活创新”;综合性课程设计面向多门课程,以“独立设课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为主要形式,学生需要融合多门相关课程的知识进行综合性项目设计,可以有效激活研究创新的能力。
  2)以项目实战演练为特征的实训环节。
  实训类课程以“强化技能,边讲边练”为特色。短学期实训则以“项目驱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同时,企业讲师的全面参与使项目更符合实际工作需要,让学生有更强的真实感,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3)以产学研结合为特色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环节。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和教师科研的开展是两种有益形式。通过教师科研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在企业里进行毕业实习和设计,校内外导师一起指导学生,学生得到了实际锻炼,企业也可以降低培训成本,获得需要的人才。
  5 “双向互动,反馈调整”的校企合作机制
  软件服务外包方向人才的培养,要以服务外包行业的需求与发展为导向,以学生掌握必备知识与能力并实现高质量就业为己任,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持续发展,而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过程与行业的结合是很紧密的,因此,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是必由之路。
  目前,一方面,高校培养体系与企业培养体系相脱节;另一方面,高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也难以和行业实际需求挂钩。因此,与服务外包企业紧密合作、双向互动,企业专家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能够保证培养计划的科学、合理、有效。
  学校和服务外包企业要建立师资培训联合工作机制。学校将聘请服务外包企业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实训指导、专业课程教学等。另一方面,通过派遣教师定期到服务外包企业挂职,提高教师有关服务外包的实际操作经验和课堂教学实效。此外,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实习实践指导及实习基地的建设,提高实际应用水平,从而建设具有较高教学水平、行业实践应用能力强、相对稳定的 教师队伍。
  学校帮助企业培养合格员工,企业帮助学校解决就业,各取所需。学校可以重点联合几家IT企业开展建设,形成“课程实践一项目实训一企业实习一就业保障”的校企合作人才定制体系。
  6 结语
  基于当前的产业环境,我们在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进行,软件产业,特别是软件服务外包行业还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因此,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同时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符合行业要求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许正中.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战略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09(6):20-25.
  [2]杨起帆,陈观林,朱勇,等.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211”培养模式[J].高教探索,2006(1):65-67.
  [3]吴明晖,颜晖,陈观林,等.多重驱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8(6):118-120.
  [4]Djavanshir G ing the risks and benefits of IT outsourcing[J].Journal of IT Professional,2005,7(6):32-37.

本文选自《计算机教育》2014年第6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

上一篇:基于IoT的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及通风控制系统的开

下一篇: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高精度角度变送器的设计